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守正創新的老牌綜藝才能永不褪色

2020-12-14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守正創新的老牌綜藝才能永不褪色

【文化評析】

如今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娛樂化市場觸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在綜藝節目不斷更迭換代當中,一些老牌綜藝歷時多年依舊熱度不減,以匠心打磨細節,用時間鍛造品牌。老牌綜藝在順應時代變化、堅持「守正創新」中不斷延續活力。

一檔綜藝節目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琳琅滿目的娛樂市場中年復一年續寫輝煌,除了擁有絢麗的舞臺和精彩的節目,還需要不斷叩問節目的立意與初心,堅守與觀眾之間建立的共通情懷,發揚蘊含在節目呈現背後的深遠立意。例如,開播9年的老牌綜藝節目《我要上春晚》繼續明確立意:將春晚舞臺留給更多平凡的逐夢人,讓春節這一中國傳統節日更具開放性與包容性。2018年《我要上春晚》一方面將普通人「上春晚」定義為「追夢的過程」,上至平均年齡73.9歲的清華老教授們以歌聲回顧奮鬥歲月,下至平均年齡不足9歲的STC街舞團女孩將黃土地的傳統文化元素融入街舞,都是節目對全民春晚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節目繼續秉承「中國味」和「國際範」的碰撞:以流行的阿卡貝拉演繹傳統戲曲《遊園驚夢》、以國外流行的腹語表演搭載傳統相聲創新的《我「猴」喜歡你》、中文與外文繞口令互譯的群口相聲《老外看中國》等節目突顯中華文化的包容性,以春晚為窗口向海外展現繁榮強盛的大國形象。歲月變遷,老牌綜藝節目的內涵在喧囂之後逐漸沉澱,螢屏從不缺少娛樂化的熱鬧,缺失的是正能量的渲染和更高的立意格局,也只有深度的情懷共振和社會觀照,才是老牌綜藝的常青法寶。

同時,隨著媒介融合逐漸成為普遍趨勢,綜藝節目的跨屏傳播也成為潮流,以往的電視螢屏單向度傳播方式、固定主題內容的宣傳模式開始被打破;新媒體的互動性、觀眾收視偏好的多樣化帶給娛樂市場全新可能的同時,也帶給老牌綜藝不可迴避的衝擊。臺網融合之風,讓全新的綜藝形式樣態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綜藝市場的新面孔在當下賺足了觀眾的關注與尖叫。老牌綜藝節目在堅守節目品質與初心的基礎之上,需要開啟創新模式,突破電視熒幕的限制,探尋節目新的樣態。例如,走入第四季的經典文化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早已開啟了「搖一搖」,讓觀眾通過移動終端和場內選手同步答題較量。2018年世界盃期間推出的《最佳時刻》景觀歌會節目則是一改傳統體育轉播的固定模式,以熱鬧炫彩的景觀歌會點燃觀眾對世界盃的聚焦和激情。行至歲末,2018《我要上春晚》緊緊抓住了短視頻的新潮流,在抖音平臺上火力全開:平臺上以「我要上春晚」節目為話題的主題模仿與徵集刷爆熱門,不僅讓更多網友展示拿手絕技、期待有機會登上春晚舞臺,並且央視主持人的「繞口令」也成為網絡爆款被紛紛模仿;同時,央視與咪咕視頻合作了網絡綜藝《我們一起上春晚》,將春晚的氣息用更加年輕態的表達傳送到年輕觀眾群體中,以多平臺同時發聲最終助燃電視節目播出的關注熱度。隨著人們媒介選擇的多樣化,傳統的電視媒體與電視節目「失寵」變得不可逆,老牌綜藝需要抓住媒介融合帶來的前景,讓觀眾對節目的黏性和習慣跨越屏幕、形成互動,以創新延續活力。

老牌綜藝不僅有熱鬧的呈現刺激觀眾的感官,更有格局與意義任由時光衝刷而不褪色。綜藝節目的生命力來自對本質意義的堅守和放大,也來自面對媒介飛速變化的創新探索。

(作者:湯嫣,系北京交通大學黨委宣傳部幹部)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相關焦點

  • 穿越TVB——記憶中永不褪色的香港身份證
    第1頁:光輝歲月 永不褪色的記憶 它就像一個獨立的精神王國,成為我們記憶中永不褪色的香港身份證。而坐落於將軍澳的電視城,也成了不少人「朝聖」的地方。  光輝歲月 永不褪色的記憶  TVB誕生於弱肉強食的上世紀60年代,在至今走過的41年歲月裡,它留給了我們太多難以磨滅的記憶。
  • 人民日報評論員:雷鋒,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
    始終與社會發展和時代進步的精神需求相連,雷鋒精神才能贏得思想共識和持久活力。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對於今天的中國,雷鋒精神仍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一座永放光芒的燈塔,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寶貴精神財富。
  • 絕對忠誠永不過時永不褪色
    我們現在講「忠誠」,主要強調主體人格和精神信念,忠誠才能持守人格,忠誠才能堅定信念。對黨「絕對忠誠」,就是對黨的事業,要懷有奉獻一切的決絕,要抱有捨我其誰的豁達。這種決絕和豁達,就是道德品質,就是人性力量,就能贏得人心,就能感染社會。正因為此,省委書記們聚焦「絕對忠誠」,就是聚焦正道人心,就是激發人性力量。
  • 永不褪色的壓花 「扮靚」高校學子創業路
    原標題:永不褪色的壓花 「扮靚」高校學子創業路12月9日,第十二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閉幕會在哈爾濱落幕。東北林業大學「久黎壓花的開發和推廣」項目獲得了大賽文化創意和區域合作組別金獎。「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作品有3個特點,一是科技含量高,二是藝術價值高,三是青年學子靠壓花創作實現了創新創業,投入到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代浪潮中來。」東北林業大學項目指導教師吳曉紅介紹道。壓花界有項技術難題,壓花作品受日曬、光照等因素影響易褪色變色。「東北林業大學的壓花永不褪色!
  •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
    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既是我們黨領導偉大社會革命的制勝法寶,也是我們黨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自覺。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部在堅持守正和創新相統一中推進自我革命的歷史。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于堅持真理、糾正錯誤,為了人民利益守正創新,在不斷實現自我超越中開拓前進。
  • 真正的友誼,永不褪色
    這是最有價值和最真實的認可,只有心才能交換。有各種類型的朋友,但我相信交朋友的原則是一樣的,就是"真誠"。因為誠意是人類的基礎,只有真誠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信任。誠意是生命中最高尚的美德,也是收穫朋友的唯一標準!生活中的朋友,誠心對待,心連心。
  • 從《中餐廳》看我國綜藝真人秀節目的守正出奇
    從第一季到現在正在播出的第三季,頗受來自來自各方的熱議,無論是節目的核心價值,還是表現方式,都呈現出了和以往綜藝節目不同的特點,可謂是新舊模式下的守正出奇。1,明星效應在三季的中餐廳中,嘉賓都是相對固定的。
  • 張縈——《守正創新 教育強國》
    就是要做好守正、創新。守正,就是恪守正道。良師才能善邦。沒有好的老師,就沒有好的教育。這就要求教師要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積極傳播者,幫助學生築夢、追夢、圓夢,讓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都成為實現我們民族夢想的正能量。創新,就是要勇於開拓。唯有創新才能適應飛速發展的網絡時代。黨和國家需要教師培養具有「中國心、民族魂;責任心、擔當魂;智慧心、創新魂」的新時代學子。
  • 在一起,為愛擁抱永不褪色的愛情港灣
    七夕是象徵愛情的節日,不鏽鋼全屋定製,是愛情永不褪色的港灣。以不受潮、不生鏽、永不褪色、堅固耐用的特質,寓意愛情忠貞不渝的承諾,是七夕愛人用來詮釋至臻愛意的共同語言,任時光飛馳,陪伴依然不變。Pablo選用的食品級304不鏽鋼的性質非常穩定,含有18%以上的鉻和8%以上的鎳,耐腐蝕性高,不會因為油煙浸染、水汽蒸騰而導致不鏽鋼櫥櫃生鏽或褪色,它的光澤始終如初,能夠始終保持櫃體與臺面亮白的光澤,櫥櫃不生鏽,愛情不褪色。
  • 音樂|《Say You; Say Me》經典永不褪色!
    音樂 |《Say You; Say Me》經典永不褪色!經過近兩年的創新探索,萬綠城集團正全力推出自身獨有的一套康養標準,勢必成為康養產業的一股新生力量,影響著一個地區大健康版圖的構成。多彩憶境酒店由浙江商會投資興建,項目開發和運營,圍繞綠色、生態、產業、文化、扶貧的理念,酒店通過錯落有致的空間布局設計,還原了古樸的民俗村寨。
  • 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
    我省基層政法幹警紛紛寄語祝賀希望改版後的《四川法治報》能繼續守正創新,講好四川法治故事,為推動平安四川、法治四川建設作出新貢獻。《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是法治路上的見證者、 記錄者、 宣傳者。《四川法治報》之於法院宣傳人,更像是一位老朋友,一路攜手並進,講訴法院人法院事。新時代呼喚新作為。
  • 重溫戎裝歲月 退伍永不褪色
    秀水社區  重溫戎裝歲月 退伍永不褪色  ■社區播報員 盧 靜  近日,秀水社區特邀某婚紗攝影為社區內的退伍軍人拍攝了一組革命年代的軍裝照,讓退伍軍人重溫戎裝歲月。此次「重溫戎裝歲月 退伍永不褪色」活動,激發了他們的愛國情懷。今年88歲的張高芝老人是社區內的一名退伍軍人,他曾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火紛飛的年代,他一身戎裝,浴血奮戰。此次,當接到社區拍攝軍裝照的通知後,老人家高興地戴上了珍藏多年的寶貝勳章,來到社區進行拍攝。「微笑,抬頭,看這裡……」攝影師傅用專業的技術為現場30多位退伍軍人留下了最美的紀念。
  • 永不褪色的軍人!
    永不褪色的軍人!風骨……在這樣的「變與不變」之中軍轉紀檢監察幹部迅速融入新職業他們接下來的徵程依舊任重道遠關鍵詞初心 使命 擔當在部隊保家衛國,在紀委監委維護黨紀國法,捍衛的內容和方式變了,但政治本色不變,初心使命不變;在部隊一切行動聽指揮,步調一致才能得勝利
  • 南平:學以致用守正創新
    大家表示,宣傳思想戰線要學在前、作表率,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思想貫穿工作全過程,學以致用,守正創新,提高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5日,南平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再次組織學習研討。「要把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各項要求,作為謀劃和推動工作的度量標尺和重要牽引,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在工作實踐中提高貫徹落實應用的能力和水平。」
  • 人民日報名家筆談:守正創新,引領未來
    今天的科學和教育事業,只有轉變發展模式,大膽地、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站到世界最前沿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儒家經典《大學》裡有這樣一句話。彼時的「大學」,一有「博學」之意,二是相對於基礎學問和基本禮儀的「小學」而言。
  • 一朵永不褪色的雪蓮花
    丁向真,這位年近八旬的藏族老教師,被藏族學生親切稱為「奶奶老師」,同事們稱讚她是「一朵永不褪色的雪蓮花」。她關心著每一名藏族學生丁向真長期工作在河北師大民族學院藏族學生管理崗位上,她關心、幫助著每一名遠離家鄉來內地求學的藏族學生。
  • 海空雷霆,是你們永不褪色的榮光
    北部戰區海軍某防空旅官兵將要送別最親愛的戰友他們把青春奉獻給軍營他們把熱血撒滿了軍營若有戰,召必回是他們鏗鏘有力的誓言將是他們永不褪色的信仰
  • 【獨家組圖】記憶永不褪色
    城市可以重建,人類可以遷徙,三峽容顏即將改變,但記憶將永不褪色。讓我們一起關注三峽劃時代的變遷,留住三峽古老的記憶。
  • 真愛永不褪色:Ture love will never fade
    No walking hand in hand禁止手牽手行走Down a yellow brick road沿著一條黃磚路To never never land永不著陸>I see the picture that we made我看到我們拍的照片了The picture to remind us這張照片提醒我們Ture love will never fade真愛永不褪色
  • 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守正與創新(人民觀察)
    內容提要:高校思政課怎樣才能吸引大學生、贏得大學生?華中科技大學思政選修課《深度中國》給出的回答是,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守正是指牢牢守住價值引領的初心,創新是指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大膽變革、推陳出新。如果沒有守正,就會迷失方向;如果沒有創新,就會弱化引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