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唐:如何判斷一個人能否成事?

2020-12-22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作者|馮唐 來源|24氪金(ID:kingsof24)

什麼樣的人能成事?

準確來講,這是個偽命題。不過,雖並無固定答案和統一標準,但還是有一些規律可循,章法可依。今天要傳授給大家的「識人大法」,不僅可以幫我們辨識成事之人,還能辨識諸如好老公、好男友、好女友、好丈人等候選人。簡直就是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通用法則,心動了嗎?

其實,成事之人,身上大致都逃不過以下幾種特質:

成事的人,往往是性格底色悲涼之人

回望歷史,那些彪炳千古的偉人,不乏徹底的悲觀主義者。屈原寧願沉江,也不想在這個世界上混了。因為他看透,這個世上的人渣遠遠多於成事的人。有美好風骨的人太少了,人間不值得,就算曆盡萬年他也不願回到人間。

真正成大事的人,深接觸的話,往往能嗅到一絲抑鬱症的氣息,他的心血往往不被理解,他對人間沒有太多期待。但如果他只是做被世人理解的事兒,他就不是一個真正能成大事兒的人。所以,成事的人底色往往會是悲涼的。

成事的人,需要中庸平衡的個性

成事的難,難在對成事之人綜合素質的要求,是相互矛盾的。

曾國藩有云:軍事需要「悍鷙之氣」和「安詳之氣」,而前者易生出「驕氣」,後者易生出「惰氣」。可見,真正能帶兵打仗的將才,需要中庸平衡的混合個性。

那麼性格中矛盾怎麼平衡呢?曾國藩似乎是做到了,白天打仗,晚上在家練字,讀聖賢書。但只享受了六十一年陽壽的他,從任何角度來說都不是一個長壽的人。不得不說,這跟他追求中庸平衡而壓抑天性、積鬱成疾有關。

作為大師的超級粉絲,撇開他那些流傳於世、齊身治國的箴語良言不說,「大抵浮生若夢,姑且此處銷魂」或許是我心目中曾國藩文採裡最燦爛的兩句。讀此句,再參考曾國藩披荊斬棘的戎馬一生,令人不禁唏噓,人生的無奈,大抵不過如此。

成事的人,要耐煩

收聽過《馮唐成事心法》這門有聲課,或者看過《成事》這本書的人都知道,我的九字箴言中第一句就是「不著急」。其實「不著急」就暗含耐煩的意思,「耐煩」二字是做事的首要修養,既然要成事,就要做事,做事哪有不煩的?既然要做成事,就要耐得住煩。

曾國藩在其他很多場合裡都說:「居官以耐煩為第一要義。」帶兵也是,理學家講功夫,功夫不是一日可得的,是一輩子做事兒修行出來的。

成事的人,要保持精力旺盛

我們老說「精英」,實際上是精力旺盛的英雄。沒有體力和腦力,奢談什麼做事和成事?奢談什麼帶千軍萬馬走過草地、走過雪山、走過一個又一個經濟周期?

如何保持精力旺盛?

曾國藩給出的建議是「君逸臣勞」,心神是君,身體是臣,做到累身不累心。用20%的精力去解決掉80%眼前的事務,保存下來的精力去完成更多事情。就像武俠小說中刻畫的,稱霸武林的蓋世高手,往往都是內力深厚之人。

另外,作為一枚典型的阿爾法男,我給出的保存精力的建議,就是:五公裡之內不坐車,走路。

成事的人,要忍不住做事

這個人是不是能在可以偷懶的情況下,都在偷偷摸摸要做事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衡量這個人是否能成事。

一個想要成事的人,除了一往無前的魄力和對成功的渴望,內心深處都會有一股蠻荒之力。這個才是真正的發動機,是成事真正的源泉。

在今天,我環顧左右,知道「魂魄猶有餘羞」,知道我們不得不幹事兒,不能把這麼美好的世界交給那些傻逼,丟不起這人。

成事的人,要懂得如何去躲藏

這一點,通俗來講,就是,成事之人,一不要裝,二不要吹。

我得承認,這方面我做得很差,二十來歲、三十出頭吹過的那些牛逼,至今想起來都令我汗顏。成大事人不必像我這樣,把志在不朽、經世濟民、名垂千古這些字眼掛在嘴邊,否則容易惹出很多閒話,徒增煩惱。

不必有氣就生,有架就打,要留著「藐萬乘,卻三軍」的鬥志去不朽,去經世濟民。

成事的人,在決定性的瞬間,要能夠挺上去

所謂「得失仍只爭臨陣須臾之頃」。沙盤推演得再好,日常實戰演練再好,「須臾間」,還是要傾力一搏,然後聽天命。也就是說,成敗常常決定於一個關鍵性瞬間,能在關鍵時刻,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的人,往往能成事。

我曾經花了二十個小時從北京往返倫敦,就是為了見一個人,吃一頓飯,談一件事。後來因為這趟「折騰」,這件事就成了。現在想起來,在那個決定性的瞬間,我是能挺上去的。我很慶幸自己是這樣的人,並且準備一以貫之。

最後,不管具備幾條成事特質,能成多大事,希望大家都要向一顆微不足道的星星學習,可以微弱,但要有光,可以照亮自己和他人。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24氪金(ID:kingsof24),作者:馮唐

本文來源24氪金,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馮唐成事心法》:讀書,成事,修行;讀好書,成好事,不斷行
    秉承「成功不可複製,但是成事可以修行」的觀點,馮唐在《馮唐成事心法》中,用「知己、知人、知世、知智慧」四個篇章,從「做人、做事、自我修養」三方面,漸次論證了一個普通人,如何通過自我修養達到「成事」的境界。 01.
  • 曾國藩的「理論」和麥肯錫的「方法」,馮唐的成功可以複製出來
    一個人在自己的領域能夠做到最好,這與其好學習是分不開的。 ——馮唐生在世,如何讓自己發光發熱,成就一番大事,這是每個人都在思考的問題,然而,有些人活著活著就老了,最後一事無成。而有些人就是能夠抓住時間,在最好的時候做做最正確的事,所以他大事已成。
  • 馮唐:煉就終極領導力,靠9個字
    口述:馮唐 戰略專家、知名作家 編輯:三三 供稿:蜻蜓FM《馮唐成事心法》 來源:正和島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我是馮唐。
  • 蜻蜓FM上線《馮唐成事心法》知識地圖,幫助大家提高成事能力
    而馮唐老師對「優秀的人都在做什麼?」這個話題也很有想法。根據馮唐口述整理:這個問題,乍一看,又是「欲望管理」。沒辦法!畢竟某位優秀而偉大的女性——我老媽,曾說過「生而為人,欲望滿身」這種人間佳句。欲望,某種程度上是第一生產力吧。一個人,一生努力的目標,是讓欲望的水波不起、澆滅一切欲望?還是盡力滿足一切揮之不去的欲望,像行屍走肉一般過此生?
  • 馮唐:如何辨認自己有天賦
    所以今天咱們講兩個,一講天賦,二,如何處理天賦。第一點,在必須做的事情上,沒有天賦怎麼辦?我們經常會有一個巨大的困擾:這個事兒我必須辦,但是不好意思,我真的沒有天賦,怎麼辦?我給大家送兩個字解決這個問題,是「有常」,「有」是「有沒有」的「有」,「常」是「經常」的「常」。
  • 馮唐:我看了20年曾國藩,學會了「成事」的3大基本原則
    早在過去的20年裡,馮唐就一直思考「如何成事」這一巨大話題。再經過長達20年的反覆對比,馮唐最終決定選擇了曾國藩作為他「成事」原則上的標杆。結合梁啓超編選的《曾文正公嘉言抄》作為底本,重新寫了一本《成事》。這一切在於馮唐的眼,曾國藩無疑是整個中國歷史上最成功的,同時也是最能效仿的成大事者,他的一言一行無不都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
  • 新書上架丨《馮唐成事心法》馮唐21萬字實用乾貨講述20年實戰經驗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馮唐《馮唐成事心法》正式與讀者見面。馮唐將他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全都寫進了這本實踐指南中,《馮唐成事心法》是他20年持續跨界成事經驗的全面總結。跨界成事典範馮唐首次傾囊相授,現代人必備修行手冊在工作或生活中,我們不斷地面對選擇,是隨波逐流,還是特立獨行?
  • 讀馮唐《成事》有感:若要成事,必先成人,若要成人,必先自知!
    《成事》是作家馮唐的第一部非文藝著作,集合了曾國藩、麥肯錫、馮唐個人20年管理實踐,提供最簡單實用的成事方法論本書由五部分構成,馮唐自序:如何成事?書札家書家訓日記,文集 [2] 馮唐對《曾文正公嘉言鈔》的解讀,以麥肯錫的現代管理方法論,解讀曾國藩的成事學,希望能指導中國管理者克服心魔、帶領團隊、穿越兩難迷霧。
  • 又被馮唐驚豔到了:業餘寫小說的人把20年專業成事心法娓娓道來
    可是大家不知道,馮唐寫詩寫小說都是業務寫作,人家是一名正經的管理者,想想業餘寫作的水平都能如此之高產,高質量,就能想到這個專業的管理水平了。《馮唐成事心法》是馮唐二十年職業管理生涯中吃過的苦、翻過的山、踩過的坑、見識過的人,總結出來的成事心法。
  • 蜻蜓FM上線《馮唐成事心法》,聽馮唐抗「油膩」之路
    2017 年 10 月的某一天,馮唐在義大利公辦,像平時一樣,偶有閒暇有感而發一篇小文後睡去。只是沒想到一覺醒來被自己這篇文章刷屏了。如何避免成為油膩的「中年猥瑣男」?一夜之間成為席捲式網絡話題,「油膩」也成為高頻熱詞,戳痛了現實中的你我。
  • 馮唐:寧用樸拙君子,不用聰明小人
    來源:正和島標準作者:馮唐 戰略專家、知名作家來 源:正和島(ID:zhenghedao)本文摘編自馮唐新作《馮唐成事心法》,正和島作為磨鐵圖書合作方經授權後發布高級領導的關鍵:知人、曉事不參與別人對其他人的評論,一旦聽到大家都誇一個人或罵一個人,他就不說話,默默地走過去,不敢附和。以我對曾國藩的了解,他並不是一個非常厚道的人,他有他刻薄的地方。我本身也不是一個非常寬厚的人,時常也會腹誹。我能體會到他在一大堆人誇一個人或罵一個人的時候,心裡很想湊過去跟著誇或跟著罵,跟大家一塊兒八卦、吐槽、毒舌。
  • 馮侖:判斷一個人能否成事,主要看這3個特徵,十有八準
    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最怕自己在那裡瞎摸索,也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如果有高人之路,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馮侖就是這樣的高人。他是萬通集團的創始人,湖畔大學校董,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開拓者,被公認為商界思想家。
  • 馮唐:這是個偽命題,但大致逃不過這7個特質
    馮唐說,準確的講,這是一個偽命題,沒有固定答案和統一標準,但還是有規律可循,有章法可依。馮唐是個什麼人,敢這麼說?知道馮唐的人,要麼是因為那句「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要麼是因為他寫的那些書。因此對於成事一說,馮唐有絕對的發言權,作為一個1971年出生的人,取得這麼多成就,他確實是一個成功的人。關於成事,馮唐在新書《馮唐成事心法》中,認為成事之人逃不過7大特質,不僅個人可以對照提高,關鍵是能夠識人!
  • 從醫學博士到商界精英再到熱銷作家,馮唐用獨門心法教你如何成事
    比如歐美的麥肯錫方式論,還有清代名人曾國藩的處世哲學,這些都是值得去研究和學習的明面上的方式,不過最近我看過一本著名作家也是高管的馮唐先生的一本書《馮唐成事心法》,這裡面倒是把如何才能成功分析得比較透徹,結合我的人生閱歷和工作經驗,我覺得說得很在理,很接地氣,不是那種MBA教條式的說道,而是真正貼近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和工作。
  • 馮唐:我讀曾國藩,滿紙背後都是2個字
    在二十多年管理實踐的過程中,擔任過麥肯錫合伙人、華潤醫療集團CEO等職務的馮唐一直在琢磨:如何成事?少數人為什麼能成事?為什麼能持續成事?為什麼能持續成大事? 馮唐說:我的管理困惑都在中國,反覆比較,給了我最好幫助的還是中國古書和先賢。
  • 面試官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責任心?
    上一次我們談到面試官如何判斷一個人的溝通協調能力,今天我們再談一談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責任心。任何崗位對責任心都會有要求,那麼什麼是責任心?(通俗點來說,能自發的,積極主動的完成本職工作,同時,如有其他臨時性、突發性的工作需要處理,員工也能樂於接受,同時敢於處理,敢於承擔事後所帶來的的結果)在明白上面責任心的兩層含義之後,那麼作為面試官,怎麼判斷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問題了解:1、你能講一講你所在的部門的組織架構嗎?怎麼分工的?以及怎麼合作的?
  • 笨小孩的「成事」心法
    如何看待「成事」去往上海的高鐵上,因為前兩天的推遲更文,現在不得不擠出休息時間來,為自己許下的允諾努力付出,涓涓細雨的窗外,耳邊是最愛的投入難道不為「成事」所以,我們回溯一下過往人生,是如何看待「成事」這個要求? 笨小孩的故事自小,我就不是個聰明孩紙,記得自初中住校生涯開啟,為考出年級前十的成績,需比別人多花一倍的自習時間去做練習題。尤其是我的記憶力也不如很多小夥伴,所以對不熟悉的內容,要做詳細的筆記再進行消化掌握。
  • 520你需要的表白句子都在這裡,馮唐經典愛情語錄大全
    --馮唐 《萬物生長》【60】:一個人應該用一生去明白欲望就是虛幻呢,還是用一生來追求一個又一個欲望的滿足。 --馮唐 《如何成為一個怪物》【61】:但是,文字和人一樣,很多時候比拼的不是強,是弱,是弱弱的真,是短暫的真,是囂張的真。好詩永遠比假話少,好酒永遠比白開水少,心裡有靈、貼地飛行的時候永遠比坐著開會的時候少。
  • 判斷一個人是否「成事」,就看他身上這三點特質,十有九準
    他認為,一個人能「成事」,就看他有沒有這3點特徵:1.掌握「裸體戰術」第一個特質是掌握「裸體戰術」,攤底牌讓人服氣。如果在溝通、談判的過程中,對方扯皮,使你陷入被動狀態,你該怎麼辦?馮侖說:「攤底牌,先小人後君子,採用裸體戰術。」
  • 書法與做事,曾國藩是馮唐的貴人,白蕉是右軍鐵粉,你的貴人是誰
    《馮唐成事心法》 作者 馮唐好像都還不是。後來才發現,首先馮唐是個愛動腦子的讀書人,其次是他學習的卡位比較高,甚至是跨界的;讓人恍然大悟的是他心中有個「貴人」,一直在鍛造他、成就他,那就是曾國藩。在2020年末出版的新書《馮唐成事心法》裡,引用曾國藩的金句遍地都是。當然,馮唐引用曾老夫子的句子,都不是簡單的摘錄,而是經過消化吸收,加入了自己的深刻思考,闡發得嚴絲合縫,整本書裡瀰漫著東方古老傳統文化的「誠心」和「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