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女士在皋蘭路一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鼻子綜合手術,術後鼻子出血,該美容機構建議取出假體。假體取出後大半年時間,金女士並未完全恢復,而當時接待她的醫生多次推脫稱是恢復期沒到。一年時間裡,金女士與家人多次找到該美容機構,但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目前,該醫療美容機構已經轉讓能他人,金女士不知該如何維權。
金女士就是在這家美容機構接受手術的
事件
愛美心切 誰料整容手術失敗
12月21日上午,金女士對記者說,2019年12月20日,她在熟人的推薦下來到皋蘭路一家醫療美容機構,花費8000元進行鼻子綜合手術。「當時醫生取了我的右耳軟骨墊在鼻尖處,術後鼻子就有出血現象。」金女士說,當時為她做手術的醫生是蘭州一家大醫院整形科的劉姓醫生。得知她鼻子出血後,劉醫生和一名護士前來看望她,並稱術後出血屬於淤血,是正常現象。7日後,金女士在醫院拆線時,發現鼻腔有分泌物流出。她詢問醫生為何會有分泌物時,醫生稱她的鼻子未恢復好,屬正常現象。「當時我自拍照片發現鼻梁骨明顯歪斜,我都不敢出門了。」
隨後,金女士多次與劉醫生溝通如何解決鼻子出現的問題,該美容機構建議取出假體。今年3月20日,金女士前往美容院取出假體。但假體取出後,金女士在大半年時間裡並未完全恢復。「當時我的兩個鼻孔一個朝天一個朝地,我的心理壓力很大。」而劉醫生也稱是因為恢復期沒到。「他說需要靜觀三個月,然後做二次手術,之後鼻子會恢復正常。三個月後,我再次前往該美容機構。醫院稱還沒恢復好,建議我繼續休養半年。當我半年後再去找時,對方說要繼續休息,等待自然恢復。」金女士很無奈,現在已經過了一年,她再次找到該醫院,對方卻稱不一定能恢復到術後正常水平。
金女士認為,此次整形手術失敗給她造成了極大的精神困擾和心理傷害。「現在我的訴求是要求他們退還手術費,同時支付我的誤工費、差旅費、精神損害賠償及後期可能產生的治療費等共計7.7萬元。」金女士說。
走訪
美容機構已轉讓給他人
隨後,記者同金女士一起撥通了劉醫生的電話。劉醫生回應說,原本在金女士反映鼻子出問題後,他準備為她進行處理。但因為他在該美容院機構工作期間,只收到過一次工資,所以他和院方協調,在補全剩餘工資後,立即為金女士做善後處理。然而,他多次聯繫該美容院機構負責人,對方卻不接電話。「後來負責人告訴我,不用我再做處理,由另一位醫生接手處理金女士的問題。」劉醫生在電話中說。根據劉醫生提供的聯繫方式,記者再次聯繫該美容機構負責人,但電話始終未接通。
隨後,記者和金女士來到該美容機構。一位李姓男子稱,該美容機構已經轉讓,由他們接手。以前發生的糾紛,當事人可以直接走相關流程投訴解決,他們無法處理。採訪中,該美容機構工作人員還報警稱記者擾亂其經營秩序。皋蘭路派出所民警出警後,對方才配合記者做採訪。記者注意到,該美容機構並未在顯眼位置懸掛工商營業執照,僅掛有一張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當記者詢問是否有證照時,一位穿著白大褂的女士稱,營業執照由其他工作人員帶到政務大廳去做法人變更了。
律師
整容失敗這樣維權
遭遇這樣的情況,金女士應該如何維權?甘肅隴達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峰治說,在做整容時,消費者務必索要、保存好相關收據、發票、病歷和術前照片,記錄下整形程序及手術期間需要使用的相關物件。在選擇醫療機構時,主動索要並查看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相關資質。一旦出現糾紛,保管好證據,並及時前往權威的鑑定機構進行鑑定,確定整容機構的醫療行為與後果間的因果關係。同時,將自己權益受損的情況投訴至相關部門進行維權。
記者採訪過程中,商家報警後有民警介入。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也可申請由民警為雙方的投訴事項做個筆錄, 當做第三方證據。商家未公示懸掛相關資質的,當事人可在拍照取證後,直接向衛生監督部門投訴舉報。至於商家所說因法人變更無法出示執照的問題,只要不涉及到主體資質的變更,只要商家的工商營業資質沒有被註銷,不管股東或法人有任何變更,也不影響主體承擔民事責任。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華曉婧 文/圖
原標題:女子在蘭州亞美亮睛睛醫療美容整容失敗 機構換老闆了不知如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