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王立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2020-09-10 鄂州政府網

黨建引領,重心下移,資源下沉

9月7日,市委書記王立以普通黨員身份到鳳凰街道濱湖社區報到,並調研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社區工作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工作部署,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抓好抓實黨員下沉社區工作,加快補齊社區治理短板弱項,構建黨建引領的共建共治共享城鄉基層社會治理格局,不斷夯實黨在基層的執政根基。

在濱湖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王立仔細填寫相關信息,認真履行報到程序,並詳細了解社區管理服務、基層黨建、黨員下沉等工作開展情況。王立還步行來到濱湖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調研沿途小區治理情況。

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王立與鄂城區、市直有關部門、鳳凰街道、濱湖社區幹部、樓棟長、志願者、「五老」代表、下沉黨員進行了交流,關切詢問社區建設、治理和服務中的困難和問題,認真聽取大家意見建議。他指出,治國安邦重在基層。要樹立和強化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更大力度推動資源力量向基層傾斜,為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提供強有力支撐。

王立強調,要以黨建引領加強基層社會治理,以區域化黨建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要做強街道、做實社區,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造就一支職業化、專業化、規範化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不斷完善社區治理體系,與時俱進整合社區職能,建立健全「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的工作機制,讓機關圍著社區轉、社區圍著群眾轉,真正把社區打造成宣傳、教育、組織、發動群眾的陣地和平臺。

王立要求,要細化實化基層治理清單,釐清社區權責邊界,明確網格員工作任務,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鬆綁減負、提效增能。要著力抓好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和黨員幹部「雙報到」工作,有效發揮在職黨員參與社區治理作用,切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要加快黨群服務中心建設,推進街道社區信息化建設,加大培訓教育力度,有效提升社區工作能力水平。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麻琦參加調研。

鄂州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周奧

相關焦點

  • 從多維度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的特徵
    維護國家安全,離不開社會的和諧穩定和長治久安,社會安全涉及社會治理、公共服務等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黨的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社會治理問題,明確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強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 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出了明確要求,為新時代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刻領會、準確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的重要意義、基本要求、重點任務,著眼於社會和諧有序、充滿活力,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真正把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堅持好、完善好,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 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姜曉萍: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今日推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要點問答。如何認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意義?(一)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 福州:共建共治共享 社會治理開新局
    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楊瑩 莫思予 王玉萍 朱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成為關鍵詞。  近年來,福州圍繞「如何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如何讓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如何讓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的時代命題,加快構建共建共享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交出了一份溫暖的治理答卷,並作為典型案例在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第一次交流會上進行交流。
  • 如何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共建共治共享」?
    這為新時代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和體系完善指明了方向。當前我國社會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社會矛盾多元多樣多發,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 深圳:加強共建共治共享 促進社會和諧格局
    市紀委監委把懲腐打「傘」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鬥爭向基層延伸的一個重要戰場,與打「虎」、拍「蠅」、推進基層正風反腐等工作同部署、同推進。建立重大案件領導包案制度,由市、區兩級紀委監委領導包案負責,一線指揮、協調推進,共對112件案件包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是聚力提升質效,決戰決勝案件訴訟攻堅戰。
  • 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廣大幹部群眾、專家學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著眼長遠、把握大勢,為科學全面認識當前社會結構發生的深刻變化及其深遠影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 社會治理須堅持共建共治共享(思想縱橫)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保持社會穩定、維護國家安全」。共建共治共享從主體、路徑、目標三個維度體現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內在邏輯和要素構成,對於實現社會治理理念科學化、結構合理化、方式精細化,彰顯我國社會治理制度的優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
  • 南財快評: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他強調,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這意味著中國開始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從過去的政府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社會治理的主體發生了變化,從根本上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主體定位,即社會治理以服務人民為根本宗旨,以人民群眾為主體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切治理活動,都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拜人民為師。」
  • 新局面:如何實現共建共治共享
    重慶市沙坪垻區深化「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共參與」模式,精心打造「和順茶館」基層社會治理綜合體。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這為「十四五」時期適應社會結構、社會關係、社會行為方式、社會心理等深刻變化,進一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社會治理的成效,關係人民安居樂業,關乎社會安定有序。
  • 共建共治共享,「美美與共」的東湖實踐
    近年來,東湖街道以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打破各領域黨組織行政隸屬壁壘,構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推動街道社區和駐地單位『一家親』,形成街道社區基層黨建『大合唱』,變獨奏曲為協奏曲,形成多方聯動、各領域融合的基層黨建新格局。」黨建引領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東湖街道黨工委書記尹衛東緊緊抓住黨建「美美與共」的牛鼻子。
  • 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
    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推動「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是要更好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努力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更加注重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社會治理是億萬人民共同的事業,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把社會治理變成億萬人民參與的生動實踐,真正讓人民群眾成為社會治理的最廣參與者、最大受益者、最終評判者。
  •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如何搭建?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是我們黨在長期探索中形成的,是被實踐證明符合中國國情、符合人民意願、符合社會治理規律的科學制度,是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著力堅持和完善的重要制度之一。只有深刻領會貫徹這一制度的基本要義和重點任務,才能形成社會治理的新思路新格局,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01.
  • 「十萬義警」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在寶安,像李少花這樣的義警有近10萬人,分布在轄區10個街道124個社區,參與轄區治安與管理,維護社會穩定與安全。「北有朝陽大媽,南有寶安義警」。義警的出現,緩解了寶安區警力不足的問題,增強了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集體意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 共建共治共享,乘勢而上建設美好新生活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共建共治共享,乘勢而上建設美好新生活——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湖南引起熱烈反響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蘇莉「一個現代化的社會,應該既充滿活力又擁有良好秩序,呈現出活力和秩序有機統一」「要以共建共治共享拓展社會發展新局面」……連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在我省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 黨建嵌入基層社會治理路徑創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為新時代社會治理創新確立了實踐發展的新向度。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這表明基層治理是整個社會治理系統的基礎工程。
  • 「為『十四五』規劃獻計策」高端訪談|徐錦庚: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
    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 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訪人民日報社山東分社社長徐錦庚融合,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打造鄉村振興共治格局,提高農民文明素養,讓農民既富口袋,也『富腦袋』。」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緊緊依靠基層、聚力建強基層。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徐錦庚認為,鄉村治理的關鍵,在於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體,必須緊扣「三治」提升能力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格局。以自治增活力,共治共享建家園。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村民自治機制,加強村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注重發揮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