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人條件不如你,卻混得比你好?

2021-02-17 cqh0826

你也許聽過他的故事:他是Nick Vujicic,1982年生於澳洲。他天生患「海豹肢症」沒有四肢,只有一個長著兩根腳趾的小腳。


他上學後飽受嘲笑,在自殺的最後一刻選擇活下去。

活下來後他發現,原來他的人生充滿無數希望。

後來,他成為中學學生會主席,大學獲雙學士學位。他是企業總監,更是在2005年獲得「傑出澳洲青年獎」。他可以騎馬、衝浪,用小腳發簡訊的速度一如常人。

Nick告訴自己永遠不要放棄。他雖然沒有健全的四肢,但是有一幅好口才,和一個聰明的大腦。

他總是用無比輕鬆的語調來調侃自己的經歷,他從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並且始終保持自信。而事實上,他確實做到了絕大多數普通人無法做到的事:他成了一名全球知名的勵志演說家。

他在19歲的時候打電話給學校,推銷自己的演講。在被拒絕52次之後,他獲得了一個5分鐘的演講機會和50美元的薪水。從此,他的演講生涯開啟了序幕。他遍訪34個國家,演講1500餘場,鼓舞了無數人。

這是Nick的一個小演講,視頻約三分鐘,建議在WIFI環境下打開


我們總會覺得「人生贏家」有著無數的先決條件:家庭背景、先天外貌、機遇、運氣,普通青年(如小編)則只能認命平庸一生。

而Nick實實在在地證明了:真正改變命運的,並不是我們的機遇,而是我們的態度。

態度決定高度。

HR在面試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挫折?你都是如何應對?」

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問題,很多時候是決定你是否會被錄用的關鍵。

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徳韋克畢其一生精力對態度與行為進行了研究,她發現:成功人士都具有一種「成長性思維」。


具有成長性思維的人相信自己可以通過努力來達到自我提升。如果遇到問題,他們會思考「這樣做行不通,但我還是得解決它,那我就再試試別的方法吧」來改變現狀。而不會不知所措、一蹶不振、陷入絕望的深淵。

生活中真正的決勝因素在於你以怎樣的態度來應對挫折與挑戰。

我們所有人都會有感到力不從心的時候,而關鍵就在於我們如何應對這種情緒。

我們既可以選擇從中吸取教訓,勇往向前;也可以放任自己陷入其中,渾渾噩噩。

對於無數人生贏家而言,如果他們當初選擇了屈服於這種消極的情緒,那他們就永遠不可能獲得之後的成功。

Uber的創始人卡拉尼克1998年大四輟學後創立的首家公司遭到了30多家大型電影、音樂公司的侵權指控,要求賠償2500億美元損失。最後,他與同學被迫賣掉公司,償付賠償並宣告破產。

2001年他再接再厲,與朋友合作創立了RedSwoosh公司,採用類似的技術為內容提供商降低網絡流量負擔。在此期間,他曾付不起房子、多次賠到一文不名,直到公司漸漸有所起色。2007年,卡拉尼克以1700萬美元賣掉RedSwoosh。

創立Uber後,他又遇到了來自政府的各種阻礙,他號召網友籤署請願書,發動以電子郵件向市長信箱反饋的活動,讓Uber的車照樣在美國滿街跑。

有著積極應對挫折心態的人,從不會陷入力不從心的泥淖。

成功意味著你得樂於失敗,跌入谷底繼而強勢反彈。

沒錯,這世上總有人天生聰穎;然而,他們更多的是擁有激情。

沃倫·巴菲特向人們推薦了一種用以找到自己真正的激情所在的方法,他將這種方法稱為5/25法:寫下你最在乎的25件事情,然後刪去倒數的20條,剩下的那5件事情就是你真正有激情幹的事情,除此以外,所有事情都不過是在分散你的注意力而已。

能力超群的人們往往飽含激情,而這激勵著他們不斷追求卓越。

那些贏家之所以可以克服恐懼,並不是因為他們比之常人更為勇敢。

而是因為他們知道,恐懼與焦慮會讓人心生恐懼以至於寸步難行,而克服這種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有所行動。

他們明白,採取行動時實際上並不存在一個所謂「真正完美的時刻」。因此,為何還要苦苦等待呢?一旦付諸行動,你所有對失敗的憂慮與關注都將轉化成為積極而集中的動力。

你會發現,身邊有些人總是全力以赴,即便狀態再差也毫不懈怠。

李小龍每天都會帶著他的一個學生跑上3英裡。有一次,就在他們快跑完的時候,李小龍突然說:「我們再跑兩英裡吧。」他的學生非常疲憊,於是說:「再跑兩英裡我會死的。」可你猜李小龍怎麼回答的?「那就繼續跑。」

他的學生氣憤地跑完了5英裡,疲憊不堪又滿腔怒火的他向李小龍提出質疑,而李小龍則這樣向他解釋:

「如果你放棄了,那你一樣會死。無論是跑步這種物理運動還是其它事情,如果你一直都給自己的能力加設一個限制,那麼這種習慣就會逐漸侵蝕入你生活中的其它部分。你會在工作上、道德上,乃至整個生活中固步自封。然而,實際上,何來極限呢?有的只不過是停滯的平臺,但是你絕不能在此止步,你必須要超越。如果你被那些所謂的極限封死,那麼你就真的死了。要記住,一個人必須不斷超越他的極限。」

「如果你放棄了,那你一樣會死。」

如果你不能每天都做一點進步,那麼你就很可能每天都在退步——而這樣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呢?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將不斷遭遇失敗;但是,你絕不應該因此放棄對美好結果的期待。對結果心懷期待會讓你充滿動力,並且能夠不斷得到激勵,從而堅持住自己的追求。

畢竟,如果你一開始就覺得自己根本不可能成功,那你還費那麼多勁兒幹嘛?

每個人都會遇到意料之外的逆境。而此時,有著拼勁的人就會將之視為一種可以幫助他們成長的機會。

他們一定會不斷變通直到達成目標。

抱怨是心態固化停滯不前的表現之一。一個積極進取的人時刻都在為自己找尋機會,生活那麼充實,幹嘛要把時間浪費在絮絮叨叨地抱怨上。

過不抱怨的生活,並不代表著什麼都不去思考。對於發生在身邊的小事,你也可以每天記錄一些感想,從而保證自己一直都擁有正確的心態。

每結束一天、一個項目,都花至少十分鐘的時間總結下,今天有什麼樣的收穫、有哪些不足,以避免重複的錯誤。這樣堅持一段時間下來,你會發現自己有了質的提高。▲

如果你存在如下問題,可以學《精華班》:

1、業績遇到瓶頸,無法突破;

2、自己每天太忙太累,沒時間休息、陪家人;

3、不懂銷售,好產品賣不出去;

4、員工管理不好,不監督就不幹活;

5、人才招不來,來了留不住;

6、企業突然陷入危機,不知道怎麼處理;

7、員工抱怨,家庭抱怨,搞得團隊支離破碎;

8、企業做大之後迷茫了,不知道何去何從;

……

新老同學注意,即將開課!正在接受報名中!!(名額有限,從速報名……)

第148期 《NLP總裁商戰智慧》上海精華班

主講導師:馮曉強

開課時間:11月10-12日(3天2晚)

開課地點:崑山國際皇冠酒店

酒店地址:崑山市玉山鎮前進西路1277號(前進西路與江浦路交叉口)

報名熱線:15019829026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人不護膚,皮膚卻比你好?其實答案真的很簡單!
    相信有絕大部分的人在護膚的這條路上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勤勤懇懇的護膚,不僅沒有把皮膚給變好,反而皮膚的膚質越來越差,承受能力也越來越差!皮膚的狀態反而不如一些少塗護膚品的人好。那個臉蛋白裡透紅,充滿光澤,幾乎零毛孔屬實讓人羨慕。那麼為什麼有的人不護膚,皮膚卻比你好?
  • 為什麼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
    他們之中,只有極少數性格極為要強,特別努力的才能在北上廣深立足,絕大多數只能在四五線城市定居,整體而言都混得比較一般,很難有非常大的突破。這位提問者感慨,為什麼農村大學生越來越難通過讀書改變命運了?正如之前有人寫過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之類的文章,具體的意思也是大同小異。
  • 快要過年了,你混得如何?最怕過年的人
    一、賺不到錢的人最怕過年人在外面混得不好,賺不到錢,最怕的就是回家過年了,有的人不敢回家過年,因為回到家怕別人問你: 在外面做什麼工作呀?工資多少呀?你沒有底氣回答,你說工作好吧,別人看著你這個衰樣子一點都不像有個好工作的人;你說工作不好吧,沒賺到錢,又怕別人瞧不起你。
  • 為什麼有的人在職場上混得好?因為他臉皮厚!這3個原因太現實
    然而當我們在職場上「生存」了一段時間後,會發現這個教誨並不能在職場上完全適用,那些在職場上混得好的人往往都是很「圓滑」的人,他們臉皮就像城牆一般厚,面對什麼樣的事情都絲毫不慌,反而還能妥善的解決。那麼為什麼在職場上那些臉皮厚的人能混得很好呢?這3個原因太現實!
  • 有的人對你好,因為你對他好;有的人對你好,因為懂得你的好
    管理,嚴是愛,對你高要求的領導,會讓你變成超人;什麼都放任你的,一年你都沒多大進步!焦點別光放賺錢上,而要放在值錢上。掙錢,是你追著錢跑,值錢,是錢追著你跑。——致努力工作、積極正面的人。 ?二、願你能因為某個人的出現而讓世界豐盈,願你的生活如同賀卡上燙金的祝辭歡脫,願這悠長歲月溫柔安好,有回憶煮酒,願你沒有軟肋,也不需要鎧甲,願我們和愛的人一起浪費人生,熱淚盈眶,長生不老。三、「我見過你的所有 ,你最難看的時候,最尷尬的時候,最任性的時候,最噁心的時候,我都喜歡,所以我明白你是我的守護神。
  • 為什麼一些專科生比很多本科生混得好
    也許在一些人的眼裡,都會想當然的認為本科生一般比專科生混得好,其實我們去看現實生活,的確整體而言本科生的待遇薪酬是比專科生高,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是有一些專科生比本科生混得好。那麼原因是什麼呢?這就決定了專科生很多時候不得不從事基層行業,比如服務業,所以這也就引出了他們中的有些人比專科生混得好的原因了。第一,那就是他們很多在銷售行業出類拔萃。
  • 一個人混得不好,無非這6個原因
    混得不好的人,總是有原因的,主要有六點,希望這篇文章對你能有所啟示。01做事習慣性拖延,執行力差。該做的,遲遲不去做,不該做的,卻總是改不掉,這就是一個人為什麼混得不好的原因之一。這也可以說是不自律。02做事三分鐘熱度,不夠專注。
  • 為什麼越「裝傻」的人,反而混得越好?內行:真正的智者從不顯擺
    人,為什麼要學會裝傻充愣?在有些人的眼裡,裝傻可能會降低自己的氣場,會被人恥笑沒智商。所以我以前總是說,人不要為了面子而活著,不要在一個問題的答案上,與人爭得面紅耳赤,因為你與好面子的人爭辯,無論誰輸誰贏,最後傷的只是自己。
  • 在面對朋友、戀人時要明白,那些對你好的人往往不如為你好的人
    其實,在人際交往過程中,面對工作和生活,這更像是一場需要你付出很多的愛情長跑,唯一的不同之處在於你需要去選擇「對你好」的那些人來做自己交際關係圈中的朋友,還是去選擇「為你好」的人來和自己一起闖過人生路上的重重關卡。
  • 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大多混得比較差?我告訴你,就看你怎麼混了
    昨天讀到一篇網文,作者的觀點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農村出來的大學生往往混得不如人意,放眼看看,這似乎就是活生生的現實。以我為例。當年和我一塊上師範的同學,似乎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接下來大家的職業命運似乎也都一模一樣了。但現實絕非如此。
  • 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比華裔、日裔、菲律賓裔都混得好?
    在過去的20年間,有2位州長、1位美國參議員、5位眾議員議員和下任副總統都是印度裔美國人。那麼,印度裔美國人為什麼混得比其他亞裔好,印裔美國人家庭年收入中位數為什麼居各亞洲後裔之冠?他們甚至舉辦了聯合的競選集會,共同現身在德州舉行的「你好,莫迪!」活動,以及在莫迪家鄉古吉拉特省的「你好,川普!」歡迎會。共和黨人創立了一個名為「印度人為川普發聲」的競選組織,以及各種不同的小團體,對象分別是信仰印度教、錫克教和穆斯林的印度裔美國人。
  • 美容護膚小知識:為什麼有些人從來不護膚,皮膚卻比你好
    今天小編想和愛美麗的小仙女們來聊聊護膚的知識,最近聽到好多女生都在向我抱怨,為什麼身邊總有一些從來不護膚,皮膚卻比她們花長時間護膚的人好?拿下人通常是在早晨洗了把臉之後就出門了,甚至連洗面奶都不用,晚上也是簡單的洗個臉就睡覺,有時候也就用個大寶。她們的皮膚照樣是白裡透紅,水水嫩嫩有光澤,毛孔也非常小,更沒有皺紋的煩惱。
  • 往往混得差的人,都有這5個特點,混得越差特點越明顯,你有嗎?
    ,有的卻一貧如洗,曾經同樣是一起玩耍的好友,當時也沒看出來他有這麼大的能量,但是為什麼現在就混得風生水起了呢?其實一個人的成功,固然和運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是也同樣和努力掛鈎,今天我們就用易經的思維來解讀,為什麼你混的比別人差,或者說混得不好的人,有這5點特徵。
  • 只要你混得比我慘,那我們還是朋友,否則就一拍兩散
    本來很簡單的一番對話,沒想到卻換來了他的一番奚落:你是不是看我比你混得好, 你比較難受?我一時語塞,算是默認了他說的話,最後說了聲祝賀,便草草掛斷了電話。這還是曾經的朋友嗎?難道只有混得比你慘,你我才能成為朋友?
  • 劉一濤說財商:為什麼有的人很少讀書反而過得比你好?
    你的老同學聚會,或許也有這樣一種悲涼的酸楚:極沒文化的髮小,居然成了大款。那些讀了十七八年書的,除了學位啥也沒有。他們給你倒上茅臺酒、遞來中華煙,再送你一句加了冰塊的風涼話:讀書能當飯吃啊?但是,不是人人都可以不讀書就成功,人無三六九等,學習天賦卻有高低之分,這一等天賦不用教,自悟便能知曉大半,別人一點就能通;這二等天賦用言教,教的人言傳身教,學的人學模學樣;這三等天賦用棍教,只有吃過大虧才能吃一塹長一智。一等天賦的人少有,我們大都是二等天賦和三等天賦的人,可以學的本事很多種,但本事大小不在於讀書多少,在於要慎讀書,讀好書,將書裡的知識用出來。
  • 有些人的工作能力明明很優秀,可為什麼混得不好呢?(深度好文)
    人們時常用一個人的成就來評價其能力,混得好了萬般仰慕,混得不好了直接就被貼上了沒能力,沒本事的標籤。春秋戰國時期有一位隱世埋名的鬼谷子,不僅很反對這種說法,而且還用不計其數的弟子們去推翻這一觀點,最直觀來看戰國著名的縱橫家張儀、第一兵法名將白起以及著名的外交家毛遂都是很好的證明。
  • 為什麼有的人說話不中聽?說話的思維方式有幾種
    同樣努力,為什麼有的人受重視?有的人卻默默無聞甚至進步遲緩?這其中會說話的威力很大!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無論是職場還是做生意,只重視做事不注意說話顯然要吃虧。所以,俗話說得好:會幹的不如會說的。就像在職場中,有的人業績滿滿,說話牢騷滿腹,留給上級的印象不好;有的人業績平平,說話正向積極,留給上級的印象反而良好。
  • 沒考上大學,而去讀了大專的人,畢業之後混得怎麼樣?
    網友一你想想:跟一群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一起討論問題是什麼感受?跟工作不順利發展受到限制的人一起討論問題是什麼感受?學歷有時候就好像一件漂亮的衣服,穿上它會讓你很精神,給人的第一印象非常好。但人的能力,家庭背景,人脈,經濟條件有時候和學歷也一樣重要。畢業之後混得好不好,學歷有時候並不是最關鍵的,而對於大學生來說,不管你是什麼學歷,最重要的還是要靈活的頭腦和創新的思維,這才是無往不利的優勢。
  • 真正想對你好的人,不會問你要不要!
    事實上,真正想對你好的人,不會一直問你要不要,而是主動送到你的面前,哥也和老非暢談了幾句。1.主動了解自己喜歡的人為什么女生不喜歡問自己要不要的男生,榴槤哥思考了一下覺得這其中也並不是很難理解的,問得少可能是尊重,是關心,問得多是不是就意味著不夠了解呢?
  • 畢業十年,當年成績好的混得不如學渣,能說明讀書無用嗎?
    讀書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都是正確的選擇,是你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一、畢業十年只是人生職場的開始,而不是終點。想想看,你這裡的畢業十年應該指的是高中畢業十年吧,成績好的同學上大學本科畢業,出來工作只有六年時間,如果是讀研的話,可能工作時間只不過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