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伴們大家中午好啊,俺是你們聰明勇敢有力氣的孜孜。
今天我們來嘮嘮學分和績點,關於這個大家可能還是不太了解,接下來就帶大家了解了解。
在這個高手如雲的社會,找工作的小夥伴們可能會經常聽到這句扎心的話吧。
所以呢,請同學們注意:
千萬不要等到即將畢業找工作的時候,才意識到學校裡的學分和績點的重要性!
那學分是啥?
學分,是用於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每門課程及實踐環節的具體學分數以專業教學計劃的規定為準。部分學校也有按學分收費的制度。
那績點又是啥?
績點,作為國際通行的學生學習成績評估體制,是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績點在大部分高等學校的研究生保送考核的時候,是一個必要的條件,同時也是獎學金、轉專業(雙修)、出國留學及交流項目的重要參考指標。在說績點重不重要之前,首先我們得明白績點對一個大學生來說意味著什麼?作為應試教育的產物,績點是考量學生學習能力的最具普適性的一個檢驗手段。
那績點重要嗎?
大學裡總會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對績點沒有特別高的要求,只求不掛。也有一群人苦口婆心,說績點很重要。
但是!不論你以後的選擇是考研還是就業,高學分績點都會是你的加分項。考研就不必說了,所有的研究生導師在面試裡面最願意要的學生都是那些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我又不考研,也就不需要學習成績有多好了吧!」不,找工作很多時候也是要看成績的!
HR看成績的哪些方面:
大學生的性質是學生,本職工作是學習,如果一個在學生時期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人,HR要怎麼相信在工作中會有很好的表現呢。
看GPA
GPA(Grade Point Average)即平均學分績點 是以學分與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的量與質的計算單位,以取得一定的學分和平均學分績點作為畢業和獲得學位的標準,實施多樣的教育規格和較靈活的教學管理制度。
GPA有多種計算方式,以標準4.0算法為例:將學生修過的每一門課程(包括重修的課程)的課程績點乘以該門課程的學分,累加後再除以總學分,公式如下:
平均學分績點(GPA)=(每門課程的學分*對應課程的績點)的總和/學分的總和。
看專業排名
在大學,大多數學校課程安排都很緊湊,大學生通常沒有相對長期的工作經驗,這個時候HR通常會很看重你的專業成績,你的成績很大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你的學習能力、自控能力以及對學習持什麼樣的態度。
一般上多數的HR會傾向於專業排名前20%或30%的人。
看是否獲過獎學金
除了看績點,HR通常也會很關注在大學是否獲得過獎學金,在大學,獲得獎學金的人確實是少數,像國家獎學金一個院或者一個系可能就幾個名額。
而有些獎學金的獲得不僅僅是學習成績好就行的,還需要你發表過期刊或者論文,在國家級、省級等大型比賽中獲得名次。
這也在一方面體現了你的優秀,是HR很重要的參考。
當然,除了績點,能力也很重要
但是現在許多同學,對自己未來的規劃還是茫然的。
在沒想好要去做什麼的時候,學習,一定是個不會出錯的選擇,哪怕是為了將來能有談判的資本。
所以呢,小夥伴們考上大學後,一定要好好利用大學的時光,充實自己,讓自己更加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