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節料理中代表吉祥的食物
三段重是簡略版,一般為:
一の重:「祝い餚·口取り」。是指慶祝菜餚,一般使用一些代表吉祥·幸福的食材,以小菜為主,是適合下酒的酒餚。
數子的味道清淡,略帶一點苦澀,日本中年男女性非常愛吃。
數子是指鯖魚的卵,有「孩子很多」的雙關之意。為了祈願「子孫繁栄,像魚卵一樣能多子多孫」。說日本人一提到御節料理首先就會想到數子也不誇張。
豆的味道較甜,在小朋友和老人中很有人氣。
黑色在道教有驅邪之意。而「豆」在日語叫做「まめ(mame)」,既有健康的含義,又和「勤勞」的日語同音,為了祈願「在新的一年能健康成長,勤勞工作」。
蒲鉾(紅白魚糕)的食感類似魚丸,味道較為清淡。
蒲鉾(紅白魚糕)的顏色代表著日本人最喜歡的兩大顏色:紅色和白色。紅色代表可以去邪除魔和喜慶,而白色是代表潔淨神聖。因此蒲鉾(紅白魚糕)也是非常有吉祥兆頭的食材。例如日本的國旗色即為紅色和白色。還有為了慶賀新年,每年12月31日晚NHK電視臺舉辦的娛樂節目就叫做《紅白歌會》等。
「田作り」是由沙丁魚的幼魚為食材。講究每一條小魚即使很小也要「有頭有尾」,即有始有終之意。因為古時的日本常用沙丁魚的幼魚作為田地的肥料,所以叫做田作り。因此這道菜還有祈願五穀豐登之意。特別是在日本的關東地區,田作り在各種節慶的場合都會出現。
伊達卷玉子味道甘甜,很適合小朋友吃。
伊達卷玉子,「伊達」這個詞有華麗、華貴的意思。如蛋卷的形狀也象徵一家團圓。從前珍貴的圖書繪畫都是捲起來保持的,好像伊達卷玉子一般。因此吃伊達卷還可以祈願學業有成。
御節料理的慄泥,寓意「金黃中閃耀的財寶」。為了祈願在新的一年裡能夠發財如意。在古時的日本,慄子作為象徵地位尊貴的料理。慄金団是用慄子做成的和果子,作為御節料理的甜點食用。
二の重:「缽餚」。是指使用燒烤等烹調方法,以及日本的醋料理等做成的主菜。
在御節料理的「第二重」裡,因為放的都是主食,所以第二重裡所放的食材基本決定了三段重御節料理本身的價位。
鯛魚在日本又被叫做吉魚。全身通紅兆頭吉祥的鯛魚,在日語裡「恭喜」的發音「おめで(鯛)たい」裡被拿來使用。在御節料理登場的鯛魚,通常使用一種叫做「西京燒」的烹調方法。這是一種來自京都的調理法,使用口味偏甜的白味噌醃漬魚類後,加入少許的清酒燒烤而成。質地細緻、味道清淡高雅。
蝦子在日本代表長壽。有意喻「活到腰都彎了」。而且蝦本身是朱紅色,和上面介紹的蒲鉾(紅白魚糕)一樣還可以「去邪除魔」。特別高級的御節料理,會放入昂貴的「伊勢海老」。因此正月中的伊勢海老的價格經常高騰,僅是一尾就價值上萬日圓之多。
在日本有許多伴隨著自身的成長,名字不斷變換,價錢也不斷上升的魚種。鰤魚(青甘魚·黃甘魚)正是代表之一。因此在御節料理中放入鰤魚(青甘魚·黃甘魚),祈願吃了之後會「出人頭地」,有一番作為。
通常鰤魚會和羅卜、味噌、生薑等一起水煮調理,叫做「鰤魚大根」。不過在御節料理中登場的鰤魚通常會用「照焼き」的做法。是用味噌、醬油和白糖做好的醬料沾一下再燒烤而成。
三の重:「煮物」。就是指燉菜,將食材用水加熱過的料理。
跟日語快樂相近, 所以代表新一年快快樂樂,而人快樂也帶來健康長壽.與表示喜悅和開心的日語:喜ぶ(よろこぶ、yorokobu)的發音相似,為了祈禱在新的一年都能歡歡喜喜,吉祥如意。昆布巻食感較鹹。
因為蓮藕有很多孔,被認為是「見通しが良い」。意思是說「以後的路很光明」,吃蓮藕祈願在新的一年裡前途明朗。而使用蓮藕的料理做法中,最多被採用的是來自福岡縣的鄉土料理:「筑前煮」。筑前是日本統一之前的舊國名。筑前煮的名稱因而得來。
不少日本人都會誤認為吃筑前煮代表吉祥。其實筑前煮只是料理的烹製方法,真正的御節料理的代表食材在這裡是指蓮藕本身。
雖說御節料理可讓主婦稍作休息,但年菜料理實際製作起來仍然費時費工。除了家居內外打掃、裝飾慶祝年節的飾品擺設、重箱料理的食材採買跟烹調。
主婦在大年初一到初三一早起來還需熬製高湯,用五行五色的時蔬煮成雜煮,再加入烤成金黃色的麻糬,準備屠蘇酒跟漆器的金酒杯器。
對啊!年夜飯怎麼能沒有酒呢?
·何為 屠蘇酒?
屠蘇酒,其實是日本平安時代從中國傳來的風俗習慣。
相傳屠蘇酒源於漢末名醫華佗配方,以大黃、白朮、桂枝、防風、花椒、烏頭、附子等中藥入酒浸制而成,後由唐代名醫孫思邈流傳開來。
屠,就是割;蘇,就是藥草,砍了藥草來泡酒,泡成的酒自然就是「屠蘇酒」了。屠蘇也是一種草名,亦指古代的一種房屋,在這種房子裡釀的酒,可稱屠蘇酒。
現代的屠蘇酒並不加入藥草,而是以清酒來替代。最近流行的是選用元月才出產的生酒(Nama Sake)作為屠蘇酒,取其「高升」之意。
生酒之所以為「生」,是源自其生產工藝,不似常規清酒,生酒沒經過巴氏加熱殺菌,因此口感表現更為鮮爽,保留著發酵剛結束時的微起泡感,舌尖升騰起歡愉的跳動。
屠蘇酒喝法很有講究。一反常規的長幼次序,全家人使用同一個酒盅從最年幼的晚輩開始飲用,依次傳遞給長輩,結束於身體抱恙或年歲最高者,意為集聚青年人的精氣之華,奉於長輩,祝其康壽。
難怪蘇轍《除日》中有言:「年年最後飲屠蘇,不覺年來七十餘。」 屠蘇酒緩緩注入特殊的扁平酒盅,男性用左手單手(古時日本武士不能佔用右手,以便隨時取刀備戰),女性雙手捧盅,分三次將酒飲盡。
無論中、日,忙碌的現代社會讓年味越來越淡,我們在吐槽的同時是否也該反省一下自己,為啥生活不如古人過得精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