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探索線上文藝新模式 好戲上網雲端遊藝 文藝精品線上共享

2020-12-20 廣東省人民政府網

  「演唱時多看鏡頭」「演員唱完記得回到互動區,與粉絲互動」……4月28日下午,雖未恢復演出,廣東粵劇院的舞臺仍熱鬧非凡。粵劇名家丁凡、曾小敏、蔣文端、林家寶、彭慶華、文汝清、李虹陶、劉建科等人正在為即將到來的「粵韻ONLINE·致敬勞動者——『五一』粵劇演唱會」直播排練。5月1日晚,他們將通過直播的形式,為戲迷們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雲端」演唱會,讓戲曲魅力「出圈」。

  疫情給線下文藝活動、文藝精品創作帶來衝擊和挑戰,卻打開了線上嘗試的入口。線上音樂會、雲看展、雲劇場、大咖公開課……各式各樣的雲演藝活動在廣東層出不窮。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廣東文藝界探索形成常態化的「線上演出」文藝新業態。為豐富新形勢下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用文藝作品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在省委宣傳部指導下,一個在線展播廣東優秀文藝作品的線上平臺「雲端遊藝」將在南方+客戶端推出,搭建展演、報導、文藝評論、互動、推廣「五合一」的全新服務平臺;由廣東廣播電視臺開設的「雲上劇場」線上展播平臺也將於「五一」假期上線,誠邀觀眾線上共享廣東文藝大餐。線上平臺將進一步拓展廣東文藝惠民新形式,為全省文藝工作者開拓文藝創作新模式,共同激活文藝創作活力,推動廣東文藝繁榮。

  ▶雲創作、雲展播

  廣東文藝戰「疫」線上出新

  3月20日,一場沒有現場觀眾的演唱會,在酷狗直播平臺吸引了120萬網友觀看。來自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南方歌舞團、星海音樂學院及酷狗音樂的12組專業音樂人,包括廖昌永和劉罡在內的知名音樂家,在直播間深情獻唱,送上《保重》《凝聚在一起》等23首戰「疫」歌曲。

  歌手李白坦言:「沒有現場觀眾的目光交流,一開始有點不習慣。」但真誠的表演同樣獲得了直播間觀眾的「遊艇」刷屏,成為疫情期間一道特殊的風景線。

  疫情發生以來,廣東文藝工作者適應疫情形勢積極創作,在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南方+客戶端、知名網站開闢「藝心戰疫」專題欄目,設置名家打call、粵韻「聲」援、戰「疫」畫卷、戰「疫」詩文、曲藝說唱等欄目,推出廣東文藝戰疫作品3萬多件,獲得廣大網民踴躍點讚。

  「視頻時代,我們音樂工作者順應潮流,不斷推出視頻音樂作品。」廣東省音樂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金旭庚介紹,疫情期間,協會在嗶哩嗶哩、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註冊了官方帳號,同時也在央視、人民網、新華網的視頻頻道,總共上傳了超過100件視頻作品,總瀏覽量超過7000萬。

  廣東省舞蹈家協會開設《居家舞蹈 共同抗疫》線上作品展示欄目,組織編創適合少兒、青少年、青年、成人等不同群體的健康舞教材視頻,在各大網站展播。「我們精選廣東優秀的舞蹈資源,適應市民居家隔離的需要,編排舞蹈,在線上引導網友們舞蹈抗『疫』,受到了許多網友歡迎。」廣東省舞蹈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汪洌說。

  身隔千裡,「雲端」連情。羅家英等70多位身處世界各地的粵劇粵曲界名家一呼百應,用「雲合唱」的方式,在「雲端」演繹粵曲聯唱《大愛的戰歌》。年長的老倌自學拍照、打燈、錄音,多次重複拍攝,力求完美。海量視頻素材匯集後,創作團隊連日通宵,用「雲辦公」的模式進行製作。特殊時期的「雲上」作品,凝結著全球粵劇粵曲界厚重情誼,感動了許多網友。

  「講衛生,多鍛鍊,勤洗手,絕後患」……廣東潮劇院的名角們用輕鬆詼諧的語言,將防疫知識變得簡單易記。潮音念白朗朗上口,這批《抗疫潮劇組曲》作品也成為朋友圈的「爆款」。「除了粵劇名家線上K歌,創作戰『疫』粵歌外,廣東戲劇藝術家們積極創作有地方特色的戰『疫』作品,將疫情防控知識通過潮語歌、廣東漢歌、雷語歌曲、客家山歌等,以說唱朗誦的形式傳遞給老百姓。」廣東省戲劇家協會專職副主席林金洲說。

  ▶線上春班、線上音樂課

  廣東藝術家「雲演藝」花樣多

  春節期間,傳統粵劇春班演出全線取消,廣東粵劇院適時推出「線上春班」「粵劇在線小遊戲」「粵劇經典在線」等系列線上活動,換一種方式陪伴戲迷「睇大戲、過大年」。精心挑選的經典好戲、珍貴影像,讓戲迷們大呼「過癮」。

  「線上觀眾的反響和活躍度讓我們備感鼓舞,線上演出的多元形式,讓粵劇在網上收穫了眾多粉絲。」廣東粵劇院黨委書記、院長曾小敏介紹,該院與全民K歌平臺在4月10日試水線上戲曲音樂節,成功吸引了13萬粉絲圍觀。廣東粵劇院還計劃在5月至7月,推出包括「粵韻ONLINE·致敬勞動者——『五一』粵劇演唱會」「黨的生日 紅色經典粵劇演唱會」等11場直播演出。

  自2月4日開始,廣州交響樂團的「線上音樂季」每天準時上線,連續播放廣交過往音樂會實況錄音節目,用音樂陪伴廣大市民朋友。「線上音樂季將延續至可恢復現場演出為止。」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表示,廣交採用線上音樂季的方式,成為與市民、觀眾聯結的紐帶,用音樂撫慰心靈,鼓舞鬥志。

  劇場演出停擺,但廣州交響樂團、廣東民族樂團的音樂家們卻不甘寂寞。他們一改臺上端坐表演的常態,在鏡頭前展現少有的活躍一面,為樂迷帶來有趣的音樂知識科普。在星海音樂廳推出的《瘋狂漲知識》線上欄目,樂團大咖親自「面授」。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小提琴?24歲學琴還來得及嗎……廣州交響樂團副團長、樂團首席張毅娓娓道來,傾囊相授。關於樂器、音樂的分享,音樂家們在鏡頭前充滿趣味的表演和解說,一下子拉近了高雅藝術與樂迷之間的距離。

  「上音樂課了!藝術家們的趣味講解和以前劇場演出有了不同的效果。」自2月開始,星海音樂廳在官方微信平臺開闢「經典點播」「線上音樂聽」「瘋狂漲知識」「民樂特輯」「大咖公開課」等欄目,為樂迷帶來經典曲目版本分析、現場錄音回放和大咖講解樂理等豐富內容,讓高雅藝術更活潑了,在線上讓百姓們觸手可及。

  「雖然現場少了觀眾的凝視和掌聲,但我和舞者們的心情一樣興奮又緊張,我們能感受到有很多觀眾在鏡頭後觀看。」4月25日和26日晚,廣東現代舞團首次嘗試「雲首演」,2020年舞者原創系列《九大簋VI》的兩臺全新作品以直播的形式正式推出。廣東現代舞團團長劉琦對舞者們的演出狀態十分滿意,直播過程中,鏡頭多角度切換,劉琦不時關注網上的呈現效果,每位舞者強烈的個人風格在「雲首演」中仍呈現得十分鮮明。「通過鏡頭和屏幕看演出,一定與現場觀看演出有很大不同,但線上演出也展示了另一種特色和魅力。」

  ▶線上線下融合創作

  「雲演藝」推動廣東文藝創新發展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廣東各文藝院團、文藝家協會率先復工,通過對線上展演的多種探索,拓展文藝惠民雲服務新模式,不斷探索出文藝精品「雲端」創作展演的新業態。

  線下演出並不是照搬到線上就能獲得網友叫好,好的線上產品應是量身打造。曾小敏透露,他們在準備線上節目時,曾考慮以線上小劇場的模式直播演出,但小劇場節目從劇本、表演、編排到舞美,都需時間精細化操作,非一日之功。在籌備小劇場直播的同時,廣東粵劇院率先試水線上演唱會直播,演員們不僅僅演唱曲目,還化身主播,用接地氣的方式和粉絲互動,科普粵劇小知識,通過與全民K歌等平臺合作,大受網友歡迎。

  「近年來,廣東對線上演藝的探索一直都有。疫情期間,線上平臺的節目種類比以前更豐富了,戲劇、音樂、舞蹈等類別都有,觀眾點擊量、社會關注度比以前大幅提高,初步形成了廣東文藝的線上特色。」廣東省演出行業協會秘書長何偉慶如是評價。

  何偉慶同時提到,除了文藝展播、惠民之外,演出行業也在嘗試直播、帶貨等更多形式,爭取產生線上收益,帶動市場變現。

  4月18日,廣州大劇院直播間首次上線,主播們用鏡頭引領觀眾深入劇院內部,解鎖演出幕後的「神仙操作」,收穫了超4萬播放量。隨後的第二場直播,總經理何鷹上場「帶貨」,節目周邊、紀念品很快售空,直播間一時間熱鬧非凡。

  線上平臺所產生的傳播效應,也為文藝行業復甦注入一劑有效的「強心針」。4月5日至6日晚8點,廣州大劇院聯合騰訊藝術,攜手戲劇導演王翀,共同推出首部線上戲劇《等待戈多》直播,兩天演出共吸引超29萬的觀眾。

  儘管劇場仍未開放,但廣東各大文藝院團已相繼「復工」,廣東文藝家們靈活運用「雲端」平臺,一批文藝精品正摩拳擦掌進行「雲端」創演。4月5日,觀眾打開微博、優酷等10多家多媒體平臺,便能率先看到由廣東藝術家和廣東援鄂醫療隊員共同創排的話劇《戰「疫」2020》精彩片段。「這是國內首部邀請援鄂醫療隊員參與演繹的現實主義題材話劇,率先使用線上發布的形式,讓全國人民都能第一時間看到,這在劇場探索上走在了全國前列。」該劇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王佳納介紹。目前,該劇正進行打磨提升,未來將探索線上與觀眾見面的獨特形式。

  廣東文藝界在疫情期間嘗試多種方式「雲端」演出,令人耳目一新。中國演出行業協會主席朱克寧認為,線上與線下融合互助,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線上線下演藝必將互為補充,撬動文藝精品從創作模式到展演形態的全新變革。

  有評論家分析,廣東文藝素有敢為人先的傳統,順應趨勢,擁抱線上演藝新趨勢,線上與線下互融共生,將激活文藝精品創作的動能,必將推進廣東文藝新一輪創新發展。

相關焦點

  • 好戲上網雲端遊藝 文藝精品線上共享
    疫情給線下文藝活動、文藝精品創作帶來衝擊和挑戰,卻打開了線上嘗試的入口。線上音樂會、雲看展、雲劇場、大咖公開課……各式各樣的雲演藝活動在廣東層出不窮。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廣東文藝界探索形成常態化的「線上演出」文藝新業態。
  • 線上教學第一周:長安大學精品課程助力「雲端課堂」
    線上教學第一周:長安大學精品課程助力「雲端課堂」 2020-03-01 2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線上+線下」 探索畜產品推廣宣傳新模式
    「線上+線下」 探索畜產品推廣宣傳新模式 2020-12-20 19: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戲連臺唱響文化自信,原創精品播撒「牆外花香」文藝「走出去」讓...
    不止送上「西安劇」,更呈上 「西安味」。11月起,西安話劇院與全國最大的院線——保利院線達成合作協議,話劇《長安第二碗》首輪全國巡演拉開大幕。《長安第二碗》本次巡演共計100天,跨越全國9省,21個城市,共演出31場。西安話劇院代表陝西,把這碗有著葫蘆頭風味的「話劇高湯」送出去,將三秦人文、三秦美食和大秦之聲傳遞到全國各地。
  • 線上教學成「主課堂」 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原標題:雲端中文課催生教學新模式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中文教育的教學平臺由線下轉至線上。在線上教學成為中文教育「主課堂」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思路,調整教學方法,中文教師們一直在思考並在不斷實踐探索。
  • 青島市北第二文化館:文藝老師們從線下到線上成為「網紅」
    為了不讓學生們在家耽誤課程,文化館的文藝老師們從線下來到了線上成為「網紅」,通過直播間的形式為大家教授課程,讓您「宅」在家中也能享受文化大餐!特殊時期,將優秀師資力量及優質內容引入網絡直播間,充實百姓的居家文化生活,市北第二文化館大膽進行了一場探索。
  • 酷狗探索音樂直播新模式,線上線下同頻見證GAI「追夢之夜」
    線上線下同頻狂歡,沉浸式場景體驗這場追夢之旅,酷狗直播不僅為歌迷帶來打破時空隔閡的線上同頻狂歡享受,還與重慶11家萬達商場聯動覆蓋全城,精心打造線下深度直觀體驗。在音樂直播多元化場景的探索過程中,酷狗播下的種子開始發芽,茁壯成長。
  • 阿卡索攜手貝爾安親,打通「線上+線下」英語教育新模式
    雙方將通過合作打通「線上+線下」的教育模式,共同構建一個一站式優質精品英語教育服務網絡,用網際網路思維和技術創新少兒教育產業。打通「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創新教育模式籤約儀式上,阿卡索代表表示,這次與貝爾安親的合作是一次「線上+線下」結合的創新。
  • 蒼南公共文化場所線下閉館 線上服務「不打烊」
    2月27日上午,記者從縣文廣旅體局獲悉,疫情防控期間,我縣各公共文化場館堅持閉館不閉網,線上服務「不打烊」,為廣大群眾提供一系列豐富的線上文化服務產品,讓大家在家也可享受「文化大餐」,讓「宅」時光更加有滋有味。  近日,由我縣文化館舞蹈室幹部肖雲霞錄製的幾期舞蹈《拉伸操》正式在「蒼南文化館」微信公眾號上線。小視頻中,她以舞蹈健身的方式,通過網絡讓宅在家裡的群眾動起來,促進身心健康。
  • 第21屆"相約北京"將開啟"線上+線下"新模式_中國國情_中國網
    本屆藝術節將圍繞「激情冰雪 雲上文藝 經典百年」的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為觀眾奉獻24個國家的42臺演出,其中線上演出31臺、劇場演出11臺,同時還將舉辦6個藝術展覽、系列冬奧主題文化活動,以及專題論壇和演出推介會。在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本屆藝術節首次嘗試「線上+線下」的新模式。
  • 線上相聚,雲端交流
    為進一步推進「網際網路+教育」模式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及時總結和推廣線上教學先進經驗,確保線上教學由「保運行」向「提質量」穩步邁進,3月25日下午,哈爾濱遠東理工國際教育學院利用召開了分院線上教學總結及經驗交流分享會,分院全體教職員工利用騰訊會議app參會。
  • 文成文化館推出「雲端文藝快遞」 公共文化服務不斷線
    |點擊觀看新聞完整視頻為繼續開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最大限度滿足多樣化、「零接觸」的文化需求,縣文化館推出「雲端文藝快遞」,將原有的文化館服務職能帶到雲端,打破時空的壁壘,讓公共文化服務不斷線。
  • 烏蘭牧騎:讓文藝精品在內蒙古草原上開花結果
    他們號召年輕一代奮發圖強,緊跟自治區全面發展的步伐,充分發揚優良傳統,紮根沃土,努力推動文藝創新,創作出一系列接地氣、傳得開、留得下的文藝作品。在草原人民心中,內蒙古烏蘭牧騎就是一支充滿活力、傳播時代最強音的「紅色文藝輕騎兵」。決心下的狠,政策先站臺。
  • 「雲端」看廠 山推引爆海外線上嘉年華
    2020上半年,面對海外疫情持續蔓延的不利影響,山推進出口公司充分利用網絡媒體平臺助推產品推廣,積極開展銷售模式創新,拓展網絡營銷渠道,進一步發揮跨境電商及網絡推廣平臺的獨特優勢,以銷售推廣的新業態新模式助力海外市場攻堅克難。
  • 共享雲端健身 線上運動你參與了嗎
    線下體育活動陷入停滯,線上體育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馬拉松雲賽事、線上鍛鍊打卡、線上棋類對戰……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人們利用手機等移動終端「創造」出多種多樣的運動模式,也成為了一種體育時尚,宅在家不寂寞,同樣也能共享體育運動帶來的快樂。
  • 西安兒藝六一亮相線上直播間 千張「愛心公益票」回饋兒童
    在此次活動中,西安兒童藝術劇院攜手全國優秀文藝院團,線上線下齊助力,陪全國的少年兒童歡度六一,更在直播間為西安本地的孩子們準備了1000張「愛心公益票」,祝福六一,回饋愛心,感恩等待。戲劇奇妙夜:劇中角色跳進現實,帶孩子們線上雲遊中國本次嘉年華,中國兒藝聯合西安兒童藝術劇院、中國福利會兒童藝術劇院、浙江演藝集團浙江兒童藝術劇團、武漢人民藝術劇院、天津市兒童藝術劇院、青島市話劇院,在線上匯聚了具有各地藝術特色的精彩劇目片段,如中國兒藝「京味兒」十足的《寶船》、西安兒藝讓文物活起來的《我們是秦俑》等。
  • 《馬可·波羅》復演提振市場信心,廣州大劇院回歸市民文藝生活
    受疫情影響,暫別觀眾152天後,廣州大劇院6月18日在實驗劇場迎來復演第一場線下演出——國樂大師方錦龍廣東音樂聆享會。隨後6月25日、27日、28日,歌劇廳也將在歌劇《馬可·波羅》的復演中重啟,這標誌著廣州大劇院全面回歸廣州市民的文藝生活。
  • 國家大劇院:探索線上線下雙軌運行的演出新業態
    2020年由於疫情防控需要,雖然線下藝術節取消,但是線上藝術節不能缺席。國家大劇院「公眾開放日藝術節」首次從線下轉至線上,採用12小時不間斷直播的方式舉辦「線上藝術節」。  據悉,通過5G傳輸技術,12小時「線上藝術節」在國家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央視網等共計30餘家網絡平臺高清呈現。12小時的連續直播,這在大劇院和表演藝術行業都是罕見的。
  • 慶「六一」線上嘉年華 西安兒藝將送出1000張「愛心公益票」
    記者今日從西安兒童藝術劇院(以下簡稱西安兒藝)獲悉,在此次活動中,西安兒藝不僅會攜手全國優秀文藝院團,陪全國的少年兒童歡度六一,更在活動線上直播間為西安本地的孩子們準備了1000張「愛心公益票」,回饋愛心,感恩等待。
  • 廣東探索創新養老服務新模式:「養老+旅居+N」
    他們入住江門一家養老公寓,前往新會陳皮村、小岡香業城等地,參加特色文化產業基地遊學,並接受中醫康復護理等服務……一位趙姓老人說:「旅居養老是個新東西,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有別於普通旅行體驗模式的中醫養生、西醫護理、文藝鑑賞、地域文化體驗等旅居養老多樣化服務,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