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三大定律——牛頓自己如何表述的?牛頓的原著中是如何說明的

2020-12-13 川山洞主

這是牛頓在《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中對三大定律的表述。 看看與你中學時候課本上的表述一樣嗎?

實際上,牛頓提出三大定律並不是他的最初目的。 牛頓在證明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引力與距離平方成反比的過程中,需要一些前提條件做為證明出發點。

牛頓找到了三個前提條件。並且,前兩條在當時已經是大家都在使用的結論。之所以是三條,是因為受到笛卡爾的影響,笛卡爾之前在《哲學原理》採用三條定律做為推理的前提條件

——完。我是頭條@川山洞主,歡迎關注,2019.02.01

相關焦點

  • 牛頓三大定律內容是什麼
    牛頓三大定律主要內容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簡稱牛頓第一定律。又稱慣性定律、惰性定律。常見的完整表述:任何物體都要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直到外力迫使它改變運動狀態為止。
  • 牛頓三大定律及內在聯繫
    高一第一學期結束了,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是《牛頓運動定律》,學完後我就想根據自己的理解,總結整理一下牛頓三大定律及其內在聯繫,查閱了一些資料利用這幾天休息時間形成此文
  • 是否存在與牛頓三大定律一致的相對論?
    比布萊恩(一位軟體工程師)在果殼上這樣回答:在相對論中,有一些與牛頓第一、第三定律類似的表述。但是在相對論中基本上不會使用力這個概念,所以牛頓第二定律與相對論沒有一致之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一致」並不是完全的等同,因為相對論並沒有與牛頓定律類似的一個公理框架。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一定律
    在伽利略逝世兩年後,法國物理學家勒內·笛卡爾於1644年在《哲學原理》中彌補了伽利略的不足,指出完整的慣性原理:除非物體受到外因的作用,物體將永遠保持其靜止或運動狀態,並且還特地聲明,慣性運動的物體永遠不會使自己趨向曲線運動,而只保持在直線上運動。他把這條基本原理表述為兩條定律:①每一單獨的物質微粒將繼續保持同一狀態,直到與其他微粒相碰被迫改變這一狀態為止;②所有的運動,其本身都是沿直線的。
  •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
    根源於動量守恆原理的牛頓力學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理是動量守恆原理的必然體現,一個獨立系統或物體不受外力或受到合力為零的外力的作用,根據動量守恆原理,這個物體自然是動量守恆的,動量不會改變的,動量不會改變就是物體運動速度大小不變或為零,且物體運動方向不變。
  • 牛頓三大定律有兩個是伽利略發現?為何經典力學還被稱作牛頓力學
    答案居然是8牛頓提出的物理學定律具有巨大的開創性,尤其是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事實上,三大定律中的前兩條定律都是伽利略發現的,只有第三條才是牛頓發現的,那為什麼還要叫做牛頓三大定律呢?牛頓三大定律牛頓第一定律也被稱作慣性定律,物體在不受力的情況下,會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 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
    表達式:F=-F'    意義: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之間的聯繫機制,也是對力的物質性的進一步說明,力不能脫離物體而單獨存在,一個物體是施力物體的同時又是受力物體。    適用範圍:低速、宏觀、慣性系、實物粒子。
  • 細說牛頓運動定律
    正如歐幾裡德的基本定理為現代幾何學奠定了基礎一樣,牛頓三大運動定律同樣構成了物理學的基礎。三大定律的提出、地球引力的發現和微積分的創立也使牛頓成為過去一千年中最傑出的科學巨人。牛頓算不上一個實驗者,他更喜歡思考問題——在腦海裡做實驗,他會長時間專注地想事情,直到得出需要的答案。用他自己的話說,「我會把問題擺在面前,然後開始等待,一直等到出現第一縷曙光,接著漸漸變得清晰,最後豁然開朗為止」。不知從何時起,牛頓頭腦中出現了一個問題:是什麼力量導致了運動呢?於是,他集中精力研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定律和克卜勒的行星運動規律。
  • 牛頓第二定律最新進展
    這就是牛頓第二定律,該定律的主要思想在伽利略對拋體和斜面運動的分析中已有體現,牛頓將其總結為定律。關於牛頓第二定律,有下列幾點需要說明:⑴牛頓第二定律中所說的運動,是運動量,後來叫動量,即質量與速度的乘積。
  • 【乾貨】牛頓三大定律
    牛頓三大定律是力學中重要的定律,是研究經典力學的基礎。其中牛頓第一定律說明了力的含義;牛頓第二定律指出來力的作用效果;牛頓第三定律指出了力的本質。1. 牛頓第一定律,又稱為慣性定律、惰性定律。內容為任何物體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直到受到其他物體的作用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簡單地說,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是力改變了物體的運動狀態。
  • Scratch趣味編程與物理8—牛頓三大運動定律
    學生可以在學習編程的同時融入物理學的知識,能拓展自己的思維,活用所學的編程和物理知識。上一課介紹了浮力定律,這節課我們將介紹牛頓三大運動定律,Scratch編程模擬牛頓三大定律效果如下:二.牛頓故事分享1:煮懷表的故事牛頓從事科學研究時非常專心,時常忘卻生活中的小事。
  • 《牛頓第一定律》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牛頓第一定律》,現在開始我的說課。本次說課我將從教材、學情、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首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我主要從本節課的內容、地位及作用等方面來分析。)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表面看來,牛頓隱居窮鄉僻壤田舍山莊之中,但他的頭腦正掀起科學革命的巨浪,成為牛頓一生劃時代的創造的歲月在這期間,23歲的牛頓首先發現了數學中的二項式定理,然後建立微分學,第二年又建立積分學:他用三稜鏡研究光學,發現了白光的組成,還考慮過引力問題。
  • 高一物理教學教案:牛頓第三定律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先通過大量的實例和分析,讓學生再一次體會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建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後通過小實驗給出牛頓第三定律,並討論牛頓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產中的廣泛應用.如何解釋?(表述中要明確受力物和施力物)   例2、實驗:坐在椅子上用手推桌子,會感覺到桌子也在推我們.(具體體驗)   問題:感覺到什麼?如何解釋?(表述中要明確受力物和施力物)   讓學生看書上的例子或舉例.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義.
  • 【直播課】牛頓運動定律
    雖然牛頓發現了有關上帝造物的各種奇妙真理,但他意識到他懂得的不過是知識海洋的一點皮毛,他在走向生命的終點時寫道:  「我不知道世人會如何看待我,不過於我自己而言,我像是在海邊玩耍的孩子,偶爾拾到了一塊比較光滑的卵石或一隻比較好看的貝殼,而我面前浩瀚的真理之洋卻尚待探索。」
  • 《牛頓第三定律》教學設計
    牛頓第三定律       【教材分析】牛頓三大定律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解決了單個物體的運動和力之間的關係
  • 牛頓定律
    ⑤牛頓第一定律定性的描述了運動與力的關係。牛頓第二定律定量的描述了運動與力的關係。三.牛頓第三定律1.內容: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③牛頓第三定律揭示了力作用的相互性,兼顧施力、受力兩個方面,是正確分析物體受力的基礎.定律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物體運動狀態的改變也必然相互關聯,藉助定律可以從一個物體的受力分析過渡到另一個物體的受力分析。
  • 用牛頓三大定律解決學習與交往難題
    1687 年,牛頓出版了《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首次提出了物體的三大運動定律。重塑了世人對物理和科學的看法。
  • 《牛頓第一定律》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能敘述牛頓第一定律的發展過程,理解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實驗;能夠舉例說明物體的質量是慣性大小的量度。【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斜面實驗和氣墊導軌實驗,初步具備「實驗+推想」的思維方式,增強思維的嚴謹性。【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利用慣性解釋生活現象,感受物理就在身邊,激發物理學習興趣。
  • 我們只知道牛頓三大定律,有幾個人知道牛頓還是一位炒股高手的
    有人說我們今天的世界被三個蘋果所改變:一個是亞當夏娃偷吃的那個小蘋果;一個是賈伯斯製造出來的那個電蘋果;另一個就是砸中牛頓腦袋的那個爛蘋果。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發明了牛頓三大定律,創造出了微積分,計算出了天體運行軌跡……而且他還用他的天才的數學知識,計算出了股票運行的規律,為此牛頓壓上了他辛辛苦苦花費20年賺來的巨資。結果如何呢?幾個月就翻了八倍,要不怎麼說人家牛頓姓牛呢?最後的結局直接讓這位歷史上的科學天才高興得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