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之病,是黛玉之美,更是黛玉一生的悲涼

2021-01-18 珍愛紅樓夢

不知道大家是否記得,林黛玉初進榮國府的時候,對於自己的病情是完全不在意的。大家問及此事,內心早慧的她,沒有絲毫的愁緒,而是和大家有說有笑,認為癩頭和尚的話,儘是瘋瘋癲癲的不經之談。

這當然是作者通過最直接地方式告訴我們,黛玉之病,本來就無大礙。說其一生不得好,只不過是瘋話。

而且,黛玉也僅僅只是服用人生養榮丸這一滋補類的藥物。她若真的有著什麼樣的不治之症,黛玉還不是早就需要每日服用講究療效性的藥物。如薛寶釵,作者就點出了她具體的病——熱毒,她就需要服用冷香丸來時刻壓制住她身體裡的熱毒。

看黛玉進賈府後的那麼多時光裡,她跟寶玉朝夕相處,也甚是安樂,寶玉及其大家,總不曾為黛玉的病有所憂慮,大家也都忘記了黛玉的病。

再看作者也只是說她病如西子勝三分,因此,黛玉之病只不過是黛玉之美。她頂多只是身子有些虛脫,偶爾需要人生滋補著氣血罷了。

那麼,後來的黛玉,為什麼就真的病了,而且還越來越嚴重呢?

首先,她遠離家鄉,寄人籬下,天長日久,又怎會不思念家鄉。古人內心裡,這種最銷魂的鄉愁,總是最容易讓人憔悴。更何況,黛玉還只是小小年紀,後來父親也拋她而去,這種離喪之悲,思鄉之痛,又是幾個人能夠理解,並一直堅強承受得了的呢?

其次,80回後,寶玉說他為林姑娘病了,其實,黛玉又何嘗不是為寶玉病了呢?紅樓夢第34回,就有這麼一段文字:

黛玉還要往下寫時,覺得渾身發熱,面上作燒,走至鏡臺揭起錦袱一照,只見腮上通紅,自羨壓倒桃花,卻不知病由此萌。

是啊,黛玉之病,這個時候才開始萌發。她素日認寶玉是知己,一心都是為寶玉著想,一旦得到回報。她定是會加倍報答。

其實,那些說黛玉小性的人,只要認真想一下,均會發現,更多的時候,都是寶玉無故惹惱林黛玉。有時候,黛玉只想一個人待著,安靜一下,寶玉就總是想著去找她理論,又主動砸玉什麼的,黛玉才傷心不已,淚流滿面。

有時候,黛玉在寶玉面前耍一下小性子,也是純真又在乎寶玉的表現。要是她時刻待寶玉都不痛不癢的,又何談她對於寶玉的愛。

就算是她跟寶玉生氣了,她心底也時刻在乎著寶玉。譬如,寶玉有一次追著她出來,外套都不穿,黛玉看了很心疼,內心的氣,更是不打一處來。

另一方面,黛玉不勸寶玉去鑽營什麼仕途經濟學問,也完全是為寶玉著想。因為,寶玉活在世上的趣味是有一個林黛玉可以包容他。要是黛玉也像寶釵一樣逼迫他,寶玉豈不是早就要瘋掉,早就離家出走,去做他的和尚去了。

那個世界裡,除了賈母,也就只有黛玉真正地呵護著,疼愛著她;不想讓他失去生命的活力,讓他感覺到世界上還有溫暖與理解。

但是,這樣的黛玉,在賈府裡卻可能受盡指責。會有人認為她是紅顏禍水,帶壞賈寶玉。可是,林黛玉為了寶玉,她一點都不在乎這些,外界所有的非議,她都願意默默承受。

黛玉本是草木之軀,每日都為寶玉承受著這麼多,身體當然會一天天脆弱下去。紅樓夢裡最偉大的愛,也就她對於寶玉的愛了。

再次,黛玉病了,大家對她的照料也非常重要。賈母一貫讓王太醫為黛玉開藥方,黛玉病情很是穩定。可是,有一天,王夫人或許是出於對黛玉的關心,把王太醫換成了鮑太醫。黛玉的病情,因此突然加重,最後還是換回了王太醫的藥,身體才慢慢康復。而,顧名思義,那個鮑太醫,可能就是一個臭太醫。這是作者給出的暗示。

這樣,許多人,也就不可能不懷疑王夫人的居心。黛玉病情越來越重,就與王夫人相關,也未可知。

最後,黛玉進賈府一段時間之後的許多年,大家為黛玉配藥的人參,也可能只是朽木。

因為,王熙鳳後來也病了,為了配藥,也是從賈母那裡拿來上好的人參,為王熙鳳配藥的人發現,那些人參都失去了藥性,形同朽木。而他們卻一直是用賈母那裡珍藏的人參為黛玉配藥。沒有人提出人生有什麼異樣。

因為變質,裡面滋生出的黴菌等,會傷害黛玉的身體不說。就算僅僅只是失去了藥性,黛玉服用了配置的藥,不會有什麼反作用,但是,卻甚是會耽誤黛玉的病情。

這樣,由於命運多舛,由於一心讓賈寶玉周全,黛玉被弄得一身病。

而,在那個富麗堂皇的賈府,面對她的病,卻又沒有針對性地進行很好的治療,沒有人能夠給她實質性的關心。

其病情越來越嚴重,最終內心疼痛,淚盡而亡(對那個薄涼的世界,早已灑出一滴熱淚),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黛玉之病,是黛玉之美,更是黛玉一生的悲涼。

相關焦點

  • 黛玉與寶釵結為金蘭,她們的友誼是否牢靠?黛玉秋之絕唱裡有透露
    住在瀟湘館的瀟湘妃子黛玉身體弱不勝衣,總是逢秋必犯病,身體不好,又是寄人籬下,脾氣也變得很古怪,對誰都愛理不搭,稍不順心就亂發脾氣寶釵細細分析了黛玉的這些反常行為,認為黛玉這是孤單寂寞缺乏親情關愛所致,她覺得這是收服與她在寶玉一事上心存芥蒂的黛玉的好時機。是的,此刻病中的黛玉亟需有個知己來給她解解愁悶。
  • 瀟湘館、瀟湘竹:暗示黛玉的愛情與品格
    大觀園內,黛玉居住的是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千百竿翠竹遮映的瀟湘館。黛玉在這裡伴隨著修竹、詩書、幽怨、孤獨和淚水,度過了短暫的一生。《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就用「瀟湘館、瀟湘竹」來暗示林黛玉的品格、愛情、命運。
  • 《紅樓夢》裡關於林黛玉的美,究竟是怎樣一種美的終極解讀
    我們從小說裡看作者曹雪芹如何刻意對黛玉的美進行描摹的。黛玉初入賈府,作者就借眾人之眼、尤其是鳳姐和寶玉的觀察角度,寫出了黛玉之美。如文中的「眾人見黛玉年貌雖小,其舉止言談不俗,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
  • 黛玉為何最後結局悲慘?可能和賈母的一個安排有關,紫鵑雪雁之別
    可能和賈母的一個安排有關,紫鵑雪雁之別。《紅樓夢》裡,黛玉這個天之驕女,最後落得個草草收場的結局,是每一個讀者心頭最大的遺憾。儘管《紅樓夢》本來就是一部悲劇,黛玉這樣的結局,也才是讀者喜歡《紅樓夢》的原因。但是,喜歡之餘,相信每個讀者都會為黛玉的悽慘而心有戚戚焉。
  •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
    「秦可卿有黛玉和寶釵之美」,是啥意思?《紅樓夢》的春天很反常賈寶玉在太虛幻境的香閨繡閣中,見到一個鮮豔嫵媚、風流嫋娜的女子,警幻仙姑介紹說,她乳名兼美,字可卿。秦可卿乳名「兼美」,即兼有黛玉之風流嫋娜,和寶釵之鮮豔嫵媚。曹翁的《紅樓夢》處處讖語,這「兼美」二字,很明顯在通過秦可卿,預示黛玉、寶釵。那麼,曹翁在暗示什麼呢?
  • 細讀紅樓:黛玉雖死,僅用兩個字,就牽絆了寶玉一生!
    雖然最後黛玉確實沒能嫁給寶玉,孤獨而遺憾的香消玉殞,從表面上看她是輸給了薛寶釵。然而,黛玉雖死,可是她卻用兩個字,就牽絆了寶玉一生。林黛玉在她和賈寶玉的愛情中是輸了還是贏了?這要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若僅僅從誰是最後的成功者上看,林黛玉必輸無疑了。
  • 「冷月葬花魂」之謎,大觀園盛衰榮枯,黛玉對自己命運更加清楚了
    多情善感的黛玉見眾人都與父母一起賞月,寶釵也隨母親圓月去了,而自己卻孤孤單單一個人,無依無靠,對景感懷,「自去倚欄垂淚」。湘雲因為與黛玉有相似的處境,所以非常同情她,便與她一起到山坡下凹晶館的捲簾底下,賞月聯詩。在這首聯句中,前半部分主要寫中秋夜晚園中的歡鬧景象,但是字裡行間卻充滿了悲劇色彩,給人一種強作歡顏之感。
  • 林黛玉的詩中歌頌過很多女子,都有兩個共同點,可看盡黛玉一生
    林黛玉的詩更是《紅樓夢》詩文中最值得欣賞的作品。雖說大多慨嘆自身命運,不免限制了詩詞格局。但就像李清照一樣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從中窺探林黛玉短暫的一生非常有意義。 曹雪芹筆下第一個與林黛玉有關係的女子是「西施」。寶黛初見,賈寶玉眼中的林妹妹就「病如西子勝三分」。點出林黛玉身體羸弱,如弱柳扶風的天仙之姿。 可惜王夫人最看不上「病西施」。她攆逐晴雯,也用病西施稱之,還誣告晴雯是「肺癆」。晴為黛影,她被王夫人攆逐出大觀園後一病而死,是林黛玉最終離開賈家遠適的伏筆。
  • 黛玉「無為而治」的人生觀,成全自己的初心,也守住瀟湘館的安寧
    但是如果戾氣太重,黛玉就成了夏金桂之流;如果太軟弱,就會成為迎春。黛玉成為她們二人的折中之選,利用「無為而治」的想法,讓瀟湘館不處於外界的紛紛擾擾之中,也能讓它保持內在的平和。瀟湘館是大觀園中很搶眼的院落,可是黛玉讓這裡成為不被重視的所在。
  • 《紅樓夢》中黛玉的花語,絳珠草難道是人參?
    黛玉的前世就是植物,是一種被稱為絳珠草仙草。當然,在人間的這種仙草其實是不存在的,因此很多的人就猜測說黛玉是不是人參。在我看來,黛玉代表著的其實是很多種不同的花的象徵。首先是桃花。這個也是當初《黛玉葬花》中埋葬的花,現在看黛玉的話也還是會發覺到,其實桃花本就暗合黛玉的身世,人面應知桃花紅。黛玉的美是顯而易見的,當初寶玉第一次見到黛玉的時候也明顯感受到了來自黛玉的美麗,我相信寶玉當時在說這句話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耍俏皮,更多是出自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桃花紅依舊,卻也衰敗很快。
  • 薛寶釵教導林黛玉,不要作「司馬牛之嘆」,是什麼意思?
    「我雖有個哥哥,你也是知道的,只有個母親,比你略強些,咱們也算得同病相憐,你也是個明白人,何必作『司馬牛之嘆』……」這是《紅樓夢》第四十五回,「金蘭契互剖金蘭語」的時候,薛寶釵勸導林黛玉的話。薛寶釵之所以這樣勸林黛玉,是因為林黛玉剛剛和薛寶釵感嘆,說自己「一無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紙,皆是和她們家姑娘一樣,那起小人豈有不多嫌的」。那麼,什麼是「司馬牛之嘆」呢?司馬牛,是孔子的學生。他是春秋時期的宋國人,子姓,向氏,字子牛,是宋國司馬向魋(tui)的弟弟。
  • 紅樓夢裡有幾個和林黛玉相似的人,她們和林黛玉有什麼關係
    但是這些遠不足以說明林黛玉的優秀,曹雪芹還寫出在不同人的眼裡林黛玉是什麼樣的,以此從側面烘來託她,更甚至用了和林黛玉相似的幾個人來從各個方面影射她。這些人裡,香菱是和林黛玉相似度最高的一個人。她和林黛玉一樣,都出身於姑蘇的官宦世家,家裡沒有其他兄弟姐妹,父母都把她們視為掌上明珠。香菱四五歲的時候,一個癩頭和尚說她是個有命無運,累及爹娘的禍害,和尚對甄士隱說:「舍我吧,舍我吧」,但是甄士隱當時覺得這個癩頭和尚是瘋子,不願意搭理他。而林黛玉同樣如此。黛玉說:那一年我三歲時,聽得說來了一個癩頭和尚,說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從。
  • 黛玉的鸚鵡,隱藏著的五個深刻的意義
    寶玉自比鸚鵡,又和鸚鵡同為傳唱黛玉的詩詞,所以,這鸚鵡也是影射寶玉,以及影射寶玉對於黛玉,無法被替代的忠貞之愛。鸚鵡詩和紅樓夢曲終生誤,也是暗暗契合這個主題。第3:以鸚鵡寄言黛玉無可奈何的命運。漢代名士禰衡,一生性情不羈,才華橫溢,留有傳世名作—鸚鵡賦。
  • 紅樓夢:寶玉初見黛玉為何要摔玉呢?
    這是多以希奇的一件事,「玉」一直是中國文化裡一個特珠符號,無論用多麼美好吉祥之詞形容它都不為過。所以,賈寶玉的這誕生自帶光環和神秘的色彩,大家認定他有類似天命神授一類的神秘來歷,也因此,賈寶玉享受著賈府金字塔尖的待遇,全族上下視這塊玉為神聖之物,視他本人為「鳳凰」、「活龍」,享受著眾人的維護和格外垂青,就連京城裡也是被傳作美談奇事被傳頌。總之,這個孩子不尋常。
  • 史湘雲多次說林黛玉的壞話,黛玉為何從不認真對她發火?
    第三十六回中,史湘雲本準備和林黛玉一起向襲人道喜,不想看見寶釵坐在寶玉身邊繡肚兜,本想跟著黛玉取笑幾下,忽然想起寶釵素日待她不錯,於是便掩住口,還生怕黛玉取笑寶釵,一力攛掇黛玉去和她出去找襲人了。從湘雲一來就跟林黛玉住在一起,後來又因跟寶玉生氣,「說著,一徑至賈母裡間,忿忿的躺著去了」可見,幾年前,與賈寶玉紗窗之隔的,不是林黛玉,而是史湘雲。對他來說,史湘雲就是一個小妹妹,他時刻想著和她一起玩,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給她,還生怕惹得她不高興。史湘雲走後,林黛玉接替了寶玉心目中的這個位置,比之有過之而無不及。
  • 黛玉悲劇的背後——自卑而又自傲的高敏感型人格
    初初接觸《紅樓夢》,不過就是小學填空題裡面的四大名著,絲毫無感,那時的我對於紅樓夢這樣文鄒鄒的書是看不下去的,對於林黛玉更是不甚了解,直到上高一,對林黛玉的印象也不過是備考上對她多愁善感的性格描述和黛玉葬花的經典場面。
  • 紅樓夢:為什麼林黛玉一生那麼可憐?「芙蓉」二字就是答案
    但《紅樓夢》中,卻處處以「芙蓉」代稱林黛玉,尤其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中掣得的「芙蓉花籤」,更是林黛玉一生影射,林黛玉可稱芙蓉花主。黛玉默默地想道:「不知還有什麼好的被我掣著方好。」一面伸手取了一根,只見上面畫著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 黛玉和寶釵本是競爭對手,最後義結金蘭,陰陽之說,也是一個原因
    黛玉和寶釵本是競爭對手,最後義結金蘭,陰陽之說,也是一個原因。 《紅樓夢》裡,黛玉和寶釵兩人的關係,一開始是絕對的競爭對手關係。 黛玉6歲來到賈府,和寶玉青梅竹馬,本是大多數人眼裡的天作之合。
  • 重讀《紅樓夢》:她與黛玉情同姐妹,她是隱藏在大觀園的精神貴族
    當年黛玉拜別林如海,乘船來到了賈家,只帶了兩個小丫鬟並一個奶媽媽。賈母憐惜外孫女體弱多病,又見伺候之人老的老,小的小,便將紫娟賜給了林黛玉,並改名為紫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黛玉的一應生活皆有紫娟服侍,二人如同姐妹般相處。
  • 87版紅樓夢裡,她本是黛玉候選人,後來演了黛玉的丫頭
    其實劇組本打算用一個小演員,來演「黛玉北上」、「黛玉進賈府」、「寶黛初會」這三場戲。因為原著裡面,黛玉剛進賈府時,也就七八歲的光景,最多不超過十歲,所以用小演員來演更合適。陳曉旭演的黛玉當年劇組還真相中一個小黛玉,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劇組放棄了小黛玉的方案,直接讓陳曉旭一人演完。這個小黛玉候選人,就是演雪雁的馬明媚,當時她才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