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內的孩子如何做語言訓練,3個親子互動小遊戲來了

2020-12-19 大賽爸爸說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在1歲以前根本不需要做語言訓練,因為孩子那麼小,教了他也不懂啊!

0-3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今天,我們和大家分享幾個親子互動遊戲,非常適合1歲以內的孩子進行語言啟蒙訓練哦!

1、金瓜瓜,銀瓜瓜

相信爸爸媽媽們都給孩子唱過兒歌吧!但是很多爸爸媽媽給孩子唱兒歌的時候,就只是單純的唱,而缺少和孩子的互動。

如果我們可以在唱兒歌的時候,同時根據兒歌的內容和孩子一起互動,對孩子的語言發展更有利哦。

①媽媽給寶寶唱兒歌:「金瓜瓜,銀瓜瓜,村裡瓜棚結瓜瓜,瓜瓜落下來,打著小娃娃。娃娃急得叫媽媽, 媽媽急得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

②在給孩子唱這首兒歌的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準備兩個顏色不同的瓜果玩具,可以將兒歌中的「金瓜瓜,銀瓜瓜」改成你手裡的瓜瓜顏色,如「綠瓜瓜,紅瓜瓜」。

③媽媽一邊唱,一邊把瓜瓜舉到孩子面前給他看,當媽媽唱到:「瓜瓜落下來,打著小娃娃。」的時候,可以把瓜瓜從上空輕輕的放到孩子的頭上,給孩子一點感覺刺激,再讓瓜瓜落到地上來。

④唱到「娃娃急得叫媽媽, 媽媽急得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的時候,媽媽要做著急的動作去抱一抱孩子,然後把瓜瓜撿起來,在孩子面前搖晃幾下,表示「瓜瓜笑娃娃」。

雖然1歲以內的孩子還不懂得兒歌唱的是什麼意思,但是他們非常喜歡看爸爸媽媽的表演,也能通過兒歌的韻律和節奏,以及爸爸媽媽的表情來理解兒歌。

這個遊戲還能逐漸建立起孩子對顏色的認知,所以,當孩子對一種綠色和紅色熟悉之後,我們還可以用其他顏色的瓜瓜來教會孩子認識各種不同的顏色哦。

2、蟲蟲飛

同樣的方法,還可以教孩子拍拍手、點點頭、摸摸肩等,在鍛鍊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的同時,提高孩子的動作模仿能力。

3、爸爸來電話啦

現在的孩子,大多對電話都很感興趣,特別是當電話裡發出一些聲音的時候,他們都會聚精會神的聽。我們也可以利用電話來給寶寶做語言訓練。

①媽媽和寶寶拿同一個玩具電話,爸爸在另一邊拿一個電話。媽媽先把玩具電話的來電鈴聲啟動。然後拿起電話,說:「喂喂喂......」爸爸在另一邊說:「小寶寶,你和誰在一起呀?」

②媽媽把電話放到孩子耳朵邊,假裝用電話和爸爸通話,媽媽引導孩子和爸爸對話。

1歲的孩子雖然還不會說話,但是他們能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我們也要認真聽他們說哦,然後孩子說完了,爸爸再繼續說,可以問:「你在玩什麼玩具呀?今天喝水了沒有呀?爸爸一會兒來陪你玩哦!」

③結束通話的時候,爸爸說:「拜拜!」媽媽也要給孩子示範如何結束通話,跟爸爸說「再見。」然後按「掛斷」鍵,對孩子說:「爸爸掛電話了,我們把電話放回去吧!」

打電話遊戲可以不僅可以潛移默化的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提高親子互動,促進親子情感。

大賽爸爸說:

1歲的孩子也要有意識的給他們進行語言訓練哦!今天這三個小遊戲,家長朋友們都學會了嗎?

來家庭訓練營,教你更多語言訓練法。

關注「大賽爸爸說」,

專注探討兒童發育遲緩、

孤獨症譜系障礙和家庭康復訓練,

傾聽您的困與惑,解除您的育兒焦慮,

私信「大賽爸爸說」,

為您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讓語言訓練變得有趣——10個親子小遊戲
    NO.1 家庭訓練日記節選「今天聽了兩節關於孩子自言自語的課,我很有收穫。觀察了孩子,發生火星語一般都是孩子自己玩的時候,騎車拼圖玩球,大都是沒有他人參與的時候,儘量減少孩子獨處時間,多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中,適當的語言互動遊戲互動。」一位訓練營的媽媽在打卡日記中這樣寫到。
  • 三歲前,家長都會陪孩子的幾個親子互動遊戲,你做了幾個?
    父母都想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優秀的,可想要培養一個健康快樂,樂觀活潑的孩子,親子互動遊戲是少不了的。親子遊戲主要就是父母與孩子進行親密親子互動的一種形式,孩子在互動遊戲中,能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還能幫助孩子建立獨特自我意識,也是父母鼓勵孩子探索的重要形式。
  • 腦科學家:寶寶1歲半,語言爆發期來了,3種方式互動,學話快又好
    1歲半,寶寶說個不停,語言爆發期來了有個媽媽在微博上說,自家寶寶到了一歲半,說話的閥門就像打開了一樣,什麼都跟著說,學起來特別逗。媽媽:鵝鵝鵝。寶寶:呃呃呃。麻麻:曲項向天歌。這個階段,孩子的聲音是對大人的模仿,他確實在和大人交流,但不是依靠語言,而是一種條件性的反射。第二階段:初步理解,被動交流從寶寶6個月到1歲,寶寶從不會說話到會說「爸爸」「媽媽」「奶奶」「拿拿」等幾個有限的詞語,說話的能力並沒有質的飛躍,但是聽的能力有了質的變化。
  • 每天陪孩子玩這個遊戲,訓練孩子語言理解和反應力
    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孩子語言理解弱,會影響將來的閱讀理解、數學應用理解等,對任何一項學識、技能的學習,都是一種障礙,增加了孩子的學習難度。6歲前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可以從親子互動中,訓練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今天來推薦每日遊戲中的其中一則親子遊戲:大地和天空。
  • 這些親子互動遊戲媽媽需要了解,幫助一歲以內寶寶發育
    前幾日有網友問我有沒有好的親子遊戲分享?忽然想到我家寶寶現在13個月,從出生到現在,好像也做了不少的親子遊戲了。尤其是寶寶,十個月以後,自我意識增強了,玩遊戲他會特別開心,每次都會咯咯咯的笑,而且通過親子遊戲寶寶的認知能力有了巨大的提升,今天就分享給大家幾個適合一歲以內寶寶不同的月齡來做的親子遊戲。
  • 5個語言互動遊戲,解決孩子語言發展問題
    那麼在語言學習當中,遊戲會讓孩子變得情緒高漲。學習的內容也更加的豐富多彩。所以在孩子語言發展的過程當中,我們就要增加各種各樣的互動遊戲,接觸遊戲的力量,來讓孩子多做語音練習,幫助孩子語言得到更好的發展。那麼語言遊戲裡離不開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互動。
  • 上饒兒童語言訓練:適合宅家的親子遊戲,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
    ,既可以增添生活多情景泛化,又可以通過互動增進親子情。但眼看和孩子八天九晚的親密接觸,宅在家裡能做些什麼呢?推薦幾個遊戲,供家長們在家裡和孩子一起親子互動,趕快一起動起來吧!遊戲功能:很好地訓練孩子的手臂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讓孩子學習向著目標投擲物體
  • 適合0~2歲孩子的親子遊戲
    爸爸媽媽尤其是新手爸媽掌握一些好的親子遊戲和寶寶進行互動,其實非常有益。斯特羅姆(Storm,R.D.)對3600位13歲以下兒童的父母的調查發現:親子遊戲具有許多特殊的意義,它有助於孩子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要比孩子在夥伴遊戲或單獨遊戲中學到的東西多得多;父母重視孩子的遊戲並參與其中有助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
  • 親子遊戲 | 5個與情緒有關的遊戲訓練
    在不少家庭中,親子互動的主要形式是說教。家長和孩子成上下級關係,家長說話孩子沒有發言權,長期處於「被壓迫」的地位,自然也會產生情緒問題。除了教育帶來的情緒問題以外,屏幕形象中情緒模仿、小夥伴們間的相互學習也會形成影響。然而,早期最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依然是父母。
  • 適合0歲孩子的親子小遊戲
    大家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越早啟動,越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越有助於寶貝的身體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母親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親子遊戲。其實從孩子剛生下來開始,媽媽就可以帶孩子玩一些刺激孩子五官感覺的親子遊戲哦!
  • 怎麼陪1歲以內的嬰兒玩耍?
    和嬰兒互動,先要學會怎樣和嬰兒交流。不要覺得小傢伙「每天除了睡就是吃,不會說話、也聽不懂「,其實你仔細觀察一下,就能發現,很多時候他們也在盡力用自己的方式來回應你。研究表明,嬰兒的大腦是處於迅速發育的節奏:出生時,大腦發育程度為25%左右。3歲時,大腦發育程度為接近90%。在0-3歲間,嬰兒大腦的活躍度是成人的兩倍。
  • 1歲以內寶寶的親子閱讀指南及推薦書單
    隨著早期教育的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家長朋友們開始重視親子閱讀,如何根據孩子的發育特點選擇繪本和有趣味的讀成了當下新手家長們急需掌握的技能。我將用幾篇文章將6歲以內孩子的閱讀指南及書單推薦給大家,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今天我將結合一歲以內孩子的閱讀特點給予家長朋友們關於如何選、如何讀閱讀材料提供一點建議。
  • 孩子6歲前,如何學會100以內加減法?這幾個技巧幫娃收藏吧
    後來我開始搜尋起如何教孩子學會100以內的加減法,我總結出了4個比較好用的技巧,在這裡分享給所有的父母們!所以我給孩子準備了100根小木棍,先讓孩子查木棍,然後讓孩子拿出5個木棍和3個木棍,之後混在一起等於多少。這個過程中孩子就學會了加法,孩子覺得這個過程很受用也明白了加法的意思就是將兩個數字合在一起。
  • 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
    「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說話那麼清晰流暢,我們家孩子卻結結巴巴、磕磕絆絆?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個溝通高手,我家孩子卻總不願意和人說話?」是的,有的孩子語言清晰、表達流暢、邏輯性強,有的孩子則恰好相反。如何讓學齡前3~6歲的孩子語言能力發展得更好呢?首先,我們需要了解語言的構成。
  • 英語口語啟蒙,如何有效利用TPR親子互動?
    一來很長時間聽不懂課,二來一個學期也學不了多少內容。英語啟蒙,聽力優先。聽不懂,則說不出。在幼兒聲帶發音成熟之前,聽力訓練是語言啟蒙的全部內容。在一歲之後,孩子開始學會模仿發出單字或兩個疊字,如「爸爸」、「媽媽」、「飯飯」等。到孩子兩歲左右的時候,進入到了語言發展的爆發期,聽說能力快速發展。
  • 「情緒小風車」親子遊戲,讓5歲孩子分享喜怒哀樂情緒的好法寶
    丹娜媽會在闡述完「情緒教養」的重要性後,再為大家展示我是如何利用自己設計的親子「情緒遊戲」與2個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閱讀親子「情緒繪本」。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情緒,而不是用身體去傷害自己、環境、物體或別人。
  • 不知道如何親子互動?家長別著急,把握這些原則,跟孩子更親近
    最近帶元寶去一個親子早教中心上體驗課,看到有不少新手爸媽在面對孩子的時候,表現的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跟孩子進行互動,場面確實有點混亂。其實,沒有那個父母天生就會帶孩子,也沒有誰生來就做好了當父母的準備工作,父母和孩子一樣是需要接受訓練的。我家大寶當初出生時, 我也沒有準備好,除了幫助寶媽減輕一點在餵養上的手忙腳亂外,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和一個小女孩進行互動。
  • 0-3歲促進寶寶大腦發育的親子遊戲,家長不陪寶寶做太可惜了!
    寶寶3歲前是大腦發育的一個黃金時期。在這個期間,家長的引導對孩子的發育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特別是1歲以內的寶寶,可能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這麼小,說話他聽也不懂,什麼事情都做不了,這個時候照顧好寶寶的飲食睡眠就可以了。
  • 給孩子買100個玩具,不如玩親子遊戲
    ,需要與孩子溝通遊戲規則,同時孩子會根據規則,思考如何贏得遊戲,這個過程可以鍛鍊到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和思維能力。不同類型的親子遊戲,還能夠鍛鍊孩子不同的能力,比如空間能力、觀察力、反引力、注意力等等。當父母與孩子玩親子遊戲,可以成為一個玩伴,融入到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的想法,增進親子關係。
  • 0~3歲親子遊戲推薦,玩1小時勝過待1天
    而這時,父母和寶寶的互動是很重要的。比如:餵奶、做撫觸中的對視,微笑,會讓感情升溫;看繪本中你的交流,提問,才會讓他有練習說話表達的機會。的確,小時候還好,一旦過了1歲,會走會跑,每個小寶寶就變成了天生運動員。爸媽以有涯之體力隨無涯之寶貝,這不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