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上周末,球球的幼兒園老師在群裡給小朋友們留了家庭作業,要求小朋友們獨立完成一幅畫。
球球和我說:「媽媽,我能先看一會《小豬佩奇》然後再畫嗎?我和你約定就看一集。」
鑑於球球平時比較遵守約定,就同意他打開電視。
事實證明電視的吸引力不是一般的大,一集一集又一集,不知道幾個一集過後,球球已經把他對我的承諾忘到火星去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提醒了他5次,等我最後一次提醒他時,他怒了,開始哇哇大哭,坐在地上哭,然後躲在窗簾後面哭,最後趴在床上哭。
我認為應該讓他自我冷靜,於是我接著忙自己的事情,戲劇性的是他爬起來對我吐口水,這種行為是我最不能忍受的。
接著我就爆發了,對他一頓教訓。球球卻由吐口水演變成揮動拳頭……
事件的最後以我的武力鎮壓結束。
為什麼這個孩子會這麼大脾氣?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有些時候孩子的哭鬧,跟家長有直接的關係!
圖片來源:網絡
關於寶寶發脾氣、哭鬧的問題,小恩就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有哪些容易惹娃哭的坑?我們又該如何避免呢?
01
孩子哭鬧是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也是自我正常需求和願望的表現。
可很多家長因為不知道寶寶哭鬧的真正原因,著實讓家長頭痛不已。
合格的父母要善於觀察,你得明白,哪些地方是孩子的雷區。
今天小恩就來教教各位寶媽奶爸該如何辨別寶寶哭鬧的原因。
餓和困
飢餓,是寶寶哭的最主要原因。這種哭聲帶有乞求感,哭聲往往是由小變大,很有節奏,不急不緩。
圖片來源:網絡
當你用手指觸碰寶寶的面頰時,寶寶會立即轉過頭來,並有吸吮動作。
倘若你不給餵哺,而是把手拿開,則寶寶哭得會更厲害,一旦餵奶,哭聲戛然而止,吃飽後絕不再哭,有時還會露出笑容。
所以當寶寶感到飢餓時,應適時餵奶,消除他的飢餓感,使寶寶不再啼哭。
而當寶寶困了時也會哭鬧,最初會表現得躁動,蹬他的小腿,手臂亂晃或者打哈欠等。開始時哭聲強度不大,時間不長,漸漸的哭聲會加劇。
當媽媽抱起寶寶時,他會往媽媽懷裡鑽,隨著媽媽用他熟悉的方式哄他睡覺,寶寶便會逐漸停止哭鬧。
誘惑太多
我們最常見的場景,帶孩子去超市,孩子要一樣,父母拒絕一樣,要一樣父母拒絕一樣。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當場爆炸哭哭鬧鬧。
你說這是不是父母的鍋,本來孩子就沒有自制力,看一樣愛一樣也是正常,我們強硬拒絕,暴力阻止孩子還不原地爆炸。
其實只要我們在進超市之前,和他商議好,可以買幾樣東西,玩具和冰淇淋只能選一樣。
幫助孩子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誘惑時刻,也就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哭鬧。
父母管太多
你確定不是你管太多嗎?
圖片來源:網絡
她要穿公主裙,你非要給他穿短褲。
他要吃草莓味餅乾,你非要他吃巧克力味的。
他堅持在家玩積木,你非讓他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
這些事情繼續下去就是一場戰鬥,把這些事變成一場戰鬥,是非常不值得的。
有的時候,孩子發脾氣,是因為大人的管太多,至少,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講,是管的太多。
再小的孩子也有選擇的權利。
做了好幾年的父母我才發現,一個人的耐心是有限的,要學會為重要的東西節省能量,保存實力,不涉及到原則的雞毛蒜皮,就隨他去吧!
強迫孩子
各位父母你們有以下這種情況嗎?
圖片來源:網絡
小朋友一起玩玩具的時候,強迫孩子分享。
家裡來客人時,強迫孩子把玩具送人。
家庭聚會時,強迫孩子表演節目。
外出玩耍遇見熟人時,強迫孩子喊人。
我相信,有很多父母都幹過這些事。
如果這些事放到一個成年人身上,小恩相信他也是分分鐘爆炸,更別說一個孩子了。
從現在開始不要強迫孩子,給孩子一個美好的童年,我們教育孩子要有禮貌,但絕不是強迫孩子。
02
每天面對孩子,父母不可能事事都做到完美。特別是面對正在第一叛逆期的孩子。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做呢?
聰明的父母應該學會正確的幹預,不妥協,也不逃避、正確引導。
◆ 不妥協。在面對孩子一些無理取鬧的要求,父母不應該同意。
◆ 不逃避。不能任由孩子沉浸在悲傷中置之不理。
◆ 引導孩子思考解決方案。等孩子情緒緩和下來,引導他調整認知,從另一種角度看待引起他困擾的事情。
允許孩子哭
哭和笑一樣,是一種情緒的表現。每個孩子都是哭著來到這個世界的。
圖片來源:網絡
哭,是孩子的一種語言,是從媽媽肚子裡帶來的與生俱來的語言。
所以,當孩子哭泣,父母最好的做法是,抱著孩子,或者陪在孩子身邊。不要試圖去制止。
接納孩子情緒
如果在公眾場合,我們先將孩子抱離人多的地方。因為人多的地方外界刺激多,你和孩子的壞情緒都容易被放大。
找一個相對安靜的地方,讓他先痛快的哭。請牢記,哭是孩子應有的權利,哭是正常的情緒發洩。你無需難受,也不必對別人的目光尷尬。
孩子的情緒被接納了,才不會產生對抗,這時溝通才變得可能。
應對孩子發脾氣,大概是父母一生的事業吧!
圖片來源:網絡
孩子每天會發脾氣的狀況有太多太多了,但捋一捋,你會發現,有很多是可以人為避免的,每天真正需要耗費你的精力去立規矩、會應對的無理取鬧事件,就那麼幾樁。
寶寶的成長過程,有成長的不如意,有社交的不順心,有學習的高壓力,咱做父母的,就別再多添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