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20年)》有關情況。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常繼樂針對我國居民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現狀相關情況進行了介紹。據透露,未來將進一步推動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心理促進行動的相關要求,持續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開展抑鬱症、焦慮、失眠、老年痴呆、自閉症等疾病的監測。
「近年來,隨著我們國家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工作壓力都在明顯加大,我國居民心理行為問題和精神障礙的人群逐漸增加,民眾心理健康問題日益凸顯。」常繼樂介紹說,根據2019年數據顯示,我國抑鬱症的患病率達到2.1%,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4.98%,抑鬱症和焦慮症兩個患病率接近7%。
常繼樂指出,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工作,在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規劃建議》裡面明確提出,重視精神衛生和心理健康。去年下發的健康中國行動,有15個行動項目,其中一個行動就是有關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的行動。另外,國家層面也高度重視,今年上半年,國家專門成立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作為國家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來加強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方面的統籌。
據介紹,近年來,國家衛健委也聯合相關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加大心理健康服務,包括出臺加強心理健康服務的指導意見,組織開展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在健康中國框架下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針對不同人群特點,加強重點人群的心理健康指導。
常繼樂表示,國家衛健委未來將依託新成立的國家心理健康與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加強相關政策規劃的研究,開展流行病學的調查評估,推進健全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體系,推動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專業人才的培養。
除此之外,常繼樂還介紹說,未來還將進一步推動落實健康中國行動心理促進行動的相關要求,加強科普宣傳,持續提升全民心理健康素養,開展抑鬱症、焦慮、失眠、老年痴呆、自閉症等疾病的監測,探索社區綜合幹預模式,降低發病上升的勢頭,鼓勵學校和單位積極開展心理健康建設,為重點人群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將繼續整合多部門的力量,深入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將加強心理幹預、危機幹預和心理援助工作,將心理危機幹預納入各類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預案中。將利用世界精神衛生日、預防自殺日等宣傳節點,普及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識,避免社會歧視,加強對重點人群的關心關愛,進一步營造全社會關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圍。
紅星新聞記者 嚴雨程 北京報導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