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臺灣風箏節現場,一名3歲女童被風箏線纏住脖子,隨後被卷到天空將近30秒,過程極為兇險。好在風箏即將落地時眾人接住了她。萬幸經檢查,孩子只是輕微擦傷,雖然驚嚇過度,但身體沒有其他大礙。
這件事也給其他爸媽打了一個預防針:帶孩子的安全隱患實在數不勝數,到底哪些是平時可以排查的?下面來列舉一下。
一、風箏的線看似普通實則鋒利,放風箏時要讓孩子保持適當距離。
此前,頻頻有新聞爆出,兒童在放風箏時不慎被風箏線割傷的事件,讓人心痛之餘,其實也提醒了廣大家長,風箏線看似不起眼,實則很有可能會成為傷害孩子的潛在「兇器」,切不可掉以輕心,在帶孩子放風箏時注意讓孩子和它保持適當距離,也要小心別被風箏線纏到。
二、戶外遊玩時小心充氣城堡、帶電噴水池等設施。
充氣城堡數次出現爆炸、被大風吹倒等意外事件,家長在攜帶孩子遊玩時要先核查設備及遊樂場的經營許可證,如果人群密集先暫時取消,以防發生踩踏事件。
在帶電噴水池周圍玩耍時,也要小心注意,噴泉本身不帶電,但若線路老化有可能漏電。所以在設有上述裝備的遊樂場所玩耍時,家長要對孩子的情況加以留意。
三、在外遊玩時小心氫氣球,雷雨天氣不外出。
氫氣球使用時要注意不與明火接觸,否則會有爆炸危險。
此外,雷雨天氣儘量不要外出遊玩,若中途遇到暴雨應該找好避雨的安全場所,車上常備避雨用具及感冒衝劑等藥物。
四、家中插座蓋好蓋子,電線做好收納,細小物品收好。
插座、電線等安全隱患較大的物品儘量讓孩子少接觸到,電線收納好,不要讓長長的線體露在外面,防止兒童絆到或纏到。插座也要謹防兒童觸摸,最好蓋上安全蓋,或置於幼童無法接觸的高度。
五、家中桌椅貼好防撞條,防止孩子磕到撞到。
孩子在家中玩耍,桌椅有可能是「攔路虎」。所以在家中騰出比較大塊的空間作「玩耍區」比較妥當,或者提前給桌椅的邊緣貼上防撞條。
此外,幼童玩耍時家長也應注意要在周圍照看,謹防孩子被玩伴推搡跌倒。孩子玩耍時由於年紀較小,容易出現一時的情緒亢奮,不像大人的情緒自控能力比較好。因此當孩子和其他孩子玩耍,家長最好在旁邊多照看,防止他們因互相推搡而跌倒受傷。
總而言之,無論室內還是戶外,帶孩子都是一項需要家長付出很多心血和精力的活動。但不管怎樣,安全無小事,以上的安全小貼士各位爸爸媽媽可要記好喲。
來源:太平洋親子
註:本文所使用的素材、圖片轉自網絡,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