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教育朗程金筆作文專題輔導(11)
——說說記敘文的線索
初中基礎篇
線索是貫穿在整篇文章中的情節脈絡,以及作者表現在文章中的思想感情的起伏變化。它是串聯起文章中的全部人、事、景、物,把文章的各個部分連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因此,線索確定得恰當,會使文章內容多而不亂,全篇渾然一體。反之,文章必然雜亂無章。
記敘文常用的線索是時間、地點、人、事、物、情。
①以時間為線索。有的文章是以時間的推移來組織材料的,時間就成為貫穿全文的一個線索。如《金色花》,寫孩子變成金色花與媽媽一天的遊戲玩鬧。以「當你沐浴後做禱告」,「 吃過午飯黃昏時」,這些表示一天內時間推移的詞句來組織全篇,推動情節的發展的。
②以地點為線索。有的文章是以地點的轉換來安排層次的,地點就是敘事的線索。比如:如《小橘燈》按地點的轉換,全文可分四部分,敘述鄉公所樓上發生的事兒;敘述小姑娘家的情形;敘述回寓所後的交談;交代離村後的情形。
③以人物為線索。如朱自清的《背影》,以父親的背影為線索,通過敘寫父親過鐵道買橘子的過程,表現了父子相愛,相戀的真摯動人的感情。
④以事件為線索。故事情節通常包括事情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等幾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就是線索。如《散步》,這篇文章以散步這一事件作為線索,文章緊緊圍繞散步這一中心事件,寫了事情的起因(母親身體不好,要母親多走走。),經過(散步中發生的走大路不走小路的分歧),結果(母親順從孫子,走小路。)
⑤以實物為線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一個具體的實物貫穿全文,將各種人或者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圍,以此來展開故事情節。如《羚羊木雕》,全篇以羚羊木雕為線索,圍繞其寫了父親逼問木雕,我送木雕,我要回木雕幾件事,讚美了我與友人間美好的友誼,批評了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魯莽行為,呼籲做父母的應該理解少年,尊重他人的性格。
⑥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為線索。有些文章沒有中心事件和具體的故事情節,是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發展作為線索來組織材料的,這一類文章的線索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濟南的冬天》是對濟南的喜愛、熱愛為線索。《秋天的懷念》全文寫三次看花,作者對母親的漠視到理解,文章以我對母親的懷念和我不理解母愛的愧疚自責為情感線索。
線索是作者思路在文章裡的反映,是把文章內容貫穿一個整體的脈絡。線索清楚,記敘才能結構嚴謹,條理清楚。我們要學會用心感受生活,發現線索,形成運用線索構思文章的意識。我們現在都知道線索就是貫穿整個事件的一條線,文章的線索就是貫穿一篇文章,即在文章的不同段落中都可見的詞、句子或者是情況等等,並且在解讀文章時,可以依照用來解讀文章含義,了解文章主旨的關鍵詞條。線索就像磁石一樣,將故事細節牢牢吸引住,所以我們以後的習作都要選好線索再進行構思和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