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2020-07-30 億童學前教育

暑假已經開始一段時間了,長期未入園的「神獸」們在家的狀態是怎樣的呢?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生活作息不規律;

「沉迷」於電子世界;

不好好吃正餐,零食不離身;

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事事依賴長輩;

……

親愛的家長,這些不良習慣您的孩子中招了嗎?如果一直放任其發展,等到幼兒園開學時,孩子將很難適應學習和生活的節奏。那麼,如何讓孩子在暑期高效利用時間,元氣滿滿地迎接新學期的生活?以下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哦~

自主的生活習慣

孩子放假在家,「獨享」老人的溺愛,許多應該由他自己去做的事都被大人包辦代替,孩子本在幼兒園養成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家全部歸零。

生活自理能力對於孩子來說,不僅是為了滿足其自身的生存需要,更是以後在社會中賴以生存的根本。相對於幼兒園教育來說,家庭教育有更多優勢和機會來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幼師支招

1.讓孩子學會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服、獨立如廁、獨立進餐、自己整理衣物等都應讓孩子自己來完成。

2.邀請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和爸爸一起收拾物品,和媽媽一起擇菜,和奶奶一起澆花等,讓孩子體驗勞動快樂的同時,也讓親子關係更親密融洽。

3. 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開始時孩子的動手效果也許會不太理想,甚至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多肯定孩子的勞動。

4.作為家長,應以身作則,養成勤於勞動的好習慣。當家長和孩子一起做家務時,這些家務會被賦予更深刻的意義。

洗襪子、洗青菜對於孩子來說都是力所能及的家務,試著和古豆一起來學一學、做一做吧!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來源:億童情商智商課程·圖書

規律的作息習慣

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期,保證充足的睡眠非常重要。放假了,孩子偶爾睡個懶覺不是大問題,但如果天天晚睡晚起,起居作息一團亂,就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等到假期結束,由於原來的生物鐘已經打亂了,孩子恢復正常作息又需要一段時間重新適應。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幼師支招

1.循序漸進調整作息時間,一開始可以要求孩子提早20分鐘就寢,第二天再提早20分鐘,一直調整到最合適的入睡時間為止,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2.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行為舉止,在睡覺這件事上也是如此,想讓孩子早睡,家長首先就應從自身做起,發揮表率作用,和孩子一起安靜入睡。

3.睡前給孩子泡個腳、喝杯牛奶、播放舒緩的音樂,這些都可以幫助他上床後快速入睡。此外,溫馨的親子共讀也是非常不錯的睡前活動哦!

健康的飲食習慣

幼兒園裡提供的餐點,普遍採用營養配餐方案,在園孩子的一日三餐不用家長花費太多的心思。在家裡,孩子的零食隨手可得,家長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想方設法給孩子買好吃的、做好吃的,這樣會導致孩子出現正餐時間吃不下飯、不愛吃飯、只吃零食等情況的發生,不利於他們的身體發育。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幼師支招

1. 在食物選擇上,要注意食材多樣化,合理搭配葷素、均衡營養,少吃油炸食品、冷飲和甜食等。

2.讓孩子按時、按量進餐,切忌撒開了吃,或者吃太多零食。

2.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頓豐盛的午餐,不僅讓孩子品嘗自己做的美味,也能讓他體驗勞動的快樂。

良好的閱讀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不閱讀的孩子就是學習上的潛在差生。高考成績出來後,各省的高考狀元們在採訪中都提到了要培養閱讀的習慣。大暑剛過,正是一年中溫度最高的時節,在這樣的天氣裡最舒服的事莫過於在家讀書了。閱讀不僅有助於增長知識、開發智力,還能陶冶情操,轉移孩子對電視、遊戲的注意力。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幼師支招

1. 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與氛圍,可以「因地制宜」地開設一個閱讀角或準備一個書架,不斷充實閱讀角或書架上的書。

2. 家長可利用假期經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書,良好的讀書氛圍對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大有裨益。

3. 家長應要遵循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為他選擇合適的繪本,並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4. 合理利用時間,保證有質量的閱讀。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合理安排好時間,每天至少保證累計1小時有質量的閱讀,逐步形成作息制度,養成好習慣。

科學的運動習慣

夏季是孩子長高的黃金時期,在做好防護措施的情況下,每天保證足夠的戶外運動時間,這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重要,不僅能增強孩子的體質、磨練意志、愉悅身心,還能很好地提升親子關係。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幼師支招

1.家長可以挑選早晨、傍晚等不太熱的時候,找一個寬敞的地方活動一下,例如,遊泳、足球、跑步、輪滑等都非常適合。

2.如果天氣太熱,家長也可以在家陪孩子進行室內運動,讓孩子的暑期生活更加精彩。

戶外酷熱難當,在家也可以帶孩子動起來哦~只需要一個廢舊的紙箱,就能玩出好多花樣呢,快來試試吧!

幼師提醒:暑假期間,這5大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來源:億童情商智商課程·圖書

好的習慣能決定孩子的未來!在張弛有度地過好暑假的前提下,家長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為9月愉快入園奠定基礎哦!最後,祝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愉快、有意義的假期!

相關焦點

  • 暑假讓孩子養成這些習慣,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
    暑假是培養孩子習慣的最好時期,其重要性要遠超於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假期應該養成的7個習慣。幫助您的孩子養成3個以上,這就是一個豐收的假期。要讓孩子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這與是否放假無關,規律的作息會讓孩子有足夠的睡眠和充沛的精力,是讓孩子受益一生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建議:制定適合孩子的暑假作息時間表,可以在學校的作息時間表的基礎上稍微放鬆,但是還是要在健康生活的範圍內。
  • 暑假的時候,孩子比較容易養成的5大壞習慣,家長要留心!
    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避免,如何趁暑假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呢?以下5個孩子最容易在假期裡養成的壞習慣,家長千萬要警惕!1、晚不睡早不起放暑假後,孩子們不用早起回學校,有的乾脆一覺睡到中午。為了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生長發育,暑假來臨,家長務必讓孩子養成好的飲食習慣:早晨起床洗漱後,先喝半杯溫水,吃點早餐墊墊肚子;三餐要按時吃,平時儘量少吃零食,尤其是生冷食物;天氣炎熱,食物要儘快吃完或妥善保存,以免變質吃壞肚子。
  • 暑假期間,怎樣讓孩子放下手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作息習慣
    孩子老玩手機怎麼辦?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孩子總熬夜玩遊戲怎麼辦?放暑假了,隨電子產品對孩子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如何讓孩子放下手機,愛上學習成了眾多家長父母們最頭疼的事情。最近和一些家長朋友們聊天也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在這裡我也想和大家談談這個話題,同時也把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給大家。
  • 班主任劃重點:暑假期間,別讓孩子養成5大壞習慣
    可實際上,這個問題是很值得家長們重視的,這些壞習慣最容易在暑假養成。一、晚睡晚起。曾有研究表明,超過六成的學生晚睡晚起,帶動著的就是作息極度不規律:晚睡導致晚起,晚起導致早飯吃得晚,繼而中飯吃不下,下午就得吃零食,晚餐又吃不了多少,晚上遲睡,肚子餓就必定要吃夜宵。這一整圈下來,學習、休閒全都亂套了。
  • 班主任嚴重提醒:暑假不幫孩子養成這個習慣和能力,是毀了孩子
    文 |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要想當學霸考好成績,暑假除了完成作業,班主任還會提醒:要幫孩子養成精讀和內化的習慣和能力,否則真的是耽誤了孩子!雖說,暑假兩個月的時間好像很充裕,其實不然,現在的孩子暑假有很多的安排,完成暑假作業、上課外班、外出旅遊、各種活動等,真的不比平時空閒。所以即使閱讀,每天可能最多也只有一到兩個小時的閱讀時間。如何將這短暫的時間充分利用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還是需要一定的技巧的。下面這3個技巧真的不容錯過!
  • 暑假來嘍:高中生千萬不要養成這五種習慣,家長一定要監督!
    2020最受矚目的高考結束了,高中生的暑假也到來了。受疫情影響,千萬名初高中生迎來了最短的暑假。大部分學校7月份中旬左右開始放暑假,8月份左右就會返校。暑假到來了,學習也暫停了,緊張消除了,心情釋放了!但是大家需要特別注意,千萬不要養成以下的5種習慣。
  • 暑假讓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老師提醒家長別錯過好時機
    短暫的開學後,又迎來了暑假。上半年,許多孩子的學習都有了些許鬆懈。暑假是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的良機,如果家長們能利用這個假期,讓孩子養成以下7個好習慣,這個假期後,孩子將會大不同!一個暑假,選取5-10篇左右的文章就可以。最好達到熟讀成誦的地步。
  • 養成好習慣的黃金期—暑假:父母抓住時間,孩子將受益終生
    小時候養成的良好習慣,竟然影響人的一生。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好習慣的養成。>將零食的量控制好或者減少購買零食的次數,讓孩子養成按時按點吃飯的習慣。在具體的計劃中父母要提醒孩子先完成任務再玩,執行中一定要堅持「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避免孩子拖延。三、堅持每天閱讀。聽身邊的老師說,其實真正拉開孩子距離的是暑假。
  • 這個暑假請讓孩子養成這5個好習慣,受益終身
    咱們偉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就曾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 本期小編給大家整理了5個好習慣,家長趕緊趁這個假期幫孩子補起來吧!,孩子的學習任務可以適當減輕,但這並不意味著可以不用學習,有句話說得好:不怕學霸不睡覺,就怕學霸過暑假。
  • 暑假,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危險!(家長記得看)
    由於安全教育工作沒有做到位,關於暑假安全事故的新聞層出不窮。  這篇文章意在提醒各位家長,和學校一起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防患於未然。  暑假期間,一定要讓孩子遠離這幾種危險,希望家長再忙也要看一看。
  • 暑假來了,小編提醒:養成這幾個習慣,好過去補習班
    今天是高考第一天,很多孩子都迎來了暑假,雖然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但是在這個暑假裡陪孩子養成這四個習慣,1.閱讀習慣閱讀是將伴著我們一生的學習方式。有專家指出,在孩子6歲時,就要培養一定的閱讀習慣,這不僅可以增長知識,發展智力,而且對以後孩子的表達能力跟閱讀水平還是有很大的提升功能。所以,趁著這個暑假,一起陪孩子閱讀吧。
  • 孩子養成這5大習慣,想不進步都難
    習慣和命運,是前因後果的關係,是好是壞,都出自你手。下面這些讓人受益終生的好習慣,也一定要讓孩子養成!一、早睡早起,愛護身體高質量的睡眠對孩子的身體發育至關重要。尤其是在暑假,不要讓孩子養成睡懶覺的壞習慣,早睡早起不僅對孩子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好處,還能讓孩子一整天都活力十足,精神滿滿地做好每一件事。
  • 讓孩子在暑假養成這6個好習慣,比補課還要強!
    暑假來臨,在這一年裡,家長也許發現在課業知識之外,孩子的日常習慣養成也很重要。這個假期,帶著孩子一起來補一補「習慣」吧!廣泛閱讀如果孩子語文成績不好,那一定要利用好這個假期,讓孩子廣泛閱讀。通過閱讀,不僅可以增長知識,而且能有效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
  • 暑假來臨!家長抓緊提醒孩子:做好5件事,新學期成績飛漲!
    文:逗號轉眼間,暑假已來臨。對於孩子來說,暑假就是他們釋放天性的時刻,再也不用擔心上學遲到等困擾。但是家長要意識到一點,如果孩子一個假期過得輕鬆,很容易養成許多不良習慣,影響新學期。因此在暑假期間,家長還是要提醒孩子,必須做好以下這幾件事。
  • 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這6個壞習慣
    我們都知道,習慣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好習慣成就一生,壞習慣毀人前程。—— 知會教育而暑假來臨,很多孩子容易在這期間養成許多壞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千萬別讓孩子在暑假裡養成以下這些壞習慣。再加上一些孩子有這樣的想法:「假期就應該好好放鬆。」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容易不聽話,在家為所欲為,脾氣見長。其實,孩子有自己的脾氣是正常的,但家長若是不採取正確的方式對待,一味地縱容孩子,只會讓孩子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因此家長一定要和老人商量,千萬千萬不能溺愛孩子,有些事情是不能縱容,該教育還是要教育。
  • 天才密碼|暑假來了,這15個好習慣一定要讓孩子養成
    暑假來了,孩子們迎來了一個長長的假期。這時,家長們是不是該發愁了?孩子在家這麼久,該讓孩子做點什麼?教育孩子時,有啥需要知道的?有啥習慣需要趁著暑假趕緊培養,又有哪些習慣需要及時糾正孩子呢?這樣,當有一天父母應該放手,不會過於擔心,孩子也不會充滿恐懼。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許多成年人有「拖延症」,事情要到最後關頭才匆匆忙忙去做,那是缺少了「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 我們需要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意識。這樣可以有充裕的時間應對可能的突發事件,從而養成從容的心態。
  • 暑假期間培養孩子這幾件事
    而暑假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機。閱讀量不大的孩子最欠缺的是理解能力,有時候孩子做錯數學題,大部分時間跟他們理解錯誤有關,他們可能讀不懂題目的要求。還有數據表明,一學期內讀完9本及以上課外讀物的學生,比讀完2本及以下的學生閱讀成績高36分,這相當於多接受一學年的教育。
  • 衡水班主任提醒:暑假期間杜絕孩子的9個壞習慣
    暑假開始了,很多孩子都是晚睡晚起、看電視、玩電腦、刷手機,沒有任何的生活規律,衡水一名班主任鄭重提醒:這9種壞習慣,必須杜絕!1、晚睡晚起暑假到了以後,包括一些父母也是持放縱的態度,讓孩子放鬆一些自我,殊不知這樣無規律的作息勢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身體健康。等孩子開學後,生物鐘難以調整,更會影響新課程的學習。
  • 三年級前,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這3個學習習慣,再晚就遲了
    上小學後,很多家長為了省事,做作業的時候會直接把答案告訴孩子,甚至幫孩子寫。這就會讓孩子錯過獨立思考的過程,也會讓孩子養成依賴家長的不好習慣。一旦變成了這種情況,那就會愈演愈劣。這就是孩子沒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把娛樂排在了學習前面。一個會主動學習的孩子,每天會自己安排好學習計劃,會自己去預習複習,會自己去寫作業看書,遇見不懂的會自己去鑽研……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
  • 孩子暑假在家無所事事,任性、懶散?做這5件事養成好習慣
    暑假來啦,被「禁錮」在幼兒園裡的「小神獸們」又要出籠啦。在學校裡,有老師和小朋友們的陪伴,孩子有規律的作息,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可是一放假難免會放鬆。再加上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寵愛,孩子們很容易放飛自我,一學期養成的良好習慣很容易在長長的暑假裡「弄丟」了。首先我們要明白,為什麼在家裡和在學校裡,孩子的表現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