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寧波網記者王博通訊員王朝武饒逸萌文/攝
今天一早,高新區新明街道新暉社區收到了一面特殊的錦旗。這面錦旗來自千裡之外的甘肅省清水縣白駝鎮寧波希望小學,上面寫著「真情助捐大愛至善」,由寧波希望小學的師生們一起製作而成。
(寧波希望小學贈送的錦旗)
說起新暉社區與寧波希望小學的緣分,離不開寧波壹行人公益聯盟趙傑的牽線搭橋。媒體人出身的趙傑從事助學工作近二十年,和新暉社區黨委書記吳偉是好朋友,他們都對公益充滿熱忱。2018年,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正式上線,趙傑和吳偉就一直「合夥」做公益,開展愛心助學活動。
(200枚校徽)
(78個定製書包)
11月初,聽聞甘肅寧波小學的孩子們缺少書包和校徽,趙傑和吳偉就分頭行動起來。趙傑負責聯繫甘肅寧波小學的雷榮榮老師,統計具體的需求和數量情況,除了甘肅寧波小學,還把周邊幾所高山小學的貧困學生的需求也儘可能收集起來,做到應統盡統。吳偉則通過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發布「愛心徵集」,呼籲轄區企業和熱心居民,共同幫孩子們圓夢。
(捐贈現場)
(捐贈現場)
「不到半個月,我們就募集到了78個書包和200枚校徽。」吳偉說,甘肅寧波小學成立五年來,學校的校徽一直停留在設計圖階段。「這一次,我們轄區的浙江三建集團浙東公司和熱心居民出資出力,不僅給孩子們製作了校徽,還專門定製了一批愛心書包,把校徽鑲嵌在書包上。」
(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
除了給千裡之外的甘肅寧波小學捐贈書包和校徽,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還給雲南貧困山區的孩子們捐贈過電腦,幫衢州大山裡的孩子們實現了上百個「微心願」。
2019年10月,趙傑和一些寧波愛心人士來到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他們走訪了12年前資助過的當地老師和學生們,看看他們過得好不好,聽聽他們的心聲,看看還有哪些能幫忙的事。在出發前,趙傑聽說當地學校沒有電腦,他馬上聯繫了吳偉。吳偉把孩子們需要電腦的事情在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上發布後,社區共建單位民建高新區基層委員會為孩子們募集了22臺嶄新的電腦。隨著此次雲南行,22臺電腦也同步運抵。
(新暉社區微公益眾籌的30臺愛心電腦抵達雲南)
除了和趙傑等愛心人士的合作,新暉社區還與衢州七裡小學結對,給那裡的孩子們捐贈了1000多本課外書,還幫助孩子們圓夢了上百個「微心願」。
「有的孩子想要一個新書包,有的想要一個足球,有的想要一個羽毛球拍,還有的想要一雙運動鞋」吳偉回憶,孩子們的願望五花八門,他們也會在微公益平臺上發布這些微心願,而居民和轄區共建企業看到後也在積極認領。
(孩子圓了微心願)
位於衢州西部山區的七裡小學需要一臺印表機;獨居老人家裡電飯鍋壞了,想找人幫忙維修一下;子女在外地工作無法經常陪伴老母親,想請志願者與母親結對,經常陪母親聊聊天記者通過新暉社區微公益平臺查看,2018年成立以來,該平臺已累計完成200個心願。這些微心願,有教育方面的,也有生活層面的。而通過新暉社區微公益眾籌到的愛心物資,已經走出了2.3平方公裡的小社區,被第一時間送到了甘肅、雲南等西部地區。
來源:中國寧波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