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小值君每日分享最熱家電資訊,推薦最新智能單品,解答你當下最關注的問題,幫您省最多的錢,買最好的貨。每日還有白菜福利等你撩,關注主頁了解最新動態。鄭重聲明:本文由SMZDM.com用戶原創,「家電小值君」授權轉載。
一、家有三寶機器人
在寫石頭之前先介紹一下小值君使用掃地機器人的歷程,作為一個清潔機器人的老用戶,經歷了掃地機、拖地機、掃拖一體機的歷史年代。
【科沃斯】地寶魔鏡CR120,掃地機,購於2013年,京東,891大洋。
【iRobot】380t,拖地機,購於2015年,託友海淘,商家不詳,2400大洋。
【石頭】S51,掃拖一體機,購於2018年,蘇寧,2169大洋。
1)2013年的科沃斯
在那個智能家居還存在於概念中,微信才剛剛興起的年代,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無疑走在時代前列。當年的產品,著力於嘗試如何清潔,路徑算法顯然不如現在的規劃路徑智能,給外行人的直觀感覺就像隨機碰撞,經常「傻傻」地在原地打轉,或者隨處亂跑。但給一個足夠的時間,還是能夠把全屋打掃乾淨。地寶魔鏡無疑是一個時代的標杆,兢兢業業在我家服役了5年,解放了母上大人無數勞動力,是我家大功臣。
值得一提的是,科沃斯絕對是個良心廠家,地寶魔鏡在我家服役2年多之後,可能由於邊刷纏繞經常卡住,雖然早已過保,在京東上申請售後想著付費維修,結果送修後廠家直接更換了一臺全新的機器,至今工作情況仍然良好,(因為石頭來了)準備換個地方繼續服役。
2)2015年的iRobot
解放了母上大人的勞動力之後,又心心念念想解放父親大人的勞動力(小值君家勞動分工明確),當年國產並沒有好的拖地機選擇,於是目光指向了國外口碑爆棚的iRobot 380t。原以為外來的和尚好念經,沒想到身價傲嬌不遠千裡漂洋過海到來的380t,成了我家最雞肋的電器。
先說優點:溼拖擦得特別乾淨,特別靜音,身材小巧所以哪裡都能去,幾乎可以實現無死角。
缺點也是挺明顯的:水箱小,容易停。總是頻繁地停下來報警,提示加水、換抹布。擦一個客廳就要換洗三四次抹布,因為擦得乾淨走得特別慢,據母上大人反饋,全屋擦下來大概需要換十幾二十次抹布,累壞老腰,比自己拖地還費時費力,完全違背解放勞動力的初衷。
不甘心高價買來的東西閒置,曾以為是哪裡打開方式不對,研讀說明書,找淘寶賣家諮詢,並沒有意外驚喜。說明書上一次溼拖的最大覆蓋範圍是350平方英尺,換算後約32平方,實際使用由於地形複雜覆蓋面積還要更小。而淘寶客服把覆蓋面積誇大到100平方也是醉了。只想感慨,用380t的眾親們,你們都是勤勞的小蜜蜂。
3)2018年的石頭
拖地機被束之高閣以後,勤勞卻腰腿不好的老父親固執地繼續堅持天天拖地,直到我準備買石頭前夕他還在阻止我叫我不要浪費錢買沒用的東西……抵擋不住石頭的口碑和解放老父親的心,以及嘗試新品牌的求知慾(這也是這次沒買科沃斯的原因),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後還是入手了。在各電商蹲點了兩個月,除了618的半價秒殺,石頭的最低價格基本穩定在2299。818凌晨例行查看京東購物車時,發現石頭出現了2199的歷史低價,鎖單後趕緊準備爆料,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但是在評論中發現蘇寧同步了2199的價格還能用券減30,最後2169到手。
二、石頭初體驗
經過「漫長」的2天等待,終於可以開箱了。
1)全屋清掃
迫不及待地試用,把房門都關上,先嘗試客廳和餐廳。我家的客廳和餐廳地形都還蠻適合掃地機,要麼落地,要麼底部挺高。
▲客廳和餐廳的地形
從完工圖來看,石頭的路線規劃效果槓槓的,基本實現了無死角全覆蓋。這歸功于于頂部的雷射測距傳感器,從一開始就對全屋進行掃描,構建房間地圖(當然被擋住的一開始掃描不到,這個過程是動態的)。然後採取先沿邊劃邊緣(這個邊緣不一定跟物理空間相對應,比如我的客廳被分成了兩塊)再按採取Z字形的清掃路線,碰到障礙物就轉圈圈回到原點繼續直線行進,與人工清潔方式相仿,比起以往的「隨機碰撞」算法,省時高效。此外還有全向感應器(檢測碰撞),沿牆感應器(與牆保持距離),懸崖感應器(避免跌落),回充感應器(感知充電位置),多個傳感器的應用,加上高水準的上算法,果然令人耳目一新。
▲初次試用:客廳+餐廳清掃結果
完工情況:
【清掃面積】41平方;【清掃時間】42分鐘;【消耗電量】20%(82%->62%);【水量使用】水箱水量剛好用完;【抹布情況】見圖,中途沒有換過抹布,還是挺髒的(這還是我家天天拖地的情況)。個人經驗,在地板不髒的情況下(比如已經先用掃地機器人清掃過),官方建議的30分鐘更換抹布和加水是比較中肯的。較髒的區域(比如我家餐廳),至少15-20分鐘要清洗一次抹布比較妥當。至於家裡不是天天清潔的,最好不要一上來就使用拖地功能,還是先掃地吧。
雖然拖地功能受限於水箱和抹布,仍舊存在iRobot 380t需要多次換洗抹布的問題,但比起380t,還是有值得買的理由:
掃拖一體,前吸後拖,至少能保證相對乾淨;水箱較大,出水速度控制較好,可以持續40分鐘,比起380t頻繁的停下報警,用戶體驗好上許多,當然,換抹布的次數還是取決於個人;設計貼心,抹布是通過插槽插入水箱,並且用魔術貼貼合,不必擔心卷邊和掉落;可以遠程隨時暫停,如果感覺要換洗抹布了,可是臨時又走不開,一鍵暫停等待也是很實用。
2)指哪到哪和局部清掃
有時候只需要清掃局部區域,或者某些區域需要重複清掃,這時「指哪到哪」和「劃區清掃」顯得特別實用。在地圖上放置目的地,讓掃地機「指哪到哪」,然後手工指定區域,就可以實現(如圖)。
▲指哪到哪+劃區清掃
還有一個內置的功能「局部清掃」,是清掃以機器人為中心的1.5米*1.5米的方形區域,這個功能在機器上也有一個獨立的按鍵,據傳是從一代掃地機器人傳下來的。但是石頭有了「劃區清掃」可以人工隨意規劃清掃區域這個超強功能之後,「局部清掃」就顯得有點雞肋了。
3)低電量回充功能
一般來說完成清掃任務就會自動回充,在它回去的路上我突發奇想把房門關上,結果它可憐兮兮地在門口打了幾個圈,宣布任務失敗,連地圖都消失了。這使得我下次沒法使用「指哪到哪」,只能從頭構建地圖。如果APP增加一個保存地圖的功能就更實用了。
▲回充失敗
三、掃地機器人得APP者得天下
從2013到2018,從科沃斯到石頭,最大的感受,就是APP賦予了智能時代全新的意義。有了APP,有了「所見即所得」的親切感,機器人不再是那個脫離控制的「黑盒子」,人機互動更加便捷,使用起來也就更得心應手。在2013年代,除非機器人完成任務返航,否則沒有任何信息反饋,我們無法知道哪些地方已經清潔過,哪些沒有,只能幹等。現在,機器人的軌跡是可見的,是可控的,有了全局掌控感,也就更多了安心和信任。
比起以前要追著機器人跑,APP可以遠程控制,指哪掃哪,想停就停,想掃多次就掃多次,想預約想定時,隨時隨地都能設置和更改。除了換洗抹布仍舊無法替代,真正做到了解放勞動力,連我家5歲娃都玩得不亦樂乎,天天惦記著要控制機器人掃地。
技術總是日新月異的,技術的產物總會越來越好用,希望小米、石頭、科沃斯們在解放勞動力的路程上不斷給我們驚喜。這次分享就到這裡啦,如果喜歡,歡迎關注、收藏、轉發給身邊需要的小夥伴,小值君再次謝謝大家啦,不要忘記每日關注小值君微頭條還有白菜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