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技巧:如何規範圖片格式

2021-02-13 美輯科研

  學論文中,圖片佔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是論文是否被接受的關鍵之一。

  文章中的圖片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1)照片,多來自數位相機或CCD;

  (2)來自採樣軟體,如powerlab的動作電位圖、血壓圖等;

  (3)來自統計作圖軟體,如excel的柱狀圖等。前者多為彩色照片,色彩包含了重要信息;後兩者多為線圖,色彩一般僅為了不同組之間的區別,因此為了投稿的經濟性,一般主張將色彩丟棄,換用形狀特徵來區別組間,效果可能更好。對於彩照和線圖的投稿要求是不同的,下面將會談到。

  首先談一下圖片處理操作的三大原則:

  (1)原始圖像要保留,修改後的圖像務必另存而不要覆蓋原始圖像;

  (2)儘量減少保存次數,以免損失圖像質量,可以多處修改一一完畢後再做存檔;

  (3)所有操作不得使圖像失真,任何影響圖像真實性的修改都是不允許的。

  一、要考慮的投稿要求

  1. 圖片格式

  一般要求圖片為TIFF格式,並存為獨立文件。可以通過 文件/存儲為(/ 前為主菜單項,/後為下拉菜單或擴展菜單項,下同)將JPG格式轉為TIFF格式。

  2. 色彩要求

  一般要求為CMYK色彩。可通過 圖像/模式 將RGB色彩轉為CMYK色彩。RGB色彩用於數碼設備上,而CMYK為印刷業通用標準,兩者存在差異。但現在大多數雜誌不要求作者做此項修改。

  3. 圖片大小

  此項非常重要,注意這裡指的是圖片的物理尺寸(單位是cm×cm,而非像素),用來印刷排版。一般只規定寬度,如neurosci lett規定半幅(單欄)為8.3 cm,全幅(雙欄)為17.6 cm。可通過 圖像/圖像大小,在彈出窗口中修改,注意選擇單位為釐米,並勾選按比例縮放。

  4. 圖片解析度

  非常重要,和像素大小直接相關,易和上面所述物理大小相混淆。各刊物均有具體要求,且國外雜誌對此要求嚴格。如neurosci lett規定:線圖至少達到1000dpi,彩照達到300dpi,兩者的混合圖片達到500dpi。可通過圖像/圖像大小,在彈出窗口中修改。單位選擇 像素/英寸。其實像素/英寸翻譯為ppi,和dpi(點/英寸)為兩個概念,前者用於數碼文件,後者用於印刷業。這裡用ppi代替dpi,在投稿中是被認可的,因此也沒必要糾纏概念了。

  5. 文件命名

  一般要求按文中出現的順序命名為Fig 1. Fig 2. 等等。

  二、拼圖

  不可能直接在原始圖片上做上述修改,一般都要將若干張圖片或圖片的部分在一張畫布上進行分布,需經過 素材收集—拼合—標註 等步驟,因此在這裡稱之為拼圖。此步在獲得原始圖片之後進行,完成後再參照第一部分作修改。

  1. 素材收集

  左手邊懸停的快捷工具面板上選擇 選框工具(按扭右下角有擴展三角),選擇所要的區域,圖像/裁切,再將圖片另存。注意框選的方式有三種,在菜單欄下的那一行(工具定義欄),樣式:下拉框中:正常;固定長寬比;固定大小。為了避免在一張拼圖中出現不同的放大倍數,一般選擇固定大小。若需要顯示不同的放大倍數,則分別作不同的bar對應。

  2. 拼合

  打開一張圖片,圖像/畫布大小,彈出窗口中修改長寬值將畫布鋪開。可以參考原來的圖像,將長寬按倍數放大並略加大些作為分割白條,不必求精確,多餘的空白部分可以最後裁掉。下來排布各部分:矩形選框,框中需移動的部分,快捷工具面板切換到 移動工具,移動選中部分到位置,打開需拼合在一起的其它圖片,直接用移動工具將它們拖拽到畫布上。各部分都以層的形式存在,因此要移動,必須選中相應的層,否則會報告出錯。層的選擇在右手邊 圖層/通道/路徑 面板。各部分拖動到合適位置後,圖層/拼合圖層(做此步之前請仔細檢查確認,一旦拼合不滿意則可undo),再將多餘的白邊裁切掉。

  3.標註

  標註的內容主要包括bar條、箭頭等突出符號、編號等。

  (1)bar條

  利用Photoshop作bar條,需要採集和原始照片同等放大倍數下的標尺照片。這可以通過在不同放大倍數的物鏡下拍攝遊標卡尺的標準刻度來做到,注意遊標卡尺的厚度應與樣品的厚度一致,可通過加墊片來解決。同時打開樣品照片和標尺照片,在較大的比例縮放下,用矩形選框工具仔細選擇一段標尺,將此框移到樣品照片上,右鍵選擇填充黑色,將此bar層移到合適的位置後合併圖層。注意bar的放大縮小必須於圖片同時等比例,否則將失去意義。時間bar一般由採樣軟體給出,在此就不討論了。

  (2)箭頭

  Photoshop中繪製箭頭可能較其它一些專業的圖像分析軟體煩瑣一些。在左手邊的快捷鍵面板上選擇 自定義形狀工具(有的顯示為 直線工具,按扭右下角擴展三角中可改變),菜單欄下的工具定義欄中 形狀:下拉框中可選擇三種不同形狀的箭頭,選中後在圖片窗口中拖動就可畫出箭頭。不過這三種箭頭的形狀不是慣常的形狀。最常用的三角、燕尾、平腳箭頭可以用另一方法畫出:點選 直線工具,點右邊的下拉小三角出現箭頭參數選單,勾選箭頭位置(不勾則劃直線),寬度、長度、凹度分別為500%、500%、0時可畫出三角;500%、1000%、25可畫出燕尾;500%、1000%、0可畫出平角。畫出的箭頭都分別佔一層,可各自移動到合適位置,要刪除也可用刪除層的方法,排列合適後拼合圖層。箭頭用來突出顯示需要讀者注意的地方,也可用其它方式,如加框等,這些都可以用Photoshop方便的完成,這裡就不贅述了。

  (3)編號

  利用左手邊的快捷鍵面板上的 文字工具 可以方便的添加文字及字母,點擴展三角還可以選擇橫排文字還是豎排。建議英文字體選擇 Arial,較Times New Roman更清晰。編號、坐標值等文字信息可以放到修改圖片大小及解析度之後做,可避免文字變得不清晰,也可防止有時單調長或寬而使文字變瘦長或矮胖。添加的文字也單獨成層,最後注意拼合圖層。

  三、原始圖像的獲取

  任何修改工作都是在原始圖像的基礎上進行。如果原始圖像質量不佳,那必將事倍功半。下面對有利於原始圖像質量的細節略做介紹。因為不同來源的圖像,其注意點也不一樣,因此分開。

  (1)來自照相的。

  獲得的數碼文件多是在顯微鏡視野下採集的,因此聚焦和暴光是必須要考慮的。顯微鏡下景深極淺,意味著聚焦清晰不能依賴於小光圈,而應靠精細調節顯微鏡。注意應使照相通道和目鏡觀察通道相一致,即目鏡下最清晰時也是拍照最清晰的,以方便拍照。拍照時相機應選擇最大光圈,廣角端。不要使用望遠變焦,它使得視野變小且放大倍數難以計算。聚焦不清的另一主要問題在於相機的抖動。雖然一般相機都固定在顯微鏡上,但按快門時的手震有時仍不可忽視,這時一個簡單的辦法是利用相機的自拍功能,按下快門之後經倒數計時後正式拍攝。一般明視野下,利用相機的自動暴光都能達到要求;暗視野下有時需要高達幾分鐘的暴光時間,這是一般數位相機達不到的,只能通過專業的CCD系統並用軟體幫助採集圖像。一些軟體可以用來修改暴光不足的照片,但暴光過度往往使圖像細節丟失。顯微鏡下拍攝時閃光燈不起作用,將它關閉。通過白平衡,一般不會產生嚴重的偏色。另外,由於鏡頭的原因,邊角處難免會有失真,因此,請保證目標在視野正中,鏡頭成像最佳範圍內,而無須鋪滿整個視野,現在的數位相機的像素值已經足夠高了。

  (2)來自採樣軟體的。

  採樣軟體所採得的原始圖形一般儲存在特定格式的文件中,通過該軟體或配套的分析軟體打開。有的採樣或分析軟體可以將圖形直接輸出到word或Photoshop中,但有的則不能。這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抓屏或抓圖軟體來獲取。通過採樣軟體獲取的圖形輸出後僅做些切割、拼合的工作,不應該做更多其它的修改。圖形在採樣軟體中可以通過改變x; y軸的縮放比改變形狀,因此一組圖片應該選擇統一的標準,並且標註x, y標尺。圖形的精細程度和採樣頻率相關,採樣頻率越高,圖片越精細。圖片中不必要的顏色信息可以在Photoshop中丟棄,圖像/調整/去色。

  (3)來自統計作圖軟體的。

  常用的統計作圖軟體包括origin、sigmaplot等,功能非常強大,但一般應用excel也可滿足。這些軟體作的圖一般都可直接輸出到word及Photoshop中(如excel,選中圖片,右鍵複製,打開Photoshop,新建,自動跳出匹配的畫布大小,編輯/粘貼 即可),所以修改圖片應多在統計軟體中,輸出後不宜多做修改。圖中儘量不要用顏色或灰度來區別組間,而多利用形狀特徵。如excel的柱狀圖,選擇 填充/圖案,裡面有足夠多的選擇項。各統計作圖軟體功能強大,超出了本文敘述的範圍,就不多說了。

  四、分類別保存文件

  圖片處理過程中要注意分類別進行文件保存,可以分為以下幾類進行:

  ① 原始圖片,主要是攝像或拍照的圖片(彩圖)。

  ② 原始數據,主要是EXCEL文件。

  ③ 統計數據,主要是SPSS數據文件。

  ④ 軟體作圖文件,主要是sigmaplot、AI及SPSS作圖可修改原始圖片數據。

  ⑤ 最終實驗數據,主要是手稿、PPT及圖片。

相關焦點

  • sci期刊論文圖片是單獨上傳嗎
    sci期刊論文圖片是單獨上傳嗎?當然是。一篇論文內容中,正文、表格、圖片是相對獨立的概念,向sci期刊投稿,論文圖片沒有單獨上傳,會給期刊編輯帶來煩惱,耽誤論文發表時間不用多說,還會影響到論文成功發表。
  • 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
    寫sci論文,少不了要用圖片來展現相應內容,就無法避免會遇到上傳圖片的問題。為解決上傳圖片問題,避免因圖片上傳出錯誤,被退回反覆修改,我們需要了解sci論文中圖片上傳注意事項。1、要注意sci論文圖片上傳的方法發表sci論文的期刊不同,對圖片上傳的要求和格式有差異。可能所有圖片單獨放在一個word文檔中上傳,可能是一個圖片一個文檔,也可能是以圖片格式單獨上傳,系統自動把圖片生成在pdf文件中。每個作者應該根據所投期刊的要求完成圖片上傳。
  • 畢業論文和SCI論文作圖規範
    一、SCI論文表圖類型1.sci論文中圖表的位置和順序表格(figures):排在正文中參考文獻的後邊,每個表格一頁圖注(figure legends):圖注排在表格的後面尺寸規範2. 指定格式圖片3. 元素對位整齊4. 保證圖片的清晰度5. 插圖中文字大小統一6. 線條粗細應該一致7.
  • sci論文怎麼作圖
    圖形幾乎是每篇sci論文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元素,更多人也意識到圖形在sci論文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但實際上,因為作圖水平有限,讓本來的加分項,成為了負分項。因而,解決sci論文作圖難題,備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那麼,sci論文怎麼作圖?
  • sci論文翻譯報價【乾貨】sci論文翻譯報價格式要求
    ,如何減少這種浪費時間,影響投稿心情的事情發生,就需要我們在投稿之前多下點功夫了。  2.寫作結構的錯誤,如今這種錯誤也比較常見,因為學術論文有自己特有的文章結構,必須按照特定的格式來寫作,如果出現文章格式不合要求,會被直接退稿,這也是必須注意的地方,要多閱讀所投稿的期刊,看看人家都在用的文章結構,這些結構是能直接套用的
  • SCI論文圖片處理與組圖技巧
    醫學論文的寫作中,通過圖片反映實驗過程、數據結果、病案實例等內容,不僅可以為論文內容提供素材與依據,也能讓讀者對實驗結果與臨床治療有清晰直觀的認知,使文章整體更具有客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同時,圖片處理越完善、圖片質量越高的論文,在論文評審過程中也可以提高編輯與審稿人的評審效率。因此,論文作者們熟練掌握科技論文圖片的處理技巧,既能提升論文的整體質量,同時也可相對加大論文過審的機率。
  • 搞懂SCI論文潤色,提升通過率
    一篇sci論文的發表通常決定了你的碩士和博士學位是否能成功畢業,是否能提升醫務工作者,是否能評估教育工作者的專業職稱,等等。這種都和sci論文的發表密切相關。除了一篇優秀的sci論文的研究意義和價值可以收錄在期刊上之外,關鍵是這篇文章的語言組織是否規範。
  • 學術論文的格式規範
    結構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目錄、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頁面設置紙型:A4標準紙 方向:縱向頁邊距:左3cm 右2.5cm;上,下邊距為默認值:上2.8cm 下2.5cm頁眉1.5cm,頁腳1.5cm格式正文行距:(多倍行距)1.25倍字號中英文題目:中三號中文,三號黑體加粗居中;英文(位於中文標題下方),三號Time New Roman字體,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1、期刊選擇發表sci論文要找sci期刊。作者可以先通過下載sci期刊影響因子表,或閱讀文獻,或相關單位推薦,或找專業人推薦等多個渠道查找到sci期刊名單。再根據本sci論文的內容方向、質量水平,以及相關單位要求,從學科、收稿範圍、影響因子、分區、審稿周期、發表費用等多少角度,綜合考慮分析來確定目標sci期刊。
  • sci論文翻譯價格【乾貨】sci論文翻譯價格格式要求
    例如論文內容學術、嚴密、科學,論文語言用語滿足專業習慣,英語表達習慣,很多sci論文是英語,因此國內合作者需要寫論文,可以聯繫專業機構的老師交流,提供專業的修改潤色服務。此外,作者還應注意sci論文與國內論文的差異。例如,此類論文的標題更為活躍,但它們必須符合國際標準。一些sci期刊對作者的職稱有特殊要求,他們需要按照要求寫作,其次是摘要。
  • sci論文潤色到底是潤什麼?英輯編輯
    sci論文發表的重要性想必對學術界科研界的小夥伴們並不陌生,往往一篇sci論文的發表就能決定你的碩博能否順利畢業,醫務工作者職務能否晉升,教育工作者能否評上職稱等等,這些都與sci論文的發表息息相關。
  • 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論文引用參考文獻中,有英文的,有中文的,還有其他語言的。這讓擬投sci期刊論文的作者,對於是否引用中文參考文獻,拿不定主意,害怕貿然選擇了,會導致論文不符合發表要求,不被接受。那麼,sci論文可以引用中文參考文獻嗎?
  • sci論文多久能發表
    一篇文章不是投稿sci期刊就能夠立刻安排印刷出版,不僅要經過期刊編輯的審核,還要根據期刊周期和版面進行排期。因而,不花時間,花幾天時間完成sci論文發表是不現實的。那麼,sci論文多久能發表?首先,sci論文發表要匹配期刊,期刊不同,完成論文發表所需要的時間有差異,可能是3-6個月,可能是一年,甚至更久。作者在投稿前,先了解期刊的大概發表時間,著急發表的,優先考慮所需時間短的期刊,以免sci論文不能及時發表。
  • 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
    發表sci論文有一定的用途時,比如評獎、評職稱等,要滿足相應的評審標準要求,否則會導致發表的sci論文達不到目的。在提出的評審標準要求中,不少人對分區和影響因子一頭霧水,鬧不懂它們怎麼來的。本文就回答下關於sci論文如何分區和影響因子的問題。
  • 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的4大事項
    sci論文在科研評價、評職稱中認可度非常高,同時也意味著其不好發表。不好發表的原因中,除了sci期刊錄用標準高之外,還有很多注意事項未能引起作者的重視。那麼,發表sci論文需要注意什麼?
  • 科技小論文格式規範
    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參賽作品科技小論文格式規範:   科技論文格式說明   科技小論文按撰寫方式分類包括:調查、考察、觀察、實驗探究、發現、 研究等類型。   一般格式為:標題、所在學校班級、作者姓名、指導教師、論文摘要、關鍵詞、前言(選題的由來)、方法、過程、結果、結果分析和討論、參考文獻等。 課題如何表述?
  • 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很多sci論文要求發英文,而我國作者的英文水平,很難寫出符合國際標準的學術論文,讓語言成為發表sci論文的一大障礙。所以,sci論文翻譯潤色,是成功發表sci論文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步驟。那麼,什麼樣的sci論文翻譯潤色是靠譜的?
  • 經驗|sci期刊沒有論文模板?可以這樣做
    投稿sci期刊論文的作者,在沒有模板的情況下,會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否則不知道從哪裡入手,但尋找一番後,結果卻總是不如意,於是很多作者就要問了:sci期刊有沒有論文模板?說實話這個問題並不好確定回答,一般來說,sci期刊是有論文模板的,但這模板具體要求上,不同的期刊又有不同,作者想要找一份統一標準,寫完後,可以直接投稿的論文模板是沒有的。sci期刊論文模板,包括格式模板要求和排版要求。
  • SCI論文與sci會議論文的區別是什麼
    首先來說說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是在學術會議上宣讀的文章,與期刊論文最大的不同就是發表載體的不同,近些年,國內有不少作者選擇發表會議論文,會議論文比期刊論文發表相對容易一些,但爭議一直存在
  • 規範論文不是「刷格式」
    第一堂課是全新學習階段的起點,將培養學術規範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可謂用心良苦。 造假、抄襲……近年來,國內學術論文頻頻「中招」,在討論學術道德建設的同時,論文規範,也再度映入公眾視野。學術論文應當遵循哪些基本的論文規範,具體落實情況如何?記者進行了調查。 ——編 者  高雯(化名)曾是某重點大學的研究生,擔任過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