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來源 |瀟湘晨報(xxcbwx)
記者| 徐海瑞
殘雪。圖/陳小真
殘雪的名字,再一次與諾貝爾文學獎走在一起。
10 月 10 日,備受關注的諾貝爾文學獎將公布,而在英國博彩公司 NicerOdds 給出的 2019 年文學獎預測名單中,中國湖南作家殘雪赫然在列,並與加拿大女詩人安妮 · 卡森、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肯亞作家恩古吉 · 瓦 · 提安哥、俄羅斯女作家柳德米拉 · 烏利茨卡婭等成為獲獎的熱門人選。
"9 月 28 日,我在網上看到這個消息,當時還是有些意外。"10 月 7 日下午,在接受瀟湘晨報記者採訪時,殘雪直言,儘管多次被媒體問及是否會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她一直不以為意,甚至沒有關注諾獎,也不了解近年來的獲獎者。
為何能夠成為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在殘雪看來,這首先是一種進步。她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評選標準很多,包括政治、地緣、文學等多重因素,而這一次將她列入預測 " 熱門榜 ",說明諾獎正在更加重視文學特別是高層次文學的價值。對此,殘雪表示," 我從事的是高層次的文學創作,讀者是很小的一個群體,但是我非常希望更多人關注高層次文學。"
殘雪認為,高層次文學的價值,不僅在於被讀者閱讀,還會引發更多的作者、研究者為之努力,隨著社會的發展,高層次的寫作者、研究者越來越多,讀者自然也會越多。這對於個體素質、社會文明而言,都會產生決定性影響。
如殘雪所說,她的讀者群體並不龐大,但具體數量肯定是處在上升的階段," 特別是這十年以來,我的讀者越來越多,西方的很多作家、學者都把我和我的作品作為研究對象。" 殘雪認為,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將讓她的作品更快、更廣泛地走進讀者,而這是她喜聞樂見的。
資料顯示,殘雪本名鄧小華,1953 年生於長沙。1985 年 1 月,殘雪首次發表小說,至今已有六百萬字作品,被美國和日本文學界認為是 20 世紀中葉以來中國文學最具創造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有《山上的小屋》《黃泥街》《蒼老的浮雲》《五香街》《最後的情人》等。
殘雪是作品在國外被翻譯出版最多的中國作家之一,她的小說成為美國哈佛、康奈爾、哥倫比亞等大學及日本東京中央大學、國學院大學的文學教材,作品在美國和日本等國多次入選世界優秀小說選集。殘雪是唯一獲得美國最佳翻譯圖書獎的中國作家,獲得英國獨立報外國小說獎提名,入圍國際布克獎長名單,入圍美國紐斯塔特國際文學獎短名單。
殘雪作品
01
殘雪印象:靈魂生活的踐行者
在湖南文藝出版社編輯陳小真的電子郵件裡,往來郵件最多的聯繫人是殘雪。
" 與殘雪的相識源於她的一篇幾千字的短篇小說,後來幾年陸續編發了她的幾篇小說,再後來籤下了她所有作品的數字版權,接著,就做了她的五本短篇小說集,成功推出她的長篇小說《黑暗地母的禮物》《最後的情人》和《赤腳醫生》,目前仍在做殘雪的作品合集,即殘雪作品典藏版,目前已經出版了 10 種,還有十多種在編輯途中。"
說起與殘雪的交往,陳小真一口氣提到眾多作品的名字。殘雪的書寫沒有止盡,陳小真的殘雪作品編輯工作同樣一直在繼續。陳小真直言," 我想我的職業生涯是以殘雪老師作為起點的,初出茅廬的我能夠得到著名作家殘雪的認可,我感到無比榮幸和感恩。"
02
文學創作全部手寫,每天堅持一小時
在陳小真的印象中,殘雪親切、和善。有一次,他和同事在晚上 7 點來到殘雪家裡,與殘雪夫婦共進晚餐,同事們和殘雪以及她的愛人說著長沙話,倍覺親切。殘雪特別說,這次拜訪讓她感受到來自家鄉親人般的溫暖。陳小真記得,與殘雪交流貫穿始終的是爽朗的笑聲,這種笑聲沒有任何的修飾和偽裝,孩童般的發自內心的聲音,特別是在放鬆的狀態下,在熟人的眼前,她的這種笑聲會更加乾脆、清澈。" 殘雪受了那麼多苦難依然那麼天真自然地笑出聲來,我想她骨子裡頭應該是一個樂觀的人。" 陳小真說。
2015 年,殘雪應陳小真的邀請在湖南圖書館一樓報告廳做了一場文學講座。" 她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形式的讀者見面會,我欣喜地發現,在面對 150 人的講壇上,她的親切大方、從容鎮定、睿智和富有哲理的深度 …… 讓在場觀眾無不動容,在場讀者熱烈互動,讀者對殘雪的熱愛敬佩和傾心,讓我對殘雪又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認識。就像殘雪老師說,儘管提問,不管什麼問題,我都能回答。" 陳小真說,給殘雪話筒,她就會給讀者一個沒有腹稿的精彩的故事。
據陳小真介紹,30 多年來,殘雪日復一日地過著 " 單調刻板 " 的文學生活。七點鐘準時起床,九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一個半小時。下午兩點鐘開始閱讀和寫作,也是一個半小時。這兩部分時間她寫的是哲學書。然後,進入鍛鍊時間。晚餐後,開始進入一個小時的小說創作時間,之後是英語學習時間。" 殘雪不用手機,不用微信,這讓她省去了許多沒必要的幹擾,可以專注於她的文學和她的哲學。" 陳小真告訴記者,殘雪的寫作每天都是定時定量的,每天只寫一個小時,大概就是八九百字,而且從她開始寫作至今全部都是手寫。
03
小說翻譯到國外,自己親自做英語校對
" 殘雪的英語學習,這簡直就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陳小真笑言," 一個小學畢業生,那個年代學校應該還沒有英語課程吧,卻可以無障礙看英文小說和英文哲學。"
如陳小真所說,二十多年的英語自學讓殘雪閱讀英文小說輕而易舉,以至於她的小說翻譯到國外,她自己做自己外文書的英語校對。她還自己用英文寫文章,寫了一篇談自己創作的文章發表在美國雜誌上,又被英國著名的《衛報》轉載,後來因為殘雪的這篇文章,《衛報》特意開了世界各國作家談創作的系列。
二十多年來,殘雪堅持每天看英文,哪怕是每天一個小時也堅持下去。她看英文原版的紙質書,讀那些文學經典作品。她對當代中國的翻譯作品基本上持否定態度,覺得翻譯得太差了,這也是她看英文原著的原因之一。像卡爾維諾、博爾赫斯,這些作家的作品都是讀的英文原著。
" 就憑這一點,我敢說,她已經遠遠超過中國絕大多數的作家。中國當代作家中有幾個人是讀英文原著成長起來的呢?所以,殘雪對自己作品,對自己的藝術創作從來都是非常自信的,我想這種自信與她二十幾年持續不斷地接觸原汁原味的英語文學是分不開的。她是作品翻譯到國外最多的中國女作家,也與她的這種長期的英語訓練分不開的吧。" 陳小真說。
04
編輯 100 多萬字,仍沒有讀懂殘雪
" 我大學時候讀的是中文專業,那時候讀過殘雪的《山上的小屋》《黃泥街》等中短篇小說以及她的許多訪談和談論中國文壇的文章,來出版社就開始陸續編輯殘雪的作品,已經編輯了一百多萬字了。但是說實話,我不敢說我讀懂了殘雪。" 陳小真認為,任何一個輕易說出讀懂了殘雪的人其實都是值得懷疑的。
陳小真認為,殘雪的想像是天馬行空的,夢囈一樣的,誰也無法預料讀她的小說接下來會有什麼情節出現,任何情節都是情理之中卻又是無法理解的。殘雪讓她的主人公做各種莫名其妙的事情,而且一直都是莫名其妙地做下去。殘雪小說的故事,充滿了荒誕感,離奇古怪,而且是極其獨特的,這種獨特貫穿了殘雪幾乎所有的作品。而且,殘雪筆下的人物做的事情往往是沒有結果的,做的幾乎任何事情都是不求結果的,到最後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並且整個故事都是支離破碎的,沒有任何的邏輯性可言。
" 這是屬於殘雪特有的敘述方式,她總可以在平凡中發現和創造全新的個性人物。行為方式的獨一無二,語言的獨一無二。這是極具殘雪特色的寫作,任何人都模仿不來,而且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敘述。正是這種天馬行空,拒絕了很多讀者,也正是因為這種天馬行空,造就了殘雪的獨一無二。" 陳小真說,這是一種悖論,一方面獨特,另一方面不被理解,一直被誤解。但是對殘雪自己來說,或許並不是一件壞事。殘雪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她在一直堅持自己,並且一直會繼續堅持下去。
更|多|新|聞
瀟湘晨報
久等了!長沙地鐵官宣:3號線、5號線運營時間確定!兩線同步試運行!
到了火宮殿,點火宮殿外賣,這屆遊客夠靈泛;小夥朋友圈兩年堅持撒狗糧,發喜訊才知…|早安湖南
點擊播放 GIF 0.0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