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觀!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照片

2020-12-23 zhoupeng198315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uropean Space Agency)周四發布了迄今為止拍攝到的最近的太陽照片,它們距離這顆地球最近的恆星只有4800萬英裡。

(圖源:歐洲航天局)

這些照片是由太陽軌道飛行器拍攝的,這是兩個機構之間的國際任務的成果,上個月完成了第一次接近太陽的壯舉。

「這些令人驚嘆的圖像將幫助科學家們拼湊出太陽的大氣層,這對於理解太陽如何驅動地球附近和整個太陽系的太空天氣非常重要,」美國宇航局負責這項任務的科學家霍利·吉爾伯特(Holly Gilbert)在一份聲明中說。

太陽軌道飛行器用6種不同的成像設備拍下了這些照片。

歐洲航天局的項目科學家丹尼爾·穆勒(Daniel Muller)說:「我們沒想到這麼早就有了這麼好的結果。」他補充說,這些圖像證實,這艘太陽軌道飛行器「開了個好頭」。

這一壯舉需要大量的合作和獨創性,尤其是在新型冠狀病毒大流行迫使位於德國達姆施塔特的歐洲空間操作中心(ESOC)的任務控制中心完全關閉了一個多星期的情況下。

這顆太陽軌道飛行器於今年2月發射升空。

除了拍攝到令人驚嘆的太陽圖像外,此次任務還公布了一些最初的結果,這些結果是利用太空飛行器在接近太陽時測量了其周圍的空間環境。

歐洲航天局的研究人員說,新圖像揭示了太陽上的一種新現象,他們稱之為「營火」。

比利時皇家天文臺的David Berghmans是EUI儀器的主要研究員,他在一份聲明中說:「這些營火是我們在地球上觀測到的太陽耀斑的小親戚,只不過要小上幾億倍。」

他補充說:「乍一看,太陽可能看起來很平靜,但當我們仔細觀察時,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微小的耀斑。」

來自太陽軌道器的下一個數據集將揭示溫度和更多關於這些「營火」和太陽表面的數據。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當地時間16日,歐洲航天局公布了...
    2020-07-17 22:38:01來源:FX168 【人類史上最近距離拍攝的太陽】當地時間16日,歐洲航天局公布了「太陽軌道飛行器」所拍下的有史以來最接近太陽的照片,拍攝位置距太陽約7700萬公裡。
  • 史上最近距離太陽照片公布,科學家從中發現驚人現象
    據《The Verge》雜誌報導,美國宇航局剛剛發布了迄今為止在最接近太陽的地方拍攝的太陽照片(不要與解析度最高的太陽照片混淆),這是由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合作研製的太陽軌道器提供的。
  • 史上最近距離、最高清太陽照片公開,太陽黑子真面目令人意想不到
    「太陽黑子」大家聽得多,可能會以為只是太陽上面的一個小黑點,但到底實際是怎樣?近日德國科學家就以歐洲最大的天文望遠鏡,拍下號稱史上最高清最近距離的太陽黑子圖像,實在令人大開眼界。太陽黑子是在太陽表面磁場聚集的地方,在中心最深色的部分被稱作「本影」,是磁場最強的區域,也就是在我們看來的小黑點,其實它是不規則且會流動。
  • 人類史上最「高清」太陽照片誕生,如湧動的黃金液體
    人類史上最強的太陽望遠鏡終於睜開了它的眼睛
  • 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公布
    天文學家一致認為這個物體就是黑洞,這是人類發現的第一個黑洞。  ●1974年  英國物理學家霍金證明黑洞具有與其溫度相對應的熱輻射,稱為「黑洞輻射」。黑洞的質量越大,溫度越低,輻射過程就越慢。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衝洗」完成,這一神秘天體終於被人類看到了真容。
  • 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
    今晚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發布,這是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根據中科院,該黑洞圖像揭示了室女座星系團中超大質量星系Messier 87中心的黑洞。該黑洞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為太陽的65億倍。圖中心的暗弱區域即為「黑洞陰影」。光呈現出這張照片就耗費了兩年時間。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原來太陽是這樣的
    近日,一條「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的話題,引起網友的關注。有網友表示「原來太陽是這樣的」,這是怎麼回事?趕緊來看看吧!
  • 這是有史以來,你能看到的離太陽最近的照片
    數碼愛好者訊昨日,NASA公布了美國宇航局以及歐洲航天局共同合作的太陽軌道飛行器拍攝的第一批照片,其中包括迄今為止人類拍攝到的,離太陽最近的照片。據NASA介紹,太陽軌道器是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國際合作項目,用於研究太陽。
  • 解讀「人類史上首張黑洞照片」
    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產物, 也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 2019年4月10日, 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合作團隊公布了利用全球的8個毫米波望遠鏡組成的幹涉陣以約20微角秒的解析度拍攝的首張黑洞照片, 直接測量了射電星系M87中心黑洞的陰影和黑洞周圍光環的大小, 得到了M87中心黑洞的質量為65億太陽質量
  • 哪一顆恆星距太陽最近?距離有多遠?人類何時才能夠前往?
    而在人類還沒有能力進行星際航行之前,我們能夠做的就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不斷搜尋太陽系附近的每一個恆星,發現的恆星越多,對於人類未來的探索計劃越有利。那麼太陽系附近的恆星中,離太陽最近的是哪一個顆?距離有多遠?我們什麼時候才能夠有希望前往?根據NASA的觀測數據,目前在距太陽17光年的範圍內發現的恆星有45顆,最近的一顆恆星則是比領星,距地球約4.24光年。
  • 圖片看宇宙;太陽、水星、金星及地球的罕見大圖
    一,太陽表面驚現的一團「蓬亂鬈髮」。美國航天局NASA的解釋:「這一壯觀的現象,其實是漂浮在太陽表面的一團帶電粒子云,被磁力束縛住而形成的」。巨型日珥噴發;日珥是個神奇的存在,能實現雙百萬——百萬km高度,百萬℃。
  • 水星距離太陽最近,如果在水星上看日出,將看到多大的太陽?
    太陽從地平線衝出的一剎那,萬丈光輝照亮了大地,日出既壯觀又浪漫的場景,給人留下畢生難忘的美景。 其實不然,身處在地球的人們還不知道自己有多幸運。
  •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誰拍的?拍攝第一張黑洞照片的人名字 2019年4月10日,這一天對於人類來說是個重要的日子,北京時間21時,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正式的公布,一支匯集全球 200 多位天文學家的宇宙觀測團隊經歷2年的時間才把照片洗出來,而「事件視界望遠鏡」這個項目也在今天被大家所熟知
  • 細說人類61年艱辛探月史之一,第一架探月器竟被太陽引力拐跑了
    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最詳細的月球觀測,首次指出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跟地球一樣有山脈、峽谷、平原,開啟了人類探月史的帷幕。人類探月史,第一個被太陽引力搶走18世紀60年代,全球爆發了工業革命,快速推動了人類的科技發展。20世紀60年代,月球成了美國與蘇聯太空競賽的重心。
  • 8架望遠鏡,10天拍攝,兩年衝洗,人類首張黑洞照片是如何生成的
    4月10日晚上北京事件21:00,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智利聖地牙哥,中國的上海和臺北,日本東京以及美國的華盛頓等全球六地同時召開的全球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成功獲得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超大黑洞的直接視覺證據,並同時發布了這張由天文學家捕獲的首張黑洞照片。
  • 人類拍到迄今最清晰的太陽照片 竟然像個爆米花?
    高清圖像裡,太陽仿佛是流動的黃金,展現出太陽作為等離子體複雜的結構,為人類認識太陽和預測太陽活動,提供了更進一步的素材。那麼照片是怎麼拍攝的?未來這架望遠鏡還會帶來什麼驚喜呢?來聽聽中國科學院院士汪景琇怎麼說~
  • 如果計算太陽和地球之間準確的距離?天文學家們各出奇招
    我們在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覺得它們差不多大,其實兩者之間的體積相差甚遠不可比較,太陽之所以看起來和月亮差不都大那是因為太陽距離我們遙遠啊。太陽到底距離地球有多遠呢?查查資料就知道日地距離為149500000公裡,這個數字是如何測量出來的呢,有很多的方法可以測出這個距離。
  • NASA展示一張非凡太空照片,顯示出一個蒼白藍點,由旅行者1拍攝
    這張太空照由旅行者1號拍攝,拍攝時間為1990年,當時距離地球約64億公裡,這是它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因為它已經完成了對太陽系行星的探測,即將離開太陽系進入星際空間,為了節省電量相機將永久關閉。所以今天NASA再次展示出這張舊照片,一來為了紀念快照30周年,回顧旅行者1號飛船在太陽系的時光,二來證明NASA在近年來已經在宇宙探索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圖片批註中寫道,在1990年情人節那天,旅行者1號飛船在距離地球64公裡的距離上行駛,最後一次回頭,相機拍攝了第後一批太陽系照片。
  • 旅行者號給地球拍攝的最後一張照片,讓人類陷入深深的思考中
    所以,旅行者號一路前進的過程中,也在不斷向著地球發送各種星空照片。通過這些照片,我們對太陽系更遠的地方有了不少的認知,在這些照片中,有一張照片讓人類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這張照片就是旅行者一號在64億公裡外拍攝的地球家園,我們都知道,從太空中拍攝地球,最佳的位置就是月球,在月球軌道拍攝地球照片,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藍色的巨大美麗星球。
  • 人類首次拍攝到黑洞照片
    這艘飛船於12月初抵達本努,並在新年之際啟動了推進器,正式進入小行星軌道,使本努小行星成為有史以來有太空飛行器環繞飛行的最小天體,進入小行星軌道之後,OSIRIS-REx還創造了一項以最近距離繞天體飛行的世界紀錄,這一紀錄後來在2019年間再次由OSIRIS-REx自己打破。在過去的12個月裡,OSIRIS-REx的任務並不只是僅僅停留在小行星軌道上這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