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元寶老師,是一位有著十年小學語文教學經驗的老師。我發現無論是在語文的學習還是考試中,「閱讀」永遠是最讓老師和同學們頭痛的內容。所以我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開設了「語文閱讀小課堂」,幫助大家歸納總結閱讀題的解題方法。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度過快樂的閱讀時光。
上節課咱們一起複習了一下概括段意的幾種方法,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的好方法。在進入正式課程之前,我們將一起來猜一下謎語,看看你們當中誰是傳說中的猜謎高手。
麻布衣裳白夾裡,大紅襯衫裹身體,白白胖胖一身油,建設國家出力氣。(打一植物)
高高個兒一身青,金黃圓臉喜盈盈,天天對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不清。(打一植物)
長得像竹不是竹,周身有節不太粗,不是紫來就是綠,只吃生來不能熟。(打一植物)
小時青青腹中空,長大頭髮蓬蓬鬆,姐姐撐船不離它,哥哥釣魚拿手中。(打一植物)
有個矮將軍,身上掛滿刀,刀鞘外長毛,裡面藏寶寶。(打一植物)
冬天蟠龍臥,夏天枝葉開,龍鬚往上長,珍珠往下排。(打一植物)
通過這些謎語我們感受到了中國文字的深厚底蘊。同樣一個事物,我們可以三言兩語描述出來,也可以長篇大論的去敘述。我們既要學會詳細具體,又要學會簡潔概括。上節課,我們學會了那麼多的歸納段落大意的方法,那要如何歸納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呢?帶著疑問,和老師一起開啟今天的學習之旅吧!
一篇文章寫了什麼,是文章的主要內容,作者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也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即文章的中心思想。只有正確地理解和概括出中心思想,才真正地讀懂了一篇文章。那麼,怎樣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呢?老師這有五個法寶教給你們!
1.段意合併法
概念:段落大意概括了一段的主要內容,把每段大意綜合起來,加以概括,就是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是在概括文章內容時最常用的方法。在運用的時候需要同學們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A、各段大意之間,有的要加上一些過渡詞語,以便讀起來通順連貫。
B、要區分重點段落和非重點段落,做到有詳有略,有的甚至可以捨去。
好方法要多加運用,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咱們再來回顧一篇老課文《趙州橋》。
河北省趙縣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聞名的石拱橋,叫安濟橋,又叫趙州橋。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設計和參加建造的,到現在已經有一千三百多年了。趙州橋非常雄偉。橋長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寬,中間行車馬,兩旁走人。這麼長的橋,全部用石頭砌成,下面沒有橋礅,只有一個拱形的大橋洞,橫跨在三十七米多寬的河面上。大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還各有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平時,河水從大橋洞流過,發大水的時候,河水還可以從四個小橋洞流過。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衝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這座橋不但堅固,而且美觀。橋面兩側有石欄,欄板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有的刻著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裡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著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著,各自回首遙望;還有的刻著雙龍戲珠。所有的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趙州橋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
請同學概括一下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趙州橋每個自然段的段落大意一目了然,因此,可以採用合併段意法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第一自然段總體介紹,第二自然段寫趙州橋雄偉、設計上是個創舉,第三自然段寫趙州橋美觀,第四自然段是對趙州橋的評價。把這四個自然段的段意簡單歸併之後,得出了主要內容: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通過對趙州橋的設計特點的說明,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2.題目擴展法
概念:有許多文章題目本身就已經高度概括了主要內容。所以,只要仔細解剖題目,把題目擴展開來,就容易歸納出文章的主要內容了。
今天,老師給大家總結一下運用這種方法的小技巧:
(1)認真讀全文。 (2)以文題為中心,順次提出一兩個或兩三個相關問題。 (3)結合課文內容,進行深入思考,回答出所提出的問題。 (4)把答案組織串聯起來,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同學們,草船借箭的故事有聽說過嗎?咱們以這個故事為例。
【指導步驟】
步驟一:讀課文後,先把課題四個字擴展成一句話: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來了十萬支箭。
步驟二:在此基礎上,再補上借箭的起因,以及周瑜最後的態度。
步驟三:最後,稍加整理就能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周瑜妒忌諸葛亮,要求他十天之內趕造十萬支箭。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來了十萬支箭。周瑜自嘆不如。
因為大家都很熟悉《草船借箭》的故事,所以老師省略了第一步,第二步,大家圍繞題目提出很多有價值的問題,第三步,同學們齊心協力將問題給解決了,最後得出了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或考試中,碰到類似於《草船借箭》這樣的文章,可以用題目擴展法讀懂文章。
3.要素綜合法
概念:凡是寫人、記事的記敘文,都具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起因、經過、結果)等基本要素,只要弄清楚這幾個要素,並加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就可以把握了。
這裡的要素不僅僅指的是六要素。不同的題材的文章我們要學會抓不同的要素:
敘事為主的文章:完整羅列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 經過 結果)。也就是「什麼人在什麼情況下做了什麼事,結果怎樣。」寫人為主的文章:完整羅列出人物、事件、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寫景的文章:完整羅列出景物及其特點。也就是「寫的是什麼景物?它有什麼特點?按什麼順序寫的?」狀物的文章:寫的是什麼事物?從幾個方面寫了它的特點?怎樣寫的?
4.摘錄句段法
概念:一篇文章中的總起句、總結句、過渡句、重點段落或內容上有中心句,這些句子往往提示了全文的主要內容,摘錄這些概括性的語句,略作修改,就可以成為全文的大意。
這種方法跟我們前面學習的找重點句緊密相關。所以,大家一定要將所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當然,概括全文大意與概括段意還是有所區別。有的時候,我們可以用一段話裡的中心句或過渡句當段意,但是,全文的意思則需要我們將所找的重點句的內容加以串聯。
5.突出重點法
概念:當文章的內容也不是一定的時候,需要我們在反覆比較的基礎上抓住文章主要內容,抓住這個重點部分,對一些較為次要的進行補充,文章的主要內容就顯而易見了。
這最後一種法寶就是突出重點法。有時一篇文章,其重點部分十分突出,而全文的主要內容就在其中。因此,只要抓住這個重點部分的段落大意,再加上一些必要的補充交代,全文的主要內容就歸納出來了。對寫了幾件事的文章,先分清事件的主次,然後根據主要的來概括它的主要內容。
今天收穫了五個解決概括主要內容的法寶,接下來,老師給大家總結一下概括大意的四大步驟(出示課件)
步驟一:通覽全文,確定中心;
步驟二:認真分析文章,從詞、句、段、寫作特點等多方面找出文章的主要信息,然後選用合適的方法進行概括;
步驟三:檢查是否抓住了主要內容;
步驟四:讀一讀句子是否通順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