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於生活的藝術人生——著名畫家諸太寶

2020-12-24 澎湃新聞

諸太寶,江蘇江寧人,先後進修於江蘇省國畫院、南京藝術學院。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江寧區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人民大學書畫高級創作研修班導師、客座教授,北京榮寶齋畫院劉大為工作室畫家、首都師範大學劉大為人物課題班畫家、中國民族畫院畫家,近年來有多幅作品在《中國書畫報》、《美術報》、《收藏雜誌》等專業美術刊物上發表,並被多家藝術機構、企業家收藏。

參展獲獎作品簡介:

2005年國畫作品《荷塘清韻》獲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

2006年作品《山裡人家》獲湖北省美術家協會全國書畫作品優秀獎

2012年 作品《千古武當》入選「畫說武當」全國中國畫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5年 作品《自拍·微信時代》入展2015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並獲優獎(最高獎)、(中國美協舉辦)

2015年作品《遠方》入選「紀念丹青·揚州」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5年 作品《金秋》入選「翰墨齊魯」全國中國畫作品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5年 作品《藏北晴雪》入選「吉祥草原·丹青鹿城」

2015年第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5年作品《皖南春早》入選「重溫經典」第二屆婁東(太倉)全國中國畫(山水畫)作品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6年 作品《戰地姐妹》入選「紀念紅軍長徵勝利八十周年」全軍美術作品展(中國美協舉辦)

2016年作品《擔大海的女人》入選「八荒神通·哈爾濱美術作品雙年展」(中國美協、禹舜文化藝術研究院、黑龍省美協合辦)

2017年 作品《蒙古漢子》入選「中國夢·2017藝術草原全國中國畫、油畫作品展」

2017年作品《芭沙歡歌》入選「翰墨青州」·2017全國中國畫作品展

2019年作品《重逢》特邀參加開國領袖將帥肖像印臂書畫名家作品展

《紅色記憶》

反映現實  謳歌時代

——諸太寶先生人物畫賞

江蘇籍畫家諸太寶算是學院派的畫家,先後就讀於江蘇省國畫院、南京藝術學院、北京榮寶齋畫院。得到過當代著名人物畫畫家杜滋齡、史國良等先生的親自指點,作品曾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多次在《中國書畫報》、《美術報》、美術雜誌等專業報刊上發表,並被多家藝術機構和企業收藏。諸太寶先生是以人物畫為主,兼攻山水、花鳥,是活躍在當今畫壇的一位新銳畫家,也是一位功底紮實、有理想、有追求、有情懷、有潛力的畫家。他的畫作,工寫兼用,以工為主,逼真傳神,神形兼備,氣韻生動。

《青春無悔》

中國畫大體可以分為三類,山水、花鳥、人物。還可以虎獸之類。我認為無論山水、花鳥、人物要畫出膾炙人口的作品,要有自己的創新和成就都非常不容易。但還是以人物畫為最難,在藝術市場上也不像山水、花鳥那樣容易被普通大眾所追捧。山水畫就像一首詩,重造型、色彩、氣勢、意境、追求平遠、高遠、深遠;花鳥畫就像音樂,通俗的、流行的、古典的、西洋的,都有人喜歡,可以雅俗共賞。花鳥畫重型式、重趣味、重生動、重傳神,注重表達通過畫筆把花、草、魚、蟲等表現出來;而人物畫就像散文,既記事又抒情,夾敘夾議。

《自拍·微信時代》

諸太寶先生一直遵從傳統,不愈規矩,基礎扎得很渾厚。中國傳統人物畫是歷代畫家摸索出來一套體系完整的表達方式,形成相對固定的程式化的東西。形成了一套類似芥子園畫譜一樣的總結性範式。如,文人士大夫的逸筆草草的水墨表達,對宮廷人物場景的細緻描繪的方法一直適用至今。西方的光影迷離的表達方式和解剖學引進,對中國傳統人物畫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徐悲鴻先生把西方古典寫實風格與中國筆墨結合起來,創一代新畫風。這些都是在遵從傳統的基礎上,沒有傳統的功底就不可能有所謂的創新,那樣就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水。

《蘆笙·蘆笙》

諸太寶先生人物畫造型準確,生動傳神。注重把握好人物畫的特點和精髓。一個人的特點包括其外貌特徵,衣著打扮,言談舉止,特別是一個人內在的品格都可以通過其行為特點來表現出來。諸太寶先生不僅畫人物的肖像,更注重人物內心世界的描繪。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畫人物最難的是眼睛。他注重處理人物活動與環境景物關係,注重借意境氛圍烘託人物的關係,處理得主次分明,有詳有略,詳略得當。他的人物畫在人物面部表情和手勢、動作的刻劃上遠遠超過衣服和服飾,又通過衣服的褶皺表現人體的動作又相當精準,比如他2016年入選中國畫美術雙年展作品「擔大海的女人」四個女人的動作、表情,通過精準的造型,用藝術的形式、藝術的語言和技巧,深刻表達出四個女人勞動的歡快的場景。

《擔大海的女人》

諸太寶先生追求植根於火熱的生活,反映現實生活。筆觸在研究現代生活,研究現代人物,表達熾熱的生活。任何一個劃時代的畫家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同時反映那個時代生活,離開了那個時代,無論你有多好的基本功,無論有高的筆墨技法的表現力都不可能成為傳世作品。過去的宮廷畫,你沒有宮廷生活你是無論如何想像不出來的;韓熙載「夜宴圖」,張澤端"清明上河圖」;你現在怎麼複製也只是照貓畫虎,不可能有神來之筆。即使現代的蔣兆和先生《流民圖》,以獨領風騷的成就表達了對戰爭的憤怒,對正義與和平的呼喚,對人性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你沒有親身經歷也很難表現出來的。

《惠安清風》

蔣兆和先生「賣小吃的老人」,「把學習成績告訴志願軍叔叔」等等都是當時現實生活的再現和藝術的再造。他的歷史人物杜甫、曹操、李清照、文天祥、茅以升遺像,都是反映了當時的時代和作者當時的心境的抒懷寫意之作。現在很多人畫隱士謝、畫狂人、畫高僧……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太遠,完全憑空捏造,最多參閱一些歷史典籍,不可能深入到人們內心深處,就像誰也表達不出老子出關當時的心境。我讚賞諸太寶先生植根於火熱的生活,反映現實生活,畫出一大批生機勃勃的作品。《蒙古漢子》截取蒙古那達慕大會摔跤的場景《芭莎歡影》、《自拍微信時代》、《晴雪》、《戰地姐妹》,這些都是寫生的作品,此情此景,置身其中,其內心的感受與憑空臆想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謂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就是這個道理。

(程秉洲)

《蒙古漢子》

《雄風》

《芭莎歡歌》

《金秋》

《豐收年》

《歡樂融融》

《藏北晴雪》

《牧歸》

《美麗的心靈》

《草原晨曲》

 

《草原之晨》

《惠安女》

《牛首新貌》

相關焦點

  • 解密著名畫家陳清泉的傳奇人生
    在中國的書畫界有一位倍受尊敬藝術大師,不管是在電視、雜誌、還是報紙上都會經常出現他的名字,他就是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陳清泉先生。2011年的春天剛剛來臨、從北京的人民大會堂就傳來喜報,中國國際書畫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陳清泉先生的巨幅國畫《氣壯山河》被人民大會堂收藏。一位畫家,其作品被能為人民大會堂收藏,是其畫藝臻於相當高度的重要標誌,被視為很高的榮譽。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文人畫家必須要有高尚的人品、博大的學問、敏捷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唯有此才能將文人畫所具有的文學性、哲學性和抒情性三大特徵集合在繪畫作品上。安徽當代青年畫家阮勇以藝術創作為生命,以生命為藝術載體,追求文人畫之風骨、之精神,一躍成為當今畫壇融匯古今、兼長中西的實力派青年藝術家。 山水、花鳥、人物是阮勇表達藝術人生的寄託,是表達他的遠方和學術理念。
  • 著名畫家夏德輝藝術世界中的文化視野
    【藝術簡歷】夏德輝,先後就讀於魯迅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造型藝術高研班、解放軍藝術學院,師從著名花鳥畫家孫其峰教授。現居北京,原瀋陽軍區政治部文藝創作室專業創作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黑龍江省美術家協會理事,黑龍江省畫院特聘研究員,水墨家園書畫研究院副院長,香港美術家協會理事。
  • 著名畫家El Greco
    格列柯是一位傑出的畫家,雕塑家,是一個天然的哈尼亞在克裡特島。這位傑出的畫家出生於1541年。在從事了多事的畫家生涯之後,埃爾·格列柯(El Greco)在西班牙定居下來,被鑑賞家們譽為西班牙畫派中第一位真正的工匠。
  • 河北省滄州市著名山水畫家——郭振治老師的書畫人生
    《山深雨過有清音》進入不惑之年,很多人的人生就此定格,不再有大的改變。但書畫家一生都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很多時候是需要一生孜孜不倦,方能學有所成。雖是不惑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的擔子再重他也要在藝術的道路上繼續負重前行。
  • 著名畫家王紹武藝術作品欣賞
    作為畫家若不去深入生活,縱有再好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仍然無法創作出好作品,這是盡人皆知的道理。在當今圖像化的時代,書刊畫冊琳琅滿目,網絡圖像鋪天蓋地,畫家擁有如此繁多的資料,還需要身背幾十斤重的畫具,櫛風沐雨、跋山涉水、辛辛苦苦地寫生嗎?有人認為現代的畫家擁有舒適的畫室,卻偏要去餐風露宿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 解讀著名實力派畫家胡云海的彩墨藝朮
    現為中國少數民族文物保護協會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徐州寶蓮寺《寶蓮禪韻》雜誌藝術顧問、江蘇省美協會員、江蘇省花鳥研究會會員、徐州市民協傳統書畫專業委員會創研中心副主任、徐州鼓樓區美協副主席、北京藝惠藏書畫院副院長。胡云海,自幼嗜好藝事,70年代開始中國畫探索,長期堅持以自學為主,攻山水,兼習花鳥人物,後師承著名書畫家馬奉信先生。
  • 著名作家、詞人王雪娃寫文盛讚著名畫家劉藏元
    王雪娃的藝術修養與思想情操十分崇高。我讀了她的文章,感觸頗深。劉藏元給我發來了微信:「兆波大哥,晚上好!這是我的好朋友女作家、詩人王雪娃給我寫的一篇文章。她是昨天給我寫的,今天吃晚飯的時候發給我的。請你閱讀,提一提意見……謝謝!」我一時誠惶誠恐,一個是著名畫家,另一個是著名作家與詩人,於是我鬥膽寫出一點兒文字,僅供大家分享。我覺得此文真是值得閱讀。
  • 梅花香自苦寒來,春風解意綻芳菲——著名女畫家張雲芳的藝術軌跡
    藝術簡介:張雲芳,畫家,寧夏人,現居北京。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塞上文苑書畫院院長,寧夏美術家(協會)會員,寧夏美協發展促進會常務理事,民建畫院特聘畫師。自幼喜歡繪畫,擅長中國畫,師從於張少山.馬健軍.張爾聞.徐家霖.韓學書等著名書畫家。有堅實的繪畫基礎和造型能力。對繪畫藝術追求執著、醉意,尤擅長花鳥畫創作。進修於清華美院寫意花鳥高研班,師從喬森導師學習大寫意花鳥。又師從海派畫家梅若高研班學習小寫意花鳥繪畫。
  • 中國著名畫家謝天賜藝術交流研討會在西雪梨大學舉行
    中國著名畫家謝天賜藝術交流研討會在西雪梨大學舉行 2018-02-17 19:11:15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著名畫家:陳清泉筆墨中的《長城圖》
    陳清泉巨作《觀長城圖》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有許多的故事,中國著名畫家陳清泉與長城就有很多故事,在他的筆下也創作出了非常多的有關長城體裁的作品,用作品來歌頌我們偉大的祖國。2016年的兩會期間,從天安門城樓傳來喜報,中國書畫院山水畫藝委會主任、著名畫家陳清泉創作的兩幅巨幅山水畫被天安門城樓收藏。這是畫家陳清泉續人民大會堂、國家商務部、三軍儀仗隊、銀川美術館等國家重要機關收藏其作品後取得又一重大的藝術成就。
  • 妙筆丹青韻意濃 揮墨人生寫蘭竹—訪著名畫家範博先生
    範博先生,筆名墨染,別署老範,1963年生於江蘇省沛縣,著名大寫意花鳥畫家。師承已故著名畫家閆繼敏先生和著名花鳥畫家姜舟教授,現為中國國畫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江蘇分會會員。
  • 著名畫家賀偉國國畫作品賞析
    【藝術簡介】賀偉國字遜之,號繁蔭,當代著名山水畫家、中國美協會員、詩人、書法家從藝五十餘載。著名畫家孫菊生先生贈詩;「文章縱使不封侯,世胄相傳永不休。華翰早當梨棗付,寶書豈為稻粱謀,刊行中國傳鄰國,譯版歐洲到美洲,大作首發驚藝海,永年紙壽自千秋」。
  • 百位世界繪畫藝術大師之法國印象派畫家亨瑞.塞蒂納
    在似像不像中,尋找到平衡的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運用圓點繪畫方法作畫,欣賞其作品很是有減壓的作品,以下推薦其高清電子圖片:亨瑞·塞蒂納 Henri Le Sidaner(1862-1939)法國印象派畫家。1862年8月7日出生於法國模里西斯路易港,1870年全家遷往法國敦刻爾克,之後在亞歷山大卡巴內爾的愛科爾美術學院學習。
  • 藝術人生——記畫家金明曉先生的求藝生涯
    多次獲獎,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員、青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著名畫家楊文德山水畫工作室特聘畫家、青島市書畫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青島市市北區楹聯藝術家協會名譽主席、青島市牡丹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老年教育書畫研究院即墨區分院副院長、青島市即墨區手指畫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
  • 著名畫家王炳川:在傳統文化中尋找民族的標識
    社會各界人士對王炳川先生藝術作品評論:著名畫家王炳川先生是長安畫派何海霞先生再傳弟子,在書畫技法方面秉承長安畫宗旨,一手伸向傳統;一手伸向自然,一手伸向生活,苦心研習傳統畫法;在書法繪畫技藝方面融古貫今,有自己獨到畫風;山水的蒼茫;構圖的嚴謹;章法的把持有度;樹木花草的細膩,惟妙惟肖;著色淡雅;
  • 著名畫家馬險峰老師繪畫藝術賞析
    馬險峰,字亦平,遼寧瀋陽人,畢業於瀋陽大學美術學院,職業畫家。自幼喜愛繪畫,尤擅長畫馬,長期研習賈浩義(老甲)先生的創作思想、筆墨技法和繪畫理論,承襲賈先生筆少意繁、形簡意豐的創作理念和即興即成、直抒胸臆的極簡式寫意手法。
  • 著名畫家陳天義的鋼筆畫藝術
    雖說他的畫在藝苑的百花園中並不是惹人注目的花朵,雖然他的作品在藝術的長河中仍然是一條默默流淌的小溪,但是他勤奮的畫筆,飽蘸生活的激情,凝聚在筆尖上,揮灑出自己的天地,成為西北黃土高原上的一道風景。
  • 以形寫神紫氣東來--天津著名畫家趙同相水墨讀釋
    新年伊始,著名畫家趙同相在揮毫畫虎。天津著名作家王富傑(右一)在觀賞。  (包仲川 攝);他出版畫集時,著名花鳥畫家孫其峰為其書寫書名;他2008年創作的《夕陽如血潤生靈》獲天津市第二屆花鳥畫作品大展優秀獎;2009年9月,他創作的系列畫《朝霧醉染七裏海》入選全國第十一屆美展天津展覽,同年10月,在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書畫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60周年書畫藝術成果展》,在上萬幅畫作只留60幅的遴選中,他《生命交響曲》入展、入編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
  • 宣紙上的筆墨人生——大寫意畫家賈雙武
    十月雙節期間筆者有幸到訪「雙武水墨工作室」拜訪了我國青年大寫意畫家賈雙武先生。初到賈先生的畫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滿屋子的畫作,還有沁人心脾的墨香。賈老師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但又要高於生活,需要提煉加工,以生活為藝術創作的基礎堅持自己的理想,在宣紙上書寫自己的藝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