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的中學,普遍存在的現象是孩子英語成績總是比其他科目差,儘管英語老師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總有很多孩子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英語學習起來非常吃力,原因除了大部分孩子學習英語的起步較晚(在小學沒有接觸英語),還有以下這幾點種原因,也是值得學生和家長們重視的。
一,必須嚴肅對待作業;作業是鞏固當天所學內容的關鍵,所以它的好壞直接體現著孩子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但是,有的孩子做作業就是完任務,為了應付老師的檢查。當老師把作業布置下去,他根本不認真看題目,也不思考如何做,一門心思地抄別人的作業,所以他的作業表面看起來是做得很好的,但是一考試,馬上就露餡了。這種做法簡直是自欺欺人,孩子們要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不是給老師,也不是給家長,實踐證明,認認真真做作業,並且能按時完成的學生,成績一般都不會太差,所以,如果想學好英語,先從認真對待作業開始吧!
二,必須把聽說讀寫相結合;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我們農村的孩子肯定是有難度的,因為我們不僅缺乏說英語的環境,而且所見到的與英語相關的資料也是有限的。但儘管如此,有些同學還是學得非常好的,交流發現,但凡得高分的同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重視聽說讀寫每一個環節,要能聽懂別人說的英語、自己也會用英語表達、還要會讀長點的句子和短文並且一定會寫學過的單詞和句子,這四個環節統一不可分割。想學好英語的同學,從這四點努力吧!
三,必須學會總結歸納;總結歸納法是理科老師常給同學們說的一種學習方法,它同樣也適用於學習英語。別看我們英語的內容多,其實常見的考點也就那麼幾個。拿動詞來說吧,在初一第一學期,所學的動詞無非就是be動詞、實義動詞和情態動詞。關於情態動詞,大家都知道它們沒有人稱和數的變化,所以,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它們都是原型,其後也跟動詞原形。至於be動詞,它有三種形式:am, is和are,其中,am和is是單數,are是複數,am當然是放在I(我)後;is緊跟he、she、lt(他、她、它)、單數名詞和不可數名詞後;are跟在第一人稱、第二人稱、第三人稱複數及名詞複數後。實義動詞它有兩種形式:原形和單三,原形的用法和are的用法一樣,而單三形式的用法就和is一樣。這樣總結歸納的話,那麼系動詞和實義動詞的用法,同學們就都掌握了。怎麼樣,這樣學習英語是不是輕鬆多了。
七年級學生學不好英語,老師建議從這3點入手,若果你是一個七年級的小夥伴,恰好也碰到了英語學習上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幫助,也希望家長朋友們替孩子收藏,為孩子的英語學習提供的幫助,同時希望七年級的小夥伴一定要認真學習英語,打好基礎,畢竟英語這門課是一直要學習的,而且在考試中的佔據一席地位,學好英語,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