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人體的血脂中,一般由甘油三酯、膽固醇這兩種類型的脂質組成。在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如果發現某一類型的脂質超出了正常範圍,可能會造成脂質代謝異常,從而引起高血脂等問題。
雖然高血脂不會給人帶來什麼傷害,但由於血液中脂質增多,血液就會變得相對粘稠,從而導致血流速度變慢,讓更多的脂類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很容易誘發血栓、腦梗、心梗等血管疾病。
甘油三酯升高時,會有哪些表現?
在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是甘油三酯升高。通常情況下,甘油三酯水平偏高不會帶來什麼特異性症狀,所以也容易被忽視。其實要是仔細觀察,還是可以發現有一些異常情況。
1.眼睛上或許會出現橙黃色或棕黃色的斑塊,俗稱瞼黃瘤,可隨血脂升高而變大,多發於中年婦女。
2.一天中,可能視力出現短暫性下降,過一會即可恢復,尤其是晨起或午睡起床時。
3.可能會感到頭暈頭痛,早晨起床時比較明顯,有時出現胸悶氣短,在走路或做運動時比較吃力。
甘油三酯居高不下,會造成哪些危害?
1.體重暴漲,肥胖
甘油三酯升高,意味著體內的脂質含量是超標的。如果這大量的脂質不能及時代謝掉,就會一直存留在體內,導致體重暴漲,從而引起肥胖。長期肥胖,對健康也是不利的。
2.誘發高血壓
甘油三酯的含量增多,對血壓水平也會造成很大影響。因為一旦血液變得粘稠,血管容量就會變大,同時血管的收縮就會比較劇烈,所以會刺激血壓不斷升高。
3.糖尿病情加重
人體內的胰島素會參與糖分的轉化,將其轉變成甘油三酯。如果食用大量的糖,不僅會損耗大量的胰島素,同時也會造成甘油三酯增多,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糖尿病不斷惡化。
4.心臟血管堵塞
甘油三酯增多之後,對心臟動脈也會造成一定的傷害。因為血液濃稠度升高之後,脂類物質就會附著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阻礙了血液流動的通道,導致心臟供血不足。
飲食上,改掉2種習慣,血脂或許不會輕易升高
1.高脂肪飲食
高脂肪的食物,包括燒烤、紅燒肉、油條、動物內臟等。這些食物雖然美味,但往往需要濃油赤醬來烹製,長期食用,會導致攝入脂肪超標,對身體是很不利的,所以要儘早戒掉這樣的飲食。
2.高熱量飲食
高熱量的食物往往會帶給人很強烈的飽腹感,比如土豆、麵條、紅薯等。偶爾食用對身體是有好處的,但如果經常或大量食用,難免導致熱量超標,從而引起肥胖,加大高血脂的風險。
甘油三酯升高,做好3件事,讓血脂乖乖服從你
1.多喝水
血液中的脂質含量變多的時候,通過多喝水,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衝刷脂質,降低血液濃度。喝水時,往裡加入讓甘油三酯「害怕」的青 梅 柑 桃,有助於清理血管壁上附著的甘油三酯,促進脂質分解,提升代謝速率。因為裡面含有大量的胺基酸、維生素、歧化酶等物質,可以幫助疏通血管、提升血管彈性、促進血液循環,對於高血脂是很有益的。
2.調整飲食
如果平時愛吃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食物的人,一定要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保持營養均衡而清淡的飲食是很有必要的。比較建議的是選擇吃一些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多吃深綠色蔬菜,多吃低糖水果,主食多吃粗糧,這樣就可以做到營養均衡且飲食清淡了。
3.戒菸限酒
煙和酒中,都含有一些不利於血管的物質,比如香菸中的尼古丁,酒精分解後產生的乙醛等。這些物質會刺激血管收縮,加速脂質沉積,不利於維持血脂穩定。所以一定要戒菸、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