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2021-02-19 建德神墨家庭分享中心

讀完《於丹〈論語〉心得》這本書,心靈有所觸動:它使我重新認識了孔子,讓我領略到了一種獨特的智慧,一種正確的心態,一種融入到當今社會中理性的道德。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於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可是現在,於丹教授將一般人艱澀難懂的《論語》和現在這個繽紛的世界聯繫起來,通過心得的方式來解讀,用深入淺出的語言,結合現代實際生活娓娓道來,闡述其深刻內涵。其中,她的許多獨到見解,仿佛讓人欣賞到了一個個曲徑通幽的勝地,宛如久閉的心門打開了一扇窗,絲絲縷縷的陽光透進來,心裡明亮了許多;又如涓涓細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
於丹教授筆下的孔子沒有聖賢的架勢,樸素平和、平易近人,時時傳遞出一種樸素、溫暖的生活態度。正如易中天所說:「孔子只有溫度,沒有色彩」。《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說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於丹〈論語〉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並運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們許多為人處事的哲理。下面,我從五個方面來談談《於丹〈論語〉心得》詮釋的「為人處事」:
(一)為人之道。在物質生活豐富的今天,因為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競爭激烈等問題,人們顯得越來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虛,很多人心態不平衡,怨聲載道。其實人的生命是短暫的,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做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於丹〈論語〉心得》告訴我們,要想讓自己有限的生命變得有意義,做一個有意義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積極生活、和他人和睦相處,愛崗敬業、安於本職,獻於社會。
(二)處世之道。在社會交往中,無論是工作還是處世,人們都想找到一個法則,既對自己負責任,又要對他人負責任。《於丹〈論語〉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意思就是說,一個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麼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要越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謀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與人相處方面也要如此。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說人與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說人與人更遠了。因為通訊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是在鋼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對門的鄰居卻往往成了陌路人。記得顧城寫的一首詩《遠和近》:「你\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看雲時很近。」這首詩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講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與人之間,即便走得再近,也還是會有可能產生距離。如何與人和諧相處,於丹在《<論語>心得》中借用《論語》之語總結了與人相處的幾點原則:第一、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從三點原則中我們可以悟出,相處之道的確是一門藝術,其前提是要保持一個樂觀和積極的心態,其關鍵是要把握好相處的尺度。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與人和諧相處。
(三)交友之道。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幾個真正屬於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誰會在自己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來幫一把呢?《於丹〈論語〉心得》中說,對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要保留一條界限,這樣朋友也才能夠交往得長久。可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論語》告訴我們的是一種交友方式:怎樣交朋友,交怎樣的朋友並要怎樣維護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個人應該有理想。中國傳統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變通,與時俱進,內在心靈完美、富足。因為只有內心修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處事。通過《於丹〈論語〉心得》,我們知道了這是孔子對人生理想的總結,這也被後人奉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軌跡,卻也成了後人的人生坐標和價值體系。它就像一面鏡子,人們可以通過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軌跡。當然,人的年齡有生理年齡、心理年齡和社會年齡,但如果我們能在二三十歲時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歲的境界,並在內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價值體系,做到淡定從容,那這樣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義的生命。從《於丹〈論語〉心得》中,我讀到了這份人生的價值體系。
於丹教授對《論語》的感悟是快樂的、豐富的、給人啟發的。通過讀《於丹〈論語〉心得》,我學會了修身養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懷,曠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生活,並將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狀態中,才能尋找到自己內心的那份安寧,也才能如孔子教導我們的那樣:快樂地生活!

相關焦點

  • 《於丹〈論語〉心得》:10萬英鎊預付版稅創紀錄
    《於丹〈論語〉心得》走向世界的過程和取得的成績也許部分回答了「中國出版如何走得更遠」這個問題。  從乏人問津到炙手可熱  「上星期,《於丹〈論語〉心得》土耳其版的合同已經籤訂,現在以色列版的合同也差不多了,只有幾個細節再敲定一下就可以籤了。」
  • 於丹論語心得英譯者:孔子的話能治西方心病
    英國愛丁堡大學學者、《於丹〈論語〉心得》譯者認為:孔夫子的話能治西方人心病一度在中國十分暢銷的《於丹〈論語〉心得》被翻譯成英文後,這兩年又開始了它在世界的「暢銷之旅」。2008年,我同於丹在英國的代理人託比·艾迪因為其他的翻譯工作有所接觸,當時他們正在找人翻譯這本論語心得。那時候我覺得翻譯這本不算太厚的書應該不會太難,所以就答應了。但後來進入工作狀態後才知道,自己最初的想法是錯的。於丹的這本書對我來說,讀起來不難,可是要翻譯成英文確實很難。後來,為翻譯這本書,我足足忙了半年。
  • 於丹表態不再講《論語》 好好地做大學老師(圖)
    於丹稱,《於丹<論語>感悟》的內容是根據現場錄音整理、修訂的,比電視播出的內容多出一半。這次講到的孝敬之道,智慧之道等七部分內容,上次都沒有講到。「出《於丹<論語>心得》的時候,我處在混沌無知的狀態,對出版一無所知。因為以前出的都是教材,面對的都是學生。可以說,我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面經歷了很多從未經歷過的命題。
  • 於丹講《論語》時,到底有沒有「曲解」?看看孔子第73世孫如何說
    《論語》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儒家典籍,全書共20篇492章,主要是語錄體,記載了儒家先賢孔子與弟子之間的對話。2001年7月9日,《百家講壇》開播,之後於丹開始在這檔節目上講《論語》,很長一段時間裡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 2007年讀書心得、優秀論文(調研報告)徵文階段結束
    今年的讀書活動受到機關廣大青年同志的熱情參與,其中報送《矛盾論》和《實踐論》讀書心得78篇,其它讀書心得61篇,論文(調研報告)65篇,是連續三年來報送文章最多的一年。》有感兼論《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論語〉心得》2800
  • 《於丹<論語>心得》經典50句
    《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於丹《論語》心得1、《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3 、讀《論語》我們會發現,孔夫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色,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誘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一種態度。我們見到一些老師聲色俱厲,經常指責他的學生不該如何如何。
  • 從《論語》專家到人人嫌棄,被北大學生轟下臺的於丹,經歷了什麼
    於丹的發跡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於丹是怎麼紅的。她是因為解讀《論語》而爆紅的。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論語》就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種體現,書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學值得我們學習。
  • 讀《於丹〈論語〉感悟》 ——孝
    自收到《於丹〈論語〉感悟》一書,已將近一月。
  • 看於丹解讀漢字,感受漢字的典雅詩意
    於丹說:「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當我們靜穆下來向它致敬時,就仿佛看見了中華民族是怎樣循著字跡完成了它的成長。」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文化視點》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論語感悟》等系列講座普及、傳播傳統文化,影響巨大,掀起了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論語感悟》《於丹:重溫最美古詩詞》《於丹:趣品人生》等作品,累積銷量超過1000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
  • 1月14日晚著名教授於丹講述李白的詩酒人生
    名人大講堂迎來「李白月」 1月14日晚著名教授於丹講述李白的詩酒人生 即日起,登錄封面新聞APP報名搶票(限200名)和爭當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習志願者
  • 於丹自曝幼時自閉 四歲看論語五歲讀紅樓夢
    去年「十一」黃金周,這個「生活中的普通小女人」從北師大的講臺走到了觀眾面前,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7天開講《論語》心得,一舉成名天下知,被稱為「學術超女」、「女易中天」。  雖然以講《論語》聞名,她卻不是那種鑽進故紙堆出不來的「老夫子」,她貪玩,會玩,敢玩。
  • 老梁評價於丹:講的是《論語》,細想是雞湯!毫無價值可言
    導讀:對於國學教母於丹,你怎麼看她的跌落神壇?說到於丹,相信很多人是不陌生的,憑藉著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一旦迅速的走紅,在觀眾面前他的人生是一位文化學者,在各大文化類節目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於丹身影,溫文爾雅,談吐非常的自然。
  • 由文化和教養談於丹如何「做」壞了《論語》
    所以,此文是說於丹「做壞」《論語》,並非說「講壞」《論語》。事情還得從頭說起,那是2008年的年中,蘭州某單位邀請了當時因百家講壇走紅、被譽為中國當代知名女學者的北師大教授於丹來講《論語》。當時我在一家傳媒公司供職,與主辦方相約做一期於丹教授的訪談。因為對於國學的尊重和對教授的崇敬,我也特意做了些採訪前的準備。
  • 於丹在衡陽講課「餘韻猶存」
    於丹是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著名文化學者,因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莊子》,被譽為「學術超女」。《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等著作風靡全球,影響世界。7月26日,南國大地到處熱浪滾滾。於丹應邀來湖南衡陽市參加「石鼓書院大講壇」講學,我奉命前往長沙黃花機場迎接。在機場出口,我一眼就認出了於丹:青年頭、黑色連衣裙、戴著墨色眼鏡。
  • 從全民追隨到跌落神壇,被北大學生轟下臺的於丹,如今過的怎樣?
    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中有大學問。而於丹當年就是靠著解讀《論語》而出名的。憑藉《論語心得》於丹火了,成為被人追捧的偶像,當年的於丹仿佛就是智慧女神論語》,之後於丹開始出書,非常受歡迎,甚至成為當時排名前三的暢銷書作家。成為作家的於丹到處開講座,到處演講,在當時非常輝煌。
  • 文化學者於丹:「拼字遊戲」讓外國人愛上中國字
    漢字陪伴了於丹的整個成長,從小時候歪歪扭扭想要寄給遠方媽媽的一封信,到時光留下的一摞摞手寫日記,「我喜歡寫字。它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以我想與人分享。」 於丹不僅讓《論語》《莊子》再次「翻紅」成為最為廣泛的大眾暢銷書,又使漢字重現返璞歸真的象形之美。
  • 孔子後人孔健被於丹指控侵權 孔健回應
    於丹發怒發律師函指孔健侵權 於丹委託律師發出的律師函中,指出侵權的書分別為《論語力》(與於丹合著,新世界出版社)、《左手孔子右手莊子》、《新論語》(中國工人出版社)、《於丹的天空》(江西人民出版社)四本書。在律師函中指為侵權的四本書中,前三本書均使用了於丹在日本的演講,據孔健稱,這些已經取得了日文授權。
  • 於丹講莊子被指用錯成語 網友認為問題嚴重
    日前,據《青年報》報導,於丹春節講《莊子》用錯成語了?24日,這成了百度「於丹吧」裡討論最熱烈的話題,有不少網友指出於丹2月23日講課時,用「美輪美奐」形容千手觀音之美,純屬詞法錯誤,此外,被指讀錯字的地方還有不下3處。
  • 2012年,被北大學子轟下臺的"國學教母"於丹,如今怎樣了?
    等,易中天主要為大家還原真正的三國時代,而於丹則是為大家講述《論語》、《莊子》而被人所熟知。除了這件事情,於丹被大家厭惡的原因還有她&34;。於丹除了在脾氣和排場方面被人指責之外,她的專業也曾受到質疑。於丹向人們講述的是關於百家爭鳴、《論語》她的一些心得,但是在2010年時,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大學的文學博士開始抵制於丹,希望她可以退出《百家講壇》。
  • 妙語連珠的於丹曾經萬人追捧,一句古詩詞讓她跌落神壇,可惜啊
    市場經濟下的「學者」2006年,於丹在百家講壇的舞臺上出了名,由一個一個「默默無聞」的教授變成了一個「國學大師」。在當時艱難晦澀的《論語》被這個看似其貌不揚的女教授形象生動地講述了出來,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就連同行業前輩易中天老師都對她表達萬分的肯定,推薦大家都去看看,感受一下於丹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