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悠這麼多年的斯巴達三百勇士,真相竟然如此雷人!

2021-02-09 西紅首富

親,在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關註上面藍色字體「西紅首富」。小編提醒:「文章千萬條,真誠第一條;資訊不真實,讀者兩行淚」。

斯巴達三百勇士:一場勝利者編寫的謊言,掌聲應該送給波斯皇帝!

大家好,記得幾年前還在上學的時候,當時的一部大片《斯巴達300勇士》確實在那年火了一把,雖然當時是個中學生窮的厲害,還是被朋友慫恿的去看看他眼中崇拜的不得了的斯巴達鐵血真漢子們。

這種戰役,史書吹噓的成分很大,實際上雙方的差距肯定沒描述的大,舉個例子,明明大敗卻被描述成驚人勝利的戰役,你肯定聽過看過——溫泉關戰役。

波斯大軍高達260萬,卻被斯巴達300人在溫泉關吊打,滿熒幕是擁有胸肌、腹肌的斯巴達人全場超神,打得波斯人血流成河,不忍直視,電影海報都閃爍著王者虐青銅的氣息……

斯巴達三百勇士,名不副實,是勝利者編寫的謊言!

但實際上,這場戰役真的是這樣的麼?

真實的歷史是,總數15萬左右波斯軍(溫泉關前能投入作戰的可能更少)遭到佔據絕對優勢地形近萬希臘聯軍的抵抗,在前兩天正面強攻未果後,第三天,波斯軍用一個漂亮的側翼迂迴,包圍擊敗了希臘聯軍,並陣斬其主帥,取得了完美的勝利。

但由於最後波斯帝國被馬其頓人所滅亡,波斯有關的記載也被銷毀,於是,溫泉關一戰的歷史只能在西方歷史中描述了:

首先敵人的數量加個零再翻一番,精確到264.161萬這種有零有整的神奇數字,然後自己軍隊中要把盟軍、僱傭軍、民兵、後勤統統去掉,只算國王身邊的斯巴達禁衛軍,300個,不能再多了(實際上溫泉關的希臘守軍多達8000餘人,野戰不足但守關絕對綽綽有餘)。

好了,總結一下,怎麼樣實現一場以少勝多的史詩級戰役?

第一,把自己兵力減個零,把對方兵力加個零;第二,寫進史書,並把對方是史書毀滅掉。(當然要實現這一步必須是最終戰爭的絕對勝利才行)。

波斯人入侵希臘,作為後人的我們都會將這場希波戰爭習慣性地視為「蠻族與文明」之間的對抗,其中蠻族當然指波斯,文明當然指希臘。

掌聲應該送給波斯皇帝:薛西斯,你受委屈了!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也是照著這個路子來的,而且還推到了極端,波斯國王薛西斯被搞成了那副鬼樣子,自然是為了凸顯波斯人的荒淫和非我族類。

但這實際上是後來才建構出來的一種對立,當時的希臘人未必都這麼想,尤其是斯巴達人,歷史上的斯巴達人在希臘各城邦中反而和波斯人交往最密,即便是在薛西斯敗退之後也不願稱波斯人為「蠻族」,而只稱之為「異族」。

如果看希羅多德的話就能非常明顯地看到,斯巴達人願意出兵抗擊波斯,根本不是為了什麼希臘人共同的自由,而只是想保全斯巴達自己,後來波斯陸軍攻進雅典所在的阿提卡半島時,斯巴達完全沒有派兵援助,這直接導致了雅典陷落和雅典人被屠殺。

說到溫泉關戰役本身,雖說斯巴達三百勇士最有名,不過同時參戰的還有數千其他城邦的希臘人,到最後馬上要被攻破的時候,列奧尼達才遣散了大部分除斯巴達人外的希臘聯軍,底比斯人確實慫,但斯巴達人也沒電影裡拍得那麼英明神武、刀槍不入。

還有一點是關於神諭的,德爾菲神廟在電影裡基本被黑成狗了,這完全是對史實的歪曲,且不說別的,神廟裡那些糟老頭子是什麼鬼?明明神廟裡應該是神女啊。

況且,當時德爾菲神廟還是給希臘人提供了很多正面的神諭的,正因為如此,後來地米斯託克利才有發揮的空間,領著希臘聯軍的海軍在薩拉米斯打了一場打勝仗,決定性地導致了薛西斯退兵,溫泉關戰役雖然很有名,但從歷史上看,其對戰局的影響遠遠不如薩拉米斯海戰。

總之,這部電影的改編和真實歷史肯定是差了老遠的,電影對溫泉關戰役做了非常意識形態化的處理,這種處理方式使得電影帶上了很強的種族主義的色彩,看了這電影的,建議再讀讀希羅多德或者隨便哪本希臘史的教材清清毒。

溫泉關有這樣一段話:「過路的客人啊,請帶話給斯巴達,就說我們在這裡盡忠死守,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畢竟扛大梁的主角是斯巴達300勇士,好比黃海大戰記住鄧世昌的多,但問你跟鄧世昌一條船的其他人叫什麼名字誰還記得住。

相關焦點

  • 三分鐘帶你看完——斯巴達三百勇士
    觀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部美國大片——斯巴達三百勇士。公元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統率50萬大軍大舉進攻希臘。此前他曾派使者前去招降,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認為這是對自己和臣民莫大的侮辱,毅然決然地把來使全部坑殺。
  • 影評《斯巴達三百勇士》觀後分享
    《斯巴達三百勇士》劇照影片《斯巴達三百勇士》便是將這場戰役生動地擺在了我們的眼前。影片中的斯巴達國王裡奧尼達親率300勇士在溫泉關與薛西斯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以300勇士陣亡為代價,斬殺薛西斯2萬將士,並為希臘各城邦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影片以斯巴達國王裡奧尼達為主線,向人們講述斯巴達戰士的一生。同時也為最後的300勇士寧願戰死,不願後退的結局買下了伏筆,不免世人覺得可敬可泣。
  •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三百勇士戰十萬波斯軍,是杜撰還是史實
    斯巴達勇士是如何煉成的?三百勇士戰十萬波斯軍,是杜撰還是史實在古希臘有這麼一個城邦,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幾乎與世隔絕,這就是聞名於世的斯巴達城邦,而這裡的人名被尊稱為「斯巴達勇士」。公元前480年,斯巴達國王率領300勇士抵抗十萬波斯大軍入侵的故事代代相傳。魯迅先生曾在《斯巴達之魂》中感嘆到:「地球不滅,則終存斯巴達武士之魂」。傳唱千年的斯巴達勇士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呢?而三百勇士對抗十萬波斯軍是真實的嗎?古希臘各城邦之間為了爭奪土地、財富和奴隸,相互之間經常發生戰爭,斯巴達為了保護和擴大自己的城邦,需要培養出尚武好戰的公民。
  • 《斯巴達三百勇士》與美國人的文化優劣觀
    2007年3月,好萊塢華納公司史詩巨作《斯巴達三百勇士》以累計超過7000萬美元的收入雄踞北美票房榜首。這部電影用古典色彩、壯觀場面和精湛特技將兩千多年前發生在希臘要塞溫泉關的慘烈悲歌演繹得酣暢淋漓、如泣如訴。
  • 斯巴達三百勇士戰勝波斯四十萬強軍?其實真正的經過是這樣的
    我們都聽說過斯巴達和波斯的軍隊交戰的那一場戰役,在那場戰役中,斯巴達的勇士雖然只有三百人,但是完全發揮了幾十萬人的作用,他們把波斯的軍隊給打敗了,讓波斯人只能灰溜溜地回國去了。這個傳說誇大了斯巴達的勇士們,他們的勇猛和善戰曾經讓無數人都為之折服,不過,這並不是真的,傳說就是傳說,真實的歷史是,他們確實交戰了,不過,斯巴達的軍隊也不只有三百人,並且,最後的勝利是屬于波斯人的。在公元前四百多年,統治波斯的人是國王薛西斯。他的祖輩們一直都夢想著要佔領並且統治希臘半島,不過,他們的野心也一直都沒有實現。
  • 電影中的斯巴達三百勇士
    而我們這部電影主要講的就是希波戰爭中的溫泉關之戰,這是一場為廣大歷史愛好者熟知的經典戰役,列奧尼達斯率領三百勇士力據十萬大軍的英雄傳說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同時也引出過無數人的疑問:為什麼希臘城邦只派出如此稀少的兵力保護國門呢?實際上,真正守衛在溫泉關的並不只有300名斯巴達人。
  • 斯巴達三百勇士,溫泉關殺死近兩萬波斯聯軍,背後究竟是何原因?
    熟悉希臘歷史的人一定會知道大名鼎鼎的斯巴達,畢竟作為一個以武力聞名的城邦,它可是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想當初斯巴達僅憑藉三百勇士,在溫泉關戰役竟然能夠殺死近兩萬波斯聯軍,如此強大的戰力,背後究竟是何原因?1、嚴苛到幾乎變態的訓練制度斯巴達社會分為三個等級,斯巴達公民、庇裡阿西人以及希洛人。
  • 斯巴達的三百勇士,決死統帥決死士兵!
    《斯巴達300勇士》是一部比較成功的影片,這部影片講的是波斯國王率大軍大舉進攻希臘,希臘的小城幫不敢應戰,繳械投降。但是,面對強大的波斯軍隊,斯巴達並沒有投降,而是選擇應戰。在沒有獲得議會允許的情況下,斯巴達國王親自率領300哥勇士進行抵抗。經過激烈的戰爭,最後,斯巴達被出賣。300名戰士全部陣亡。
  • 斯巴達三百勇士向死而生
    公元前480年的今天,著名的斯巴達三百勇士全部陣亡在溫泉關。 希臘聯軍在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的帶領下在溫泉關,瘋狂抵擋著近十萬由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親率的精銳波斯大軍。溫泉關本屬於兩邊狹小地關卡,在狹小的通道中兩者正面碰撞。
  • 《斯巴達三百勇士》續集8月上映 名logo曝片
    《300勇士:一個帝國的崛起》片名logo《300勇士:一個帝國的崛起》劇照天天新報報導 2006年掀起銀幕暴力復古風的《斯巴達三百勇士》目前正在拍攝續集。上周末,片方曝光了影片片名Logo,續集正式定名為《300勇士:一個帝國的崛起》。影片故事內容更像前作《斯巴達三百勇士》外傳。故事時間發生在前作10年之前,以馬拉松戰役為起點,故事主角從斯巴達王國首領列奧尼達斯變成了前作中他們的最大對手、波斯國王薛西斯。據悉,除了故事之外,《300勇士:一個帝國的崛起》與前作《斯巴達300勇士》的主創人員也重新大換血。
  • 邊看邊學:看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學英語
    在2007年度的歐美票房排行榜中,《斯巴達克三百勇士》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奇異的視覺效果,暴力的動作場景以及令人熱血沸騰的冷兵器搏鬥,徹底震撼人的耳目。如果沒有在大屏幕上觀看,不得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建議考研的學子們在塵埃落定後,飽一飽眼福。
  • 專注影視觀後感之《斯巴達300勇士》
    首先小編不是宣傳《斯巴達300勇士》這部電影,只是個人看了之後感覺很震撼,今天看的是第3遍。震撼的場面,真正的勇士。電影裡面也有許多少兒不宜的場面,暴力,血腥。影視效果沒得說很刺激。看完之後還是讓人回味無窮的。
  • 斯巴達三百勇士力戰幾十萬波斯軍,到底是神話杜撰還是歷史事實?
    古希臘時期,著名的斯巴達勇士力戰波斯軍的故事代代相傳,影視劇中也有很多展現斯巴達勇士的勇敢和好戰,讓人心生敬仰和敬畏。但是一個300人的軍隊能夠和幾十萬的大軍抗衡,這難道是科幻小說嗎?顯然不是,史學家在研究了古希臘時期的大量資料表明,所謂的斯巴達300勇士可能是後人為了展現斯巴達士兵的勇氣和民族氣節,故意將參戰人數減少。其實根據當時戰爭的數據統計顯示,波斯參戰人數達幾十萬,雖然斯巴達人數較少,但也不至於是300人,實際上有七千人左右。如此大規模的戰役,斯巴達為啥只有傳說中的三百人呢?這要從歷史上有詳細記載的溫泉關戰役說起。
  • 斯巴達三百勇士的最後一夜,睡覺已經變成了一種奢侈
    連續三天的戰役,列奧尼達坐在用波斯士兵的屍體堆成的戰壕的上望著遠去的的太陽,他不知道自己還可以撐多久,他也不知道身邊的兄弟還可以撐多久,但是他明白只有當他們最後一個人倒下後才算結束,沒有到最後一個人倒下斯巴達三把勇士就還在。
  • 三百斯巴達勇士VS上萬波斯「不死軍」,斯巴達勇士是怎樣煉成的?
    古斯巴達,這種合法化的「偷竊」是為了訓練小勇士的偵察、布置埋伏、奇襲、搶掠的技能。告別少年,滿20歲的斯巴達勇士們,已成長為一名正式的軍人,這時結束教育階段,開始接受正規的軍事訓練。斯巴達人的主要戰術就是利用方陣。方陣戰術不僅要求勇士的勇敢,還要求相互配合和紀律嚴明,以保證在戰爭中進退自如。
  • 歷史的真相是《斯巴達298勇士》
    昨日寫了一下古希臘的「同性戀」軍團後,心血來潮,又重溫了一下《斯巴達300勇士》。 這部電影在2006年確實全大火了一把,電影成本大概是7000萬美刀,上映一星期就回本了,最終全球也取得了大約四億左右的票房,作為電影本身無疑是成功的。
  • 《斯巴達300勇士》-搜狐娛樂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300勇士》過於暴力、血腥,未能通過電影局審查,將不會在內地上映。   結果,薛西斯的使者在眾多希臘人的反抗熱潮中吃盡了苦頭。此時,為了抵禦強敵,勇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斯(傑拉德·巴特勒)親率由各處集結而來的希臘聯軍約七千人,率先趕到溫泉關,扼守住地勢險要的關隘之地。
  • 《斯巴達300勇士》一部看了熱血沸騰的電影
    說實話,作為一個直男,看著這麼多光著膀子的肌肉男我竟然會有一絲小小的興奮?興奮了點不在於那種基情,更多的是對他們肌肉的欣賞。有人說女生曲線的身材是一種美,但男生肌肉的身材也是一種美的表達方式。力與美是同時存在同行並存的。完美的肌肉身材代表著一種健康的身體。所以才會有那麼多人去健身去讓自己的身形更加的好看。以前有看過一部關於斯巴達的電影。
  • 中國也有「斯巴達300」勇士?駐軍將領與蘇武齊名,卻鮮為人知
    斯巴達300勇士斯巴達三百勇士的大名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了,僅300餘人的斯巴達士兵奮力抵抗數萬波斯大軍,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傳奇。那你可知道在中國也有這麼一支堪稱東方版「斯巴達300勇士」的隊伍,他們的名字叫做大漢都護三百勇士,那又有怎樣的故事發生在他們的身上呢?在東漢初期,北亞州一帶出現了一個持續將近十幾年的小冰河期,導致北方的眾多遊牧民族失去了原本的生活來源,草場沒了,牛羊或凍死,或餓死。但與此相比,南方地區幾乎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糧食豐收,人民安居樂業,北方人民那叫一個眼紅。
  • 斯巴達300勇士很厲害?古代漢朝200人吊打2萬斯巴達人
    電影《斯巴達三百勇士》說起斯巴達勇士,許多人都會想起《斯巴達三百勇士》這部電影,在電影中,斯巴達國王帶領300名斯巴達戰士,在溫泉關阻擊五萬波斯軍隊,雖然三百勇士全部戰死,但是他們殲滅了大量波斯軍隊,甚至波斯皇帝都被斯巴達國王的標槍擊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