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是我們很多時候對學校的第一印象,名字響亮的大學,在人們心目中的實力越強。也正是因為這樣,國內很多大學素來喜歡改名字,有的大學甚至在改名中,名氣不斷增大,也收穫很多好的生源,上海就有兩所改名非常成功的大學,在改名之後學校提高了生源質量,擴大了學校影響,這兩所大學就是東華大學(紡大)和上海海洋大學(水大)。
中國紡織大學改名「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原名為中國紡織大學,由於上個世紀90年代大批紡織企業破產重組倒閉,紡織行業的不景氣導致考生意願低,一看到「紡織」就聯想到下崗——當時上海有大量的紡織業從業人員,甚至閘北區、閔行區幾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紡織行業工作,最多時候整個上海有55萬紡織業下崗職工。行業的衰落嚴重影響了學校的招生,因此,中紡大才改名為東華大學。東華大學開啟了先例,然後後面幾年裡。沒錯,南華大學(湖南衡陽)~西華大學(四川)~北華大學(吉林),紛紛冒出來了。當時的中國紡織大學,上報給教育部時,共有三個大學名字的提議,分別是「東華大學,華東大學,浦江大學」,最後選定了「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校徽
東華大學其實本來要改名華東大學
原中國紡織大學校徽
中國紡織大學校門
目前的東華大學是教育部直屬、國家「211工程」、從建校之初的一所紡織單科院校發展成已經成為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藝等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2017年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了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
上海水產大學改名「上海海洋大學」
上海海洋大學的前身是1912年創立的江蘇省立水產學校,學校多次遷址,並經歷了合併組建等過程,1952年正式更名為「上海水產學院」,是國內第一所專門的本科水產高校,1985年該校正式更名為上海水產大學。之前很多人可能對農科水產專業並不是很感興趣,所以這類專業一直比較冷門,學生報考意願不強,在上海還經常會和「銅川路水產市場」聯繫起來,導致很長一段時間該校的大部分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低。2008年,水產大學更名為「上海海洋大學」。憑藉這個機會提升了自身的實力,該校的生源質量得到了提升。據說當時改名的時候本計劃參考日本和中國臺灣地區高校,備選校名是「上海海洋科技大學」,簡稱「海科大」,最後選定了沒有加科技兩個字。
上海水產大學校徽
上海水產大學校門
目前的上海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水產、食品學科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雖然沒有進入211,但2017年水產專業入選國家「雙一流」專業建設。
上海改名很成功的2所大學,改名前默默無聞,丟掉「紡織」、「水產」後成一流學科大學,生源質量大幅提升,真的是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