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眾文化活動豐富多彩
一是組織開展了2018年「城市之光」、「金色田野」、「森林之聲」、「結對子種文化」成果展演等系列文化活動。元旦、春節期間,全市共組織專場文藝演出60餘場,21個區(局)分別組織了冰、彩燈展,焰火晚會和規模不等的秧歌展演等文藝活動。
二是開展了「文化下鄉、文化興鄉、文化留鄉」公益文化活動,在春秋兩季防火宣傳演出中,我們先後組織了文藝小分隊宣傳演出40餘場,約10萬觀眾欣賞到精彩表演。
三是積極組織開展了「結對子、種文化」及文化志願服務活動。組成了工作領導小組,選調精兵強將組成專家團隊,市級兩館分別與全市17個縣(市)、區的基層館(站)、民間團體結成幫扶對子,組織專業人才對基層館(站)的輔導員、群眾團體開展定人定點幫扶培養。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
市圖書館共接待讀者91946人次,其中閱覽68854人次,外借23092人次;外借圖書62739冊次,辦理各類讀者卡1782個。編輯《信息參考》報12期,提供各類信息600餘條,解答諮詢800餘條。購置了四臺「遠望谷」自助借還書機、標籤轉換器、RFID防盜安全門等設備,分別安裝在綜合借閱部和少兒分館,通過設備的安裝,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手動查詢、借閱的工作程序。館內設置了歌德電子圖書借閱機、觸控螢幕一體機、邊疆文化一體機。4月10日至12日市圖書館派三人到嘉蔭縣用兩天時間為農家書屋管理人員講授了「公共圖書館法」、「圖書管理」、「圖書分類」等圖書館館業務知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為縣(區)總分館制建設打下了基礎。5月份,省圖書館舉辦的「依法辦館 創新發展」業務大賽決賽中,伊春地區代表隊經過認真組織、精心準備,在比賽中發揮了團隊精神和業務水平,最終取得了全省團體比賽二等獎和個人成績二等獎一名,三等獎二名的優異成績。成功舉辦了由中國圖書館學會主辦,黑龍江省圖書館、伊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協辦、伊春市圖書館承辦的「閱讀推廣人」培育行動(第十一期)培訓班。來自全國二十七個省、市、自治區各類圖書館170餘名閱讀推廣人參加了培訓。承辦了伊春市「美麗家園、幸福生活」社區文化藝術節暨第八屆「林都情韻」——「閱讀開啟智慧人生」誦讀比賽決賽。7月25日參加黑龍江省第三屆農民文化藝術節「振興鄉村文化,創造美好生活」詩詞朗誦大賽決賽。少兒組獲一等獎,成人組獲二等獎,市圖書館獲優秀組織獎。市圖書館開展「我愛閱讀」活動、「喜迎新春 老少同樂百人學書法」活動、「九州圓夢·美好生活」在線攝影有獎徵集、「經典傳情·書福迎春」電子有聲賀卡、「書香博聞·暢享閱讀」趣味闖關答題、「梨園賀歲·百戲昇平」戲曲文化主題展覽,開展第四屆「雙手共繪綠色心靈家園」少年兒童親子書法、繪畫交流會。與市新華書店開展了「你選書,我買單」活動。
市博物館接待觀眾25萬人。延長博物館開館時間,增加講解場次,每日面向普通觀眾講解不少於4場。充分利用博物館免費提供的手機講解系統,更好的為觀眾提供講解服務。按照省文化廳要求舉辦「傳歷史記憶、展黑土文化」為主題的臨時展覽6次、引進展覽1次。舉辦雷鋒事跡圖片展、「新的時代、新的徵程」慶祝兩會圓滿成功圖片展、引進省博物館「翩飛的花朵——蝴蝶」展、「奮鬥的歷程、輝煌的成就」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展、「改革開放40周年、伊春林區開發70周年、建市60周年」圖片展、天上人間、嶺上興安 」 帶嶺綠水青山攝影作品展,兩位解說員參加黑龍江省博物館紀念館講解比賽,在比賽中獲得個人三等獎和優秀獎的好成績。作為伊春市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今年共計接待21場次,人數達2100人中小學生。作為省級環境教育基地,開展第二課堂活動4次150餘人參加。完成了消防設備、設施的維修、維護。
(三)文化產業欣欣向榮
年初,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對全市17個縣(市)、區(局)的文化產業情況進行統計。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市文化企業數量1125家,規上文化企業38家。其中:新聞服務7家,出版發行和版權服務64家,廣播電視電影服務23家,工藝美術及會展107家,文化藝術服務378家,網絡文化服務9家,文化休閒娛樂服務266家,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79家,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123家,有地方特色的小微重點企業69家。
從統計結果上看,全市文化企業主要集中在文化藝術服務業、文化休閒娛樂服務業、文化相關產品的生產、工藝美術類等。北沉香、北紅瑪瑙、桃山玉已成為全市的品牌,其中木質工藝品產品包括:木拼畫、鑲嵌畫、植物畫、烙畫、木雕、根雕、核桃花瓶、旅遊紀念品等九大類300多個品種,產品遠銷英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家。
經過調研和統計,完善了全市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庫、全市規上及特色文化企業項目庫。今年共有33家文化企業申報了我市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庫,規上及特色文化企業項目庫共有80家重點文化企業。
8月份,完成了文化和旅遊部文化產業司關於2018年度「文化產業雙創扶持計劃」的申報工作、《文化旅遊精品項目手冊》項目的申報工作、2018年動漫企業認定的申報工作和伊春市2019年度省級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申報工作。
9月份,根據我市實際情況順利完成省重點項目的申報工作,我市共有10家申報成功。其中,列入省政府重點推進項目的有2家,全省創意產業重點項目的有8家。
今年向省裡申報了10個文化產業項目,其中黑龍江省嘉蔭縣恐龍國家地質公園2號館、伊春冰雪書畫小鎮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的黑龍江省冰雪書畫藝術文旅小鎮等2家被列為省政府重點推進項目,黑龍江省烏伊嶺林業局北紅瑪瑙玉石文化產業基地、伊春市美江木藝有限責任公司的伊春木藝生產創意研發基地、黑龍江雪山來客旅遊景觀項目管理發展有限公司的鄂倫春民族風情遊樂園建設項目、永達木藝文化旅遊體驗基地、黑龍江林業文工團有限公司的大型多媒體情景歌舞駐場演出項目《映像·伊春》、鐵力林業局日月峽文化產業園、伊春市金山屯區林業局「千年金祖情」項目、伊春市景林雕塑工藝品製造有限公司「郭小川《林區三唱》文化園」等8家企業被列為省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
接待與對外交流工作方面分別完成了省委宣傳部、省商務廳、文化廳、新聞出版廣電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到伊春進行文化產業貿易調研的接待工作。完成了省文化廳相關領導到伊春調研小微企業的接待工作。完成了《黑龍江省伊春市與廣東省茂名市對口合作2018年重點工作計劃》的活動交流內容。與中國傳媒大學經管學部學部長兼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文化部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主任範周老師進行對接,將到林都大講堂進行授課。
我局對市17個縣(市)、區(局)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及優秀的文化企業發展經營狀況的調研工作。完成了伊春市文化產業貿易開展情況匯報工作。組織優秀文化企業參加了2018第五屆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組織我市優秀文化創意企業參加文創設計及金融實務培訓班。
(四)廣播電視及文化監管進一步加強
切實加強廣播電視宣傳管理,不斷加大對電視購物類、醫療藥品類、保健食品類廣告,及非法涉性、低俗不良廣告的管理監督力度。轉發、傳達和處理省廣電宣傳管理處、媒體管理處下發的文件40餘件。在廣播電視系統開展 「整治虛假違法醫藥廣告」專項活動。一是要求廣播電視媒體要做好播前審查把關工作,堅決杜絕利用醫藥資訊專版、專題節目和新聞報導等形式,以專家講座、醫學探秘、患者講述用藥經歷等方式,變相發布醫藥廣告,推銷醫藥產品與服務的;非法發布醫療、藥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的。二是要嚴格按照總局61號令,合理編排播出廣告時間。三是要求廣播電視媒體要認真自查自糾,清理虛假違法廣告。實現一個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場數字電影的工作目標,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積極組織開展電影公益放映活動,有序推進縣(市)城鎮數位化影院建設。
按照廣電總局、省廣電局要求,重點開展了全市廣播電視無線頻率頻道使用、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地面衛星接收設施,境內、外衛視節目傳輸秩序、有線廣播電視網絡運行等專項檢查行動,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了查處,今年,我市共出動執法人員240人(次),執法車輛140臺(次),發放宣傳單3800份,沒收非法銷售衛星地面接收設施100件,拆除非法使用衛星地面接收設施440件。促進了全市廣播電視行業的規範管理、健康發展。
(五)持續保持「掃黃打非」高壓態勢
貫徹落實省「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和省局有關文件的部署要求,切實做好2018年出版物、印刷複印市場及網絡文化環境監管工作,持續保持「掃黃打非」高壓態勢,嚴厲打擊查繳非法宗(邪)教出版物及宣傳品。我市採取有效措施,紮實開展「掃黃打非」專項行動,大力掃除了淫穢色情影像製品和書刊、深入打擊利用「兩微一端」等傳播政治性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的行為,深挖網上購銷政治性有害出版物相關線索,加大落地查人力度。深入清查網際網路站、客戶端、搜尋引擎、論壇社區、徽博微信等網際網路上的淫穢色情信息,集中整治利用網絡直播、應用商店、微信(QQ)群組、彈窗、雲盤等傳播淫穢色情信息,綜合治理網絡低俗問題。兩級「掃黃打非」辦公室和有關成員單位加強文化市場監管,落實節假日值班制度,堅持正確導向和健康基調,抵制低俗之風,淨化節日文化市場環境,杜絕違法違規事件的發生,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做好防火防災、突發事件等各方面的安全應急預案。截止到8月份月份出動檢查人員365多人次,出動車輛100餘輛次、檢查印刷複印企業260家次、檢查書店書屋195家次、收繳非法出版物73冊、涉嫌盜版出版物398冊,有力地打擊了違法違規經營和侵權盜版活動,保護智慧財產權和出版物市場監管工作取得了極大成效,切實維護印刷複印發行領域意識形態和文化安全。按照省新聞出版廣電局《關於開展2018年印刷企業年度報告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開展了伊春市2018年印刷企業年度報告工作,我市有印刷企業54家,其中:出版物印刷企業2家,包裝裝潢印刷企業1家、其他印刷品51家。新增印刷廠沒有,規模以上企業、數字、綠色印刷企業無。
通過年度報告的審核,實地檢查企業,對5家不能正常運營的企業取締了「印刷企業經營許可證」,對3家不符合印刷企業經營的單位限期整改。並舉辦了「印刷企業法人培訓班」,通過年度報告對我市的印刷企業加強了管理,了解了企業的基本現狀。並完成了出版物發行單位的年度核驗。
(六)全面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我局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4﹒23」世界讀書日期間在伊春市新華書店有限公司舉辦「建設書香伊春。崇尚閱讀快樂」暨2018年伊春市全民閱讀活動啟動儀式。
在學校繼續開展「我的中國夢」講故事大賽暨中國故事閱讀活動及「閱讀引領實踐課」活動;「時刻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讀書教育活動。結合社會和特殊群體需求開展「閱讀與經典同行」和「愛心媽媽、留守兒童讀書」活動。開展親子閱讀活動,並對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地特殊群體提供閱讀志願服務,關注特殊困難群體,保障閱讀權益,推動全民閱讀深入開展。按照「一區一品、一地一特」品牌建設的要求。打造「閱讀進萬家,書香浸潤伊春行動」為伊春全民閱讀活動品牌。組織中小學生開展「伊春市第十八屆少年兒童讀書競賽評比活動」,擴大學生的參與率,提高活動質量,發揮品牌效應。利用農家書屋開展讀書系列活動。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利用農家書,開展「我的書屋,我的夢」讀書徵文活動。各縣(市)區、鄉鎮村屯要依據自身特點,結合實際開展「讀書節」「讀書會」「讀書周」「讀書月」「讀書季」等大型群眾性讀書活動,繼續開展「書香之家」評比,形成品牌特色,發揮品牌效應。重點扶持打造一批我市全民閱讀精品品牌,提升群眾參與度、平臺輻射面和品牌影響力,以此帶動全民閱讀活動健康科學發展。開展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活動。12個代表隊,參加全市「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比賽,在伊春電視臺公共頻道播出,並在參賽中選出一個優秀代表隊參加省「中小學中華經典誦讀」總決賽。
(七)推進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
進一步推進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鞏固了工作成果。規範了計算機軟體採購流程。省直各部門、各地在新採購計算機時,嚴格執行省財政廳印發的《關於切實做好推進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資金保障工作的通知》(黑財教〔2013〕111號)和《關於建立健全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的通知》(黑財教〔2013〕116號)文件要求,落實預裝正版作業系統軟體的規定,嚴格審核需要購置的辦公軟體購置計劃,從源頭上防止盜版軟體流入各級政府機關;嚴格審核各部門通用辦公軟體資產配置計劃,與採購管理相結合,定期核實採購數據。優化了政府機關軟體採購服務。做好政府機關軟體採購服務,指導各地改進採購工作,擴大協議供貨目錄中正版辦公軟體的採購範圍。
(八)重點加強文化市場監管工作
我局加強市場監管,先後組織開展了「平安伊春」文化市場專項行動、校園及幼兒園周邊文化環境集中整治、「兩節、兩會、暑期」整治行動、安全生產月宣傳活動等,在專項行動整治期間,制定工作方案、明確工作職責,按要求開展多項突擊檢查和聯合檢查,做到對文化市場動態監管,及時應對出現的突發事件。目前,我們開展突擊檢查22次,聯合執法行動3次,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10次,檢查經營單位580家次,重點加強了對演出市場、網吧及歌舞遊戲娛樂場所、書店、影院、印刷廠的治理整治,較好地規範市場秩序,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按照《中共黑龍江省委辦公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文化市場(文物)綜合執法改革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要求,我局黨組會議決定把文物執法工作劃入文化市場管理處。今年5月初,市場處與局文物管理科一同對全市省保、市保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了全面檢查。在檢查中發現文物保護單位沒有樹立標誌說明、保護範圍的,責令限期進行整改。目前,我市完成設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誌1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標誌53處。截止至8月份,全市各級文物主管和執法部門,共開展了95次文物行政執法檢查工作,檢查214處文物保護單位,發現安全隱患2處(文物保護單位放置引火柴)已整改完畢,未發現法人違法案件。
(九)存在不足
一年來,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總體部署,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幹事創業,與時俱進,穩步推進文廣新各項工作任務的切實開展。但是,我們也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領導班子集體學習的時間和深度不夠;部分班子成員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的現象依然存在。全局的體制運行不順、機制不活、人才短缺、改制進展緩慢等問題仍然存在。這些都嚴重製約著我局的長足發展,在今後的工作中領導班子將高度重視,認真研究解決。
二、2019年工作計劃
2019年我局將按照機構改革要求,穩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和文旅融合體制機制改革,明確新時代文化旅遊部門職責,科學謀劃、穩步推進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文旅重大項目建設,為旅遊注入伊春特色地域文化元素,把伊春市得天獨厚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具有競爭力的產業優勢、發展優勢,帶動轉型發展,實現戰略性突破,將文化和旅遊產業打造成伊春經濟的重要支撐和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同時將繼續重點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切實提高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探求我市文化事業、旅遊產業發展的新突破,以綠色化轉型發展為契機,以文化為引領,為構建伊春和諧城市提供有力文化支撐。
(一)抓文化惠民工程,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以開展「森林之聲」系列文化活動為重點,不斷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二是市圖書館繼續在旅遊旺季期間適當延長開館時間,吸引外來遊客進館,同時充分利用報告廳舉辦各類書畫展,並嘗試性開展商業化辦展;三是以群眾藝術館為載體搭建美術、書法、攝影作品交流平臺,優秀作品可以寄賣。在森林節期間以「結對子、種文化」為主題開展縣、區文化匯演,展示基層文化成果;四是博物館根據不同的節慶活動及相關紀念日,舉辦各類特色專題圖片展,繼續在旅遊旺季期間延長開館時間,填補遊客夜間文化生活不足的問題;五是充分利用民間文藝團體的能動性,豐富群眾文化內容,恢復傳統東北秧歌,在重要節慶及森林節期間舉辦秧歌展演,使外來遊客感受到伊春傳統文化的多樣性。
(二)抓文藝精品創作,提高我市舞臺藝術水平
一是加大旅遊和文化的融合,繼續深入打造精品旅遊文化專場《映像伊春》;二是堅持以繁榮創作為中心,積極創作新的劇目及優秀節目;三是圍繞我市綠色化轉型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具有林區特色、鄉土人文色彩濃鬱的文藝作品;四是指導各縣(市)、區創作具有本地特色的文藝作品,進而形成「一區一品」、「一區一特色」;五是文工團充分利用林業藝術劇院為陣地在旅遊旺季期間,引進國內相關文化藝術演出和各類文藝比賽,旨在推動我市文藝人才教育及培訓發展,奠定我市文藝人才基礎。
(三)加強廣播電視工作
強化對廣播電視頻率頻道節目播出節目內容監管,重點是對廣告播出內容、時長、時段進行監管,確保內容合法合規,時長時段安排合理,杜絕虛假違法醫療藥品廣告的播出,繼續推進地面數字廣播電視工程建設,擴大覆蓋範圍,滿足不同層面收聽收看需求。
(四)抓社會管理,不斷促進文化市場和新聞出版行業健康發展
強化對文化市場日常監管力度,加大對違規經營者的查處力度。堅持「寬進嚴管」的原則,實現「放管和監管同步到位」,並有針對性的對縣(市)、區文化執法人員進行培訓;繼續加大我市出版物市場監管力度,加強宣傳和信息通報工作,提高新聞出版公共服務能力和「掃黃打非」工作快速反應查處能力;繼續做好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深入推進區(縣)級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檢查整改,力爭按省要求全面完成區縣級政府機關軟體正版化工作。
(五)抓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加強我市部分重點地區的文物普查力度,加強基層文物幹部文物管理培訓,提高業務技能;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進一步加大對國家級、省級和市級保護項目的傳承與保護,加大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才的培養。
(六)積極推進文化產業發展,不斷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做好擬上報的2019年全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和文化創意產業重點項目的前期計劃及相關工作,為產業項目的工程建設做好準備。同時做好2019年度其它申報、上報的重點項目工作,加快 「中國木藝之鄉」建設步伐,培養一批主業突出、實力雄厚,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骨幹文化企業。
在新的一年裡,我將一如既往的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奮力開創工作新局面,精誠團結,愛崗敬業,開拓進取,為我市繁榮發展貢獻力量。
伊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2018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