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時期,在國外留學的深圳學子狀況牽動家長的心。
記者近日連線四位目前生活在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的深圳留學生,聽他們講述在當地的防疫生活與心路歷程。
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碩士研究生姚洋:每天待在公寓專注寫作畢業論文倫敦時間3月23日晚,英國宣布,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的疫情,英國將開始實施更加嚴格的管制措施。除了有絕對必要出行的原因以外,所有人都必須待在家中,非同一家庭兩人以上的聚集將被禁止。第二天,就讀於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的碩士生姚洋收到一條來自當地政府部門發來的簡訊息,內容是正在生效的新規定:「你必須待在家中。居家生活,保護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才能救更多的人。」
姚洋出門採購物資。收到信息的時候,姚洋已經15天沒有出過公寓。兩周前,她最後一次出門,是為了去學院參加本學期最後一節與教授交流其畢業論文選題內容的研討會。雖然居住的地方與學校只隔了三站地鐵,一向節儉的姚洋還是電召了一輛計程車往返。姚洋告訴記者,「當時還有很多人對疫情不在意,倫敦的地鐵裡依然人頭攢動。外面戴口罩的人屈指可數,不乘坐公共運輸是我保護自己的方式。」
姚洋告訴記者,深圳首例確診新冠肺炎的病患是她父親的好友。因此,在許多人還並不是很關注疫情狀況的時候,她在深圳的家人就早早向她敲響了警鐘。在家人的叮囑下,姚洋前往藥店買了口罩,「後來我再沒見到口罩的貨架上有貨了」。此前,得到信息的姚洋還曾與同專業的師生一起討論過疫情相關的話題。「當時班上沒有人在意,我們教授還寬慰我,只有像他這樣年事已高的老人家才有感染的風險,年輕人不用擔心。」
距離課上討論僅僅一周以後,隨著英國當地疫情的發展,姚洋的同班同學都轉變了對新冠肺炎的態度。「有一天一個英國同學感染風寒打了幾個噴嚏,班上很多人都跑出教室,還好只是虛驚一場。」幾天後,姚洋所在的環境技術專業成為帝國理工學院第一個宣布開始線上教學的專業院系。與線上授課通知一起發送的,還有教授勸導學生儘量不要外出的電子郵件,「好像大家一夜之間都開始有了防疫意識。」
與防疫意識一起到來的還有危機感。姚洋說,許多英國民眾開始紛紛跑向商超搶購生活必需品,為了避免食物的短缺和人群聚集帶來的感染風險,英國各大連鎖超市都開始實行限時限購的制度。姚洋樓下的特易購(全球三大零售企業之一)張貼告示,「特殊時期每周一、二、五上午九點至十點營業。單個商品每人限購三件,極缺物資每人限購兩樣。」幸運的是,姚洋此前已經通過網上商城預定了超過三周的蔬果飲食。姚洋告訴記者,「提早訂購的消費者的訂單均沒有被影響,所有的東西都會按時送到家門口。」
雖然英國的疫情還沒有平息,但姚洋的心態依然樂觀。她向記者表示,「我家中也有人居住在國內疫情發生地,她們身體健康,沒有被感染。我相信,只要居家不外出、做好消毒工作,小心防疫,是能夠平安度過的。」目前,姚洋還沒有回國的打算。她每天都待在公寓,專注地寫作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
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本科在讀生丁柔:春假延長,開學後學校或開展線上教學雖然「鑽石公主號」郵輪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它所帶來的陰影,仍然籠罩在許多日本留學生家長的心頭。記者近日採訪了目前就讀於日本京都市立藝術大學的日本畫專業大二學生丁柔,了解她在當地的防疫生活。
丁柔家長給她郵寄的口罩,這些口罩是她此前為家人郵回國內的。接受採訪的時候,丁柔剛與朋友結伴從動物園回家不久。她告訴記者,「動物園在室外,通風很好,戴口罩的人不多。但一路過去,乘坐列車的時候,大部分人都佩戴了口罩。」在日本留學近三年,丁柔已經習慣了在當地的生活,她表示,這次疫情對她的生活影響並不大,只有她兼職打工的瓷器店冷清的生意提醒她,現在是特殊時期。食品短缺、衛生紙不足現象也沒有發生在京都,「日本的便利店很密集,繁華的地帶走幾十米就能見到一家,所以我並沒有碰見過大家扎堆在一個門店搶購生活必需品的現象。」
唯一比較難買的防疫相關用品是口罩,但丁柔表示這未必是受到疫情的影響。「日本很多人平日就有戴口罩的習慣,現在又是花粉季,很多對花粉敏感的日本人這個時期都會買口罩,每一年這個時節口罩的數量都比較緊缺。」此前,國內口罩緊缺的時候,丁柔從藥妝店和便利店陸續買了數百隻口罩寄回深圳,分發給家人和親朋好友。如今深圳各區疫情防控等級評估都為低風險,丁柔的媽媽聽說京都口罩不好買,又連忙將丁柔此前郵來的剩餘口罩給她郵寄回去。
丁柔告訴記者,學校已經通知開學後大概率會採用線上教學的形式繼續課程,但目前的具體開學日期還沒有決定,「今天收到郵件,我們學校本著對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將春假又延長了。」
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王傑、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戴紅:做好了長期居家準備,每天待在家中網上學習3月17日,就讀於澳大利亞雪梨科技大學的碩士研究生王傑收到一封學校辦公室發來的電子郵件,一名同學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五天後,大學上線線上課程,並建議學生減少不必要的外出。3月23日,澳大利亞宣布實行新限制措施,此時王傑已經十天沒有出門了。
澳大利亞留學生王傑購買的生活必需品。王傑告訴記者,他和身邊其他的中國留學生們對這次疫情都有一種警覺。澳大利亞最初有確診病例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準備食品和防疫物資了。「我從社區的超市買了大量的凍肉、意面、奶製品,也到超市買了許多油和大米。」王傑表示,現在澳大利亞的一些超市已經實行限購政策,但這並非是物資不足造成的,「超市方面是想要保障大家都有買到東西的機會。」雖然目前大部分關閉的餐廳都能夠提供外賣服務,但他並不放心,疫情防控期間選擇自己在家做飯。
為了減少感染的風險,他還將自己一直兼職的工作辭去了。「我上課之餘在超市做理貨員,要接觸許多客人和同事,但這段時間我認為還是應該減少和他人的接觸。」現在,王傑每天待在家中上網課,生活方面也自給自足。「我每天都會打掃房間,也沒有外出,因此覺得自己是安全的。」王傑向記者表示,他擔心回國會影響他在澳大利亞的學習及考試,因此目前沒有返回深圳的計劃。
在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就讀的戴紅也有著和王傑同樣的顧慮,「我學的是金融學專業,平時課程、作業都很多,4月初就要面臨期末考試了,這時候回國會耗費我太多精力,我更願意用在路上奔波的時間好好學習。」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考試季,她買好了一個月的食材放在冰箱裡,「我每天自己做飯吃,大部分時間都會登錄學校網站反覆地看教學錄像,居家防疫的安排很充實。」雖然戴紅目前一門心思都在複習上,但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心底裡還是盼望著疫情快些過去,「如果考完試疫情平復了,我也很希望能回家和父母團聚。」
(文中受訪者均使用化名)
資料來源:深圳晚報
作者:袁曄 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
如需轉載,請註明以上內容
原標題:《做好長期居家準備!四國深圳留學生講述防疫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