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7: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下文章來源於青島水族館 ,作者青島水族館
青島水族館
青島水族館官方微信,認識海洋從這裡開始……
炎炎夏日
在青島避暑降溫
衝進清涼舒適的海浪中暢遊
那感覺真是——
liáo不敵了~zhěn滋兒!
但是今年這片快樂的海水中
蒙上了一層陰影...
不少市民、遊客下水後紛紛表示
「水中有刺客!」
上岸後,不幸「遇刺」的遊客發現
胳膊、腿窩、脖子、前胸多處
出現了不少小紅疹
伴隨著疼痛和刺癢
甚至
隔著泳衣都會遭遇毒手
「你們青島的海水是不是被汙染了?」
對於遊客的疑問
青島水族館業務部副主任、
海洋生物學博士楊翠華
與工作人員表示
「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研究人員們通過採集、採樣1毫米以上的海洋生物鎖定了十餘種「嫌疑人」,再用自己的胳膊進行叮咬實驗,發現有一種生物攻擊性很強並且留下的症狀與之前的描述一致。經反覆比較、對比,斷定該蟲子是近日頻頻傷人的「神秘刺客」的真兇之一。
這隻體長1釐米左右的「神秘刺客」名為擬棒鞭水蝨(Cleantiella isopus),屬於甲殼動物亞門,軟甲綱,等足目。特點為第一觸角短小,柄部第一節寬大,呈葉瓣狀。第二觸角長大,長約為體長的1/2;柄部5節,末2節較長,鞭部1節,棒狀。胸足7對,形狀相似,均為步行足,末端具爪。腹肢退化。尾肢摺疊於腹部腹面。體色淡黃、灰褐或棕綠色。
在中國、日本等北部海域潮間帶內分布,因為以附著生長為主,所以在海水浴場的防鯊網上也有它們的身影,有時也會寄生在一些海洋生物身上。
等足目生物,是海裡常見的一種生物,多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海域,以沙灘、巖石、淺水區域及潮間帶等水域為主。作為沿海生態系統和魚類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等足目生物,在海岸帶群落中起著重要作用,但它們的生命周期、生長和繁殖等基本生物學特徵幾乎不為人所知。他們的主要採食藻類、動物和動物碎片。
其實各地沿海地區經常發生人們被不明「刺客」攻擊事件,玻璃鉤蝦也是傷人事件的元兇之一,但這次採集到的玻璃鉤蝦並沒有叮咬實驗人員。
實驗室裡的這隻擬棒鞭水蝨因為體積小,速度快在潮間帶與防鯊網處除「潛伏作案」而不被人察覺,但經楊博士查閱資料顯示,這種小蟲最大可達2-3釐米!
據博士介紹,這個蟲子目前在國內研究的較少。目前,在日本等與我國緯度相當的一些海域,如北海道海域有對擬棒鞭水蝨這個蟲子的研究。目前也沒有有效的防禦方法,至於它究竟為何「傷人」還需要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但由於它以附著生長為主,多主要附著在防鯊網附近及潮間帶,因此提醒廣大市民及外地遊客,在遊泳時可儘量遠離防鯊網,以免受其「襲擊」。
來源:青島水族館
原標題:《【海洋科普】青島海水浴場「刺客」之一,落網了!》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