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國深圳留學生講述防疫心路歷程:做好長期居家準備

2020-12-17 澎湃新聞

特殊時期,在國外留學的深圳學子狀況牽動家長的心。

記者近日連線四位目前生活在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深圳留學生,聽他們講述在當地的防疫生活與心路歷程。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姚洋:每天待在公寓專注寫作畢業論文

倫敦時間3月23日晚,英國宣布,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英國將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管制措施。除了有絕對必要出行的原因以外,所有人都必須待在家中,非同一家庭兩人以上的聚集將被禁止。第二天,就讀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碩士生姚洋收到一條來自當地政府部門發來的簡訊息,內容是正在生效的新規定:「你必須待在家中。居家生活,保護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才能救更多的人。」

姚洋出門採購物資。

收到信息的時候,姚洋已經15天沒有出過公寓。兩周前,她最後一次出門,是為了去學院參加本學期最後一節與教授交流其畢業論文選題內容的研討會。雖然居住的地方與學校只隔了三站地鐵,一向節儉的姚洋還是電召了一輛計程車往返。姚洋告訴記者,「當時還有很多人對疫情不在意,倫敦的地鐵裡依然人頭攢動。外面戴口罩的人屈指可數,不乘坐公共運輸是我保護自己的方式。」

姚洋告訴記者,深圳首例確診新冠肺炎的病患是她父親的好友。因此,在許多人還並不是很關注疫情狀況的時候,她在深圳的家人就早早向她敲響了警鐘。在家人的叮囑下,姚洋前往藥店買了口罩,「後來我再沒見到口罩的貨架上有貨了」。此前,得到信息的姚洋還曾與同專業的師生一起討論過疫情相關的話題。「當時班上沒有人在意,我們教授還寬慰我,只有像他這樣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才有感染的風險,年輕人不用擔心。」

距離課上討論僅僅一周以後,隨著英國當地疫情的發展,姚洋的同班同學都轉變了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有一天一個英國同學感染風寒打了幾個噴嚏,班上很多人都跑出教室,還好只是虛驚一場。」幾天後,姚洋所在的環境技術專業成為帝國理工學院第一個宣布開始線上教學的專業院系。與線上授課通知一起發送的,還有教授勸導學生儘量不要外出的電子郵件,「好像大家一夜之間都開始有了防疫意識。」

與防疫意識一起到來的還有危機感。姚洋說,許多英國民眾開始紛紛跑向商超搶購生活必需品,為了避免食物的短缺和人群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英國各大連鎖超市都開始實行限時限購的制度。姚洋樓下的特易購(全球三大零售企業之一)張貼告示,「特殊時期每周一、二、五上午九點至十點營業。單個商品每人限購三件,極缺物資每人限購兩樣。」幸運的是,姚洋此前已經通過網上商城預定了超過三周的蔬果飲食。姚洋告訴記者,「提早訂購的消費者的訂單均沒有被影響,所有的東西都會按時送到家門口。」

雖然英國的疫情還沒有平息,但姚洋的心態依然樂觀。她向記者表示,「我家中也有人居住在國內疫情發生地,她們身體健康,沒有被感染。我相信,只要居家不外出、做好消毒工作,小心防疫,是能夠平安度過的。」目前,姚洋還沒有回國的打算。她每天都待在公寓,專注地寫作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

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本科在讀生丁柔:春假延長,開學後學校或開展線上教學

雖然「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所帶來的陰影,仍然籠罩在許多日本留學生家長的心頭。記者近日採訪了目前就讀於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日本畫專業大二學生丁柔,了解她在當地的防疫生活。

丁柔家長給她郵寄的口罩,這些口罩是她此前為家人郵回國內的。

接受採訪的時候,丁柔剛與朋友結伴從動物園回家不久。她告訴記者,「動物園在室外,通風很好,戴口罩的人不多。但一路過去,乘坐列車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佩戴了口罩。」在日本留學近三年,丁柔已經習慣了在當地的生活,她表示,這次疫情對她的生活影響並不大,只有她兼職打工的瓷器店冷清的生意提醒她,現在是特殊時期。食品短缺、衛生紙不足現象也沒有發生在京都,「日本的便利店很密集,繁華的地帶走幾十米就能見到一家,所以我並沒有碰見過大家扎堆在一個門店搶購生活必需品的現象。」

唯一比較難買的防疫相關用品是口罩,但丁柔表示這未必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日本很多人平日就有戴口罩的習慣,現在又是花粉季,很多對花粉敏感的日本人這個時期都會買口罩,每一年這個時節口罩的數量都比較緊缺。」此前,國內口罩緊缺的時候,丁柔從藥妝店和便利店陸續買了數百隻口罩寄回深圳,分發給家人和親朋好友。如今深圳各區疫情防控等級評估都為低風險,丁柔的媽媽聽說京都口罩不好買,又連忙將丁柔此前郵來的剩餘口罩給她郵寄回去。

丁柔告訴記者,學校已經通知開學後大概率會採用線上教學的形式繼續課程,但目前的具體開學日期還沒有決定,「今天收到郵件,我們學校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將春假又延長了。」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王傑、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戴紅:做好了長期居家準備,每天待在家中網上學習

3月17日,就讀於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王傑收到一封學校辦公室發來的電子郵件,一名同學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五天後,大學上線線上課程,並建議學生減少不必要的外出。3月23日,澳大利亞宣布實行新限制措施,此時王傑已經十天沒有出門了。

澳大利亞留學生王傑購買的生活必需品。

王傑告訴記者,他和身邊其他的中國留學生們對這次疫情都有一種警覺。澳大利亞最初有確診病例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準備食品和防疫物資了。「我從社區的超市買了大量的凍肉、意面、奶製品,也到超市買了許多油和大米。」王傑表示,現在澳大利亞的一些超市已經實行限購政策,但這並非是物資不足造成的,「超市方面是想要保障大家都有買到東西的機會。」雖然目前大部分關閉的餐廳都能夠提供外賣服務,但他並不放心,疫情防控期間選擇自己在家做飯。

為了減少感染的風險,他還將自己一直兼職的工作辭去了。「我上課之餘在超市做理貨員,要接觸許多客人和同事,但這段時間我認為還是應該減少和他人的接觸。」現在,王傑每天待在家中上網課,生活方面也自給自足。「我每天都會打掃房間,也沒有外出,因此覺得自己是安全的。」王傑向記者表示,他擔心回國會影響他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及考試,因此目前沒有返回深圳的計劃。

在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就讀的戴紅也有著和王傑同樣的顧慮,「我學的是金融學專業,平時課程、作業都很多,4月初就要面臨期末考試了,這時候回國會耗費我太多精力,我更願意用在路上奔波的時間好好學習。」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季,她買好了一個月的食材放在冰箱裡,「我每天自己做飯吃,大部分時間都會登錄學校網站反覆地看教學錄像,居家防疫的安排很充實。」雖然戴紅目前一門心思都在複習上,但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心底裡還是盼望著疫情快些過去,「如果考完試疫情平復了,我也很希望能回家和父母團聚。」

(文中受訪者均使用化名)

資料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袁曄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原標題:《做好長期居家準備!四國深圳留學生講述防疫心路歷程》

相關焦點

  • 瑞士留學生講述回國心路歷程,做好防護不成為「輸入」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留學生過得可謂是「緊張動蕩」。疫情之初,身在國外的他們為祖國揪心,紛紛捐款捐物;身在國內的學生又為返校擔憂,害怕無法正常完成學業。而近日,隨著全球疫情的升級,中國留學生又面臨新的「艱難抉擇」——是否需要回國。其實,對於每名中國留學生來說,這是個體選擇,留學的目的國、所在學校推出的防疫政策並不相同,每名學生面臨的社會環境、居住條件也千差萬別,回來與否是個人和家庭在慎重考慮後做出的選擇。疫情當前,那些冒著危險回國的留學生背後經過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80份「心靈故事」講述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2013-05-27 15:45:12   來源:淮河晨刊
  • 量身訂製,精心設計:駐保使館開展在保中國留學生居家防疫暑期系列活動
    廣大在保中國留學人員從疫情防控大局出發,堅持留在當地,「宅」家防疫。  中國駐保加利亞使館始終牽掛廣大在保留學生的健康和安全,及時傳遞祖國對海外留學人員的關心關愛,提供各項幫助,解決實際困難,繼續向困難學生提供防疫物資,提前預警學生宿舍修繕停供熱水,提醒留學生做好必要準備,及時發布當地疫情和管控措施,提醒留學生繼續堅持防疫不鬆懈,繼續按照《海外留學人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要求做好防疫,動員鼓勵在保留學人員積極參加「留學有棋跡」——圍棋、象棋網絡聯誼賽等活動
  • 曾參加武漢抗疫的大學生志願者穆不凡,深情講述參軍入伍心路歷程
    曾參加武漢抗疫的大學生志願者穆不凡,深情講述參軍入伍心路歷程——  「今天,我終於成了你」  ■劉會賓 解放軍報記者 賴瑜鴻  5張抗疫勇士的名籤,每一張都認真列印、裁剪……前不久,聽說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事跡報告團要來作報告,鄭州聯勤保障中心某新兵團新兵穆不凡主動申請擔負會場保障工作。
  • ppd長文講述回歸職業DOTA的心路歷程
    近日,ppd在他的Weplay專欄上以第一人稱發表了一篇長文,講述了他退役背後的一些故事,以及回歸職業舞臺的心路歷程。以下是全文的詳細內容。今年早些時候,我宣布從職業DOTA的賽場上退役。這是一個經過充分考慮後的艱難決定。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11月初,中國留學生欒奕在新媒體平臺發表了萬字長文《我為什麼離開美國》,講述自己在美國讀研兩年、工作四載後決定回國發展的心路歷程。文章在留學生群體中產生一定迴響。僅從其個人微信公號展示的留言中也可一窺端倪,有人表達共鳴,有人深入探討,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更多疑問。新華社記者與欒奕以及近來與她作出相同選擇的10名中國留學生聊了聊。
  • 直播"紙娃娃"引網友愛心潮 父母講述心路歷程
    昨天,青島早報首次以網絡直播的形式,在全國熱心網友面前展現了貴州「紙娃娃」小青青的現狀,她的父母也在直播中講述了自己的心路歷程,並再三向青島的愛心人士表達感激之情。近2000名網友先後觀看了網絡直播,並在直播屏幕上為小青青點上一顆「愛心」。青島紅十字微塵基金和青島紅十字玫瑰基金的工作人員來到病房,各送來1萬元緊急救助金。
  • 女子講述懷孕34周,胎兒被確診患侏儒症後的心路歷程
    據《太陽報》7月2日報導,一名來自英國的母親講述了她在懷孕34周時,嬰兒被掃描診斷出患有侏儒症後的心路歷程。Monica Merritt在2010年生下了自己的大兒子George,孩子十分健康,一切都很順利,沒過多久,Monica和丈夫準備再要一個孩子,2013年Monica成功懷孕。
  • 這些留學生講述為何離開美國回國發展_新聞頻道_中國青年網
    新華社記者王迎攝  11月初,中國留學生欒奕在新媒體平臺發表了萬字長文《我為什麼離開美國》,講述自己在美國讀研兩年、工作四載後決定回國發展的心路歷程。文章在留學生群體中產生一定迴響。僅從其個人微信公號展示的留言中也可一窺端倪,有人表達共鳴,有人深入探討,當然,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或更多疑問。新華社記者與欒奕以及近來與她作出相同選擇的10名中國留學生聊了聊。
  • 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
    3位母親講述自己心路歷程有人說相比於多子女的家庭,獨生子女家庭本身就是潛在的一種更大的風險。這種風險主要來自獨生子女如果因故去世,父母就失去了贍養的唯一依靠和資源,晚年必然陷入悲涼的境地。在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失獨家庭,進入中老年的夫婦悲痛欲絕,身心受到了嚴重的打擊,甚至有的從此一蹶不振。
  • 四國語言齊上陣,石牌防疫宣傳不忘國際友人
    防疫宣傳又有新招,在天河區石牌街,四國語言上陣一起助力!けください……」「Shipai Street ……」中文.mp3英語.mp3日語.mp3韓語.mp3記者了解到,在石牌轄內居住的外國人約3200名,為拓寬疫情防控宣傳覆蓋面,做好轄區內外國居民疫情防控宣傳和摸查工作
  • 心路歷程:擋住黑暗,我要把陽光留給明天
    本文是《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的續文,旨在講述我在子女教育方面的一些心得體會。故事前續在《心路歷程:我整整用了20年走出自卑的陰影(上)》中,我講述了自己產生自卑心理的原因:1)內向敏感的性格特點;2)成長過程中的受挫經歷;3)缺乏的自我認識,過低的自我評估
  • 社區防控疫情新招:用四國語言播報防疫提醒
    在黃埔區金碧社區和海珠區龍鳳街,社區工作人員採用大喇叭、大音箱「喊話」等老辦法,讓老年人也做到出門主動戴口罩;而在天河區石牌轄內,由於外國居民較多,工作人員甚至還用起了四國語言來播報防控提醒;「中國淘寶第一村」裡,除了餐廳一律不接受堂食外,村黨委正倡議屋主為租戶減免租金……在這場與新型冠狀病毒抗爭的「戰役」中,如果每個人都能儘自己一份綿力,做到儘量不出門、出門戴口罩,共同努力做好疫情防控
  • 指導外籍人員做好防疫,通州新華街道邀留學生志願者當翻譯
    「您不要擔心,有什麼問題隨時與社區工作人員聯繫,這些口罩和消毒液送給您,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近日,針對外籍人員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中溝通不暢問題,新華街道招募留學歸來的志願者擔任翻譯,通過「敲門行動」宣傳防疫知識及注意事項,緩解其焦慮情緒。
  •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其實並不遙遠,有時候只是一瞬間一剎那,只是經歷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讓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在這之前必然是經過了漫長的積累,和無限的失望,才會讓她霎時心如死灰。
  • 男人的洗澡心路歷程
    今天刷某某蝦小視頻,看到一個外國小姐姐的洗頭心路歷程,覺得有點意思,不如和大家分享一下中國直男們的洗澡心路歷程吧。首先來說,男人們不愛洗澡,幾乎是一種標杆。比如那一條內褲穿兩個禮拜的「傳說」,之所以在傳說上打引號,那是因為半個月算什麼,一條內褲穿一個學期的室友每個學校都會有。
  • 中國留學生赴法入學:入境要求防疫措施及教學措施
    法國做出了一系列決定以確保在最佳條件下接待國際留學生。自2020年6月22日起,所有想在法國開始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均可在法國六個駐華領事館提交籤證申請。自即日起,所有法國駐華領事機構均已開始發放長期和短期學生籤證。法國藉此機會祝願中國學子在法學習一切順利!
  • 寄出防疫口罩4000隻 深圳企業出措施關愛海外員工助力境外防疫防控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3月5日訊(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記者 潘潤華)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報告1例境外輸入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深圳某企業一35歲男子,長期在英國布裡斯託工作。近日,他從英國經香港返深,被確診為新冠肺炎。
  • 「歸心似箭」——抗美援朝戰爭前後歸國留學生的心路歷程
    一方面,美國政府在「麥卡錫主義」籠罩下,對待中國留學生的政策由「拉攏搖擺」變為禁止回國,各地發生了監視我國留學生活動、收回一些留學生的護照,甚至對留學生(如錢學森等)進行恐嚇、傳訊和扣留拘捕等情況,有的被要求回答「共產黨(中國)是不是應該出兵朝鮮」、「美國是不是有權利和義務出兵朝鮮」等尖銳問題。
  • 《西遊記》最高境界: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磨練心智,堅守信念
    西遊記主要講一個人覺悟的心路歷程。一個人的心路有多遠?十萬八千裡!就是孫悟空一個跟頭的功夫,就是一個人的一念之差。一念是佛,一念是魔;一念是菩薩,一念是妖精;一念向善,一念向惡。一念就是十萬八千裡,結果相差甚遠。今天修什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