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1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上海市長寧區益粒種子青年公益發展中心的「漂流書架」11月28日從上海啟程,14個書架分別發往雲南省金平縣金水河口岸邊境小學和雲南省永德縣章太完小。
「漂流書架」再次起航
一大早,捐贈書架的學生和家長帶著閒置的圖書早早地來到長寧區少年兒童圖書館,一起加入書籍消毒志願工作。同學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將圖書進行整理分類,然後放進圖書館的書籍消毒櫃進行消毒。當天下午,另外一撥孩子,還將在益粒種子青年公益發展中心對所有消毒書籍進行打包整理。
一位家長告訴記者,自己16年前也曾前往雲南支教,帶孩子參加此類活動是希望公益之心能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生根發芽。
捐書現場,不少中小學生帶來了自己心愛的書籍,有的還在扉頁上寫下捐書的祝福。一位小朋友寫道:「祝你們能在書海中盡情探索並從中獲取更多知識,長大後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另一位小朋友則給出了自己的祝福:「希望你天天開心,祝你健康成長,在今後的日子裡我們能成為好朋友。」
據悉,益粒種子 「漂流書架」公益活動主要面向社會公眾募集二手童書以及認領公益書架,號召大家捐出閒置的少兒書籍傳遞給需要的兒童,為山區學生建設愛心讀書角。每一個被認領的公益書架都是帶有編號的,這些書架和書籍會擺放在山區小學的教室裡。
益粒種子青年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也是創始人席正園告訴記者,此次寄送到雲南省金平縣金水河口岸邊境小學和雲南省永德縣章太完小兩所小學的「漂流圖書」中,還特別贈送了30本《不一樣的春節日記:鍾南山爺爺給學生的新冠肺炎防護手冊》和《團圓》,希望山區的孩子們在閱讀的同時,科學防護,平平安安迎新年。
漂流書架
據悉,「漂流書架」公益項目從今年5月發起至今,已為5所偏遠地區小學徵集到40個公益書架,總計收到個人和團體捐贈書籍近8000冊。圖書種類涵蓋科學、教育、藝術、古詩詞、國內外名著等多個領域。
在最困難的時候開啟公益創業之路
「益粒種子」微信公眾號於今年2月10日正式上線,當時全國還處於隔離期,兩位發起人,也是兩名有著15年黨齡的黨員——席正園和周華梅商量後,決定利用自身所學開始公益創業,並自發成立了志願服務隊,並在其後正式成立了益粒種子青年公益發展中心。
主創團隊中4位成員發揮各自優勢,一邊線上開會策劃公益微課選題,分工協作,一邊各自在家自行創作拍攝微手工、微講堂等公益課程。短短一個多月,「益粒種子」前後共策劃了包括微手工、微講堂、微健身、微食堂、微公益等30期「宅家防疫情」 微視頻,與此同時,很多原創視頻課程被推薦上了「學習強國」,也獲得團市委、各團區委以及各區文化館的認可。累計近10萬人次觀看了「益粒種子」開設的「微課堂」。
「益粒種子公益發展中心,旨在運用社會化運作,與企業、社區、學校形成合作模式,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尋找公益創業的新出路。」席正園說道。
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席正園大學畢業後曾在支教的雲南省鎮康縣誌願服務一年。「當地的困難難以想像,光是上山來回都要走9個小時。」席正園說道,這一年的支教生涯,像一粒種子一樣,深深地埋在她心裡。今年3月,受疫情影響,偏遠地區的孩子也都停課在家,不少留守兒童的家庭因疫情影響,讓本來生活拮据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於是,「益粒種子」與鎮康縣團委取得聯繫,將大山裡留守兒童的「微心願」帶到上海。
在此期間,「益粒種子」策劃了兩期上海與雲南臨滄市鎮康縣「手拉手·微心願」,總計為2所山區邊境小學,認領了81個孩子的心願。其中,很多青少年學生積極認領了微心願。「我為他人,他人為我」、「隨手公益」的精神,在互幫互助中切實感受城市溫度。
截至2020年11月底,「益粒種子」總計發起4期「手拉手.微心願「公益項目,為237名雲南省邊遠山區兒童圓夢。
「公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而是很多人做一點點。」席正園告訴記者,「未來,『益粒種子』還將積極探索開發更多青少年喜愛的公益項目,成為青少年健康成長過程中的好朋友、好夥伴,培養更多的公益小達人,幫助孩子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同時讓公益的種子撒滿大地。」
猜你喜歡
記者:李媛媛
原標題:《長寧的「益粒種子」向千裡之外的兩所小學捐書!》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