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考研與校內課程的關係?

2020-09-18 大連文都君

大三的學生作為考研的主力軍,每天面對的壓力主要有三個來源:課內學業、考研、畢業論文。畢業論文雖然可以在大三時就開始思考和確定選題,但緊急程度不如課內學業和考研。但是在考研和課內學業這兩者之間,學生往往不知道該如何平衡:顧了學業,就會佔用備考時間;忙於備考,就會耽誤課業學習。

如果在座各位讀者確實正在經歷考研和課內學業之間的艱難選擇,那麼首先筆者要說的是,不要慌張,也不必覺得焦慮,因為每個大三的學生都會經歷這個時期。不同學校在大三、大四時期的排課不同,有的學生在大三時課業較少,所以有充足的時間備考考研;有的學生大三仍需奔波於課堂,複習考研的時間就會相對較少。

如何平衡考研和課內學業之間的關係?第一點就是保持心態平和,不要自亂陣腳。況且除了考研和課內學業,大三的學生還會面臨實習的問題。當然,筆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針對實習和考研衝突這個問題提過建議:如果學校要求實習學分,那麼學生要麼在備考考研之前解決實習,要麼想辦法弄到一張實習證明。


第二點是正確判斷是否有必要為了考研而放棄校內課程。

事實上,說是「正確判斷」,但判斷的標準因人而異。每個人對課內學業的掌握程度都不一樣,有的學生基礎紮實,後天努力,即便缺課幾次,也可以保證總評通過,這種學生就可以考慮是否要逃課去複習考研;而有的學生上課接收知識的效率有待提高,如果缺勤逃課,很可能導致期末掛科,這種學生當然不能考慮逃課,但他又需要時間準備考研,在這種情況下,他就只能犧牲其他時間——比如休息時間——來學習了。

此外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大部分課程都設置了對缺勤次數的考核,比如缺勤三次就會直接取消期末考試的資格。一名學生無論有多厲害,也不可能在期末零分的情況下總評及格,所以同學們在考慮逃課與否的時候,也要數著自己的缺勤次數,畢竟研究生的錄取要建立在本科生的畢業之上。



第三點是將不同事件按照重要和緊急程度進行劃分與取捨。

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這兩個詞是不是很熟悉?在之前一篇介紹高效複習方法的文章中,筆者曾引用過一個名為「四象限法則」的複習方法,這個法則就是將不同事件按照重要程度和緊急程度進行劃分,根據輕重緩急決定做事的順序。

根據今天的題目舉個例子。A正在自習室複習考研政治,他無意中瞥到旁邊學生桌上的教材,突然想起明天的早課輪到他做presentation。那麼此時,A是應該繼續複習政治,還是應該打開電腦為presentation準備ppt?當然準備ppt,因為如果明天拿不出ppt,A不僅會打亂老師的授課計劃,還會影響老師對自己的印象分,進而影響平時成績。



若想做到兼顧考研和校內課程,確實有點困難,甚至可能由於三心二意而導致效率低下。每個人的時間都是有限的,既然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做到二者兼顧,那麼學生應該考慮的就是把時間花在哪裡才會比較值。


相關焦點

  • 在校考生如何平衡考研和學校課程之間的衝突?
    大四上學期是考研複習的重要階段,但大四上學期學校也會安排很多課程,所以會有部分在校生由於課業多或者實習,而耽誤到考研複習,最終而產生焦慮和恐慌的心情,甚至有人會懷疑自我,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考上了。那麼對於如何平衡考研與上課或實習,怎樣取捨的問題,考研君今天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案建議。實際上,各位同學們的擔憂都只是杞人憂天!
  • 如何平衡考研複習和本科課程學習,做個時間管理大師
    但對於咱們在校的考研人來說,開心是一方面的,也有發愁的地方,發愁的就是開學已經大四上學期了,雖然本科課程沒有之前那麼多了,但是還有要上本科課程的。想想一邊是考研複習,一邊又要上好本科課程,可隨著考研初試的臨近,複習時間越來越少,所以該如何找到平衡,可讓不少在校考研人發愁,其實發愁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發愁的同時,我們也要想辦法解決!
  • 2020考研:在校生如何平衡考研和學校課程?
    大三是考研複習的黃金期,同時大三也是大學階段專業課集中期,所以會有部分在校生由於課業多或者實習走不開,而耽誤到考研複習時間,最終而產生焦慮和恐慌的心情,甚至有人會懷疑自我,認為自己沒有希望考上了。那麼對於如何平衡考研與上課或實習,怎樣取捨的問題,小編今天為大家提供一些方案建議。
  • 如何平衡考研和上課的關係?
    「大三下天天都是滿課,根本沒有時間去複習考研!」「不僅每天都要去上課,還要做各種作業、準備考試,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複習考研。」……這一直是處於大三階段的考研er 的一個糾結點。想考研但是課特別多,如何權衡這兩者之間的關係呢?@會飛的魚建議以大三專業課為主,不急不燥,在有餘力條件下準備研究生入學考試。
  • 教育學考研:開學後如何平衡考研複習和上課?
    九月已過一半,21考研的同學們你們進入強化衝刺階段的複習了嗎?開學後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上課、作業、實習、論文,一堆事佔用了不少複習的時間,讓考研的壓力更大了。那麼考研黨該如何平衡好目前課業與考研複習呢?別擔心,小編整理一些方法建議,同學們可以試一試。
  • 大三專業課和備戰考研能平衡嗎?
    許多大三的學生會有一個困擾,就是不確定自己是否能夠平衡好大三的課程和考研的複習。是以哪個為重點呢?那首先小丸子學姐要告訴同學們,完成大三的專業課與你準備考研是不矛盾的。1、如果你考研時不跨考,那麼你大三的專業課則是你考研初試的重要內容。2、辦證完成大三的專業課,是你準備考研的基礎。如果你專業課掛科,那會使你對自己的學習能力產生質疑,會造成自信心不足,再往嚴重了講:不能順利畢業。那麼你還這麼參加考研呢?
  • 大四考研er:如何平衡好實習與考研之間的關係
    在中遇到的困難,並且是如何克服的。總結自己獲得的經驗和解決問題的方法。  對於還在實習的你,很多的東西不會是正常的。你的上司和老闆都知道很多東西你不會,這是很正常的,沒有人生下來什麼都會。所以在這個時候虛心請教,並且仔細鑽研,把學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同時也是在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增加經驗。  在實習開始之前,我們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 考研如何擇校?如何平衡實習和考研?
    建議如下:你思前想後,諮詢了很多人,繞來繞去,都沒有找到考研選目標院校的本質問題在考研擇校確定目標的同時,也不要放鬆學習的進程,該聽課還是要繼續聽課學習,該看書繼續看書,不能因為沒有確定目標學校,就整日惶惶度日。確定目標學校及專業和日常學習推進,沒有衝突。
  • 上課耽誤考研,該如何權衡兩者間的矛盾
    為了深度探尋「上課耽誤學習」這個問題,某團隊在校內針對備考(考研、考級、考證、考公務員)一族進行了一次隨機問卷調查。在回收的130份有效問卷裡,53.85%的同學逃過課,60.77%的同學感覺自己備考與學校課程學習有衝突,16.15%的同學選擇逃課去圖書館自習,59.23%的同學選擇不聽講,利用課堂時間自習。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衝突?
  • 考研調劑是如何產生的
    考研調劑是如何產生的?   2021年考研初試已經結束。由於複試的不確定性,大部分考研生要涉及到考研調劑。所以了解考研調劑的知識很有必要。據統計一志願上岸人數也就在40%左右。   比如某個高校,按照一級學科大類招生如數學類。
  • 中學校長談「生涯規劃」:探索如何平衡學生興趣與職業的關係
    頂層設計 動員多元教育角色當前,不少學校的生涯教育主要由心理教師來推動,採用開設一門課程的單一模式,著力點局限於學生興趣愛好探索、如何選課選科、如何選擇大學專業等方面,過於依賴測評工具,將生涯規劃窄化為職業生涯規劃。
  • 考研調劑會不會影響第一志願的錄取?校內、校外調劑如何準備?
    Q2:調劑失敗,就算考研失敗了嗎?   考研的調劑機會是沒有具體的限制的。在院校公布調劑信息之後,在你符合調劑要求的時候,就可以進行調劑。只要符合條件,並且雙方都認同,調劑都是成立的。如果第一個調劑失敗,就可以再選擇其他的院校了。只不過時間和精力有限,大多數考研黨們調劑1-2次就差不多就結局已定了。
  • 一年級,怎樣將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完美結合?
    那麼,一年級孩子,怎樣將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進行一個完美地結合呢?今天,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如何結合方面的一些心理經驗那麼,我們做父母的,在帶孩子過程中,應該怎樣做到校內課程與課後作業輔導之間的完美結合呢?
  • 作為一名考研人,選擇名校還是求穩,兩者你是如何去平衡的
    文/強者教育(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教育只能為別人引路,不能代替他們走路……每年的參加考研的考生,數量都在增加。而且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在近期結束的考研報名名單也可看出,新一屆的考研考生,數量是又刷新了一個新的裡程碑。但其實對於考研人而言,其實關於學校的選擇,很多人其實都非常的頭疼,名校夢應該每個考生都會有,名校雖然含金量很高,但名校其實考上的機率並不高。說到這裡,作為一名考研人,選擇名校還是求穩,兩者你是如何平衡的。
  • 從考生到人生 | 心理學考研複試課程
    是你作為獨特的人與心理學的關係。同樣,這些議題對於研究者而言,貫穿其職業生涯,短暫的課程只能讓你初窺門徑並略通一二,但我們希望通過此次課程助你走上自學自主的道路;開始訓練科研能力;以及在考試層面上具備些許優勢。以上課程分成了兩個人上,但是內容之間相互聯繫,我們會在過程中照顧到彼此內容的聯繫,也希望你可以自主去嘗試聯繫不同內容,獲得整合和平衡的認識。
  • 開學後,考研人一定會遇到這些問題
    「怎麼平衡上課、考試、論文和備考的關係」這不就帶著考研黨必備的開學秘籍來了快來一起看看叭!上課、實習、論文和備考衝突了怎麼辦?幫幫想先說一個觀點:學校的課程、畢業論文、校內外實踐等對備考來說並非是件壞事。
  • 考研學生校內觸電身亡 觸電急救兩大步驟
    考研學生校內觸電亡:一副黑框眼鏡、半個西瓜、一把銀灰色雨傘,校園裡的積水退去,警戒線內,地上的這三樣東西,是兩位考研生觸電身亡後,留給親人最後的物件兒。徐州工程學院3名留校考研的學生,途經校內積水道路時倒地,其中兩人送醫不治身亡,另一人受傷。第二天,校方發布通報稱,事故是由地下電線經暴雨浸泡漏電,3名學生在積水處觸電所致。  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但尚未公布調查結果。  考研學生校內觸電亡  8月9日上午,在徐州工程學院城南校區,事故現場仍拉著警戒線。
  • 今託管功能課堂第十一期:俱全的課程體系滿足校內託管需求
    隨著校內託管的發展,以及學生家長需求的指引下,校內託管課程已經從「管作業」向「管成長」過渡了,放學後不只是組織學生留校做作業而已。目前校內託管更多會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既能利用課後時間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減輕了家長的負擔和壓力。
  • 大三如何備戰考研?需要注意些什麼?
    那麼如何兼顧二者,順利度過這一年呢?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方法,平衡大三課程與考研複習。決定:是否要考研在考研大軍中有很多人並不知道自己考研的目的,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不知道考研能給自己帶來什麼。考研是一個長期的艱難的過程,沒有一個堅定的信念很難取得一個滿意的結果。
  • 魚Sir測評:火花思維校內同步課成「香餑餑」?這些課程該怎麼選
    早前花火思維就是為了應付幼升小而生,今年輕課類課程很火熱,機構漸漸轉向思維能力訓練的課程,近期又推出校內同步課等火花輕課。此課程一出,讓很多家長迷茫了,讓我深度測評一下,看看到底值不值得報?今天,我把調研三天的內容整理出來了,給正在幫娃選思維課的家長做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