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7日訊 4月7日,青島雙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青島雙星」)公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快報顯示,青島雙星實現營業總收入41.24億元,同比增長10.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72億元,上年度淨利潤為2751.04萬元,同比減少-1089%,降幅超10倍,基本每股虧損0.33元。
據天眼查顯示,青島雙星是雙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星集團」)的子公司,雙星集團是青島市國資委的全資控股公司。1983年7月份,「雙星」商標註冊成功,標誌著雙星集團正式成立。由此雙星集團拉開了企業改革發展的序幕。
作為一家擁有多年歷史的老國有橡膠企業,青島雙星在1996年4月就已登陸國內A股市場,接受市場的監督和考驗。如果對青島雙星目前的輪胎產業不夠熟悉。那麼,青島雙星的鞋服產業你一定有所耳聞。十幾年前,「雙星」鞋業一度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製鞋企業集團,其「雙星」牌足球鞋成為不少85後、90後的青春記憶。「雙星」商標也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2008年,雙星集團原鞋服產業改制後從集團分離,青島雙星全面轉型到輪胎產業。
2014年年初,雙星集團開啟「二次創業、創輪胎世界名牌」的徵程,抓住環保搬遷、網際網路+的新機遇,將9個老工廠全部關閉,開始向「工業4.0」智能化工廠邁進,企業也開始由「汗水型」轉向「智慧型」。
今年1月16日,雙星再次開啟「三次創業、創世界一流企業」的新徵程。通過青島雙星2019年度業績快報,不難發現,青島雙星在2019年的一系列動作,正是在為「三次創業」蓄力。
截至2018年底,青島雙星關掉了所有的老輪胎工廠,淘汰了90%以上的落後產能和設備,全面升級改造或新建「工業 4.0」智能化工廠,成為既有卡客車胎「工業 4.0」工廠、又有轎車胎「工業 4.0」工廠的輪胎企業。
青島雙星一方面淘汰落後產能,一方面加快建設新的產業生態。雙星方面表示,報告期內,青島雙星加大了研發投入,開發全球領先的新產品,研發費用同比較大幅度增長。同時,青島雙星還加大「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三新戰略的探索和投入。
隨著青島雙星卡客車胎「工業 4.0」和轎車胎「工業 4.0」工廠特別是東風「工業 4.0」工廠的全面達產,以及其「新零售、新業態、新模式」戰略的全面推廣,產品競爭力、市場競爭力和體系競爭力逐步提高,未來盈利將逐漸得以改善。
閃電新聞記者 原壯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