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Cantonese),又稱廣東話、廣府話、唐話,俗稱「白話」,是漢藏語系漢語族的一種聲調語言。粵語是漢族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古漢語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粵語字)表達,是唯一除普通話外在外國大學有獨立研究的中國漢語。粵語在香港、澳門具有官方語言的地位,是澳大利亞的第四大語言,美國和加拿大的第三大語言,紐西蘭的第二大語言。
在全球使用粵語人數甚多,廣東使用粵語的人口大約有6700萬,加上廣西粵語使用人數大約為2500萬、香港700萬、澳門55萬、泰國500萬、新加坡和馬來西亞500萬、美國和加拿大200萬,全球將近有1.2億人口使用粵語。
粵語的起源分別有源自北方中原的雅語與源自楚國的楚語等說法。粵語形成於漢代的廣信,即今天的封開和梧州部分地區。因為封開縣曾是嶺南與中原地區經濟、文化交流之要地,也是嶺南土著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是廣府文化發祥地,被譽為廣府首府。更表現為:1、封開是兩漢時期嶺南儒家經學中心。儒家經學的載體雅言首先在這裡傳播,演變為粵語。2、封開南片粵語完整保存了雅言的基本特點和百越語言的某些因素,見證了粵語的形成過程。3、封開是最早的粵語中心,粵語從這裡沿江傳播到肇慶和廣州,形成以西關音為正宗的廣州話。(註:該觀點引用自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文史研究館)羅康寧所撰寫的《封開是粵語的起源地》一文)。
粵語在中國華南的廣東粵中、粵北和粵西南地區、香港、澳門、廣西東南部以及海外華人社區如馬來西亞吉隆坡、越南胡志明市、澳大利亞雪梨、墨爾本、聖誕島,美國紐約、舊金山,加拿大溫哥華、多倫多等處廣泛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