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
最近網絡上經常的流傳一些關於貓咪的視頻,什麼視頻呢?就是把一根黃瓜放在正在進食的貓咪身後,然後我們就會看到貓咪轉過身之後,會被嚇得騰空而起,然後飛快地逃跑。
對於我們來說只是哈哈一笑,但是對於貓咪來講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了,這就是動物應激反應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應激反應大體的意思是說動物在面臨突發而來的刺激或者在環境、生存狀態發生巨變下所產生的自身應變行為,其所帶來的後果一個是心理上的驚嚇和害怕,一個是生理上的一系列問題。
包括上述所講的黃瓜放在貓咪身後,有的時候可能直接會危及到它們的生命,人還有被直接嚇死的何況貓乎?觀賞魚的道理也是一樣,並且由於它們不會說也不會道的,情況可能比貓咪更糟糕。
任何一個魚兒哪怕是和主人的關係再好,比如說羅漢魚,它們可以在主人的手中玩耍,但是只要是見到魚網,它們就會害怕,更何況不斷的面臨水質變化、溫度變化和環境變化還有不斷的過度驚嚇。
在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驚悚片段,有些人在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後就會一病不起,最後直至慢慢死亡,其實現實中這種現象完全有可能的存在,我們只有設身處地的想明白了這個問題,才能夠深刻的理解到觀賞魚在遇到它們所認為的危險情況時所做出的應激反應是多麼的正常。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神經敏感的觀賞魚到了我們的手中之後,要有一段時間的趴缸和拒食行為,這個現象其實很正常,一缸觀賞魚中的性格也不會完全一樣,有膽大的也有膽小的,魚兒也有各自的脾氣,所以說我們面對這種情況是完全沒必要去驚慌,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就是在觀賞魚入缸初期我們要麼可以多多的陪伴它們,讓它們對我們有一個良好的認知,要麼乾脆權當沒有這回事,給它們三天時間的適應期,讓它們自己去適應,包括燈光的頻繁開關,魚缸蓋的頻繁開關,魚缸內的物品擺設三天之內我們最好少動為妙,除非水質上出現大問題我們需要調理,因為不調理可能危及它們的生命,那我們最好還是要動作輕緩以不驚嚇到它們為主。
有些魚友家裡有很多魚缸,新魚到家總是喜歡折騰,東撈一條西整一下的,這樣子魚兒就會長時間的不出狀態,特別是對於高檔的觀賞魚更是如此。
同時在應急反應的刺激下,魚兒的各種免疫力就會下降,以前沒有任何疾病狀態的魚兒,可能就會在應激反應期之後的一周內導致疾病高發,所以我們在這段時間要引起高度的重視、適當的注意觀察。
很多魚友會說為什麼在魚店裡的魚兒都好好的,到了我們家裡不長時間魚兒就會發病,養魚老道說句實話吧,魚店裡的魚兒走貨量太快,很多都還在應急反應期之內,可能魚店老闆也看不出有病來,但是被我們買回家之後,一旦處理不慎,再加上交叉感染,魚病就會大範圍爆發了。
也可以這麼說吧,有時候一缸觀賞魚犯病,不一定是體質最弱的那一條魚先發病,有可能是膽子最小的魚兒首先犯病,不信大家可以注意觀察,這也是觀賞魚應激反應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再就是我們平時的大幅度換水和水溫大幅度變化,這兩種原因也會導致魚兒的應激反應,我們更要適當的注意,這些都可能是引起觀賞魚病發的主要原因。
還有的魚友問道我懷孕的母孔雀魚撈出來放在單獨的小瓶中,它們就要急遊、拒食或者跳缸,這是為什麼,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環境巨變、空間過小導致了它們的應激反應。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