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寫作,漸漸確立我個人寫書三原則:
1.每本書幫助人類社會解決一個問題;
2.每本書爭取能夠賣50年,堅決不寫生命周期短的作品;
3.每本書要給出方法論和工具,可讓閱讀者提升一點智慧。
《種子用戶方法論》就是在這樣的指導理念下創作完成,有寫作意向和規劃是在6年前;動筆寫作工程一共耗時1203天,接近4年。寫作過程翻閱全球相關研究,發現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本專註解決種子用戶話題的專著。一直甚是欣慰找到這麼一個性感的角度解釋和完善世界,尤其是創新和新產品問題。
將種子用戶這個話題泛化,給出方法論的意義有:
1.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推出新產品頻率高;
2.混沌,不確定性年代,傳統方法失效;
3.種子用戶方法論使用頻率和次數越來越多,必將成為每個人必備的方法論工具;
4.種子用戶方法論本質解決的是關於Change發生時,你如何駕馭和管理相關利益方的工具和思維。
種子用戶方法論,不只可以用在新產品、創新戰略,在國家政治、經濟、宗教、教育、社會變革、藝術風潮變化、科學研究範式轉移等眾多領域都可以通過種子用戶方法論的方法論加速或者有效從做局者的角度推動。
如果非要給出《種子用戶方法論》的適用情景,此處我列出部分:
1.如何完成從0-1;
2.第二曲線,如何長出第二曲線?
3.數位化轉型;
4.創新戰略落地;
5.新產品上市;
6.5G、AI、基因編輯等創新業務如何推廣?
7.新思想、理念的擴散
………………………………….
《種子用戶方法論》問題來源
這本書的寫作源於在清華大學一次創新交流會議,會場有個小夥伴向創業成功者提問:「如何將實驗室創新產品找到更多C端種子用戶來採用?有方法不?」。當時我在現場,臺上的嘉賓一臉懵懂,我能理解這種窘境,他們是幹出來,也有大概率是風口刮起來,對於創新、創業的方法論思考不足。最終嘉賓講只能分享自己產品種子用戶是如何獲得,但不能確定拷貝相同做法是否有效。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創新、新產品的種子用戶方法論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這個問題被點明後,我發現種子用戶思維方法論很有應用場景和現實的意義。例如新產品上市,採用地推、廣告、活動策劃等方式獲得用戶,CPS成本高、流失率高;數位化轉型,上下遊產業鏈不配合,推不動?辛辛苦苦制定了創新戰略,大概率不落地;再泛化一些種子用戶問題,從國家大政方針、教育改革、宗教思想理念推廣、到組織管理變革都存在共通性的種子用戶問題。只不過不同行業都採用不同的概念以內部討論,並沒有放到更高的維度上來。
種子用戶在各學科涉及內容梳理
**涵蓋經濟學、政治學、地理學、工程學等其他。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多年前就開始著手撰寫這本書。
開啟一段冒險寫作旅程:令人激動
我漸漸喜歡上了網際網路社會思考者這份工作,從旁觀者的角度觀察社會範式轉移過程中湧現各式各樣「氣泡」,我總能發現其中的樂趣和問題。這期間我給多家商學院講授創新、數位化轉型、新產品、創新戰略等課程,也曾經擔任多家網際網路公司的創新增長戰略顧問,每年以田野考察式心態給企業(各行各業)講課做諮詢。我一邊作為思想傳播者,一邊開展諮詢、培訓服務。觀察這個時代創新的運作方式讓我對種子用戶有了更鮮活的認識。
用英雄的冒險旅程來比喻創新的過程再合適不過了。創新和新產品往往源自天真本能的想法。為了證明自己的目標不是妄想,創新推動者會離開安逸、舒適的環境,踏上荊棘密布、困難重重的旅程。創新不僅是資金的較量, 更考驗創新推動者的膽識、機智、耐力和勇氣。
成功的創新推動者常常自謂其經歷獨一無二。的確,創新推動者寧願在黑暗中探索新的道路,也不願意走他人走過的路。但是,坎貝爾關於神話故事的觀點同樣適用於創新:無論創新過程如何迴異,成功者都遵循相同的規律。冥冥中成敗已有定論, 只是從未被人指出。
有些人會去摸索創新、新產品的方法,他們總結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隱約發現其中的規律推動創新、變革、新產品等一切有難度的變化,披荊斬棘、屢試不爽的規律。我就是其中的一位,希望把這些規律和探索的過程寫在現在你手捧的這本書裡。為後來者提供些許工具方法、多元思考、和基礎,讓小夥伴踩在肩膀上繼續探索規律,尋道。
種子用戶問題涉及面廣,底層是人類懼怕風險的動物本性。一切變化(創新、改革、轉型、新產品、新思想等)都存在風險、不確定性,天性是排斥。這個前提是必須接受的。研究的過程中發現,對待創新,不同人格有不同的反應模式。相同的風險,不同人感知是不一樣的。有人偏愛感知收益,而有的人偏愛感知風險。在這樣客觀存在的情況下,作為創新、新產品等變化的做局者,想推動變化更為融洽、舒坦的發生,那麼應該如何面對呢?
種子用戶思維方法論,本質就是一系列有效管理風險、駕馭風險、處理風險的操作過程。創新推動者在初期要從人海中篩選出那些積極擁抱新鮮事物,對創新的感知收益更為認可,也願意積極參與的種子用戶。種子用戶是創新優秀的土壤,可以在主流用戶對創新變化積極阻礙之時給予創新、新產品以呵護和協同,這種力量難能可貴,猶如一束光,指引著創新推動者走下去,走出黑暗。
為此我從五個角度來剖析種子用戶體系:人格、需求、風險、收益、信息。借鑑人格心理學、社會學、傳播學、決策心理學等眾多學科智慧,結合諮詢、講學,最終寫成這本《種子用戶方法論》。這是第一本只專註解決創新的種子用戶問題,從概念、理論框架到實踐方法論重構創新的作業系統。
《種子用戶方法論》的內容看點
寫作過程中的信念是:創新改變世界,種子用戶改變創新;Make it happen!
書聚焦創新、新品上市、網際網路產品、高科技領域應用,同時也嘗試系統梳理出種子用戶這群人特質為各行各業提供一些我的思考。
創業企業、大企業在推動創新、新產品的悲劇往往源於種子用戶的問題,那麼如何面對?解決高頻且持續發生的難題:
1.如何識別種子用戶?
2.如何找到產品的第一波種子用戶?
3.種子用戶篩選和發展;
4.種子用戶的管理及應用問題。
因此,當讀完書時,以上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你也會知道,為何某些創新總能改變世界,為何新產品能風靡全球?為何即使大公司、擁有充分資源常常都敗在創新及新產品上?那麼本書是否能讓你可以真的掌控任意創新、新產品的流行呢?答案是"否」。但我希望本書能賦予你足夠的工具和方法,讓你知道怎樣讓創新、新產品去尋找規律,依道行事。
總之,我希望本書能幫助每一個心懷激情的人。我希望本書能讓你在紛繁複雜的焦慮的年代脫穎而出,也能讓你的創新、新產品,成為流行,而做到這一切卻不必聲頓力竭、滿身疲憊。
個人心得是:《種子用戶方法論》是我個人過去10年寫的最好的一本,相信必將為後來者提供有價值探索。不知道您是否願意與我一起探索和交流呢?
種子用戶上船宣言
改變世界的人,永遠都不是主流人群,永遠
有點妖氣,還有點囂張的,也許這樣的你才是明日世界之星
但是
常徒有熱情
缺乏改變世界的方法和工具
常常是以悲情收尾
小小的能量星球,並沒有有效連接起來
像你這樣被湮滅希望的火苗,實在可惜
從此開始
讓想改變世界的你,不再孤獨!不再落寞!
種子用戶信仰者 招募 計劃正在開啟
Make it happen
唐興通/文
創新戰略顧問、數字營銷專家.
不喧譁、渴求力透紙背看問題
CC/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