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之後,同學們填報完志願,拿到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就可以好好的放鬆一下身心,過一個愉快又充實的暑假生活了。假期時間比較長,同學們在休息娛樂之餘,可以規劃一下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提前了解大學中的一些名詞,像績點、平均績點、學分等是需要掌握的,這跟之後的學習緊密相關,大家千萬不能小看這些內容!那麼大學績點和學分有什麼用呢?它們關乎到畢業和就業,很多學生大四才知道!
首先為大家介紹一下績點和學分的概念,大學績點簡單來說,指的是加權課程學分(原始學分績點)+加分績點,不同的績點所對應的等級有差異,比如學生的成績在90-100區間,那麼他的績點是4.0,對應的等級是A,總之分數越高,獲得的等級和績點也越好。每個學校的績點等級表有所不同,所以學生以自己所在院校的為準!
然後還涉及到平均績點,它的計算方式是每門課程的學分數乘以對應課程績點的總和,再除以學分的總和。它的作用有很多,影響到大學的獎學金、轉專業或者是修讀第二專業、保研、出國留學和申請交流項目。作為綜合評價學生學習能力和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它能便捷的與美國的GPA制掛鈎,想要出國深造的學生要重視平均績點。
再來說說學分,它是計算學生學習量的一種計量單位,按學期計算,大學裡的每門課程都有規定的學分,只有成績合格達標後,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各大高校會有硬性要求,學生必須修滿規定的學分才能畢業,如果在大四快要畢業的時候,還沒有修滿學分的話,那麼就無法正常畢業,所以大家不要把大學不掛科就不完整這種話放在心上,因為修不滿學分,會受到學校的特殊關照,輕則延遲畢業,重則被退學,這些後果對以後的就業都不利。
因此,學分和績點是大學成績好壞的一個憑證,不管你四年之後的選擇是考研還是就業,高分績點能成為你考研和找工作準備的加分項,面試的時候,HR面對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就會查看他們在大學期間的成績,包括學分、績點、專業排名以及是否得過獎學金,所以為了順利畢業和就業考慮,大學新生們的重視這兩樣東西,很多學生到了大四才知道它們的好處,那時候就為時已晚,所以在入學之前,就好好規劃自己的大學生活,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