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御守(護身符)介紹:麼麼御守一個流傳至今的吉祥物

2020-12-22 雷氏普愛集團

中國人一直講究「護佑「,在每一次面對國家,民族的磨難,災難時,我們都在祈禱」天佑中國「,這並非迷信,而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傳承下來的習俗,以及幾千年來我們民族的自信心和最古樸的祈願。

從古至今,不僅是在佛教文化種,就是在民間,各種祈願,佩戴護身符的習俗也是由來已久。從古時候的金屬器物用於闢邪開始,再到後來的「長命鎖「,在到佛堂裡大師開光的各種」符「,都體現著中國傳統文化裡,人們對於這種」護佑「力量的重視。千百年來,中國人通過生命歷程的經驗,經過千錘百鍊,精雕細琢,把最美好,最重要的祝願凝固在了一個」護身符「上。今天,作為中國」護佑「文化的傳承代表,麼麼御守,是中國的非遺繼承人所介紹給我的。

今天的麼麼御守,即古代「護身符「的創新傳承,為什麼說是創新傳承?首先是傳承。這第一點,麼麼御守一眼看上去,最為重要的部分,是它中間的一塊足金打造的十二生肖形象其中之一。十二生肖,本是一種生肖文化,民間一直流傳這佩戴生肖的習俗,很多地方的孩子一生下來,父母或者是祖輩便會將孩子的生肖飾品為其佩戴,期望能護佑孩子平安健康。而生肖飾品種,有銀打造,有其他金屬打造,而麼麼御守,是用足金打造。恰恰這金,也是幾千年來人們認為闢邪力量最為強大的金屬,也被尊為佛家七寶之首,勝過珠寶玉石。另外,十二生肖種的每個生肖,其實也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比如生肖豬代表著財運,而生肖猴代表著轉運,生肖鼠則是靈運平安的寓意。麼麼御守完整地傳承了中國的生肖文化內涵,並把這種美好的寓意賦予在每一個麼麼御守身上,期望佩戴它的人,能得到它的護佑。

麼麼御守還傳承著中國最古老的絲綢文化和刺繡文化。大家都知道,絲綢乃中國的國禮,而刺繡,是我國傳統的手工藝品之一,它採用繡針引彩線,將設計好的花紋在紡織品上刺繡,讓其繡成一副精美的圖案。最為有名的「四大名秀「湘繡,蘇繡,蜀繡和粵繡,每一種都有自己的特色,而麼麼御守香包便是採用絲綢為材料,其上面的字圖便是有名的湘繡,可以說,也是一件非常有民族特色的文化飾品。

也是非常特別的一點,這麼麼御守的香包,不僅是香包這個袋子很特別,就連香包所裝之物,也非普通無用的填充。這香包,正是採用了當代國醫大師所配置的幾個藥方,將其藥材研磨成粉而裝入,佩戴在身上,不僅芳香,還可以抗病毒,提高免疫力,驅蚊蟲,幫助睡眠。中草藥香囊用於疾病的治療和預防,也是我國中醫史上的傳統用法,稱為「衣冠療法「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應用。

因此佩戴麼麼御守,除了它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吉祥物,還是一件對健康真正有意義的「藥囊」,可護體安康。因此說,麼麼御守,是傳承,也是創新。創新在於,小小的一塊御守,竟然蘊含著這麼多的文化內涵,也竟然還能有這樣實用的功效。

如果大家對於御守和「護身符」感興趣,對傳統中藥香包感興趣,或者,對傳統文化和中國禮有研究的朋友,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編:三七草)

相關焦點

  • 麼麼御守:中國御守佑善心、結善緣、結善果
    御守作為一種護身符,是否是「有求必應」?其實,中國的御守,也就是麼麼御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和佛教文化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自然有它的講究。麼麼御守所護佑的願望,自然也是有講究的,並非「有求必應」,其中有一種願望,麼麼御守就不會護佑,知道是什麼願望嗎?
  • 中國的御守,傳承非遺文化
    往前回溯,唐代中國文化最昌盛的時期有不少日本使者,俗稱「遣唐使」來到中國,學習文化、技藝、建築等,還帶回了不少工具、書籍和器具。御守約莫是從唐代流傳至日本,當時在中國御守還尚被稱之為護身符,傳到日本後逐漸演變成了日本御守。中國人不少慕名而去,到日本的神社寺廟求取御守,其實大可不必,中國也有自己的御守,相較而言更加具有中國風特色。
  • 麼麼御守香包 演繹古老工藝,傳承端午節文化
    麼麼御守香包 平安靈運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據記載是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流傳至今,被人們所廣泛知曉接納的,是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吃粽子,戴香包,喝雄黃酒,燻艾葉等。端午節佩戴香包,有避邪驅瘟和保命吉祥的意思。在古代,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是用彩色的碎布和五色絲線縫製而成,內部裝有各種香料,戴在孩子胸前,不僅美觀大方,香氣撲鼻,還有驅避蚊蟲的功效和祈求安康的美好寓意。
  • 8090的童年回憶,從護身符到御守
    紅色在中國的傳統裡能夠祛邪闢邪,因此佩戴紅色護身符也有同樣作用。這些雖然看起來有些不盡科學,但是也代表了家中長輩對小輩的美好祝願和愛護,不是壞事。以前佩戴護身符,現在佩戴御守,也算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
  • 麼麼御守、虔誠求取、心誠則靈
    這裡講的御守,是中國的御守,也叫麼麼御守。前幾日遇到一個朋友問我,我的麼麼御守很神奇,在淘寶上可以買嗎?在了解麼麼御守是一款中國護身符之後,又問,哪裡的麼麼御守最有靈。有很多朋友曾經不知道中國有自己的御守,而跑去日本求取御守。
  • 再也不去日本淺草寺,麼麼御守這顏值,我愛了
    御守就是護身符,平安符的意思,御守最早的概念是源自是唐代護身符文化,而護身符的文化傳入日本後,也就演變成日本人的護身符。 現在,日本人每年都會購買更換御守。所以日本的御守,追根溯源其實是中國傳統的護身符文化,傳播到日本以後漸漸演變成了御守,中國人去日本旅遊熱衷於求取御守,或求姻緣,或求學業。其實祈福請願又何必千裡迢迢去日本,中國也有自己的御守——麼麼御守,讓我們自己的神佛為我們保駕護航豈不更靠譜。
  • 國人當知的中國禮:中國的御守
    其實,中華文明作為世界四大古國文明之一,是唯一傳承至今,經過幾千年歷史變遷,雖然歷經災難磨難,卻依然強盛不衰,生生不息。中華這個民族的偉大與智慧,非一語能說盡。這其中,藏著的文明太多,藏著的智慧太多。而"麼麼御守"便是其中之一。許多人不曾了解中國的御守,還以為它是日本的產物,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御守的源起。
  • 國之文化與健康禮:麼麼御守,傳承藥王之道
    絲綢之所以能為國禮 ,因為它已非一塊布料如此簡單,而是承載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內涵,,聞名中外的"絲綢之路"便是這份文化的縮影和見證。茶葉亦是,不僅是喝得一口健康,更重要的,是品味它獨有的中華智慧與文明。而今天,與絲綢和茶葉一樣,也傳承著中華幾千年文明的麼麼御守,它也不僅僅是一份足金的飾品,不僅僅是一個可以作為人們祈願的吉祥物。
  • 洗澡時不能戴護身符!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細節?
    護身符,相信很多人都戴過,長輩在寺廟請願得來的玉牌、佛珠等都屬於護身符的一種。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護身符也流傳已久,民間將祝福語和代表好意頭的物件包裹在紅布中,密密縫合,然後佩戴在小孩子脖子上,祈求神佛保佑,平安順遂。
  • 不用好奇,我來告訴你麼麼御守裡面裝的是什麼?
    前兩天有人問我,御守是不是不能打開?但是我很好奇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能不能告訴我?其實,有這樣疑問的人不只一個,所以我們索性跟大家聊一聊麼麼御守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大家看了之後就不用回去拆自己的御守啦!就讓它好好護佑你吧。
  • 御守的香包失效後怎麼處理?
    御守裡面還有香包?御守裡面不就是一些小物件、祝福語嗎?如果你的第一反應是這樣的,那就太不了解御守了。御守裡裝紙片、祝福語等小物件在日本可能比較常見,而在中國御守中的小玩意兒遠遠不止這些。麼麼御守是中國傳統的御守,國風造型,古樸自然,御守袋裡面有生肖動物千足金飾,還有一個中草藥香包,中草藥香包由國醫大師親自配比,根據當前人們常見的幾種需求進行配製,驅蚊香包、抗感抗病毒香包和安睡香包。
  • 麼麼俠動畫片:用十二生肖文化弘揚中國御守(麼麼御守)
    麼麼俠動畫片然而,相對於十二生肖,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推崇西方的星座文化,甚至有些孩子連自己的屬相都不清楚。正是在種背景之下,高擎傳承祖國文化大旗,以復興中華文化為己任,以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為核心,以打造中華民族健康守護神為使命,倡導綠色環保生態生活模式的、國內首部以中醫兒童大健康為主題的系列動畫片——《麼麼俠》應運而生!
  • 孩童佩戴御守,家長如何選擇?
    之前和大家分享過麼麼御守各種適合佩戴的人群,有人問我給孩子佩戴麼麼御守,應該如何選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適合孩子佩戴的御守。麼麼御守一共有十四款,跟大家分享得比較多的是十二生肖御守,每一種生肖有不同的寓意適合不同需求的人佩戴。
  • 愛情守護,兩種不同的御守,你適合哪一種?
    御守,也就是中國傳統的護身符,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變化,遠洋渡海到日本,在日本廣受喜愛。中國還有沒有御守?有的,麼麼御守。作為傳統文化的一種,麼麼御守在護身符、宗教、香囊、十二生肖、中醫等多個方面都有繼承和發揚,並且根據十二生肖的寓意和形態進行了分類。
  • 這些年你沒買對過的日本神社御守
    01 最人氣御守 「阿佐穀神明宮」是日本唯一為八難除災祈禱的神社,而讓它為更多人所知,在日本和中國SNS上引起話題的,原因竟是因為它最特別的蕾絲手鍊型御守——「神(かん)むすび」。
  • 眾裡尋「它」千百度,好看的御守,都在這裡!
    說起護身符,大家腦子裡浮現的第一個東西是什麼?玉牌?掛件?項鍊?在我的記憶裡,護身符就是一個紅色的三角符,裡面裝著生辰八字,用一條紅線串起來掛在脖子上,除了洗澡不能隨便取下來,一直戴著直到成年。這樣千篇一律的護身符在以前也許比較常見,但現在已經明顯少見了。年輕一代對於護身符的概念沒有那麼深,更在乎的是好不好看,所以護身符的種類也越來越多,像平安扣、玉佛觀音、御守。御守是近幾年來興起的一種潮流,受到眾多年輕人的喜愛,最有名氣的當屬日本神社寺廟的各種御守。姻緣守、學業守、交通守、安產守,聽名字便能夠感覺到御守是守護什麼的。
  • 當你讀懂它就會發現,這不只是一個御守而已
    說到御守,有人覺得這有什麼,不就是個布袋做的護身符嗎,也沒什麼特別之處。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其實御守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細節。日本御守大多由錦緞製成,繡上一些可愛的花紋,裡面放一些小物件,紙片或木牌,上面寫上神社寺廟的名字、祝福的語言等,表達內心的期望。日本御守種類很多,想要求取到比較正規的御守要去當地的神社寺廟,誠心祈禱,將心願注入御守中,才能夠發揮御守的靈氣。而這不僅僅是一個護身符,更是大家對美好未來的期盼和想像,是精神信仰。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日本御守再好,那是你沒有見過中國的!
    據史料記載,唐朝,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來學習中國的文化,之後開始了為期三百年的漢化時期,護身符也在這時被帶到了日本,成為了日本的御守。看到中國人自己千裡迢迢奔赴日本求取御守,心裡有一些心酸,這些本就屬於中國的東西,何時需要到別人的地盤三跪九叩而獲得?發揚自己的傳統文化,讓御守回歸正本才是當務之急。
  • 中國伴手禮的寶藏選手,什麼才叫人間值得?
    作為一名寶藏選手,麼麼御守實在有太多可人的地方,精緻的手工藝品,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吉祥物,古護身符的源遠流長,它不僅承載了送禮之人厚厚的惦念,還有禮遇健康,平安順遂的美好寓意。 作為中國伴手禮的最高規格之一,麼麼御守用於國際往來也絲毫不遜色,將中國傳統十二生肖文化的意念注入其中,把能夠帶來健康福氣的中草藥包隨身佩戴,不正好代表著將中國的傳統精神和中醫文化廣留人間?
  • 扶日說護身符(日本篇)| 南開錄取通知書裡的荷包,看起來就像……
    相信,只要是對日本文化稍有了解的人,或是親身到過日本遊學的人,都不會對這類形態小巧、寓意深遠的吉祥物,感到陌生。「御」在日語中是尊稱,這自然是源自中國的,在中國歷史上,會用「御」字,來形容與皇帝相關之事物;至於「守」字,其語源則是日文漢字「目守",就是「在神靈的注視下,被神靈守護」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