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報導,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使用過度,是群眾反映「看病貴」問題的原因之一。近日,國家將組織首次高值醫用耗材冠脈支架集中帶量採購。這意味著,冠脈支架將大幅降價,支架價格從均價1.3萬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專家表示,此項改革將使醫療技術更加公平可及。
心臟支架大幅降價一事引發網友熱議,在感嘆暴利的同時,又提起了另一個「超級醫療暴利」——牙科的高值醫用耗材。牙科高價耗材讓人直呼看牙貴:「補了顆牙一月工資沒了」 「換一口牙能買一輛車」……
11月8日,從業7年的口腔科主治醫師姚醫生在『騰訊新聞』話題欄目發聲,從醫生的專業角度解讀了「看牙貴」的問題,他說:「看牙貴,貴在了疾病認知、健康習慣、時間成本、和生活狀態四個方面,價格只是這些內容的外化表現。」
全文太長
只劃重點!
01
帳該怎麼算?
對於看牙貴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給患者算一筆經濟帳:認真刷牙和定期潔牙,是口腔保健中「零風險、低投資、高回報」的項目。每年牙膏、牙刷、牙線加上潔牙,總共最多三四百;一旦出現蛀牙,補一顆牙齒則至少需要三四百;如果治療不及時而出現牙髓症狀,就需要根管治療了,花費則上升到了一兩千;根管治療後牙冠修復也是兩三千元;如果進一步任牙病發展導致牙齒脫落,後期種植修復則需要花費上萬元。
其實這就是《扁鵲見蔡桓公》故事的現代演繹,我們將病情的輕重採取了一種最為直白、通俗、刺激人心的方式來量化反映——價格。但是人們往往過分關注於價格,而忽略了其他更為重要的因素,補牙、鑲牙、種植牙——假牙再好,依然是假牙,口腔醫生醫術的極致可以實現「以假亂真」,但「以假代真」是不可能的。
02
價格差距是怎麼來的?
所以看牙貴,貴在了疾病認知、健康習慣、時間成本、和生活狀態四個方面,價格只是這些內容的外化表現。
看牙時的耗材根據治療項目不同,需要的類別也各不相同。例如補牙,各型、各品牌樹脂,區別前牙區、後牙區、粘接用、充填用等、美白用等等,常用的就多達幾十種,再加上不同種類的粘接劑,區別全酸蝕、自酸蝕、第幾代和品牌等等,非常複雜。
而不同診所間收費差異大,這主要是根據診所規模,定位人群,聘用醫生的層次、外請專家情況、設備投入、耗材選擇等這些因素來決定的。也存在行業內部惡性競爭,蓄意壓低價格,以擾亂市場的低價吸引客源,引流後再進行加價。
03
這些隱形帳加上了嗎?
有人說口腔醫療是個暴利行業,我認為存在幾個方面原因。
第一,忽略了隱形投資:大的層面上忽略了國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發展、技術設備引進等投資;小的層面上忽略了醫院/門診裝修、設備投入、運營維護、水電氣網絡等投資、辦證、註冊、學術交流學習、進修培訓等等。簡單的例子,街邊攤的修牙和口腔醫院,投資成本顯著不同,從技術上、衛生上、服務上、售後上等因素綜合考量,您會主動選擇哪一個。
第二,單純注重耗材價格,忽略醫生技術及勞動。口腔治療,經驗、設計、操作等等,和醫生息息相關。以補牙為例,很多人單純認為就是把洞堵上就行。其實對於一般的補牙,就包括了去齲、備洞、酸蝕、塗布粘接劑、比色、塑型、雕刻、調咬合、拋光一系列步驟,每一步都有相關的要求。忽略了這些內容,就導致一些「機智的」網友們在淘寶上尋找「DIY補牙」的門店,買20塊錢左右一大瓶的說不清楚的補牙材料,在作死的邊緣徘徊。
04
部分網民誇大事實
有一部分人都是口口相傳的看牙貴,自身並未前往牙科診所接受治療及健康宣教,牙科治療是否真的貴,每個人都有自身評價的標杆。
同時也存在部分網民誇大事實。在網友的留言評論區裡不乏一些說「自己補個牙花了2-3w」,「拔個牙1w5」等等的事例,雖然大家認為牙科治療費用高,但是每個地區都有統一的物價局定價,不可能出現「你家拔牙150,我家拔牙1w5」這種離譜的現象,消息是真是假很容易辨別。但是「你永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大家更願意通過聲討牙科來進行宣洩,並能找到共鳴,所以就產生了廣泛流傳的「暴利」的惡聲。
05
刀口何時指向牙科?
近來國家對於高值醫用耗材的整治是一項惠及民生的重大舉措,能夠大大降低老百姓的看病負擔。新聞中我瀏覽了評論區的內容,呼聲最高的不出意外的是「刀口何時指向牙科」。
我也與周圍的老師進行了探討:對於我們出身「口腔名門」的醫生來說,醫療的本質是為患者解決問題,從醫的樂趣在於不斷挑戰極限,尋求技術上的突破,解決疑難的病例,得到患者、同行乃至社會的認可。回歸這個本心,耗材價格上的變化,對於醫生來講是沒有影響的。
但事實上國家絕對不會讓這類事情發生的,價格上的轉變將會促進醫療行業向更加合理化的方向轉型,從以前的「以藥養醫」轉變為「以技養醫」,模式變了,待遇福利沒有變,唯一變的是政策惠及了萬千民生。
06
小病不看,後期錢包受難
同時我們也談論到,以種植牙為例,當種植體的價格更加平民化、大眾化的時候,會有更多的患者前來選擇效果更優的種植治療方案,治療基數的增大,既推動了全民口腔健康,努力實現「8020」的目標,也帶動了種植牙學科的建設發展,實現雙贏的局面。
我建議大家進行每年一次的口腔健康檢查,這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隨著單位或者個人的年度健康體檢一併進行。體檢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勿將小問題拖延成大問題,既痛苦,又耽誤時間,還增加治療費用。預防上強調「病因預防「,治療上提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後期提倡「恢復功能,定期維護。
對此姚醫生的發聲,你怎麼看?
歡迎評論區留言!
【本平臺聲明】部分文章,圖片,等素材來源於網絡,我們編輯整理 。轉載的目的只在於分享 ,在此感謝原創作者分享。如涉及內容與版權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分享到朋友圈
文末留言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