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極大程度帶動了手機貼膜行業的發展。而屏幕保護膜也經歷了從最早的膠粘PP材質到後來的PVC、PET、ARM及玻璃材質幾個主要階段。本著保護屏幕的心理,給新買的手機貼膜也無形中成為很多人的共識。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顯示屏材料,從此告別手機膜。
英國大學研發可自動修復手機屏幕
如今,智慧型手機的屏幕越做越大,不過碎屏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如果沒有額外的保護套,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屏幕很容易碎裂,而換屏的價格也是不菲。針對這個問題,日前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者發明了一種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顯示屏材料,並有望在未來幾年被應用到智慧型手機上。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研究者發明的該技術原本是為了修復飛機機翼上的裂痕,所使用的材料可以鑽進細微的裂痕當中,使其內部硬化,這聽上去和血液結痂以保護傷口的工作方式有些類似。這種材料由多種不同基於碳元素的化學材料混合而成,其內部包含數百萬個微小球體。當裂痕產生後,這些球體也會隨之破裂,並釋放出一種液體。隨後,液體會因為化學反應而產生聚合,或者說是硬化,來對裂痕的邊緣進行粘黏,並形成堅硬、幾乎看不見的填充物。至於修復效果,這支研究團隊聲稱,他們在部分案例當中實現了100%的機械強度修復。
該研究團隊透露,歐萊雅目前已經和他們展開了合作,來開發某種具備自我修復能力的指甲油。除此之外,這種材料還可被用於製作汽車噴漆、自行車框架、風力渦輪機和擋風玻璃。
科普:主流手機屏幕材質有哪些?
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顯示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機的體驗。目前關於屏幕的概念名詞非常多,讓人難以區分。比如:IPS、Retina、ASV等,很多人會認為它們代表屏幕的材質,其實不然。正確的說,目前主流的手機屏幕材質都可歸結為兩類:LCD與OLED。
一、目前主流的LCD屏幕
LCD是一種較為傳統的屏幕材質,技術比較成熟,往下延伸可分為更多子類屏幕,如:TFT、IPS、SLCD。這裡需要提出的是,TFT與LCD概念上有重疊,TFT又被認為是所有LCD面板的統稱,我們根據一般使用方式,在本文中將TFT歸屬為LCD的一個子分類。
1、TFT屏幕
這裡所說的TFT是LCD的一個分類,是當前所有LCD屏幕改進的雛形。該屏幕的表現效果中規中矩,目前使用它的案例有:摩託羅拉Defy+、索尼ST25i、索尼LT22i等。雖然理論上TFT算是比較老的一種屏幕材質,但由於大廠針對這些產品進行了技術優化,其實際顯示效果還是差強人意的。不過部分小廠品牌的手機產品為節省成本,採用較為低廉的TFT屏幕,其顯示效果就有些參差不齊了。
2、IPS屏幕
IPS屏幕俗稱「SuperTFT」,從名字可以看出,IPS屏幕是基於TFT屏幕的進階版,但其實質還是TFT屏幕。IPS屏幕的優勢是顯示效果通透、亮麗,可視角大,可以達到接近180°的可視角度。
採用IPS屏幕的iPhone產品
在實際應用中,IPS屏幕最為典型的案例是蘋果iPhone系列,如iPhone4、iPhone4S。同樣也是蘋果iPhone將IPS屏幕在手機中的應用發揚光大。另外,近期比較火熱的360特供機AK47、海爾超級戰艦等機型,也使用高解析度IPS屏幕,其實際效果相比iPhone的顯示屏要稍遜一些,因此同為IPS屏幕,顯示效果還是不盡相同的,這也取決於IPS的顯示技術與優化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