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嫂子罵得好,第一次覺得武漢話這麼痛快

2020-12-23 澎湃新聞

最近,一段武漢嫂子的「漢罵」火了。很多人甚至說,如果嫂子肯開班教學如何「漢罵」,立馬就打錢來虛心求學。而武漢話「差火」,也迅速普及給了廣大「漢罵」初級學者。

但其實,武漢嫂子這段連珠帶炮的質問,放在博大精深順便有點兇的武漢話裡,還不算最高級成就。得益於武漢話的天生麗質,武漢人認真跟你講講道理,你都會覺得,了不得了不得,這罵人水平可真高。

武漢話有多適合拿來罵人?

當剛來武漢的人們在迷惑「武漢人講話怎麼這麼兇」的時候,武漢人可能也在迷惑——「我就是關心你幾句啊,怎麼就兇了?

畢竟,外界印象裡很多「像在吵架」的武漢話,對武漢人來說,不過是再普通不過的日常用語罷了。

part.1

武漢人,說話似乎有點兇

聽武漢人說話,跟普通話有什麼不一樣?

大家常問的「吃了嗎」,被武漢人說成「七鳥冒?!」,語氣一下就變得不同。

再比如人們用來打招呼的「在幹嘛」,放到武漢人那裡,就變成了「在揍莫斯」,或者「在搞莫斯」。

▲2019年6月2日,武漢,老人在街頭吃晚飯。武漢人說「吃了嗎」,會變成「七鳥冒?

這一上來,可不是快要揍人的節奏嘛。

再加上武漢方言中多見「拖音」,也就是把某些音節拉得長長的,搭配上揚的聲調,「在搞莫斯」就進化成了「在搞莫——斯?」

輕言細語的一句問候,換做武漢女朋友,就讓人驚恐地趕緊開始回憶自己是不是忘記了什麼重要日期。

當你春節回家,在武昌火車站轉車時走進一家麵館,卻聽到:「一碗熱乾麵十五塊錢?你這是宰人(你這是欺詐)!」

這也不是什麼黑幫火拼的血腥場面,只是嫌老闆賣得太貴。

▲2019年1月13日,武漢,農曆新年將至,街頭巷尾「腊味」十足,掛滿了市民自製晾曬的臘肉、臘腸和臘魚等腊味美食

回到家,只見爸爸媽媽準備了一桌子菜,爸爸給你倒滿啤酒,媽媽親切地給你夾菜,看著你狼吞虎咽,這也是大家熟悉的溫馨場面。

但要是換成個武漢家庭,可能就是媽媽慈祥地看著你,開口就是:「磨苕其哈脹滴(別吃太多了)!」

不過真要追究起來,「苕其哈脹」還真的包含了罵人的詞彙。「苕」其實就是武漢話裡的「紅薯」(也有地方叫」地瓜「),在武漢一般用來形容你傻。

但這種稱呼其實有點像臺灣腔裡的「笨蛋」,並不是非常刻毒的貶低詞彙,而是有點又愛又氣又好笑的感覺,經常出現在親人和朋友之間。

▲2019年5月1日,湖北武漢,走過的一對情侶,後面正是武漢黃鶴樓。武漢話裡的一些詞,聽起來像罵人,實際也很可愛

比如當你的朋友聽信網紅推薦,跟風買了一堆酵素產品回來,你也只能無奈地責備一句:「你似不似苕哇?」

畢竟武漢方言裡的真·罵人話,也有輕重之分。

比如「差火」,大概指的是「不像話、不夠意思」,就是罵人用語裡含義相對比較溫和的。但是配上武漢人獨有的腔調,往往能在罵人大賽裡出奇制勝。

那段火了的「漢罵」視頻裡,飯都吃不好的武漢嫂子,在激昂痛陳對方種種過失之後,送上一句字正腔圓、痛快解氣的「差火!」精心鋪墊的情緒中就有了直達靈魂的一擊。

當然,不是每個武漢人每時每刻都能有這位嫂子一樣的精準表達和冷靜分析。如果你右手提著熱乾麵和蛋酒、左手端著豆皮、小指頭還勾著兩個面窩、一路狂奔地追公交,公交車卻在離你5米的地方開走了……

▲2018年12月31日,武漢迎來了2018年最後一場雪,在黃鶴樓上看下面的車輛,遠方可能就傳來「漢罵」

你也只能拋棄文化素養,簡單粗暴地對著尾氣罵一句:「國標滋養滴,跑果快克投胎啊(個婊子養的,跑這麼快去投胎嗎)?」

公交尚且如此,人人都是暴躁老哥的武漢路上,就更不用說了。

武漢是出了名的路況複雜:城市大、工程多,到處都是開挖的工地,動不動就修路堵車,的確很難提供太好的駕駛體驗。

今天武漢司機經常聽到的「老子信鳥你滴邪,開不倒車子就莫開(我信了你的邪,不會開車就別開)」,在很多經歷過「漢罵」的「黃金時期」的老武漢人看來,已經算是溫柔的提醒。

▲2019年2月8日,武漢航拍的新洲美麗鄉村。不過,武漢實際走這樣的路,可能就會生氣了

武漢人向來潑辣豪爽、心直口快,家務事也懶得避人。即使你不坐公交也不走路,只是搬把椅子坐在漢口小巷子的路邊,或許都能撞上人家夫妻當街「扯皮(吵架)」的場面。

「個把馬你嗦你似不似有點把裹筋啊(你說你是不是有點無理取鬧)?」

part.2

武漢話,西南官話中的異類

武漢話為什麼這麼特別呢?這要從方言學分類來看。

武漢話屬於西南官話。提起西南官話,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想到的是四川話。難道武漢話和四川話一樣嗎?

一樣的地方確實有。武漢話和四川話,陰平、陽平、上聲和去聲四個調,還有輕聲變調都一樣。詞彙上也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上街都要說「上gai」,拖鞋都是「拖hai」。

▲2019年9月23日,武漢市清芬、花樓片區,一家已經有很多媒體採訪過的改衣店。很多這樣的武漢阿姨,都深諳武漢話的精髓

所以,當齊魯醫院的武漢醫療隊製作《武漢話速成手冊》時,只有川渝醫療隊表示「聽起來毫無壓力,請轉給其他醫療隊」。

但如果因此說武漢話和成都話、重慶話都差不多,就不對了。

武漢話不僅在西南官話中特別,就算在湖北省也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比如和武漢很近的黃陂、孝感等地,說的都不算西南官話了[1]。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武漢地區歷史上很可能就是和孝感等地一樣說江淮官話的,只不過經過洪武移民後江西人、北方人大量遷入,才變成了現在的樣子。

▲2015年10月14日,武漢市武昌區司門口解放路的老城區建築群

西南官話區跨越範圍很大,總共有6個大片22個小片,549個區縣市,共有2億多人使用。武漢話屬於西南官話湖廣片的鄂中小片,而成都話、重慶話都是川黔片的成渝小片[2]。

提起成都話,很多人腦海浮現的印象可能是「萌、可愛」,但如果說武漢話恐怕就只能想到「暴躁」和「漢罵」了。

武漢話的罵人一般都是簡單明了,就算外地人聽不懂也知道自己挨罵了。

像什麼「骷髏」、「啞症」、「剁腦殼的」,不光有氣勢,還具備了漢語形容詞的精華。像四腳爬、岔把子這種,既能用來口吐芬芳,又能用來開玩笑,簡直是萬能的罵人話[3]。

雖然武漢話現在聽起來這麼有辨識度,但它的歷史並不長。

據記載,19世紀下半葉,武漢人還是能分清n、l與l、r的[4],不過明代漢水改道以後,漢口從漢陽獨立,成為新興碼頭,開始吸引周圍移民前來定居。

到了上世紀40年代末,武漢話才成了現在的樣子。因此武漢方言多少和碼頭文化離不開[5]。

比如這句「這是我屋裡拐子」。拐子原本就是碼頭上的黑話,是「老大」的意思。只不過到了現在武漢人用來說自己的兄長都可以說「拐子」[5]。

▲2018年6月30日,武漢市民在戶部巷附近避暑納涼、套圈圈,這裡到處都是「拐子」

除此之外,武漢人還喜歡說疊詞。你可能會想「這有什麼,我們四川人/重慶人/貴州人也說疊詞」。不過,武漢人說疊詞也和別人不一樣。

重慶話疊詞一般只能用在名詞上,比如『毛毛兒"、「蟲蟲兒」、「草草兒」,也就是「小草」、「小蟲」,一般只用來表示小稱,可愛[6]。

但武漢話就不一樣了。武漢話裡的名詞疊詞絕對沒有表示可愛的意思。但只要一個後綴「神」字,武漢話是把動詞用成疊詞的。

「神」字表示「......的樣子」,比如」眼睛閃閃神「就是「眼睛一眨一眨的樣子」,「凍得sai sai神」就是凍得發抖的樣子[6]。

▲2019年11月3日清晨,武漢,一紅衣女子在漢口江灘公園舞劍。深秋時節,江灘公園成片的菊花盛開,吸引了眾多晨練的市民

而且「神」還表示一種狀態,像「心裡痒痒神」、「水開得翻翻神」,這種,就算直接表示一種狀態[6]。

但北方話裡常見的「試試」「等等」「打聽打聽」這種,用疊詞來表示「稍微......一下」的動詞疊字,武漢話卻沒有,統一用「......一下子」代替。所以武漢人會說「我來試一下子」,「你們等一下子」,「我去打聽一下子」[6]。

part.3

學不會武漢話,不怪你

除了用詞方面,很多人會覺得武漢話聽起來就很不一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武漢話的音系比普通話簡單不少。武漢話只有18個聲母和35個韻母,而普通話就有22個聲母和39個韻母,所以聽起來會比較「衝」[7]。

一個最喜聞樂見的特徵就是武漢話沒有n、l的區分。一般武漢人會把n、l全讀成l。但武漢人發的l其實是鼻化邊音,這樣氣流從口腔和鼻腔同時流出,聽起來自然就更響亮、直接,而不是純鼻音n那樣沉悶[8]。

所以一定小心在他們面前表演」榴槤牛奶「這種繞口令,不然他們會你回一句」個把馬「。

另外,武漢話還有個特殊現象,那就是有時候會把「r」也發成「l」,比如熱水就會讀成「le sui」。下次看到有人把「suprise」讀成「薩普賴斯」,那他要麼是日本人,要麼是武漢人。

不分n、l不算啥,北方人都分得清的平翹舌z、c、s和zh、ch、sh在武漢話裡也都是不加區分的[8]。

這樣一來,沒有了發zh、ch、sh時舌頭頂住上前顎的過程,氣流更通暢,聽起來也就更直接了[8]。

和武漢人呆久了,你才能體會不分平翹舌說話到底多爽。

很多字的讀音也不一樣。舉個例子在武漢話裡「對罪短亂算」這五個字都讀「dei」、「zei」、「dan」、「lan」、「san」,而省略了原來的韻腹u。沒錯,武漢人說話就這麼直接[9]。

就算在普通話裡是j、q、x聲母的字,武漢話照樣一視同仁,和zh、ch、sh混讀。「七個飯還七這麼慢,你似舉唦?」(吃飯這麼慢,你是豬嗎)[9]。

2019年5月26日,武漢東湖,在經歷一場暴雨過後,中午天空開始放晴。不過,武漢人發「水」的音時,也會把平翹舌音弄混

沒有北方人那麼多花裡胡哨的音系,自然說話就衝多了。

所以如果微信上有人給你發「對」的時候寫了個「dei」,那她可能就是個武漢人。

當然還有個問題,就是武漢話沒有ing和eng這兩個韻母[8]。所以,武漢人就算想當賣萌的嚶嚶怪都難,一不小心就成了「賣門的音音怪」。

不過還有人覺得武漢話聽不懂不光是音系的不同,一些讀音也讓外地人乍一聽很難懂,為啥呢?

▲2019年1月22日,武漢,即將過年,兩位老人在街角對談。他們的聊天可能很多外地人都聽不懂

這就不得不說武漢話的「文白異讀」現象了。文白異讀就是一個讀書用的字音,一個是平時說話用的字音[10]。

像「去」這個字,有的時候讀「qie」,有的時候讀「克」,比如「我要克漢口,你到底克不克」。

另外,武漢話裡「黑」和「嚇」同音,都讀he,所以有個繞口令叫「非洲伢的爸爸跳高——he老子一跳」。

但近幾年,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很多武漢人開始說起了武漢普通話,也就是傳說中的「拐彎子普通話」。

▲武漢是一個工業化發展迅速的城市,大量外來人口湧入,也讓更多年輕人習慣使用普通話交流

根據2008年一項問卷,30歲以下的年輕人,有60%-80%分不清普通話和方言,大多數人說武漢話都會不自覺摻雜普通話詞彙。這也就意味著,能說標準武漢話不受普通話影響的人越來越少了[11]。

不過,武漢同樣保留著它豐富的市井文化,方言也已經滲入到了城市的文化肌理中。

很多大學生,剛到武漢的時候還會被早點攤阿姨的一句「七莫斯(吃什麼)」嚇到,但當他們離開武漢時,或許都能熟練地和小店的老闆砍價了。

「我信鳥你滴邪,你還想宰我?」

等疫情結束,在煙火氣的武漢,大概很快就會又升騰起這樣的喧鬧聲。

[1]張吉妮, & 段思羽. (2015). 武漢話與黃陂話聲調研究報告. 文學教育(下), 000(008), 114-115.

[2]李藍. . 西南官話的分區(稿). 方言(1), 74-89.

[3]丁翠葉. (2015). 武漢方言詈語特徵管窺. 青年文學家, 000(009), 134-135.

[4]朱建頌. (1988). 武漢方言的演變. 方言(2), 92-99.

[5]萬磊, & 方宇星. (2015). 武漢方言俚語研究. (4), 62-63.

[6]朱建頌. (1987). 武漢方言的重疊式. 方言(01), 25-26.

[7]高山. (2006). 「武漢普通話」語音考察. (Doctoral dissertation, 華中師範大學).

[8]劉伊念. (2008). 武漢話語音特點的歷史地理研究. 東京文學(10).

[9]黃雪貞. (1986). 西南官話的分區(稿). 方言(04), 24-34.

[10]郭麗. (2009). 武漢方言的文白異讀問題. 語言研究集刊, 000(001), P.64-70,344.

[11]董福升. (2008). 普通話與武漢方言接觸狀況調查. 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12), 68-71.

文章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163) 。

圖片編輯 :李七蛋 文獻審核:雲一燈

內容編輯 :程漁亮 微信編輯 :郭兵兵

原標題:《武漢嫂子罵得好,第一次覺得武漢話這麼痛快》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武漢嫂子一聲吼,三鎮都要抖一抖
    不敢跟武漢人吵架的壹讀君 | didi 一個武漢嫂子的「漢罵」火了。 2月22日,一位叫做@雨兒的武漢嫂子橫空出世,用排山倒海的氣勢,高亢激昂的語調,出神入化的辭藻,痛斥社區、中百超市的物資配送問題,令武漢三鎮為之一振。
  • 武漢話罵起人來為什麼如此彪悍|方言|四川話|重慶話|官話_網易新聞
    最近,一段武漢嫂子的「漢罵」火了。很多人甚至說,如果嫂子肯開班教學如何「漢罵」,立馬就打錢來虛心求學。而武漢話「差火」,也迅速普及給了廣大「漢罵」初級學者。
  • 一場「漢罵」引起的風波,不妨聽聽公道話
    為此,我們開設專欄【在一起·武漢「封城」後】,邀請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時事評論員作為特約觀察員,以一名普通市民的眼光,記錄「封城」後武漢人民的真實生活。 2月22日起,一段武漢嫂子「漢罵」的視頻在微信群裡瘋傳,並登上微博熱搜。
  • 我的武漢—武漢話—你個老子滾!
    20年前第一次上了武漢的大街,攔了一個遍地砰砰砰的電動小三輪,武漢叫「麻木」,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屁股被顛得麻木掉的緣故而叫這個名號。我說到某某地方,師傅說:五毛。我一陣驚喜,工資雖然低,但購買力原來如此強大!真乃洞天福地也。到了地方,我就給了五毛,師傅用一種看弱智的眼神看我:五塊錢。
  • 外國小夥武漢話加東北話怒斥插隊女生?真相是...
    網傳視頻  視頻內容大致為,一名正在排隊買包子的「黑人小哥」見一名年輕女子插隊,於是用普通話讓女青年到後面排隊,結果遭來女子同伴用武漢話表示聽不懂,「黑人小哥」立即用武漢話和東北話予以回應,並請周圍的市民評理,最後兩名女青年悻悻離開。整個視頻只有30多秒鐘,還配有字幕。  記者在視頻中看到,三人之間的對話很簡短。
  • 2018武漢話手冊!入門、基礎、高級...你達到哪個級別了?
    不如嫂子!&nbsp&nbsp&nbsp&nbsp造句:&nbsp&nbsp&nbsp&nbsp甄嬛諜務打扮得很素淨,讓皇帝覺得她與眾不同。
  • 和武漢人共飲一江水的新武漢人:想回武漢回不去
    「我替你扛,你也得讓我罵。」方方在一篇日記裡寫道。一位武漢嫂子就「罵」得漂亮。一段微信語音曾在社交網絡中瘋傳。網名「雨兒」的女聲發出「連珠炮」,在微信群痛罵不負責任的社區和超市,包括買米強行搭售醬油和草紙、物資配送不力等,「沆瀣一氣」「一丘之貉」結合國罵、方言,構成一封能噴出火的檢舉信。
  • 「武漢嫂子」連用多條成語吐槽社區和超市引關注 當地已提解決方案
    居民「吐槽」 買一袋米還要搭配買草紙 2月22日,一段「武漢嫂子」在小區微信群吐槽社區及給小區居民配送生活用品的聊天語音引發網友關注。 「這個AB套餐,真是不像話,我們買一袋米,還要買草紙,醬油買一堆。」「我今天之所以能這麼暴躁,是因為這個群從建立到現在,業委會和社區溝通無數次,都沒有回應。
  • 獨家專訪廖凡:再演警察開始做減法,學武漢話被吐槽說得像四川話
    為了演好這次的湖北警察角色,廖凡也提前跟語言老師學習武漢話,但由於日常跟自己對話練習的助理是四川人,結果說的越來越像四川話,最後是在刑警隊體驗生活的時候,才把語言給練好。影片中,廖凡經常要與非職業演員合作,一起去抓捕犯人。這在表演上,也要求他儘量多做減法,因為「一堆人群當中,你就被人一下給認出來,我覺得那簡直才糟糕。」
  • 用武漢話翻譯2019流行語
    我覺得有一條蠻適合您家。上半年春節檔那個蠻火的電影《流浪地球》,裡頭有一句行車安全提示語反覆出現:「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結果引發蠻多人搞創作,您家來指導一哈我們小輩嘞,各方面都可以說……咵爹爹:好!先說一個養生的,正麼暫的人太愛熬夜了,一玩手機就停不下來,所以要記得:「健康千萬條,睡眠第一條。晚上睡不好,白天淚兩行。」
  • 武漢居民高喊:假的!假的!這全部都是假的……|百家故事
    昨日,中央指導組在武漢青山區翠園社區開元公館小區考察時驚人的一幕出現了,有居民從自家的窗戶向外高喊:「假的!假的!這全都是假的……」聲音很高亢,很刺耳,在小區的高空中飄蕩。走在院子中的中央指導組一行,聽到了喊聲,稍微停下了腳步。此時,一定有領導在思考,也一定有人在尷尬。
  • 疫情是敵人,武漢人是同胞
    武漢市的「市罵」很多,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養的」(次為「個板馬」),使用頻率比咱們的「國罵」(他媽的)還高。武漢並非中國妓女集中的地方,不知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婊子養的」?真是怪事!其實,這句話,有時也不一定是、甚至多半不是罵人,只不過表示一種語氣,甚至只是一種習慣用語,什麼意思也沒有。
  • 朋友圈的微信,讓我相信,武漢向好
    今天,2020年2月6日,立春後第二天,武漢終於一切向好。作為武漢人,我覺得,這場戰疫,已經到了拐點。不要被這幾天的數字嚇到,思路明確了,事做到位了,好的結果自然會顯現。昨晚開始陸續住進方艙的輕症患者,就是在為武漢人而戰。對住進方艙的人,此時此刻,再怎麼好也不為過。但畢竟是匆忙改造,空氣相對流通與保暖的矛盾、個人隱私與公共安全的矛盾、加強營養與人手不足的矛盾、心理恐慌與滿眼病患的矛盾等等,有沒有準備好幾套預案?武漢人都在關注。一大早,還是有些讓人揪心的信息。
  • 武漢百萬中小學生同上第一課,他們有很多話想說
    如果沒有那些白衣天使和志願者們戰疫,我們不可能這麼快就能回到學校。除了長江日報微信群裡的分享記者也採訪了一些中小學生聽聽他們有什麼話想說當武漢疫情最為嚴峻的時刻,來自全國各地的醫護天使和愛心志願者們共同幫助我們武漢渡過難關,不論大人和小朋友都用自己的方式團結一致,就如小草一樣無論環境如何惡劣都表現出堅韌不拔的生命力。這種精神也是我今後的學習目標,不論面對任何困難拿出『小草』般的精神永不言敗!」
  • 武漢晝與夜:一群蠻講胃口的拐子嫂子
    因疫情陷入停滯的武漢,安靜得讓人心疼。 900萬市民窩在家中,已經有太久沒有出門,曾經無比熟悉的城市,還好嗎? 3月1日清晨6點至3月2日凌晨4點,我們採訪了12位普通市民。
  • 朱一龍說的這些武漢話,你聽得懂嗎?
    大學生在武漢第1集:武漢話來武漢首先要了解的肯定是——武漢話快聽聽居老師的家鄉人造句:聽說過武漢的過早種類多得可以吃一個月不重樣冇?釋義:說話不算話,做得不如說的好,欺騙/浪費別人的感情。造句:明天九點車站見,你不要又鬧眼子!
  • 「嫂子,我哥這麼不成器,你怎麼不離婚?」「我是為了兒子」
    我的哥哥是個不成器的男人,嫂子卻是個好媳婦。看著嫂子在婚姻中備受煎熬,我真的希望她能逃離這段婚姻。哥哥比我大十三歲,小的時候哥哥是個好哥哥。帶著我下河摸魚,帶著我下地偷瓜。哥哥二十歲左右的時候在一個建築隊工作,給村裡人建房子,也會給周圍村子的人建房子。那時候早上六點鐘就起床,天剛蒙蒙亮,我覺得哥哥好辛苦,而他的辛苦都是為了我們這個家。
  • 朱建頌:武漢話部分詞彙來自滿語
    「武漢話是在明清漢陽府官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並且吸收周邊遷來居民的方言而形成的不同於原先漢陽官話的方言。」在「武漢方言研究第一人」、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朱建頌看來,當代武漢話不僅是本地區方言的傳承,英語、法語乃至滿語,都影響過武漢話。
  • 武漢人最愛說的十句髒話,第一名竟然是
    武漢人的漢罵這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事情張口閉口就是個斑馬...那武漢人為什麼喜歡說髒話呢?一般用於打架鬥毆、情侶吵架、你爹媽罵你你還還嘴的時候。TOP7勺頭日腦勺又是武漢話紅薯的名字,那勺頭日腦是麼意思捏?
  • 「南康霸、北健豐」共話武漢保齡球
    「武漢現在加起來也只有22條球道,只能舉辦本地的俱樂部聯賽、老年比賽、青少年夏令營這一性質的小型賽事活動。自1995年後,武漢再也沒有舉辦過青少年級別的保齡球正式比賽,目前中學生年齡段的青少年人才已經斷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