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街道命名有什麼特點和規律?到過香港怎能白去一趟

2020-12-20 百家號

原創牛汝辰

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自1842年至1997年受英國殖民統治,1997年7月1日,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如今回歸二十多年了,香港繁華街道地名特點和規矩你是否了解?

1.以地理景觀命名

香港地形多起伏狀丘陵,是自然景觀的主體。另有河谷平原、衝積平原及一定規模的海岸平原和海灘。因為面海,形成眾多島嶼和半島,並且海灣與岬角交錯產生。香港以其多種地理形態命名區域或村落等,是生活在大自然中人們的首選。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區域中亦相應派生出與其同名的街道名稱。

例如:筲箕灣道(港島),因海灣形如筲箕,位於筲箕灣地區;土瓜灣道(九龍),源於海灣旁一形如土瓜的小島,即稱此灣為土瓜灣,位於土瓜灣地區;牛頭角道(九龍),源於海邊突出於九龍灣的海角,形如牛頭故名,位於牛頭角地區。

2.反映香港的歷史地理

香港自宋代開始加強了開發與管理,元朝滅宋後,內地又有了更大規模的移民浪潮,清朝時,香港歸寶安縣管轄。第一次鴉片戰爭清政府將香港割讓給英國,第二次鴉片戰爭又割讓九龍南部給英國。1898年英再度迫使清政府籤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深圳河以南及北九龍地區和200多個島嶼強行租借99年。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地名亦記載了香港歷史地理的變遷。

界限街。位於九龍,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國為擴大香港版圖,於1861年自昂船洲北端起至九龍灣劃一條直線為邊界,1911年後在此線上規劃街道,即稱界限街。

中英街。位於深圳市沙頭角鎮南。全長250米,寬4.5米,街心豎立8塊「中英地界」石碑。其街北屬沙頭角鎮,街南屬香港新界。中英街原名鸕鷀徑,自1899年英國強佔新界後,此地發展為街道稱中英街。二戰時被日軍佔領易名中興街,現在口語中多用中英街,書面多用中興街。尤其是改革開放後,沿街兩邊商貿十分繁榮。

宋王臺道。位於九龍啟德機場南,該道是因宋朝最後兩個小皇帝為逃避元兵追殺而到九龍,曾在馬頭湧一巨石下避雨,後人為此樹碑,上刻「宋王臺」,後在宋王臺山下修築通往土瓜灣的道路,故此道為宋皇臺道。

3.移民的痕跡

大陸對香港的幾次移民潮多因躲避戰亂、社會動蕩和天災所致。由於地理和歷史原因,香港移民多來自廣東、福建、江西和上海。人口急劇增加,提供了勞力資源,使香港經濟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在移民聚居地所修築的道路,其名稱亦帶上了移民原籍的地方色彩。

如福佬村道,位於九龍,原為福建和廣東省海陸豐移民聚居地,但以福建移民居多,人稱福佬村。20世紀30年代修築道路,故名福佬村道。

蒲崗村道:位於九龍,據傳該村建於南宋,為來自福建省蒲田移民聚居地。二戰後拆村修路,又因此村在一小崗上,故命名為蒲崗村道。

4.濃厚的殖民色彩的街道名稱

香港自鴉片戰爭被英國強佔後,雖不屬英國殖民地,但是英國企圖在香港建立起系統的殖民統治秩序,甚至變成屬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不斷進行滲透,打上深深的殖民主義烙印。包括香港的街道命名,上至英國女王太子,下至總督和軍政大員的名字隨處可見,不一而足。

域多利道:位於港島西部,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修築的郊外公路。即以其名命名街道。域多利道是Victoria的又一譯名。

砵典乍街:位於港島中環,是以香港第一任總督軒利砵典乍爵士(SirHenry Pottinger)的名字命名的街道。中國史書譯為樸鼎查。港人稱此街為石板街。

卑路乍街:位於港島中西區,是以第一位率先登陸香港的英軍指揮官愛德華·卑路乍EdwardBelcher的名字命名街道。

佔領角:在港島上環的皇后大道與荷李活道交界處,有一塊地方叫「大笪地」,是小商販擺賣的集貿市場,其英文名字叫Possession Point,直譯就是「佔領角」。在「佔領角」東側有一條街叫水坑口街,英文叫Possession Street,直譯就是「佔領街」。這「佔領角」和「佔領街」是怎樣得名的呢?原來,就在英國的義律單方面宣布他與琦善已經籤訂所謂「初步協定」——《穿鼻草約》的第六天,即1841年1月26日,英軍就強行在此登陸,宣布佔領香港,並舉行了佔領儀式。於是,這塊英軍首先佔領的地方,就有了「佔領角」的名稱。隨後,在「佔領角」所在地建起的街道就叫「佔領街」。當年這裡還是瀕海地段,但經過約一個半世紀的開山填海,海岸線大約向北推進了300米,「佔領角」和「佔領街」便不臨海了。

尾隨英軍而來的是英、美等國的洋行商人。他們陸續從澳門、廣州等處來港,搶先在灣仔、銅鑼灣一帶建立他們的立足點,例如:位於東角(現百德新街一帶)的怡和洋行貨倉和春園(現春園街附近)的林賽洋行貨倉等。6月7日,義律宣布香港為自由港,聲稱「英國政府對於進出貨物一概不收捐稅」。同月14日,義律在瀕臨維多利亞港的地段劃出土地40幅進行公開拍賣,結果售出35幅,佔地約41.72萬英尺。怡和洋行、顛地洋行、林賽洋行、端拿洋行等均為最早的一批規劃競投地。

就在英國人開始經營港島的同時,英軍在璞鼎查的率領下,先後攻佔廈門、定海、寧波、吳淞、鎮江、南京。1842年8月29日(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政府的全權代表耆英、伊里布終於被迫與璞鼎查籤下了屈辱的城下之盟——《南京條約》。

《南京條約》共13款,其主要內容是: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5處為通商口岸,英國可以派駐領事官員;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廢除「公行」制度,英商在通商口岸「無論與何商貿易,均聽其便」;中國賠償鴉片費600萬銀元,商欠300萬銀元,軍費1200萬銀元,共2100萬銀元;英商的進出口關稅「秉公議定」等。地名「佔領角」「佔領街」仿佛是一塊立在中國人心頭的沉重石碑,記載了中國勢衰國破的屈辱歷史。

5.以貿易密切的省市名命名

香港在20世紀末,經濟已有了長足的發展。到20世紀初,因國內政局動蕩,港府為了吸引官僚及資本家來港投資,於1909年九龍規劃整頓街道時,將一批街名改為與香港貿易往來密切的省名或城市名。

甘肅街:位於九龍油麻地。甘肅省盛產藥材,與香港貿易早有往來,1909年將油麻地以數字命名的第一街改名為甘肅街。

西貢街:位於九龍油麻地。是越南南部最大的海港(現已改名胡志明市),華僑聚居,與香港貿易頻繁,故於1909年將油麻地以數字命名的第三街改名為西貢街。另有北京道、寧波街、南京街等都同出一轍。

6.以昌順褒義詞命名

香港近幾十年來加強市政建設,著重解決交通擁擠問題的一個方面是整修街道,為廣開財路吸引商家和住戶,在街道命名時用字亦十分考究,尤其在填海造地和新開發的小區,以褒義詞命名的街道隨處可見,多選用方便記憶、音義俱佳、望名心悅的字。

例如:在港島東部的太古城地區,有太裕路、太茂路、太豐路、太榮路等。喜看區內幾條平行街道,使人寄於無限希望,並能帶來財源、富有和榮華。又如九龍觀塘區的敬業街、成業街、興業街、偉業街、駿業街等。這些經緯交織的街道,激勵人們奮發進取,偉績騰飛。

7.以街道的功能命名

香港在二戰前是以轉口貿易和消費為主的城市。二戰後注重發展出口加工及製造業,經濟發展迅速,成為商貿、金融、旅遊為主的多元化、國際化的綜合大都會,為適應這種經濟結構,與其相配套的行業應運而生。因此香港就有了「銀行多過米鋪」之說、「美食世界」之說、「購物天堂」之說等。以下從香港的部分街道命名上,可以表現出街道的職能特點。

銀行街:位於港島中環,這裡集中中國銀行、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大廈等。

食街;位於港島銅鑼灣維多利亞公園西北部。正名厚誠街。這裡匯集了南北大菜及世界飲食精華。通稱食街。

女人街:位於九龍旺角區,是當今名聲大震的以女性用品為主的購物街。

8.以人名命名

香港是國際化大商埠,雲集多方富豪大賈和社會名流,這些人在社會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為紀念他們對香港的貢獻和功績而以其名命名街道。

李升街:位於港島西營盤。李升是19世紀80年代的著名巨富,有名的地產商,發展修築街道時以李升命名。

利源街:位於港島中環地區,是以巨商金利源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現以經營平價旅遊用品著稱。街道一分為二,利源東街距今有103年歷史,是香港街名中出現的第一個華人名字。

啟德道:位於九龍半島原香港國際機場西北部,是以合資建機場的何啟及區德兩人的名字中,各取一字命名機場和道路。

9.以吉祥動物命名

我國民間歷來喜用傳說中神異鳥獸,如龍、鳳、麒麟、大鵬鳥等作為在建築、繪畫、詩文等領域雕琢、描繪與讚頌的對象。香港有些街道名亦不失中華傳統,並以此命名。這些地名位於九龍土瓜灣北部,是20世紀50、60年代填海建起的11條街區。寄託了人們追求富貴、龍鳳呈祥和鵬程萬裡的祥瑞企盼。例如:龍圖街、鳳儀街、麟祥街、鵬程街、鷹揚街、鶴令街。

10.以貴重樹木命名

以貴重樹木命名的街道集中在九龍旺角區的大角咀地帶。20世紀末開發平整土地時,當地多蔓生植物,即以此植物命名街道。後在填海造地基礎上修築的道路都一律用樹木命名,使大角咀以樹木命名的街道縱橫交錯,給人以萬木回春和綠樹成蔭的感覺。例如:有鐵樹街、櫸樹街、橡樹街、棕樹街、菩提街、櫻樹街、楓樹街及松樹街等十幾條林木競秀的街道名。

11.以序數字命名

中外有以單純數字命名並按順序排列的街道,亦有在專名前冠以區域名,再下接數字並按順序排列的街道名稱。這些大都起著方位指示作用。但是在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新蒲崗地帶,卻有以數字打頭加喜幸字加通名的街道名稱。例如:大有(即一有)街、雙喜(即二喜)街、三祝街、四美街、五芳街、六合街、七寶街、八達街等。這些數字街道實地排列無序,但是給人以溫馨和美的感覺。

參考文獻

樊桂英,牛汝辰,吳鬱芬.香港地名詞典[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牛汝辰.「香港」的由來[N].中國測繪報,1997-06-27.

牛汝辰.香港去殖民化教育應從更改殖民色彩的地名開始[J].測繪科學,2017,42(12):63-68.

牛汝辰.「佔領角」與《南京條約》[N].中國測繪報,1997-03-25.

牛汝辰,樊桂英.香港全覽[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

相關焦點

  • 在香港裡有一條街道叫「春」
    在中國中,有許多城市和馬路或稱為「春」的街道,有許多繁忙的路段,如成都的「春熙路」、深圳、「繪春街」、城市的馬路或街道「春」等。所以問題來了,你的城市裡有馬路或者叫「春」的街道嗎?在我知道香港中有一條非常熟悉的街道,叫做「春」,等我慢慢走--我經常問去過香港的朋友,他們覺得第一次踏入香港最奇怪的是什麼?關於記得我第一次入港最奇怪的是香港的街道,這不是因為汽車驅動方向,而是街道名稱,各種街道的名字令人瞠目結舌。
  • 去一趟香港吧,你會覺得人間值得,未來可期
    在維多利亞港的邊上眺望,會看見香港日益繁華,越發摩登的發展,會真的感受到我們現時代的飛速發展和我們這個繁華盛世的燈紅酒綠。香港的太平山,到了香港必須打卡的第二個地方。到這裡的話,可以選擇下午來。因為太平山山頂會有一個觀景臺,這裡可以俯瞰整個香港的景色。所以,下午去的話,既可以清晰的看到白天的香港,可以在傍晚夕陽時,看到天色變換下的香港,看著香港遊日入夜的變化。
  • 為什麼說香港地名通名的特點非常顯著?
    (見牛汝辰,樊桂英.香港全覽[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8.)從語義上講,香港的街道名稱和一般的地方命名很相似;從構詞方面來講,除了音譯採用粵語的近似音以外,其他漢語裡常用的構詞方法如偏正、動賓、並列等都是相當常見的。所有街道名稱都分為先以英語或先以漢語命名的兩類。
  •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
    原標題: 香港好萊塢古董街:一輩子必走一趟的尋寶地據《香港商報》報導,香港作為全球著名的古董集散地與交易中心,也是以中國文物為代表的亞洲藝術品國際交易中心之一。每年在香港舉行的古董拍賣會,都吸引著眾多的海內外遊客前來競標,所拍出的價格屢屢打破中國文物價格紀錄。香港古董街荷里活道是古玩愛好者必到之地。
  • 香港必去景點之一,多數遊客都會到此購物,物美價廉你去過嗎?
    說起香港,朋友們都知道,也有很多人去香港旅行,去香港旅行的時候,我相信大多數朋友都不會忘記購物,那麼,孩子們去香港旅行或買東西的時候,很多遊客都會來這裡看看,你去過香港嗎?這個地方是香港女人的街,位於旺角通菜街,全長一共分為四段,年輕的時候,以女性用品的銷售為中心聚集了很多女性客人。
  • 從A到Z花式遊香港 26個字母你去過幾個?
    原標題:從A到Z花式遊香港 26個字母你去過幾個?   「這個名為Chris Across the World的計劃,是冒險家Chris環遊世界的一系列影片,其中一條,他用了A到Z的排列方式,走到香港二十多個景點,當中不少都是拍攝熱門地,你去過了幾個?
  • 【更名在即】香港公開大學重新命名12問
    經歷三十年的迅速發展,香港公開大學取得了驕人的成就。在最近的調研顯示,大學需要一個更合適的名稱以反映其目前的狀況、重點和優勢,並促進其未來的發展。 2020年7月,香港公開大學校董會成立了「大學重新命名評選委員會」,專責統籌大學重新命名事宜。
  • 去香港旅行必去的景點,這幾個地方都沒去過,算白跑一趟了
    或許人生就是一場旅行,在旅行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與每一個美麗景色,都有可能成為一生中的難忘,一路走來,我們無法猜測將是迎接什麼樣的風景,沒有預兆目的地在哪,前進的腳步不能停下,只有在前進中不斷學會選擇,學會體會,學會欣賞,去旅行的話,很多人想去香港玩,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而且,在屏幕上看到的香港街道的燈飾很鮮豔
  • 香港人說英語有什麼特點?
    這樣的說話方式,是出於香港的文化和語言多樣性。香港是國際化大都市,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匯聚於此。大家的語言各不相同,而英語是相對來說最通用的語言,因此,使用的頻率也比較高,應用面廣,尤其是在商業環境中的工作用語以及一些專業術語。大家為了更高效、準確地表達和溝通,久而久之形成了這樣一種說話方式。
  • 香港的物價和內地有何區別?月薪過萬的香港「土豪」:扎心了!
    香港是國人非常喜歡前往旅遊的城市之一,被很多國人稱為是「購物天堂」,大多數國人都會去香港購買日常用品和其他商品,尤其是南方人。但也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香港的物價是不低的,驢友們知道,香港的物價和內地的物價有何區別嗎?
  • 特地去香港買表?那這兩個表行值得去一趟
    特地去香港買表那這兩個表行值得去一趟現在去香港澳門可方便了,通行證帶上,隨時說走就走。對於國人而言,香港算是「自己家門口」的購表天堂了,不僅款式齊全,比起內地價格也優惠,不少都很熱衷與去香港購物,尤其是像手錶、珠寶這一類的奢侈品。對於手錶來說,香港雖然假貨率偏低,但是面對巨額利潤,還是很多小表行會冒這種風險做假貨,所以一定要去連鎖或者是大的表行購買。
  • 遊客第一次去香港旅遊,看到香港的街道表示:房子確實有點「破」
    說到香港相信大家都不會覺得陌生,其實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眼中香港都是比較「高大上」,特別是上個世紀的時候。那時大部分人都覺得香港就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地方,所以很多人都想去那邊工作。因為我們從香港的人均GDP就能夠看出來,36萬港元差不多也是三十多萬人民幣所以說他們的這個收入,肯定也是非常高的,收入高的話那城市肯定也會建設的非常好。而且在我們的印象當中一般有錢的大城市,都是高樓大廈非常多的。而且房子都是非常嶄新的,好比如上海深圳,這些地方的高樓還是非常多的,而且很多地方都會給人一種非常舒服的感覺!
  • 元旦去哪兒玩?玩轉香港網紅打卡聖地
    元旦去哪兒玩?帶你玩轉香港打卡網紅景點。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區域範圍包括香港島、九龍、新界和周圍262個島嶼。國內很多遊客喜歡到香港購物,其實香港有很多值得去玩的地方。香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 香港遊攻略:去香港,必去打卡的經典景點推薦
    香港各大購物廣場去香港旅遊,購物是必選項目,對於遊客來說,香港就是一個購物天堂,不管在哪個區域都有值得逛的大商場。這裡也是眾多港劇、港影的取景地之一,儘管你沒去過香港,對於這條街道相信也不會陌生,作為一個港劇迷這裡更是不能錯過的一個打卡地。
  • 港味到底是什麼味?TVB塑造的香港女星,都有同一個特點
    再看港劇的時候,會覺得香港女星會有一種很顯著的特點,一下子就能讓我們把她們和內地女星區分開,但是這種特點到底來自於哪兒,誰也說不清,於是大家就給她們起了一個專有名詞「港味」。在前段時間的熱播劇《三十而已》裡,高海寧一在高奢店出場,還沒有開口網友就感覺是那個味兒了,就是這個「港味」,但這個「港味」到底是什麼味呢?在說「港味」到底是什麼之前,我們不妨先分析一下高海寧身上的特點,高海寧穿著剪裁合體的衣服和精緻的妝容,有一種無需刻意表現出來的名媛氣質,所以她看起來就像是港星的樣子。
  • 上海空嫂香港過生日
    7月1日,她將再次帶領她的品牌組乘務員執行滬港飛行任務,用自己的工作給回歸十周年的香港送去一份祝願。這一天,正是吳爾愉的生日。  記者:這麼多年來,你執行過無數次的滬港飛行任務,你感受到怎樣的變化?  吳爾愉:最大的變化是,以前到香港的航班很少,一天就10多個。現在,每天上海飛往香港的航班有35個,平均每小時就有近1.5個航班,可能還會增加。
  • 藏在香港歷史中的街名 獨特故事兼具功能
    說到香港的街道,你會想到什麼?對,一個「窄」字。  ●街名獨特有「故事」  香港雖然地方小,但街道眾多,街道的名字也非常有「內涵」。滄海桑田,香港街道名稱承載著香港的記憶和故事,張揚著這座城市的獨特個性。
  • 香港幼稚園教育有什麼特點?
    人民網駐香港記者經過深入採訪,推出「十問香港幼稚園」系列報導,對香港學前教育進行全方位介紹,希望能給內地的學前教育提供新的思路。 在羅湖和黃崗口岸,每天都會見到許多內地學童往返於深圳與香港之間。為了接受香港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孩子們每天在交通和通關方面就要花費三四個小時。在內地家長的眼中,香港幼稚園國際化程度高,英語教學好,教師素質高。
  • 香港,這個地方的景點,你去過幾個
    ,往北邊一直到了康莊道,與中環和灣仔隔著一個維多利亞港。此外,這裡還可以舉行道教的婚禮,這個祠也是香港唯一一所可以舉行道教婚禮的,道教廟宇。黃大仙寺的建築看起來非常雄偉,而且外表看起來非常的華麗,它充分的展現出了中國古典廟宇的特色之處。這裡的大雄寶殿是廟宇的主殿。其中牌坊建築是最有特點的,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在這裡被充分地展現出來了。
  • 每個去香港玩的人,都迷路了:翻譯來背這口鍋不算冤
    因為曾經受英國治理百年,香港的很多街名都和英國人物有關。 part.2 對香港有巨大貢獻,也有紀念街道 被記住的並非只有上面這些,很多對香港有過突出貢獻的人們,也有紀念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