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太空適合居住嗎?科學家攜帶20隻老鼠進入太空,如今成了福音

2020-12-17 三體使者

人類一直都有著探索太空的夢想,從我們第一次登陸月球,第一次發射衛星,再到第一次建立空間站,都彰顯了人們對宇宙的渴望,其中國際空間站更是重中之重,因為至今我們還沒有發現一顆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

現在看來人類星際移民顯得不那麼現實,但是空間站的存在給我們指出了一條嶄新的道路,如果沒有適合我們的星球,那我們在太空建立一個基地呢?我們可以派遣飛船在荒蕪的星球上開發資源,在空間站裡生存。

現在我們就在往這方面不斷努力著,我們派遣優秀航天員期居住在國際空間站中,觀察人類的生存狀態,評估太空生存的風險係數,並帶去地球上的生物,觀察地球上的動植物在宇宙中的狀態。

美國space-x龍飛船曾向國際空間站運送了20隻小老鼠,科學家將把小老鼠分為兩組,一組需要在太空存活3個月時間,另一組將會在太空逗留30天。

雖然90天的時間對於長期生活在空間站的太空人來說不算什麼,但是對於老鼠來說還是頭一次,在這段時間裡,科學家要24小時監測老鼠,對老鼠飲食以及睡眠等生活狀態進行研究,很多科學家都認為老鼠的適應能力是超強的,它在地球上生活上千的年時間是有道理的,因此老鼠到了太空也應該會表現出超強的適應能力。

之後科學家對這20隻老鼠進行了精心的餵養,保證每隻老鼠的正常生活環境,每隔兩周的時間,就會對每一隻老鼠進行全身檢查和數據分析,看看太空的老鼠是否比地球的老鼠新陳代謝更快了。得出的結論是令人振奮的,老鼠在太空完美地適應了環境,並且展現出了更好的活力,那麼是不是很多的地球生物都適合在太空生存呢,科學家們之後又進行了一系列實驗。

人們把老鼠的精子進行冷凍乾燥處理,然後把它存放在國際空間站中,之後把它們帶回到地球上,並且培育出健康的老鼠,這一實驗結果讓科學家們為之一震,它為我們帶來了新的希望,說明生物在太空繁殖是可行的,太空的輻射並沒有影響到精子的存活,雖然還有很多的問題沒有解決,畢竟老鼠的身體結構和人類還是有很多的區別,而且新生的老鼠最終是在地球誕生的,但也是一個積極的信號,為人類探索宇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的人類科技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生存環境與人口都在急劇變化,如果我們不採取措施,地球容納的極限就會到來,那對於我們人類是毀滅性的打擊。因此太空移民、太空旅行已經提到了各國的日程上,我們都在大力發展宇宙飛船技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會飛出太陽系,探索這奇妙的宇宙!你說呢?

相關焦點

  • 人類飛船攜帶20隻老鼠剛剛離開地球,空間站太空人將淪為老鼠保姆
    趣味探索訊 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的航天飛射中心剛剛向太空發射了一艘飛船,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該飛船隻攜帶了20隻老鼠,來自美國宇航局稱:此次發射任務是將20隻老鼠成功送入國際空間站,而老鼠們的太空任務將是吃飽,喝好,睡足。
  • 太空人如果在太空不穿太空衣,能活多久?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相對於外太空繁多的星辰星系而言,我們人類不過是居住在其中小小一沙粒;但是我們人類已經開始向外太空進發,不斷探索和研究它。雖然我們僅僅只能在太陽系中不斷探索,連太陽系的邊界都走不出去;但是有了一個很好的開端,只要我們不斷地探索和研究,就一定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期實行這個目標。
  • 當年楊利偉登陸外太空,為何要攜帶一把手槍?只是為了預防危險?
    楊利偉作為我國第一代太空人,他是我國首個進入外太空的第1人,他打開了我國進入宇宙大門,可是有很多事情是人類不得而知,比如當年楊利偉在進入外太空中的時候竟然隨身攜帶一把手槍,這一把手槍有什麼用呢?太空人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家裡人的擔憂,還是一片黑暗的外太空,進入宇宙後能感覺到會陷入一個極度缺氧又黑暗的冰冷世界,雖然已經有眾多太空人成功進入了宇宙,可是我們對外太空的了解少之又少,短時間內無法揭開這些秘密,除此之外太空人在進入外太空中受到引力的影響和飛船的影響,會出現相應的反差。
  • 國際空間站冷凍老鼠精子產出小鼠:太空繁育或成真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如果人類的精子能夠在太空中保存、存活並發育成健康胚胎,那麼人類通過太空旅行訪問火星甚至更遠宇宙將成為可能,日本山梨大學科學家的最新發現讓這種可能性大增。山梨大學科學家近日通過實驗研究發現,曾經保存於國際空間站長達9個月的老鼠精子竟然繁育出健康的小老鼠。研究人員認為,這一發現將為人類未來長期在太空中生活甚至繁育後代帶來希望。
  • 雙胞胎實驗:人類不適合長期太空旅行,地球是我們的囚籠?
    人類是在地球上誕生的,而且已經進化了數百萬年,我們現在已經完全適應了地球上溫和的環境,例如有合適的重力、有合適的大氣壓、有合適的空氣成分、有合適的溫度、有較低的輻射危害;如果人類離開地球這個伊甸園進入外太空,那麼我們就會因為環境的劇烈變化,而瞬間死亡。
  • 將藻類放入人類血管內,能解決腦缺氧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將藻類放入人類血管內,能解決腦缺氧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人類是眾多生物中進化最為完美的智慧生命體,擁有獨一無二的大腦,創造出不少高科技,依靠科技的力量,做意想不到的事情。想當初,飛入外太空幾乎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夢想。
  • 如果現在我們必須離開地球,70億人都移居太空可行嗎?
    當今時代,諸如太空旅行或太空移民之類的信息已經變得不再陌生,隨著技術和科學的進步,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未來,我們可以做到這一點。目前科學家們已經正在研究人類在外太空適生存的方法及在宇宙中尋找人類新的家園。如果說把全球的人類都遷移到外太空,將來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今天分享一下相關太空移民的事實。
  • 進入外太空必備知識之溫度篇!看看外太空各不相同的宇宙溫度吧!
    外太空的溫度是2.73開爾文(零下270.42攝氏度,零下454.75華氏度)。這個其實是放射到整個宇宙四處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圖解 :根據WMAP對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所繪製的圖像。太空深不可測空無一人,還有比它更理想的旅遊目的地嗎?雖然它有著應有盡有的……虛無。不過如果真有機會去一趟,你都需要帶上什麼?地球上最冷的城市是俄羅斯的雅庫茨克,年平均溫度大致為零下50攝氏度(零下58華氏度)。好像已經夠冷了是吧?
  • 當初被送上太空的老鼠,9個月後變化驚人,人類要為後果買單嗎
    筆者-小文如果問起第一個去到太空的生命體,我們當然會不假思索地回答是人類,而前蘇聯的加加林則是第一個登上太空的人。但實際上,在把太空人送上太空之前,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太空人的安全,科學家首先會將動物送往太空進行實驗和觀察。
  • 科學家進行老鼠實驗,結果或能說明一切!
    很多人也對人類的未來感到好奇,按照如今的發展形勢來看,未來的人類究竟是怎樣的呢?其實科學家也對人類的未來作過研究,它們也選用了小白鼠進行實驗,實驗結果便預示著人類的未來。老鼠實驗這是一位叫做約翰卡爾霍恩的科學家在1968年所作的試驗。
  •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全文)
    專家稱移居太空可能性越來越高 火星或成首選地球上頻發的戰爭、環境危機、核汙染,使人們開始把人類未來的夢想建立在開發地球以外的空間上,世界各國紛紛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太空移民計劃,打算在其他星球上打造人類的第二家園。
  • 人類能在太空繁衍嗎?美俄在太空做了受孕實驗,結果卻挺意外
    1961年,蘇聯航天員尤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飛船進入太空,人類第一次離開地球來到了太空之中。隨後美國先一步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人類進入太空登上其它星球就這樣成為了現實。而自從人類可以進入太空之後,人們開始對人類是否能移民到其它星球做出了假設,各國也都在盡心的研究太空技術,以期許人類可以移民到太空之中去。但是人類移民到太空中不可避免會出現這麼一個問題,就是人類在太空中如何繁殖後代?
  • 人和老鼠能生孩子嗎?網曝一名少女懷孕20隻小老鼠
    人和老鼠能生孩子嗎 ?網曝一名少女懷孕20隻小老鼠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女孩的父親去屋裡整理餘貨,因為家裡沒有貨倉,食雜店的貨物全部堆放在後面的一間小屋裡,長時間有的都發黴了,這天父親去找東西,看到在最底部有幾包衛生巾壞掉了,把他們拿出來一看,竟是被一群老鼠當成了家,在此居住了。而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父親捨不得把這幾包衛生巾扔掉,而是叫老伴跟女兒拿去用啊!可沒想到會造成女兒懷孕呢?
  • 人類完全暴露在太空中,會爆炸嗎?科學家:你一定會「膨脹」
    人類完全暴露在太空中,會爆炸嗎?科學家:你一定會「膨脹」關於講述太空宇宙的科幻電影有很多,但這些電影無一例外都會發生這類的事情,就是一到外太空或是某某星球上,飛船就會失事。飛船發生故障以後,有時候就會發生太空人一不小心壓迫到真空環境裡,然後整個人被凍成冰塊。看到電影裡這種情節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想,如果現實中有太空人沒穿太空衣,暴露在真空的太空環境裡,長時間會怎麼樣呢?會爆炸嗎?人類完全暴露在太空,科學家表示:有個地方你一定會「膨脹」。在地球上,我們身體上都是有大氣壓的,這都是為了能保證我們人類整個身體的平衡。
  • 天文之最:誰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誰又是第一個登上月球的人?
    外太空已不再是神秘莫測的了。人類已經成功登上了月球,環繞著地球的空間站無時不刻的發回各種各樣的信息。哈勃望遠鏡飛出太陽系發回了不可思議的照片,火星探測器不停的探索著火星表面,幫助科學家不斷的更新自己的認知。回首往事,那時的宇宙還是人類無法涉足的禁地,地上的人們只能仰望浩瀚的寰宇,遐想銀河之中究竟掛著何種星體。1961年4月12日,一切發生了改變。
  • 航天技術「走入凡塵」太空食品成大眾新寵
    現如今,太空人幾乎可以在太空吃到和地球上一樣豐富的食品。自1961年蘇聯太空人加加林完成人類首次太空遨遊以來,太空食品都是在地球上預製好的複合型食品。為了保證航天員在失重、輻照、生存空間狹窄或其他環境突變情況下身體機能的正常運轉,太空食品除了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及食用簡單等特點外,還具有高營養密度和均衡全面的營養搭配。
  • 還記得50年前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猴子嗎?幾十年過去,它現狀如何?
    登入太空一直是全人類的夢想,最實現這個夢想的人是蘇聯的航天員,不過其實在人類登上太空前,曾有一個條流浪狗先為人類去探了路,這條名叫萊卡的狗,在飛船騰空的幾個小時裡,因為缺氧窒息而死,儘管這條流浪狗最後也沒能回來,但是他卻為蘇聯人進入太空做了很好的鋪墊,讓人類意識到,進入外太空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猴子怎麼樣了?50年後成了科學的「犧牲品」
    相信每個人小的時候都有著一個太空夢,期盼著能夠有機會飛出地球,到浩瀚的宇宙中去看一看。如今,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類早在幾十年之前,就已經實現了月球登陸。而為人類太空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除了科學家們、太空人們,還有一些動物,他們被當做實驗品被送入了太空之中,有些死去了,有些活著回到了地球。
  • 跟小老鼠一起學習如何上太空——《老鼠太空人》繪本賞析
    五月給娃獲贈了《老鼠太空人》,這是兩冊一套的科普繪本。分別是第一次上太空和火星登陸計劃。 這三個月裡讀了很多遍,非常值得推薦。好看的《老鼠太空人》這本書由前NASA太空人馬克·凱利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改編的故事,主人公老鼠米特爾確有其鼠。《老鼠太空人》這本繪本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太空計劃,也說了為了走向太空要做出多少努力。
  • 太空人進入太空中為什麼要帶槍?
    太空人進入太空中要帶槍?對,你沒有聽錯,確實是這樣的。我們國家的太空人是這樣做的、其他國家的太空人也是這樣做的。以前的太空人進入太空需要帶槍、現在的太空人同樣需要帶槍進入太空、甚至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太空人進入太空也需要帶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