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夜空飛將來——絕世戰機「黑寡婦」的中國故事

2020-12-12 國防時報排頭兵

【武備部】壹

北京有個收藏了許多軍用飛機的博物館,即位於北航校園內的北京航空航天館。藏品不少,實體飛機有三十餘架,其中最奪人眼球者,是一架綽號為「黑寡婦」的戰鬥機。通體黑色、個頭巨大的它,通常與「全球僅存兩架」的描述聯繫在一起,異常珍貴,乃是北航鎮館之寶。

另一架僅存的「黑寡婦」在美國俄亥俄州空軍博物館,同樣是屬於鎮館級別的寶物。

保存在美國俄亥俄州空軍國家博物館的另一架「黑寡婦」

它從哪兒來?曾到哪兒去?幹過何事?為何最終僅餘兩架?其中之一又留在了中國?

來自英國的求援

「黑寡婦」,官方名稱P-61夜間戰鬥機。

這是美國人在二戰時期研發出來的軍用飛機,第一次上天的時間是1942年5月26日。同日,中國遠徵軍第一路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在緬甸殉國。緬甸失守,中國對外求得抗

戰急需物資的最後一條陸上生命線被切斷,從此盟國援華只得以飛越喜馬拉雅山的「駝峰航線」進行。

同月,日軍開始華北大掃蕩,八路軍高級將領左權陣亡,抗戰進入最艱苦階段。

不止是緬甸,不止是中國,二次大戰的烽火正在地球上熊熊燃燒,德意日軸心國正處於侵略狂潮的高峰,四處開打,不可一世,中、美、英、蘇等盟國在通往勝利的路上還要經歷許多犧牲與苦難。

殺寇!

誕生於戰火中的「黑寡婦」之命運已經註定。

其名為夜間戰鬥機,顧名思義,不同於在白天飛行作戰的飛機,這種飛機是為夜間活動而設計。

由於航空一類事情與普通人的距離,夜間飛行作戰的困難鮮為人知。遠離堅實大地,置身於四下無物的空中飛行,本身就是一件頗需要膽量與技巧的事情,否則飛行員之選拔何以如此之嚴格?試想那空蕩蕩的飛行環境還換做了伸手不見五指的夜空,而且是月黑風高,沒有任何光亮的提示,這種飛行豈不是難上加難?險上加險?到了多山地帶的話……

二戰時期,一架正在起飛的英國夜戰型「蚊」式飛機,通過背景與地面燈光的對比可以想像夜間飛行的難度

解決辦法不是給飛機裝車燈一類的東西,那裡是天空,不是地上的高速公路。

而是裝雷達。

只是雷達這種今天已經普遍應用的設備,在當時還屬於高度的軍事機密,最為先進的技術,乃是掌握在英國人手中。早在1940年至1941年納粹德國對英倫三島的狂轟濫炸中,英國人正是以其雷達陣發揮了大效力。為了對付德軍的夜間空襲,英國人還改裝了一些雷達裝到飛機上去,使其能在夜間出擊,進行攔截。

名字很好聽,「英俊戰士」,效果卻不太好,畢竟是改裝貨。

在北非地區作戰的一架「英俊戰士」

當然雷達技術遠遠落後於英國的納粹德國,派來襲擊的轟炸機上也並無雷達的配備,但是作為襲擊者的他們,有確定的轟炸目的地,可以按照戰前測定規劃航線,炸完原路返回,炸的又是地面大型固定目標——城市,不可能突然搬走,即便是實行燈火管制也難以逃過,夜色反而成為了他們的最大掩護。

難題都留給了攔截者。

英國人嘗試過給戰鬥機裝探照燈,實戰證明那是一個餿主意。

一名英國地面瞭望員正在搜索天空,在夜間他的作用小得可憐

情急之下,英國人向美國人求助。

當時距離日本偷襲珍珠港還有一段時間,美國國內盛行的是孤立主義,尚沉睡在太平幻夢中的美國人大多是一種旁觀者的態度,似乎戰爭離他們很是遙遠。但以羅斯福總統為首的上層不可能也如此糊塗,早在1940年總統換屆選戰如火如荼之時,就有名為臺柴特使團的英國來客。

他們帶來了許多絕密軍事科技,其中之一,便是雷達。

交換的條件是美國支援,其中之一,便是為英國火速研發出一種搭載雷達的專用夜間戰鬥機。

強大卻不幸運

當時美國尚未有獨立的空軍,空中力量分屬陸海,名為陸軍航空隊和海軍航空隊,研發夜間戰鬥機的事情落在了陸航的頭上。

陸航火速制定出技術標準,然後公開招標,美國二十餘家飛機製造商,卻只有兩家前來競標,搭載雷達的夜間戰鬥機,並非一件容易製造的東西,

最終中標者為諾斯羅普公司。

這個公司的傳世名片中包括B-2隱形戰略轟炸機等頂尖戰機,但在當時尚算不得美國一流,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空軍早在抗戰爆發時便已有該公司所產「伽瑪」輕型攻擊機若干架,用於痛擊日寇。

諾斯羅普公司經典之作B-2隱形戰略轟炸機

全球第一架專用夜間戰鬥機即將誕生。

在日本偷襲珍珠港前大約一年,諾斯羅普公司確定了這種夜間戰鬥機的設計方案。與大多數隻裝一具發動機的戰鬥機不同,這種夜間戰鬥機是裝兩具發動機的雙身設計,看起來如同一架中型轟炸機大小。之所以如此,全在於機載雷達,那是此戰機靈魂之所在。即便有英國人的保密技術相贈,代表當時世界最高水平的雷達,依然尺碼頗大,不得不以這種雙身設計以配合。

大型的機體同時也帶來了火力增強的可能性,與那些裝備幾挺機槍的戰鬥機相比,這種戰機擁有4門20毫米機炮和4挺機槍的強大火力,完全能做到一擊必殺。

而看似笨重的它,因為設計師的才華,具有特別優異的機動性,甚至能以一臺發動機飛行,這可是當時無人能及的絕技。

陸航給其編號為P-61,P是pursuit的首字母,意為驅逐機——戰鬥機的舊稱,驅逐敵軍飛機之意。又因其專用於暗夜作戰,獵殺敵軍轟炸機,火力兇猛,便得了一個「黑寡婦」的官方綽號。那黑寡婦是北美一種常見劇毒蜘蛛,毒性為響尾蛇十倍,特別是其交配後雌蛛將雄蛛吃掉的性情令人膽寒。

「黑寡婦」會讓敵人膽寒。

「黑寡婦」原型機

但強大並不意味著幸運,相反,強大往往是與更多的挑戰並存。

在「黑寡婦」讓敵人膽寒之前,就先遇到了來自自己人的挑戰。面對這款設計相當成功的戰機,陸航突然削減了訂單,原本1200架的合同改為兩百來架。原來當時納粹德國忙於入侵蘇聯,對於英國的夜襲已經基本中止,夜間戰鬥機的發揮空間大大縮小。

尚未殺入戰場,便幾乎失去戰場。

更讓「黑寡婦」心寒的是,原本預想的最大客戶英國人,由於威脅的遠去,不僅對其不再感興趣,還挑起毛病來,稱其速度太慢,根本不足以勝任夜間攔截德軍飛機的任務。更加諷刺的是,英國人反倒向美國人推銷起他們自製的「英俊戰士」改進型和另一種「蚊」式飛機來。這番推銷之下,那些在歐洲作戰的美國陸航部隊將領們,竟然紛紛贊同英國人的意見,迅速形成一股巨大的輿論壓力,要陸航方面拒絕接受「黑寡婦」戰機。

需知當時英美中法蘇雖為盟國,但援助都是以貸款方式進行,戰爭結束後是要償還的,英國人不愧是商業文明的子民,戰事稍有減緩,便將心思放到了做生意上,美國人買一架英國造的飛機就可以抵消許多貸款。至於那些不愛「國貨」的美國將領,其中緣故就不得而知了。

眼看就要被趕出歐洲的「黑寡婦」先要為自己的生存而戰。

它的支持者不多,溫斯頓·克拉茲上校是其中有力一位,此公是美國陸航夜間戰鬥機部隊的訓練主官,他深知作為全球第一架專用夜間戰鬥機,「黑寡婦」的性能絕非英國人那些改裝貨可以相提並論。在其力主之下,「黑寡婦」和英國人推薦的飛機進行了兩次比試,按照美國陸航戰史的記載,比賽結果為「所有高度上英國人的飛機都不行,被拉下一大截」。

好不容易贏得些尊嚴之後的「黑寡婦」,遲至1944年7月才正式進入對納粹德國的戰場,那都是諾曼第登陸之後的事情了。美國人在這裡投入了三個夜戰中隊,有近四十架「黑寡婦」,戰果少得可憐。在義大利方向,美國人早在1943年就投入了四個夜戰中隊,不過飛的都是「英俊戰士」,他們直到1944年年底才得到「黑寡婦」,戰果更加稀少。之所以出現這種局面,並非是英國人的推銷說辭反映了客觀真實的情況,更非「黑寡婦」無能。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黑寡婦」太過厲害,敵軍稍有接觸,便不敢再來,形成一種沒有飛機讓你打的尷尬局面。

倒是在以空前殘酷而著稱的蘇德戰場,德軍空中力量依然有兇狠的反撲,特別是1944年6月21日成功夜襲蘇聯烏克蘭地區波爾塔瓦等機場,造成盟軍重大損失。由於蘇聯夜間戰鬥機部隊力量不足,美國遂提出派幾個裝備「黑寡婦」的夜戰中隊去那裡助戰。不料蘇聯方面對此態度冷淡,聲稱保衛蘇聯領空是蘇聯戰鬥機部隊的事情,不用美國人幫忙。回絕之下,原本都裝船運到了埃及的幾個中隊只得另飛他地,其中一個番號為427的夜戰中隊於1944年9月底被調往了印度,劃歸中緬印戰區。

所謂中緬印戰區,乃是二戰時期盟國對於中國、緬甸、印度戰區的一種劃分,主要的地面部隊為中國軍隊,英美則提供海空力量,對手自然是日本人。

在427中隊到來之前,有番號為426的夜戰中隊到達此地。由於當時太平洋地區尚處於日美激烈爭奪之下,飛機一類的武器都是自美國本土走大西洋繞好望角過印度洋的運輸路線,萬裡迢迢,往往是人到了飛機還沒到,飛機到了還要卸貨組裝,頗費時日。426中隊剛剛弄好4架「黑寡婦」,就被緊急調往中國。

目的地是成都新津機場,時間是1944年10月5日。

飛援成都殺日寇

「飛虎將軍」陳納德和他的「飛虎隊」之戰鬥故事早已為人所知,美國參戰後「飛虎隊」演變成了14航空隊,成為與中國空軍並肩作戰打擊日寇的重要空中力量。鮮為人知的是當時還有一支20航空隊,專門從事對日轟炸的任務,「黑寡婦」要去保護的正是這支部隊麾下的轟炸機。

由於其曾經重要的地位,與「黑寡婦」的密切關係,以及現今模糊到屢屢與「飛虎隊」混淆的名聲,這支部隊不得不在此處一提。

在美國的軍事力量中,空中力量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儘管當時尚未有獨立空軍,卻早有運用空軍遠程奔襲敵國縱深,從根本上削弱摧毀敵國戰爭實力的思想,是為戰略轟炸。歐洲戰場上,早在1942年6月美國就開始了對德國的持續戰略轟炸。亞洲及太平洋戰場上,則因為日軍控制區域的廣大,距離太遠,缺少能飛到日本本土的轟炸機,戰略轟炸難以進行。直到1943年底美國波音公司研發出了一種綽號為「超級空中堡壘」的遠程轟炸機B-29。

在戰爭史上,「超級空中堡壘」B-29是作為不亞於核彈的戰略性武器而曾經輝煌的存在過,對於日本軍國主義而言,B-29的內涵更遠遠超出了飛機所能容納的範圍。美國陸航部隊用B-29對日本實施的戰略轟炸摧毀了主要的大城市,殺死超過一百萬人,最後還投放了兩顆原子彈,迫使天皇下詔投降。

首次出擊日本的B-29部隊,正是20航空隊,而他們首次出擊的基地,正是成都。要特別提醒的是,成都是出擊基地,而非其固有基地,這些B-29的固有基地在印度,其作戰的路徑是從印度滿載燃油飛到成都,然後在成都加油並帶上炸彈出擊。

之所以選擇成都為基地,乃是當時盟國所控制的區域中,距離在B-29作戰航程之內的地方實在不多,適合修建B-29這種大型飛機機場的地方,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安全方面的考慮,位於抗戰大後方的平原城市成都是最佳,同時也是唯一選擇。

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遠程轟炸機,B-29滿載起降重量接近80噸,此前美軍最大轟炸機「空中堡壘」B-17起降重量不過30餘噸,為其修建機場絕非易事,加上當時中國工業十分落後,修建幾條馬路都頗為艱難,何況還是如此高難度的軍用機場?

而且期限緊迫,1943年年底美國方面表達此意圖後,希望中國方面在1944年6月前便要完工,以早日展開對日打擊。

半年時間,即便是放到科技高度發達的今日,要修出一個中等規模的機場來也是頗有些不可思議的事情。

美國人要求的還不止一個,而是包括四個轟炸機機場在內的十餘個軍用機場。

已為抗戰貢獻了大量物資與兵員的四川,再度肩負起了這一史無前例的重任,動員29縣50餘萬民工,在完全缺乏機械化施工工具的情況下,除了少量用於運輸的車輛外,硬是以原始工具在半年時間內修出了一批當時世界一流的軍用機場,將成都地區變成了全球最大的軍用機場集中區域。

對此,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特派員曾有評論:「修築空軍基地所用人力之多,為兩千年前修築長城以來所僅見。」

1944年6月15日下午4點16分,進駐新津、廣漢、邛崍和彭山四大轟炸機機場的20航空隊75架B-29帶著高爆炸彈與對軍國主義之仇恨,迎著斜陽餘暉向日本本土的八幡鋼鐵廠出擊。首戰告捷之後,20航空隊又相繼出擊偽滿洲國昭和制鋼所(鞍山鋼鐵廠前身)、日本本土佐世保海軍基地等處,讓日本軍國主義分子開始陷入惶惶不安的境地。

相比於在歐洲進行戰略轟炸時德軍兇猛的攔截,盟軍在亞洲最擔心的事情並非日軍戰鬥機的攔截,事實上日軍戰鬥機的攔截相當微弱,甚少造成B-29的損失。盟軍最擔心的是日軍對成都發動報復性轟炸。抗戰期間日軍一直以其空中優勢對重慶、成都等地實施長時間轟炸,這一局面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有很大程度的緩解,自1943年年底開始日軍轟炸機已經很少前來,但這不意味著絕對安全。尤其是B-29返航後會在成都地區機場休整幾天再飛回印度,難保遭到轟炸的日軍不會惱羞成怒,前來襲擊,那時密密麻麻停在地面上的B-29機群可是極其脆弱的目標啊!

有鑑於此,盟軍已提前讓「飛虎將軍」陳納德抽調一支戰鬥機聯隊(番號312)駐防成都,也就是那時成都人所稱的「華西突擊機群」,有兩百餘架戰鬥機,實力雄厚,唯獨沒有夜間戰鬥機。

慣於欺負實力不相稱之對手的日軍,不敢在大白天來挑戰「華西突擊機群」,而是選擇夜襲。9月8日午夜時分,20航空隊剛剛轟炸完偽滿洲國昭和制鋼所,就有一小隊日軍轟炸機從淪陷的漢口機場起飛,夜襲成都。日軍的襲擊並未造成太大損失,但造成了相當大的精神壓力,成都百姓也頗為恐慌,最糟糕的是312戰鬥機聯隊200餘架戰鬥機,竟然只能起飛一架攔截,而且根本就沒找到敵人在哪。

那唯一的攔截者是P-47「雷電」戰鬥機,乃當時盟軍最先進的戰鬥機,只嘆其沒有裝上雷達,非夜間戰鬥之用,倉促起飛未能禦敵。

另外,在日軍的夜襲中,機場附近出現了若干為其指示目標位置的手電筒光,盟軍方面一致的觀點是——敵特與漢奸。

此後日軍屢屢夜襲,規模不大,有時兩三架,有時僅一架,從未造成重大的物質損失,但成功製造出一股恐慌情緒,讓盟軍時時擔憂哪天有顆炸彈擊中油料庫或者炸彈庫,引發出一場巨大的災難來。成都百姓更是不勝其煩,有人回憶稱當時警報一響,猛然驚醒的人群慌亂而擁擠的向城外逃去,有時看到探照燈發現敵機,還來不及攔截就又消失了。

盟軍將日軍這種煩之又煩、又頗為危險的套路稱為「毒蛇戰術」,憂懼其咬到要害的那一天。

這一天到來的可能性隨著「黑寡婦」的到來而接近於零。

「黑寡婦」機群

10月6日,一個周五的下午,426夜戰中隊第一分隊的4架「黑寡婦」戰機降落在雙桂寺機場(雙流機場前身)。由於成都地區簡陋的地面指揮系統尚不健全,初來乍到的「黑寡婦」基本上是孤軍作戰,加上對地形氣候的不熟悉,最初一段時間的攔截效果並不理想,日軍的「毒蛇」依然時常來擾。局面隨著每一夜的過去在迅速發生變化,到了10月29日夜,在全力發揮的地面指揮系統引導下,一架「黑寡婦」成功捕捉到一架來襲日機,並以強大火力將其擊落。

「黑寡婦」已然熟悉了這個戰場,開始主宰夜空。

後來又有幾架夜襲日機被擊落,到12月19日最後一次夜襲失敗後,日軍懼於「黑寡婦」的威名,從此絕跡於成都的天空——白天和黑夜。

此時426中隊全部12架「黑寡婦」都已到位,在成都方面夜間防禦壓力大大減小之後,又調出分隊前往其他地區作戰。大部留在印度、緬甸地區的427中隊則派出了一個分隊前往中國昆明,去保護那裡繁忙的運輸機場。

敵人頭上的火球

1945年新年過後,由於盟軍在太平洋上的反攻進展順利,已經逼近日本佔據的菲律賓,重創日本海空力量,眼看本土不保的日本,只得將大部分殘餘飛機抽調回去保護老巢,結果造成中國戰場上曾經猖獗一時的日軍飛機幾乎消失一空。盟軍遂全面掌握制空權,對日軍頻頻發動空中打擊,取得重大戰果。其中一個重要的出擊基地,乃是湖北西北部的老河口機場。

老河口在當時乃是中國戰場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所在地,其司令長官原本是在臺兒莊戰役中重創過日軍的李宗仁將軍,1945年1月換做了劉峙。日軍覬覦此地久矣,加上盟軍又以此為重要出擊基地,更是成為其眼中釘,不惜拼湊出小隊轟炸機來,對老河口尤其是機場發動夜襲。正愁找不到獵殺對象的「黑寡婦」,很快便有一架調到了這裡。

在「黑寡婦」到來之前,老河口機場主要的攔截力量是一個中國空軍戰鬥機中隊,擁有12架P-40「戰斧」式,沒有夜間攔截能力,故而日軍夜襲幾乎次次得手。由於地處前線,機場配套設施十分簡陋,沒有地面雷達,只有一部無線電,更談不上什麼預警系統。但當地中國軍民自創了一種名為「竹警報」的「預警系統」,即在遠離機場上百公裡的地方,發現趁夜嗡嗡來襲之日機的農民,會以竹子猛烈敲擊,在寂靜夜空裡這種清脆刺耳的聲音可以傳得很遠,加入這套「預警系統」的農民會越來越多,傳到機場的聲音會足夠吵鬧,用「黑寡婦」機組人員的回憶,那是「如同十幾個鼓手在你面前打鼓的聲音」。至於「竹警報」能提供的預警時間,則有十五分鐘左右,對於「黑寡婦」而言,完全足夠。

「黑寡婦」到達老河口的第四個晚上,10點過後,「竹警報」的吵鬧聲傳到了機組人員的耳朵中,飛行員卡爾·傑·阿伯斯米爾上尉和雷達手詹姆斯·羅·史密斯少尉立即駕機起飛。

「黑寡婦」很快就發現了來襲日機,其第一架已經投彈完畢正在逃竄,第二架正在撲來。用雷達將第二架鎖定之後,「黑寡婦」猛烈開火,將其打得凌空爆炸。按照以往日機夜襲的規律,10到15分鐘後會有第三架日機來襲,但「黑寡婦」在夜空中盤旋許久,也未發現膽敢繼續前來者,大約是那架逃竄的日機發現了同伴「效忠天皇」的下場後,發出「小心黑寡婦」的警告,中止了夜襲。

當「黑寡婦」返回機場後,受到了中國軍民熱烈的歡迎。此後這孤軍奮戰的一架「黑寡婦」,長期守護在老河口的夜空,震懾之下,日機絕跡,直到3月底的一夜,才有六架日機突然來襲。

「黑寡婦」側面特寫

1945年1月29日,為解除老河口機場之威脅,日軍下達了老河口作戰命令,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拼湊了3萬多人,在3月底開始了此次戰役。老河口當時由國民革命軍第45軍防守,乃是川軍部隊。雙方交戰甚烈,駐老河口的盟軍飛機也頻頻起飛助戰,連那架「黑寡婦」都時而掛上炸彈執行起夜間攻擊任務來。日機突然前來夜襲,自然是想減輕下來自空中的壓力。只是「黑寡婦」的存在讓他們難以得逞,驅趕之下,連機場的邊都沒挨上,便紛紛掉頭逃竄。操作「黑寡婦」的阿伯斯米爾上尉和史密斯少尉戰意高昂,偏偏運氣不太好,多次開火攻擊都未能擊中敵機,殺得性起的兩人一路追逐,不知不覺竟然追了3個多小時,從老河口機場一直追到了一個城市附近,並在返程燃油告急的情況下,以最後一次攻擊成功將一架日機打成了絢爛的火球。

返航後他們才得知,那個城市是南昌。

此次作戰給日軍造成了巨大的恐慌,盟軍飛機竟然追著他們,從七百多公裡外的老河口一直殺到了他們的老巢上空,那個巨大的火球成了他們心中難以除去的陰影,夜襲是再也不敢發動了,他們憂慮的是今後盟軍的夜襲!

然而地面上日軍攻勢凌厲,加上劉峙指揮的失誤,老河口在4月8日淪陷。淪陷之前所有飛機都向後方轉移,這架孤勇的「黑寡婦」到了西安,此後掛上炸彈,從西安出擊多次。駐紮成都的426中隊也相繼派出分隊到靠近前線的安康、梁山(現重慶市梁平縣)作戰,沒有日機攔截便轉而執行夜間攻擊,重點打擊日軍補給線上的列車、卡車等目標,戰果頗豐。許多日軍部隊是白天不敢集中補給,因為有盟軍大批飛機「照顧」,晚上以為可以鬆口氣,不料又有「黑寡婦」前來「問候」,日夜不休,難得安寧,他們可知這便是末日到來的前奏?

突襲黃河鐵橋

據426夜戰中隊戰史記載,在戰爭結束前,該中隊曾出動一架「黑寡婦」協助中方特工炸毀黃河鐵橋。

此黃河鐵橋,乃是平漢鐵路段上的重要一環,系晚清時期建造,於1906年通車,乃是黃河上第一座鐵路橋。在抗戰初期,為了阻擋日軍進擊,中國軍隊曾將其炸毀,直到1944年3月日軍方才將其修復,此後盟軍屢屢出動飛機轟炸,均未能將其摧毀,日軍反而因為空襲劇烈調派大量高炮部隊防守,盟軍情報還指出其中有雷達單位的進駐,空中突襲難度越發巨大。

在這種情況下下,盟軍方面想到了「黑寡婦」出擊與特工襲擊爆破配合的戰法。

這套戰法的具體過程為「黑寡婦」執行探路和誘敵任務,飛到黃河鐵橋附近的新鄉車站吸引敵軍注意力,同時另以三架C-47運輸機,借著夜色掩護,運載特工人員和行動裝備到附近地區空降,在當地遊擊隊配合下,找機會靠近黃河鐵橋,安裝炸藥實施爆破。

需知二戰時期美國飛行員有出擊25次即可回國休假半年的待遇,當然許多飛行員還沒等到這一天就戰死沙場了,還有許多幸運完成25次出擊的飛行員也因為各種原因在繼續出擊。而被調來執行此次危險度極高之任務的「黑寡婦」機組,乃是飛行員卡爾·傑·阿伯斯米爾上尉和雷達手詹姆斯·羅·史密斯少尉,他們是已出擊30次,擊落多架敵機的功勳機組,早就可以享受回國休假的待遇。那時已到1945年7月,日本即將投降,帶著勝利光榮歸國的日子也已近在眼前。此時上司卻要他們去執行很可能是有來無回的「死亡出擊」,他們在回憶錄裡也毫不諱言當時的恐懼與不滿,但他們還是毅然駕機升空,向日軍殺去。

新鄉車站的日軍對空火力不似黃河鐵橋邊上那般猛烈,但「黑寡婦」為了吸引足夠多的注意力,要長時間停留空中,遭到越來越多的高炮、高射機槍乃至步槍瘋狂射擊,隨著飛機的損傷程度加劇,阿伯斯米爾上尉和史密斯少尉已有戰死的覺悟,來回俯衝掃射日軍。

在他們耗盡彈藥後不久,那三架運輸機終於完成了空降任務,先行撤離。阿伯斯米爾上尉和史密斯少尉立即駕機返航,兩人並未在回憶錄中袒露「黑寡婦」身上有多少彈孔,只是輕描淡寫道:「遍體鱗傷」。

正在爬升的一架「黑寡婦」

至於那些特工是否完成了炸橋任務,他們並不知曉,他們當時只覺得無論成敗,這些勇士不可能生還。兩人8月初回國後,才在雜誌上看到關於盟軍成功炸毀黃河鐵橋的報導,並為當時還帶著厭戰情緒上天的他們能「助力其中」而甚感欣慰。

筆者在2014年9月9日的《法制晚報》上看到一則報導,一位名叫吳炳琳的抗戰老兵,曾在1945年7月底與其餘九名中國特工參與炸毀平漢鐵路黃河鐵橋的行動,但報導未提到行動細節,如是否有飛機參與等。考慮到平漢鐵路黃河鐵橋就此一座,時間又如此相吻合,大體可以推斷當是「黑寡婦」協同配合的那次攻擊。只是其中來龍去脈,還需一番細細研究,才能知曉全貌,那些中國特工,又有幾人生還?

新中國,新故事

1945年8月15日傍晚,日本投降的消息傳到成都,很快這座城市就沸騰了,其中不乏駐紮在成都的美軍士兵興高採烈的身影,慣於夜間飛行的「黑寡婦」戰機已有多架調回雙桂寺機場,此時也飛來盤旋助興。

隨著戰爭的結束,駐紮於成都的426夜戰中隊與駐紮於昆明的427夜戰中隊分隊開始召回戰機,準備回國。在此期間,卻接連發生事故。先是一架「黑寡婦」在重慶白市驛機場降落不慎,引發大火,最後爆炸,戰機盡毀。後有一架「黑寡婦」在安康機場降落時損傷了起落架,幸而未有更嚴重的損傷。到9月底,來華作戰的近二十架「黑寡婦」戰機大部撤離,卻有一架因為需要維修保養而留在了成都,被美軍贈送給了國民政府。

一架因事故而墜毀的「黑寡婦」

不錯,這架「黑寡婦」正是開篇提到的北京航空航天館那架,它又為何從成都轉到了北京?

這其中經歷倒是頗為曲折,為「黑寡婦」的中國故事又增添了一段傳奇。

抗戰時期,作為大後方的四川地區不僅是提供兵源物資的重要基地,也是許多內遷軍事工業的聚集之地,尤其是空軍單位轉入甚多。國民政府遂以此為基,藉助近在咫尺的美國航空隊支援,建立起許多空軍院校與工廠,計有成都空軍機械校、空軍通信學校、第三飛機製造廠等,國立四川大學也組建起航空工程系。許多當時國內一流航空專家匯聚於成都,更有許多當時一流的先進戰機作為研習教材,其中便包括這架「黑寡婦」。

最初這架「黑寡婦」定居於空軍機械校,後又轉往川大。據川大學子回憶,當時還發生了一場與其有關的官司。

「黑寡婦」入住川大後,停放於錦江邊,周圍有竹欄以及電網隔絕,並有警示標語與標緻。但1948年初,有一個船夫在錦江上撐船而過時,出於好奇,想翻進去看個究竟。大約那船夫也不識字,不知道那是電網觸碰不得,結果當場觸電身亡。家屬立即上了成都地方法院,時任四川大學校長黃季陸作為法人代表成了被告,最後宣判結果是川大敗訴,判決理由為川白天通電、無人看守,船夫又不識字,被判處過失傷人致死罪,負責支付死者喪葬費和生前撫養人的生活費。

新中國成立之後,為集中力量發展航空工業,將清華航空學院、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與川學航空系合併成為一所專業的航空院校,此即後來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川大學航空工程系近兩百名師生也在1952年轉往北京,還帶上了4架教學飛機,「黑寡婦」便身在其中。在新中國的航空工業建設中,這架曾經守護過中國夜空的夜間戰鬥機曾經發揮了巨大價值。

但遺憾的是,據相關人士回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由於缺乏維護,這架飛機境況堪憂,連機頭標誌都已經接近於消失。直到數年前,美國方面提出要用兩架退役的F-14戰機交換這架「黑寡婦」,才引起相關部門的注意。在發現其獨有的航空文物價值之後,這架飛機已被翻修一新,搬進了重建一新的北京航空航天館,並成為了鎮館之寶。

根據筆者研究,這架定居於中國的夜空飛將曾經的服役編號為42-39757,42代表美國政府在1942財年(與自然年不同)撥款訂購這架飛機,39757則代表是該財年美國政府訂購的第39757架飛機,這是二戰時期美國陸航飛機編號的規則。此前一些媒體所稱42234編號,乃是將其已經很是模糊出廠編號C/N1234誤認為服役編號的緣故。

記住這架飛機,以及與它有關的一切,P-61「黑寡婦」,編號42-39757。(看到這個編號,才遙想起當年寫作此文時還專門查詢了美國陸航二戰檔案和國會有關「黑寡婦」的生產批文……)

作者匡濟,自由作家,主寫歷史,已出版個人著作六部,雜誌專欄發表文章數百篇,興趣愛好異常廣泛,歷史、哲學、天文、地理、飲食文化、動漫、遊戲、模型、電影……歡迎各行同好前來交流

相關焦點

  • 飛得比飛彈還快,曾令以色列空軍十分惱火,中國軍迷夢寐以求的戰機
    但是想要提升戰機的速度,卻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在戰機飛行速度達到3倍音速之後,空氣的性質會發生改變,飛機飛行對前方空氣產生壓縮,機體與空氣相互摩擦會產生350℃的高溫,普通材料根本承受不住。這就要求必須開發在高溫下不受影響的材料。
  • 不按套路出牌,《黑寡婦》反派曝光,劇情並非起源故事
    眾所周知,在《復仇者聯盟4》(Avengers: Endgame)中,由斯嘉麗·詹森(Scarlett Johansson)飾演的黑寡婦為了拿到靈魂寶石而死在了沃密爾星,所以這部目前正在拍攝中的電影肯定不可能講述《復仇者聯盟4》之後的故事,於是很多影迷猜測這部電影將會是講述黑寡婦起源的電影。
  • 美國也只有一架,還有一架在中國
    今天就來了解一下,全球數量最少的一款飛機,這款飛機目前只有美國和中國各有一架。這款飛機對於美國來說,可以象徵著美國過去的輝煌,但是對於我們也有著很深刻的意義。這款戰機就是世界上著名的「黑寡婦」戰機。最初是由美國所研發出來的,黑寡婦戰機也是名不虛傳,確實是當時威力最大的一款戰機了。
  • 不為人知的p-39「飛蛇」戰機
    不為人知的p-39「飛蛇」戰機
  • 巨大火球突降日本,多地發出強光照亮夜空,自衛隊緊急出動戰機
    凌晨時分,一個巨大火球從天而降,日本夜空瞬間被照亮如白晝,在眾多民眾目睹之時,該國自衛隊F-15戰機緊急升空待命,這一行為引起外界的熱議。據了解,該國西部地區觀測到這是一顆從天上墜落的流星,令人奇怪的是,對於這顆突然到訪的「流星」,日本當局十分緊張,高層甚至直接讓自衛隊戰機緊急升空待命,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該國的這一舉動也引起外界的熱議。據了解,早在今年7月,日本就曾有巨大的隕石伴隨著強光墜落,半個月後,該隕石的碎片在千葉市被發現。
  • 俄羅斯戰機再次飛臨日本海 日自衛隊戰機緊急起飛
    &nbsp&nbsp&nbsp&nbsp日本航空自衛隊拍攝的一架俄羅斯蘇-24戰術偵察機&nbsp&nbsp&nbsp&nbsp海外網1月19日電 1月19日,一架俄羅斯蘇-24戰術偵察機飛臨日本海
  • 該國宣布所有俄制戰機退役,裝備全面中國化,巴鐵都羨慕
    當前,我國與巴基斯坦聯合研發的梟龍戰機,巴基斯坦已裝備150架左右,將來很可能裝備250-300架。我國和巴基斯坦也已下定決心把它推向國際市場,東南亞的緬甸買了12架,馬來西亞也有意向。而且非洲的奈及利亞不僅願意購買,甚至想讓本國空軍所有的俄制戰機全部退役,換成完全中國化的梟龍,這樣的大手筆真的讓巴鐵羨慕不已。目前,中巴合作的「梟龍」戰機已達到國際第三代機的水平,雖然與主流三代機還有一些差距,但價格便宜,主要針對第三世界國家,目前每架售價約1500-2000萬美元。
  • 4本喜玄幻文,絕世強者隕落,萬年後重生同名少年,攪動天下風雲
    導語:4本喜玄幻文,絕世強者隕落,萬年後重生同名少年,攪動天下風雲神道丹尊 作者:孤單地飛不愧是紅鱗蛟蛇。且看一代絕世強者追求成神路上隕落,萬年後重生同名少年,攪動天下風雲諸天紀 作者: 莊畢凡「啊……」老道士被林飛這麼一提醒,臉上也頓時露出肉疼的神色,站在那裡半天沒說話,似乎是在猶豫,到底是保住徒弟還是保住靈石……「而且,師父……」林飛看老道士有些意動,趕忙有推了一把:
  • 被美日韓F-35戰機半包圍 中國空軍專家怎麼看?
    在剛過去的這個周末,中國周邊突然增加諸多美制「隱形戰鷹」的身影:3月29日,韓國空軍採購的首批兩架F-35A隱形戰鬥機抵達朝鮮半島;此前幾天,日本剛宣布首支可投入作戰的F-35A戰鬥機中隊成軍;3月31日,美海軍透露將在日本佐世保基地部署搭載F-35B戰機的「美國」號兩棲攻擊艦……一時間,中國看上去似乎正處於F-35的半包圍中,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獻給最可愛的人,《飛——致我們的星辰大海》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獻給最可愛的人,《飛——致我們的星辰大海》《那年那兔那些事》由國內軍迷網友逆光飛行所創作的愛國主義題材的漫畫。這是小編最近幾年一直在追的一部動漫。這是一部題材很少見的動漫,作者巧妙地用各種動物萌萌的形象,輕鬆愉快的現在詞彙,在短短幾分鐘內講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從屈辱到復興振起的故事。而且裡面振奮人心的臺詞,很容易讓觀眾回想起為了解放中國,不怕犧牲為國捐軀的戰士們。
  • 解放軍戰機「繞飛臺島巡航」 美國又跳出來"反對"了
    圖為臺防務部門發布的F-16A戰機與解放軍轟-6k合照。(來源:臺媒)海外網5月13日電空軍發言人11日發布消息,空軍組織東部、南部戰區空軍協同行動,出動轟炸機、偵察機雙向繞飛臺島巡航。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飛越巴士海峽,實現了繞島巡航模式的新突破。
  • 抗壓背心為缺氧「禍首」 美軍解除F-22戰機限飛令
    抗壓背心為缺氧「禍首」 美軍解除F-22戰機限飛令   中新社華盛頓7月24日電 (記者 德永健)在頻頻出現缺氧問題並造成兩名飛行員死亡後,五角大樓24日宣稱找到了美軍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的致命缺陷,並決定即日起逐漸解除兩個月前開始實施的F-22戰機「限飛令」。
  • 臺灣5架F16戰機飛去元宵燈會表演 蔡英文還主持
    這是臺灣燈會第一次有F16戰機衝場表演。(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海外網3月2日電 今天(2日)是元宵節,在臺灣舉行的燈會上,據悉將出現5架F16戰機助興表演,據臺媒形容「這是臺灣燈會第一次有F16戰機衝場表演」,蔡英文還將親自主持。
  • 故事:絕世飛刀
    他讓人家站在百步之外,頭上頂只水罐,他手起刀飛一道白光閃過,人家頭頂上頓時就「稀裡譁啦』罐破水流,十個有九個嚇得尿褲子。時間長了,蔡一刀成了鴻鎮上的一霸,那些做小買賣的為了好做生意,個個塞錢哄著他。這天,蔡一刀喝了一斤「燒刀子」,酒勁兒上來躁得很,跑到大街上就想耍飛刀。大伙兒見他這陣勢,都躲得遠遠的,蔡一刀一個靶子也沒逮到。
  • 臺媒:解放軍臺海演習在即 蔡英文前往非洲小國戰機伴飛
    另據臺灣「中央社」4月17日報導,蔡英文17日出訪史瓦帝尼,專機起飛後,空軍派出4架幻影2000戰機往南伴飛至恆春。報導稱,蔡英文上午搭乘華航專機直飛史瓦帝尼,這是蔡英文首度訪問非洲。專機起飛後,新竹空軍基地派出4架幻影2000戰機護航,從桃園往南伴飛約20分鐘,直到屏東恆春,專機出境,幻影戰機才返航。
  • 反擊戰時期,我們出動上百架戰機,為什麼不到1小時就飛回來了?
    導語:反擊戰時期,我們出動上百架戰機,為什麼不到1小時就飛回來了?眾所周知,在對越反擊戰發生之前,越南曾爆發了20年的越戰。在越南戰爭中,我們曾經幫助過他們,給予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各種軍資。其實,在對越反擊戰的這段時間內,我國也出動了空軍部隊,當時出動的戰機有上百架,但是,卻不到一個小時就全部飛回來。這是怎麼一回事?這些飛機遇到了什麼事情?原來,當時空軍只是在進行演習,為了能夠提高空軍的力量。所以加強了空軍軍事演習的次數,這樣做不僅能夠防患於未然,也能夠增強士兵的信心,對於大家來說也是一件能夠增強民族榮譽感的事情。
  • 日本要翻幾倍戰機來攔截我軍戰機?中國空軍的33個師已做好準備
    幾天前還揚言要4架自衛隊飛機針對一架中國飛機的日本空中自衛隊一下成了啞巴,怎麼回事?很多年前,當美軍的F-22剛剛服役的時候,網絡上的軍迷,曾熱衷於臆想中國空軍用數量佔優的殲-8II戰機,去擊毀美軍的第4代戰機。中國空軍當時除了戰機在數量上佔優,裝備的性能甚至連日本航空自衛隊都不如。
  • 螢火蟲 童話故事裡飛出來的小精靈
    雖然我的小學作文中,不斷地寫過,偎依在奶奶懷裡聽故事,但真實的情況,奶奶只說過農曆七月七在葡萄樹下,聽牛郎織女說悄悄話,別的都是從其它作文裡偷過來用得。農村裡能講故事的人很少,一是本身就沒有多少故事可講,二是也沒有心情去講,他們大都為生存而艱辛著。
  • 伊朗空軍現狀,美制戰機掛載中國反艦飛彈,專門對付航母
    這些戰機是伊朗在上世紀70年代甚至更早時向美國購買的。當時伊朗處於巴列維王朝時期,自然能夠獲得美國的先進武器裝備。 後來的故事就不用我多說了,美國人又向伊朗出口了F-5戰鬥機,F-14戰鬥機,AIM-7C「麻雀」空空飛彈甚至先進的
  • 中國空軍多型戰機赴西太平洋 檢驗遠海實戰能力
    中國空軍多型戰機赴西太平洋 檢驗遠海實戰能力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綜合 中國軍網   26日,中國空軍新聞發言人申進科回應日媒有關報導,表示中國空軍於11月25日按計劃組織航空兵前出第一島鏈赴西太平洋遠海訓練,出動多型戰機同時飛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達成了既定訓練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