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袖輕擺招蝶舞,纖腰慢擰飄絲絛。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芭蕾舞者足以媲美天使。」
芭蕾是流變中的藝術,起源於義大利,發展於法國,最終鼎盛於俄羅斯。
文藝復興後,隨著義大利公主凱薩琳·美蒂奇嫁入法國,芭蕾也被引入到當地的宮廷文化中。
當時法國的國王路易十四是個不折不扣的芭蕾舞愛好者——他二十年如一日地練習芭蕾。憑著路易十四的這份熱愛與堅持,芭蕾逐漸興盛起來,成為優雅的代名詞。
路易十四在《夜芭蕾》中扮演太陽王阿波羅
在路易十四的影響下,芭蕾在歐洲社會上佔據了空前絕後的位置,不少優秀舞劇層出不窮。比如至今仍堪稱經典的《仙女》、《吉賽爾》和《葛蓓莉亞》等名作都是這個時代的衍生物。
在這些傳世之作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被譽為「芭蕾之冠」的《吉賽爾》了。
《吉賽爾》第一幕的佔卜
在它之前沒有任何一部舞劇能將舞蹈、戲劇和音樂這三個要素同時呈現,《吉賽爾》的出現則打破了這一局面。
《吉賽爾》的故事發生在萊茵河畔的一個小村莊中,這裡住著一群喜歡跳舞的淳樸村民,吉賽爾是這個村莊中最美的姑娘。村裡的獵人裡昂一心喜歡著吉賽爾,可惜吉賽爾並不喜歡裡昂。
阿爾伯特伯爵喬裝成平民外出打獵。路過村莊時,遇見了吉賽爾。二人一見鍾情,互訴心意後便跳起舞來,他們親暱的舉動使裡昂嫉妒。
那一天,柯特蘭公爵也帶著他的女兒巴吉爾德和家人來山谷打獵,吉賽爾一家熱情接待。吉賽爾向巴吉爾德獻上了美妙的一舞,作為回禮巴吉爾德也將貴重的項鍊贈與吉賽爾。
舞會後,村莊裡一片祥和,貴族們都已準備小憩,阿爾伯特也回到了村莊。然而獵人裡昂的出現打破了美好的局面,他拿著象徵著貴族身份的佩劍,揭穿了阿爾伯特的真實身份。
吉賽爾得知了巴吉爾德是阿爾伯特的未婚妻,她崩潰了。吉賽爾脆弱的心臟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打擊,她帶著悲憤離開了人間。
第一幕隨著吉賽爾的死去,戛然而止。
不同於第一幕的田園布景,第二幕在陰森詭異的墓地中進行。鬼王米爾達吩咐幽靈穿梭在森林中,搜尋著路過的年輕男子報復。鬼王也召喚出了死去的吉賽爾,想要將她也變成幽靈。
阿爾伯特來到墓地祭奠吉賽爾,很快,幽靈們便找到了他。幽靈們一同圍著阿爾伯特,讓他不斷地跳舞直到力竭而亡。吉賽爾雖然被阿爾伯特欺騙了,但她仍舊捨不得阿爾伯特死去。
吉賽爾竭盡全力地拖延到黎明的鐘聲響起。天亮後,鬼王和幽靈們就會消失,阿爾伯特得以倖免。最終吉賽爾也走了,阿爾伯特永遠地失去了一個少女純真而堅定的愛。
劇情上,《吉賽爾》有巨大的轉折,從欺騙到原諒,從光明到黑暗,從生存到死亡,這使其具有極高的戲劇性和觀賞性。
舞蹈技巧上,《吉賽爾》運用了頂級的足尖技術來展現人物的情緒。尤其是第二幕的幽靈群舞,舞臺上的伶娜用細碎穩健的步伐塑造了活靈活現、亦鬼亦仙的幽靈們。
音樂上,阿道夫·亞當首次在舞劇音樂中使用了主題旋律貫穿的手法。這一手法一度成為後續舞劇音樂創作的典範。
不管從哪個角度來看,《吉賽爾》作為浪漫芭蕾的巔峰之作都當之無愧。1841年首演成功後,《吉賽爾》就成為了浪漫主義芭蕾舞劇的代名詞。
「吉賽爾」一角不僅需要舞者有紮實的舞蹈功底和技巧,還需要有高超的戲劇表演天賦,可以在不同舞劇情境之間完成快速的轉換。
一個半世紀以來,《吉賽爾》被譽為芭蕾舞女演員從平凡邁向卓越的「試金石」,每位女芭蕾舞者都以出演《吉賽爾》為最高的藝術追求。
舞劇《吉賽爾》在此落下了帷幕,但浪漫芭蕾的故事將繼續在漫長的歲月裡煥發光彩。
12月24日,來自「芭蕾強國」的俄羅斯芭蕾舞劇院將來到榕城,為市民們傾情演繹這部出神入化的曠世舞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