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作家成諾貝爾文學獎大熱門|文學|作家|陳小真|諾貝爾文學獎|...

2021-01-07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0M

來源 |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 徐海瑞

殘雪。圖/陳小真

殘雪的名字,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走在一起。

10 月 10 日,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公布,而在英國博彩公司 NicerOdds 給出的 2019 年文學獎預測名單中,中國湖南作家殘雪赫然在列,並與加拿大女詩人安妮 · 卡森、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肯亞作家恩古吉 · 瓦 · 提安哥、俄羅斯女作家柳德米拉 · 烏利茨卡婭等成為獲獎的熱門人選。

"9 月 28 日,我在網上看到這個消息,當時還是有些意外。"10 月 7 日下午,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殘雪直言,儘管多次被媒體問及是否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她一直不以為意,甚至沒有關注諾獎,也不了解近年來的獲獎者。

為何能夠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在殘雪看來,這首先是一種進步。她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準很多,包括政治、地緣、文學等多重因素,而這一次將她列入預測 " 熱門榜 ",說明諾獎正在更加重視文學特別是高層次文學的價值。對此,殘雪表示," 我從事的是高層次的文學創作,讀者是很小的一個群體,但是我非常希望更多人關注高層次文學。"

殘雪認為,高層次文學的價值,不僅在於被讀者閱讀,還會引發更多的作者、研究者為之努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高層次的寫作者、研究者越來越多,讀者自然也會越多。這對於個體素質、社會文明而言,都會產生決定性影響。

如殘雪所說,她的讀者群體並不龐大,但具體數量肯定是處在上升的階段," 特別是這十年以來,我的讀者越來越多,西方的很多作家、學者都把我和我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 殘雪認為,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將讓她的作品更快、更廣泛地走進讀者,而這是她喜聞樂見的。

資料顯示,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 年生於長沙。1985 年 1 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 20 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殘雪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作家之一,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殘雪是唯一獲得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的中國作家,獲得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提名,入圍國際布克獎長名單,入圍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短名單。

殘雪作品

01

殘雪印象:靈魂生活的踐行者

在湖南文藝出版社編輯陳小真的電子郵件裡,往來郵件最多的聯繫人是殘雪。

" 與殘雪的相識源於她的一篇幾千字的短篇小說,後來幾年陸續編發了她的幾篇小說,再後來籤下了她所有作品的數字版權,接著,就做了她的五本短篇小說集,成功推出她的長篇小說《黑暗地母的禮物》《最後的情人》和《赤腳醫生》,目前仍在做殘雪的作品合集,即殘雪作品典藏版,目前已經出版了 10 種,還有十多種在編輯途中。"

說起與殘雪的交往,陳小真一口氣提到眾多作品的名字。殘雪的書寫沒有止盡,陳小真的殘雪作品編輯工作同樣一直在繼續。陳小真直言," 我想我的職業生涯是以殘雪老師作為起點的,初出茅廬的我能夠得到著名作家殘雪的認可,我感到無比榮幸和感恩。"

02

文學創作全部手寫,每天堅持一小時

在陳小真的印象中,殘雪親切、和善。有一次,他和同事在晚上 7 點來到殘雪家裡,與殘雪夫婦共進晚餐,同事們和殘雪以及她的愛人說著長沙話,倍覺親切。殘雪特別說,這次拜訪讓她感受到來自家鄉親人般的溫暖。陳小真記得,與殘雪交流貫穿始終的是爽朗的笑聲,這種笑聲沒有任何的修飾和偽裝,孩童般的發自內心的聲音,特別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在熟人的眼前,她的這種笑聲會更加乾脆、清澈。" 殘雪受了那麼多苦難依然那麼天真自然地笑出聲來,我想她骨子裡頭應該是一個樂觀的人。" 陳小真說。

2015 年,殘雪應陳小真的邀請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做了一場文學講座。" 她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讀者見面會,我欣喜地發現,在面對 150 人的講壇上,她的親切大方、從容鎮定、睿智和富有哲理的深度 …… 讓在場觀眾無不動容,在場讀者熱烈互動,讀者對殘雪的熱愛敬佩和傾心,讓我對殘雪又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認識。就像殘雪老師說,儘管提問,不管什麼問題,我都能回答。" 陳小真說,給殘雪話筒,她就會給讀者一個沒有腹稿的精彩的故事。

據陳小真介紹,30 多年來,殘雪日復一日地過著 " 單調刻板 " 的文學生活。七點鐘準時起床,九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一個半小時。下午兩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也是一個半小時。這兩部分時間她寫的是哲學書。然後,進入鍛鍊時間。晚餐後,開始進入一個小時的小說創作時間,之後是英語學習時間。" 殘雪不用手機,不用微信,這讓她省去了許多沒必要的幹擾,可以專注於她的文學和她的哲學。" 陳小真告訴記者,殘雪的寫作每天都是定時定量的,每天只寫一個小時,大概就是八九百字,而且從她開始寫作至今全部都是手寫。

03

小說翻譯到國外,自己親自做英語校對

" 殘雪的英語學習,這簡直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陳小真笑言," 一個小學畢業生,那個年代學校應該還沒有英語課程吧,卻可以無障礙看英文小說和英文哲學。"

如陳小真所說,二十多年的英語自學讓殘雪閱讀英文小說輕而易舉,以至於她的小說翻譯到國外,她自己做自己外文書的英語校對。她還自己用英文寫文章,寫了一篇談自己創作的文章發表在美國雜誌上,又被英國著名的《衛報》轉載,後來因為殘雪的這篇文章,《衛報》特意開了世界各國作家談創作的系列。

二十多年來,殘雪堅持每天看英文,哪怕是每天一個小時也堅持下去。她看英文原版的紙質書,讀那些文學經典作品。她對當代中國的翻譯作品基本上持否定態度,覺得翻譯得太差了,這也是她看英文原著的原因之一。像卡爾維諾、博爾赫斯,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讀的英文原著。

" 就憑這一點,我敢說,她已經遠遠超過中國絕大多數的作家。中國當代作家中有幾個人是讀英文原著成長起來的呢?所以,殘雪對自己作品,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從來都是非常自信的,我想這種自信與她二十幾年持續不斷地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學是分不開的。她是作品翻譯到國外最多的中國女作家,也與她的這種長期的英語訓練分不開的吧。" 陳小真說。

04

編輯 100 多萬字,仍沒有讀懂殘雪

" 我大學時候讀的是中文專業,那時候讀過殘雪的《山上的小屋》《黃泥街》等中短篇小說以及她的許多訪談和談論中國文壇的文章,來出版社就開始陸續編輯殘雪的作品,已經編輯了一百多萬字了。但是說實話,我不敢說我讀懂了殘雪。" 陳小真認為,任何一個輕易說出讀懂了殘雪的人其實都是值得懷疑的。

陳小真認為,殘雪的想像是天馬行空的,夢囈一樣的,誰也無法預料讀她的小說接下來會有什麼情節出現,任何情節都是情理之中卻又是無法理解的。殘雪讓她的主人公做各種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且一直都是莫名其妙地做下去。殘雪小說的故事,充滿了荒誕感,離奇古怪,而且是極其獨特的,這種獨特貫穿了殘雪幾乎所有的作品。而且,殘雪筆下的人物做的事情往往是沒有結果的,做的幾乎任何事情都是不求結果的,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並且整個故事都是支離破碎的,沒有任何的邏輯性可言。

" 這是屬於殘雪特有的敘述方式,她總可以在平凡中發現和創造全新的個性人物。行為方式的獨一無二,語言的獨一無二。這是極具殘雪特色的寫作,任何人都模仿不來,而且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敘述。正是這種天馬行空,拒絕了很多讀者,也正是因為這種天馬行空,造就了殘雪的獨一無二。" 陳小真說,這是一種悖論,一方面獨特,另一方面不被理解,一直被誤解。但是對殘雪自己來說,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殘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在一直堅持自己,並且一直會繼續堅持下去。

更|多|新|聞

瀟湘晨報

久等了!長沙地鐵官宣:3號線、5號線運營時間確定!兩線同步試運行!

到了火宮殿,點火宮殿外賣,這屆遊客夠靈泛;小夥朋友圈兩年堅持撒狗糧,發喜訊才知…|早安湖南

點擊播放 GIF 0.0M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幾乎沒讀過的作家殘雪,為何成了諾貝爾文學獎熱門?
    其中很多中國人熟知的作家也成為大熱門,如中國作家餘華、楊煉等,而自2009年以來,已連續7年被視是為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的村上春樹今年能不能獲獎也成為了關注點之一。
  • 中國作家殘雪成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 研究專家:這是必然
    在英國博彩公司NicerOdds給出的2019年文學獎預測名單中,殘雪、餘華、楊煉3位中國作家上榜。其中,殘雪與村上春樹並列第四,成為中國最被看好的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人選。
  • 村上春樹: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卻始終是諾獎「陪跑者」
    諾貝爾文學獎,這一影響巨大的世界級別的文學獎項,不知道是多少作家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文學獎項夢想,村上春樹作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入選作家,多年的諾獎「陪跑者」,卻一直無緣獲獎。和我們國家的莫言相比,村上春樹實在是太不走運了!
  • 2020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落選
    美國詩人Louise Glück獲2020諾貝爾文學獎,連續多年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殘雪、餘華、張一一等再次落選。每年諾貝爾文學獎正式揭曉前,各種競猜賠率榜層出不窮,中國作家殘雪近兩年一直盛傳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候選人。
  • 魯迅與泰戈爾,有緣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誰才是名副其實的?
    魯迅與泰戈爾,有緣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誰才是名副其實的?泰戈爾提起魯迅和泰戈爾,即便是對文學毫無常識的人,也不會對這兩個名字感到陌生,除去他們彼此在文學歷史上的地位,僅僅諾貝爾文學獎這一項殊榮,就足以流芳千古,泰戈爾作為整個亞洲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
  • 土耳其作家獲2006諾貝爾文學獎 曾因寫作被起訴
    「諾貝爾評選委員會再也挑不出比奧爾罕·帕慕克更具爭議的文學獲獎者了。」美聯社記者西萊爾·依達麗說。  帕慕克目前在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擔任訪問學者,他獲知得獎的消息後說: 「這不僅僅是個人的榮譽,也是我所代表的土耳其文學和文化的榮譽。」
  • 諾貝爾文學獎今頒"雙黃蛋" 中國女作家殘雪成奪獎大熱門
    今天,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同時公布2018年度、2019年度得主。中國女作家殘雪成為英國博彩公司預測的奪獎大熱門。或許就連中國的讀者,認識她的人也沒有萬分之一,那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諾貝爾文學獎 今年將頒「雙黃蛋」  由於醜聞風波,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沒有頒發,順延到今年,於是2019年10月10日的晚上,我們將會看到兩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對全世界的著名作家來說,2019年獲得諾貝爾獎高額獎金的機會翻倍。對文學愛好者來說,這個關注點非常值得期待。
  • 諾貝爾文學獎:曾追授瑞典作家 英語寫作更易獲獎?
    緣起:引領文學理想諾貝爾文學獎是由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於1895年11月27日在遺囑中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他在遺囑中表示,獎金的一部分應頒給「一份獎給在文學界創作出具有理想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 06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
    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  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獲得了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  資料: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及其主要作品  土耳其作家奧罕·帕慕克被認為是當代歐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學家之一,是享譽國際的土耳其文壇巨擘。1952年出生於伊斯坦堡,在伊斯坦堡科技大學主修建築。
  • 2019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波蘭和奧地利作家獲獎
    北歐時報、新譯科技斯德哥爾摩訊(記者何儒 楊哲)瑞典當地時間10月10日下午1時,備受關注的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揭鍋。奧地利作家和波蘭作家獲獎。瑞典學院新任常務秘書馬茨·馬爾姆宣布結果/北歐時報社攝瑞典文學院常任秘書長馬茨·馬爾姆宣布,將2018年、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分別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
  • 諾貝爾文學獎前瞻|8日公布獲獎者,三位中國作家登上賠率榜
    有三位中國作家上榜,分別是閻連科、殘雪、餘華,其實對於文學愛好者來說,每年除了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人之外,其他能夠成為熱門預測人物的,也都是值得深入了解、閱讀的實力高手作家。尤為值得關注的是,卡夫卡獎曾經多次與後來頒發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重疊,包括2004年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以及英國劇作家哈羅德·品特,德國作家彼得·漢德克等。隨著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日期的臨近,此前多年,米蘭·昆德拉一直是諾獎熱門預測人物,但卻多年落得「陪跑」角色。此次獲得卡夫卡獎,對米蘭·昆德拉,或許是諾獎真到來的信號。
  • 從諾貝爾文學獎出發 以文學的方式對話世界
    2020年10月8日,美國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得2020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獎方稱她的「詩意之聲」能夠「因為她那無可辯駁的詩意般的聲音,用樸素的美使個人的存在變得普遍」。對寧夏的讀者來說,格麗克的名字有些陌生,但因一場精彩的文學對話,拉近了這位站在國際文壇頂端的女詩人和普通讀者的距離。
  • 盤點最不該被諾貝爾文學獎遺漏的十大作家
    1列夫·託爾斯泰評述:作為最偉大的作家之一,文學史上現實主義的珠穆朗瑪峰,列夫·託爾斯泰一直為後人所景仰。在諾貝爾文學獎成立伊始,對於首屆獲獎者,人們都普遍認為,非託爾斯泰莫屬,遺憾的是,託爾斯泰與該獎失之交臂,由此引發了巨大爭議。
  • 諾貝爾文學獎簡介
    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在1895年11月27日寫下遺囑,捐獻全部財產3122萬餘瑞典克朗設立基金,每年把利息作為獎金,授予「一年來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
  • 今年誰有望摘得諾貝爾文學獎?業內大咖預測:中國作家可能是他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瑾華 宋浩2020年的諾貝爾文學獎10月8日將揭曉。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
  • 盤點諾貝爾獎趣事:你知道曾經有兩位作家放棄過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獎史上,居然還有有主動放棄這個獎,那麼下面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主動放棄諾貝爾文學獎的兩位作家,看看你都認識嗎?1、帕斯捷爾納克帕斯捷爾納克是前蘇聯作家,他同時也是一位非常知名的詩人,最早他是寫詩,後來又寫了一部小說,也就是後來人們所熟悉的《日瓦戈醫生》,也正是這部小說,使得他獲得了195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帕斯捷爾納克在西方的影響超過蘇聯國內許多走紅的作家。
  • 除了諾貝爾文學獎 還有哪些不容錯過的世界級文學獎?
    提到文學大獎,很多人都知道諾貝爾文學獎。每年十月,一年一度的諾貝爾文學獎揭曉,都是一次文學高光時刻。但其實,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諾獎,還有不少重要的文學獎項,也非常值得關注。英語小說界最高獎布克獎  布克獎被公認為是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也是世界文壇上影響最大的文學大獎之一。  近期代表作家及作品: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證言》(獲獎年度:2019)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曾多次向我提問,關於基列國及其內部運作的細節。這些疑問都成了這本書的靈感來源。
  • 9位諾貝爾文學獎作家經典名言,哪一位打動你的心?
    在世界範圍內來說,諾貝爾文學獎對任何一個作家都是莫大的殊榮,無數作家對它「心嚮往之」。一百多年來,一百多位傑出的作家獲此殊榮,今天我們不能品讀他們的全文,但通過他們的短小精悍的文摘,依然可以窺測他們的內心世界。
  • 2020年諾貝爾文學獎花落美國女詩人
    數讀文學獎從1901年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發,截止到2020年,共有117人獲得該獎,包括101位男性作家和16位女性作家。其中113次由一人獲得,4次由二人分享;期間有7年因故停發;有8年延遲一年頒發。
  •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那些出人意料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諾貝爾文學獎向來是文學界較高檔次的獎項,然而,有這麼一些人,他們不是專業作家,卻破天荒地獲得了該獎項。他們或作曲家,或一國之主……我們一起看下吧。特奧多爾·蒙森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德國古典學者、法學家、歷史學家、記者、政治家、考古學家、作家,19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關於羅馬歷史的作品對當代的研究仍十分重要。他也是一個突出的政治家,曾是普魯士和德國的國會會員。他對羅馬法和債法的研究對德國民法典有著重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