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抑鬱症,卻只有不足一半患者接受有效治療,社會對精神疾患的歧視是影響治療的因素之一。
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2.1%。作為一種常見病,抑鬱症已成人類第二大「殺手」…
今天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希望更多人能了解並正確看待抑鬱症!
1.思維緩慢:經常會出現反應遲鈍、思路閉塞,話減少,語速變慢,回答吃力,不能像正常溝通交流一樣。
2.消極心理:持續的悲觀心態,面對任何事物提不起來興趣,症狀較輕的可能會感到悶悶不樂、沒有興趣,症狀較嚴重的會悲痛欲絕、覺得無助、無望;會否定自己的價值,會責怪自己。有些嚴重的還會產生幻覺。
3.心情低落:經常一個人臥床或待在房間裡,閉門獨居,避免與人的社交。生活被動、不想做事,變得懶散。不顧及個人形象,不修邊幅,對生活的失去任何希望,也會不吃飯、不說話、不動,有些嚴重,比較危險的是會有消極想自殺的念頭,覺得結束生命是一種解脫,自己活在世上是多餘的人,這種是需要警惕的。
4.身體出現不適:主要是難以入睡、早醒、睡眠淺、身體疲倦、食慾減退、體重下降、身體出現疼痛,也會想噁心、嘔吐、心慌、胸悶等。有少數也會出現食慾增強、體重增加。
5.認知功能有損:學習困難、注意力無法集中、記憶力下降、語言流暢性差,眼手協調及思維靈活性等能力減退。
在快節奏的大城市和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上班族有著巨大的壓力,而20-50歲的中青年是抑鬱症的高發患病人群,他們可能有著就業、生活、育子女、贍養老人等多重壓力,在高壓的環境下,很容易患上抑鬱症引發職場人的各種心理健康問題。
權威數據統計,全球大約有10%的人患有抑鬱症,也就是說,每10個人裡,就有一個人得這個病!而且,每100個抑鬱症患者中,竟然就有65個左右的人萌生過自殺的念頭!還有一個數字會讓你更加吃驚,那就是抑鬱症患者在中國的就診率,只有20%!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2年發布的《抑鬱症:全球性危機》報告中指出,抑鬱症已成為中國第二大負擔疾病,預計到2030年抑鬱症將位列世界疾病負擔的首位。對於職業人群而言,抑鬱症會直接導致生產率下降、無法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及影響對社會的貢獻。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工作、生活壓力不斷加劇,在中國,職業人群逐步成為抑鬱症發病的重災區。
對於中度和輕度抑鬱症患者來說,抑鬱症需要醫生開藥物和心理輔導治療,除此之外,醫生還會建議家人一起幫助病人走出抑鬱症,需要創造一個和睦的家庭環境,讓患者感到家的溫暖,避免外界不良刺激對患者形成再次刺激;
對於那些重度抑鬱患者,往往有自殺的想法,則需要身邊有人看護,嘗試和病人溝通交流,誘導讓病人傾吐內心的痛苦,幫助其重樹信心。
1. 讓生活簡單化:不要被煩惱牽絆,擁有好的生活作息習慣,對自己好點,有著健康豐富的飲食,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晚上少想事情,早點睡覺。
2. 減輕不必要的壓力:不要對自己要求太多,量力而行,學會調節自己,讓自己覺得不開心的事儘量不去做。
3. 安排充實的生活: 多出去走走或者旅遊,和朋友多交流,找可以信任的家人朋友傾吐心聲,安排自己充實的生活讓自己沒有時間去想去思考。
4. 培養自己的愛好:利用閒暇時間,做自己喜歡的,報個興趣班,去健身運動;每天穿的亮麗,也能改變心境,在心理學中,淺橘黃色、天藍色與粉色都能讓人心情愉快。
(更多健康資訊和乾貨請關注公眾號檢驗網頭條)
如果需要幫助,請記住中國心理危機與自殺幹預中心救助熱線:010-62715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