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注塑模具設計步驟以及注意事項的講解

2020-12-13 模具精神小妹

注塑模的設計步驟

一、 注塑模主要由成型部件(指動、定模部分有關組成型腔的零件)、澆注系統(將熔融的塑料從注射機噴嘴進入模具型腔所經的通道)、導向部件(使模具合模時能準確對合)、推出機構(模具分型後,塑料從型腔中推出的裝置)、調溫系統(為滿足注射工藝對模具溫度的要求)、排氣系統(將成型時型腔內的空氣和塑料本身揮發的氣體排出模外,常在分型面上開設排氣槽)和支承零部件(用來安裝固定或支承成型 零部件及其它機構的零部件)組成,有時還有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

二、 注塑模具的設計步驟

1、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1) 設計任務書

(2) 熟悉塑件,包括其幾何形狀,塑件的使用要求,塑件的原料

(3) 檢查塑件的成型工藝性

(4) 明確注塑機的型號和規格

2、制定成型工藝卡

(1) 產品的概況 如簡圖、重量、壁厚、投影面積、外形尺寸、有無側凹和嵌件

(2) 產品所用的塑料概況 如品名、型號、生產廠家、顏色、乾燥情況

(3) 所選的注塑機的主要技術參數 如注射機與安裝模具間的相關尺寸、螺杆類型、功率

(4) 注塑機壓力與行程

(5) 注塑成型條件 如溫度、壓力、速度、鎖模力等

3、注塑模具結構設計步驟

(1) 確定型腔的數目。 條件:最大注射量、鎖模力、產品的精度要求、經濟性

(2) 選擇分型面。 應以模具結構簡單、分型容易且不影響塑件的外觀和使用為原則

(3) 確定型腔的布置方案。 儘可能採用平衡式排列

(4) 確定澆注系統。 包括主流道、分流道、澆口、冷料穴等。

(5) 確定脫模方式。 根據塑件所留在模具的不同部位而設計不同的脫模方式。

(6) 確定調溫系統結構。 調溫系統主要由塑料種類所決定。

(7) 確定凹模或型芯採用鑲塊結構時,命題地劃分鑲塊並同時鑲塊的,可加工性及安裝固定方式。

(8) 確定排氣形式。 一般排氣可以利用模具分型面和推出機構與模具的間隙,而對於大型和高速成型的注塑模,必須設計相應的排氣形式。

(9) 決定注塑模的主要尺寸。 根據相應的公式計算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及決定模具型腔的側壁厚度、型腔底板、型芯墊板、動模板的厚度、拼塊式型腔的型腔板厚度及注塑模的閉合高度。

(10) 選用標準模架。 根據設計、計算的注射模的主要尺寸,來選用注塑模的標準模架,並儘量選擇標準模具零件。

(11) 繪模具的結構草圖。 繪製注塑模的完整的結構草圖,繪製模具結構圖是模具設計的十分重要的工作。

(12) 校核模具與注射機的有關尺寸。 對所使用的注射機的參數進行校核:包括最大注射量、注塑壓力、鎖模力、及模具的安裝部分的尺寸、開模行程和頂出機構的校核。

(13) 注塑模結構設計的審查。 進行初步審查並徵得用戶的同意,同時有必要對用戶提出的要求加以確認和修改。

(14) 繪製模具的裝配圖。 清楚地表明注注塑的各個零件的裝配關係、必要的尺寸、序號、明細表、標題欄及技術要求(技術要求的內容為以下幾項:1、對模具結構的性能要求,如對推出機構、抽芯機構的裝配要求;2、對模具裝配工藝的要求,如分型面的貼合間隙、模具上下面的平行度;3、模具的使用要求;4、防氧化處理、模具編號、刻字、油封及保管等要求;5、有關試模及檢驗方面的要求。)。

(15) 繪製模具零件圖。 由模具裝配圖或部件圖拆繪零件圖的順序為:先內後外,先複雜後簡單,先成型零件後結構零件。

(16) 覆核設計圖樣。 注塑模設計的最後審核是注射模設計的最後把關,應多關注零件的加工性能。

三、注塑模具的審核

1、基本結構方面

(1) 注塑模的機構和棊參數是否與注射機匹配。

(2) 注塑模是否具有合模導向機構,機構設計是否合理。

(3) 分型面選擇是否合理,有無產生飛邊的可能,塑件是否滯留在設在頂出脫模機構的動模(或定模)一側。

(4) 型腔的布置與澆注系統的設計是否合理。 澆口是否與塑料原料相適應,澆口位置是否相當,澆口與流道幾何形狀及尺寸是否合適,流動比數量是否合理。

(5) 成型零部件設計是否合理。

(6) 頂出脫模機構與側向公型。 或抽芯機構是否合理、安全和可靠。有無幹涉與咬合。

(7) 是否有排氣機構,其形式是否合理。

(8) 是否需要溫度調節系統。 其熱源和冷卻方式是否合理。

(9) 支承零部件結構是否合理。

(10) 外形尺寸能否保證安裝,固定方式選擇得是否合理可靠,安裝用的螺栓孔是否與注射機構、定模固定板上的螺孔位置一致。

2、設計圖紙方面

(1) 裝配圖 零部件的裝配關係是否明確,配合代號標註得是否恰當合理,零件的標註是否齊全,與明細表中的序號是否對應,有關的說明是否具有明確的標記,整個注塑模的標準化程度如何。

(2) 零件圖 零件號、名稱、加工數量是否胡確切的標註,尺寸公差和五花八門公差標註是否合理齊全,成型零件容易磨損的部位是否預留了修磨量,哪些零件具有超高精度要求,這種要求是否合理,各個零件的材料靠墊是否恰當,熱處理要求和表面粗糙度要求是否合理。

(3) 製圖方法 製圖方法是否正確,是否合乎國家標準,圖面表達的幾何圖形與技術要求是否容易理解。

3、注塑模設計質量

(1) 設計注塑模時,是否正確地考慮了塑料原料的工藝特性、成型性能,注塑機類型可能對成型質量產生的影響,對成型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是否在注塑模設計時採取了相應的預防措施。

(2) 是否考慮了塑件對注塑模導向精度的要求,導向結構設計得是否合理。

(3) 成型零部件的工作尺寸計算是否正確,能否保證產品的精度,其本身是否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4) 支承零部件能否保證模具具有足夠的整體強度和剛度。

(5) 是否考慮了試模和修模要求。

4、裝拆及搬運條件方面

有無便於裝拆時用的槽、孔等,是否作了標記。

一、設計分型面:

設計塑料成型模具時,分型面的設計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內容,分型面選擇合理,模具結構簡單,塑件容易成型,並且塑件質量高。如果分型面選擇不合理,模具結構變得複雜,塑件成型困難,並且塑件質量差。

分型面的形狀 主要有平面、斜面、階梯面、曲面等。

選擇分型面的一般原則 如何確定分型面,需要考慮的因素比較複雜。由於分型面受到塑件在模具中的成型位置、澆注系統設計、塑件的結構工藝性及精度、嵌件位置形狀以及推出方法、模具的製造、排氣、操作工藝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分型面時應綜合分析比較,從幾種方案中優選出較為合理的方案。選擇分型面時一般應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1、為了便於塑件起模,分型面一般使塑件在開模時留在下模或動模上,且分型面應選在塑件外形的最大輪廓處。

2、選擇分型面時,應儘量只採用一個與開模方向垂直的分型面,並儘量避免側向抽芯與側向分型。

3、對於有同軸度要求的塑件,模具設計時應將有同軸度要求的部分設計在同一模板內。

4、分型面的選擇應有利於防止溢料。當塑件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積接近於注射機的最大面積時,就有可能產生溢料。

5、分型面的選擇應有利於排氣。為此,一般分型面應與熔體流動的末端重合。

對於高度較高的塑件,其外觀無嚴格要求時,可將分型面選擇在中間。此外,選擇分型面是還應考慮到塑件的精度、塑件的外觀質量要求、模具加工難易程度等因素。

二、澆口設計:

澆口是分流道與型腔的連接通道,它是澆注系統中截面最小的部分。當熔融的塑料流通過澆口時,流速加快,同時,由於摩擦作用,塑料流的溫度升高、粘度降低,流動性提高,有利於充滿型腔。所以,澆口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大於0.4um。澆口的大小對塑件是否成型和成型後的質量有很大的關係。澆口位置的選擇有以下幾個原則:

1、澆口設置在正對著型腔壁或粗大型心的地方,使高速料流直接衝擊在型腔壁或型心壁上,從而改變流向,降低流速,平穩的充滿型腔,可避免溶體破裂現象,消除塑件明顯的溶接痕。

2、澆口的位置應開設在塑件截面最厚處,以利於熔體填充材料。

3、澆口的位置應使熔體流程最短,流向變化最小,能量損失最小。

4、澆口的位置應有利於型腔內氣體的排出。

5、避免塑件產生熔接痕。

6、防止料流將型心或嵌件擠壓變形。

7、澆口位置應儘量避免由於高分子定向作用產生的不利影響,利用高分子定向作用產生的有利影響。

三、側向分型抽芯機構設計:

當塑件側壁上帶有的與開模方向不同的內外側孔或側凹等阻礙塑件成型後直接脫模時,必須將成型側孔或側凹零件做成活動的,這種零件稱為側型芯(俗稱活動型芯)。在塑件脫模前必須先抽除側型芯,然後再從模具中推出塑件,完成側型芯的抽出和復位的機構即叫做側向分型抽芯機構。

側向分型抽芯機構根據動力來源的不同,一般可將其分為機動、液壓或氣動以及手動等三大類型。

機動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是利用注射機開模力作為動力,通過有關傳動零件使力作用於側向成型零件而將模具側向分型或把側向型芯從塑料製品中抽出,合模時又靠它使側向成型零件復位。這類機構雖然結構比較複雜,但分型與抽芯無需手工操作,生產率較高,並且機動抽芯具有較大的抽芯力,抽芯距大,故生產中廣泛採用,

機動抽芯按傳動方式又可分為斜導柱分型與抽芯機構、斜滑塊分型與抽芯機構、齒輪齒條抽芯機構和其它形式抽芯機構

四、脫模裝置:

在注塑成型 的每一循環中,塑件必須由模具型腔中脫出,脫出塑件的機構稱為脫模機構或頂出機。

脫模機構由頂杆、頂杆固定板、頂出板、回程杆、拉料杆、回程彈簧組成,其中,勾料杆的作用是使澆注系統自動脫離塑件,並從模具中順利脫落,頂杆用來頂製品,頂出固定板,用來固定頂杆,回程杆,利用回程彈簧起復位導向作用。

脫模機構可按動力來源分類也可按模具結構分類:

1、按動力來源分類。分為手動脫模、機動脫模、液壓脫模、氣動脫模。

2、按模具結構分類。分為簡單脫模機構、雙脫模機構、順序脫模機構、二級脫模機構、澆注系統脫模機構等。

五、推出機構的設計設計:

1、塑件滯留於動模邊,以便藉助於開模力驅動脫模裝置,完成脫模動作,致使模具結構簡單。

2、防止塑件變形或損壞,正確分析塑件對模腔的粘附力的大小及其所在部位,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脫模裝置,使推出重心與脫模阻力中心相重合。

由於塑料收縮時包緊型芯,因此推出力作用點應儘量靠近型芯,同時推出力應施於塑件剛性和強度最大的部位,作用面積也應盡課能大一些,以防塑件變形或損壞。

3、力求良好的塑件外觀,在選擇頂出位置時,應儘量設在塑件內部或對塑件外觀影響不大的部位。在採用推桿脫模時尤其要注意這個問題。

4、結構合理可靠,脫模機構應工作可靠,運動靈活,製造方便,更換容易且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

模具使用次數 - 長期使用(> 1 000 000次)的模具應使用高硬度鋼,其硬度為48-65 HRC。 中等長時間使用(100 000到1 000 000次)的模具應使用預硬鋼,其硬度為30-45 HRC。 短時間使用( 表面粗糙度 - 許多塑料模具製造商對好的表面粗糙度感興趣。 當添加硫改善金屬切削性能時,表面質量會因此下降。 硫含量高的鋼也變得更脆。

相關焦點

  • 模具製造注塑過程設計
    模具製造注塑過程設計中涉及的7個常見要素快速且按預算將產品推向市場是製造過程中的兩個關鍵因素。產品製造商和注塑商都將製造過程的設計視為可以對生產結果產生最大影響的步驟。如果塑料注射成型機在零件設計過程的早期就參與其中,包括原型開發和模具流動分析,那麼將實現許多成本和時間效率。
  • 注塑模具設計的要求有哪些?
    注塑模的特點由原材料的特性決定,主要有兩點:一是注射時塑料熔體的充模流動特性,二是模腔內塑料冷卻固化時的收縮行位,這兩點決定了注塑模的特殊性和注塑模具設計難度。基於上述特點,注塑模具設計時要充分了解所加工的塑料原材料的特性,使設計的注塑模合理使用,並在設計過程中有效地利用塑料的特性。因此,在注塑模具設計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問題如下。1,深入分析塑料件結構及其技術要求。
  • 雙色模具設計要求和設計注意事項
    ⑤ 模具的設計參數與雙色注塑機的參數要求相符,比如最大容模厚度、最小容模厚度 等。定模面板加A板的總厚度不能小於170mm。要校核注塑機的各參數,比如最大容模厚 度、最小容模厚度、頂棍孔距離等是否滿足要求。⑥ 注意K. ◦.孔距離頂棍孔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最小距離為210mm。大的模具須適當 增加頂棍孔的數量。
  • 什麼是開模具注塑成型
    開模具注射成型的注意事項有哪些:在嘗試通過注塑生產零件之前,請考慮以下幾件事:財務考慮入門成本:為注塑成型產品準備產品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資生產數量確定將注塑成型成為最具成本效益的製造方法的零件數量確定您期望在投資上達到收支平衡的零件數量(考慮設計,測試,生產,組裝,營銷和分銷的成本以及預期的銷售價格)。建立保守的邊緣。
  • 新書《注塑模具結構實戰》正式發售
    對於個人來說,經過在注塑模具行業十幾年的沉澱,從按鍵功能手機模具,到汽車,家電等模具的設計和指導設計。說累積了大量的經驗,一點不吹牛。經過總結,把一些看似沒有章法的東西,以一個大體的框架做了定義和規範。我認為,在模具結構上,不應該是,大致,感覺,應該。抑或,這樣做也行,那樣做也可以。但凡使用的結構做法,均有據可查。
  • 注塑模具有哪些分類?
    不同的注塑件需要用不同的注塑模具進行製作,以滿足不同的產品需求。今天,小編要為大家介紹一下注塑模具的相關知識,想要知道注塑模具有哪些分類嗎?跟隨小編一起繼續看下去吧!常見的注塑模具類型為兩板模,三板模,熱流道模具和直角式注塑模具。
  • 儀錶板專欄—汽車儀錶板模具設計注意事項
    第一時間接收汽車及模具行業最前沿技術及最新動態 打造汽車零部件及模具人都愛看的行業公眾號品牌 因此,現在設計儀錶板氣囊已開始加裝氣囊屏蔽開關。為氣囊的正常開啟,在氣囊上方多設計有氣囊蓋板,在其打開時釋放氣囊。但其與儀錶板匹配處存在可視裝接線,影響整車美觀。為此,近年愈來愈多車型的儀錶板設計為無縫氣囊儀錶板。既能保證氣囊正常開啟,又無可視裝接線。 b.儀錶板按舒適性可分為硬塑儀錶板、軟質儀錶板。
  • 合肥市注塑塑料桶報價灌裝注意事項
    合肥市注塑塑料桶報價灌裝注意事項   合肥市注塑塑料桶報價灌裝注意事項  然後,和塑料桶口配合使用的塑料件,主要為瓶蓋和密封器,對於塑料瓶口的設計應重點考慮如何使塑料瓶口能更好地與蓋和密封器配合塑料桶的底部,是塑料瓶力學性能的薄弱部位,因此底部一般設計成內凹形。
  • 關於非金屬3D列印注塑模具,你所需知道的一切都在這裡
    南極熊導讀:3D列印與注塑成型有很多的關係。通過本文,你可以了解為什麼存在3D列印的注射模具,以及製作的工藝過程。3D列印注塑模具,塑造未來要了解什麼是3D列印的注塑模具,我們從常規的注塑成型開始。
  • 模具哥48P:為什麼注塑件模具要試模
    大多數注塑件產品的缺陷是在注塑件模具塑化和注塑階段造成的,但有時也與設計不合理有關,影響因素包括:射入口的類型,模具模腔數,位置和尺寸,冷/熱流道系統的設計以及產品本身的結構等。因此,為了避免由於模具設計而造成的產品缺陷,我們需要在製作時候,對注塑件模具的進行分析。
  • 330家廈門注塑以及模具相關的企業您知道多少?
    廈門市聖亞達工貿有限公司廈門市銳益工貿有限公司廈門市銳信工貿有限公司廈門市齊強勝模具有限公司廈門市科源電子工業有限公司廈門市湖裡區興源注塑廠廈門市億興達塑膠有限公司廈門市虹鷺鎢鉬有限公司廈門市恆軼精密機械有限公司廈門市和眾達精密模具機械有限公司廈門市和江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商丘市注塑塑料桶批發擺放及使用應注意的事項
    商丘市注塑塑料桶批發擺放及使用應注意的事項   商丘市注塑塑料桶批發擺放及使用應注意的事項  飲用這種後,可能會惹起皮膚過敏。通用級MDPE/HDPE通常的密度範圍從.具有窄MWD,使產品具有高衝擊性和小的翹曲,其熔體指數範圍一般為—。
  • UG塑膠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建議收藏
    UG塑膠模具設計的全過程,建議收藏我們日常生產、生活中所使用到的各種工具和產品,大到工具機的底座、機身外殼,小到一個螺絲、紐扣以及各種家用電器的外殼,無不與模具有著密切的關係。模具的形狀決定著這些產品的外形,模具的加工質量與精度也就決定著這些產品的質量。
  • 氣輔注塑成型簡介及模具技術特點
    它是自往復式螺杆注射機問世以來,注射成型工業最重要的發展之一。氣輔注塑是注射成型的延伸,它是在注射成型技術和結構泡沫注射成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也可認為是注射成型與中空成型的某種複合,從這個意義上,也可稱為「中空注射成型」。其原理是在原來的注射成型的保壓階段,利用壓力相對低的氣體代替型腔內的樹脂保壓。氣輔注塑只要在現有的注射成型機上增設一個供氣裝置即可實現。
  • 關於注塑機試模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千豪磁電
    專業人都清楚:新模具注塑成型之前或機臺更換其他模具生產時,首先我們要進行試模。試模的結果是好是壞會直接影響工廠的後續生產是否順暢。千豪磁電建議在試模過程中必須記錄有用的技術參數,以及遵循合理的操作步驟,以確保產品的批量生產。
  • 注塑模具的結構組成
    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注塑模具的結構,感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1.成型零件成型零件通常由型芯,凹模型腔,螺紋型芯,鑲塊等組成,它是賦予成型材料形狀,結構和尺寸的零件。5.溫度調節系統為了滿足注塑成型過程中的模具溫度要求,需要使用模溫調節系統來對溫度進行調節,常見的有冷卻水,熱水,熱油和電加熱系統等。6.排氣系統模具的分型面上通常會設置一個排氣槽,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模腔中的氣體順利排出。
  • 注塑成型知識講解
    模具溫度:模具溫度對製品的內在性能和表觀質量影響很大。模具溫度的高低決定於塑料結晶性的有無、製品的尺寸與結構、性能要求,以及其它工藝條件(熔料溫度、注射速度及注射壓力、模塑周期等)。壓力控制注塑過程中壓力包括塑化壓力和注射壓力兩種,並直接影響塑料的塑化和製品質量。
  • 模具設計中,定位塊的使用規範
    在注塑模具中,我們將模具劃分為前模部分和後模部分,前模部分和後模部分是經常要打開閉合的,為了保證模具閉合的精度,我們通常會在模胚上增加精定位,那麼我們來了解一下注塑模具精定位的類型及用法。注意事項:斜面上一般情況要求鑲耐磨板,工作面設計儲油槽。出口模具和中大型模具的耐磨板要求採用沉槽固定。沉槽深度6mm,沉槽兩端開通,減少採用小刀精加工的工作量。
  • 注塑模具設計電腦配置清單推薦,千萬別買錯了!
    注塑模具設計對電腦配置要求比較高,以下是一些模具廠設計部的通用配置清單。注塑模具01 CPU:Intel 酷睿i5或i7原因:CPU是運算的核心,因模具圖檔比較大,特別是汽車模 和大的塑件產品對CPU02內存條:至少4G 以上(推薦8G或者16G)原因:設計模具時需要運算大量數據,內存起到緩衝作用,操作時不容易卡死
  • 開模具注塑射出成型
    注射成型是製造塑料零件最常用的製造工藝。使用注塑成型製造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它們的尺寸,複雜性和應用差異很大。注射成型過程需要使用注射成型機,原料塑料和模具。塑料在注塑機中熔化,然後注入模具中,在那裡冷卻並固化成最終零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