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娛樂
多倫多電影節
2020年將成為人類歷史上值得銘記的特殊年份,多倫多也因為瞬息萬變的外部環境,在全球所有大型影展中顯得獨一無二,與眾不同。
辦展模式獨一無二
年初柏林影展趕上了歐洲疫情前最後的好時光,順利完展。緊接著疫情肆虐,坎城嘴硬到4月終於在馬克龍總統令下取消線下觀影,僅宣布了入圍名單。連續幾十年來每年5月的蔚藍海岸一直是電影藝術家和愛好者的天堂,今年由於疫情,這一偉大傳統不得不暫時中斷一次。
坎城是院線的盟友,好哥們因為疫情開不了張,坎城自然不會落井下石,除了電影市場之外堅持不做線上放映。這也不算壞規矩,因為交易雙方看片的模式本就多種多樣,一到影展期間交易興盛的時候,數位化影片視頻滿天飛,間接餵飽了不少媒體大V。
北半球夏天到了,溫度回升讓疫情有所緩和,業內人士蠢蠢欲動,被推遲和叫停的線下影展開始籌備。北半球最熱的7、8月,威尼斯、北京、上海紛紛宣布維持線下辦展傳統模式,但會對媒體和觀眾入場人數採取限制,國外觀眾、電影人和媒體因為全球旅行限制而大幅減少了出席數量,記者會大師班紛紛採取線上方式舉辦。
就在威尼斯、北京、上海盤算如何開展之時,多倫多迅速宣布取消所有媒體和業界線下場次,無論加拿大本國還是外國媒體,一律採用多倫多影展線上平臺觀影。與此同時限制觀眾場線下放映場次,加開汽車影院場次,意在最大限度防止聚集,同時也將票房擴大到無法親臨現場的國內外觀眾群。
多倫多成為今年第一個以線上放映方式為主的大型影展。多倫多之後又有其他一些歐美影展,比如美國的西南偏南影展,按照全線上模式辦展,預計這種模式將會成為未來1到2年越來越多大型影展的觀影渠道之一。
平臺觀影,IP限制
多倫多要求除加拿大本國一部分普通觀眾以外,其他所有觀眾、媒體和業界通過多倫多官方線上平臺觀看電影。開幕前一周不到的時間,影展將註冊連結發到媒體郵箱,媒體通過連結設置用戶名和密碼,就可以登陸線上平臺觀影。
影展開始後每天上線包括長片和短片集在內一共10部左右,每部電影從上線到下線平均有2到3天時間,新聞發布會、大師班直到10月初才下線。和往年比起來有利有弊,往年多倫多同一部影片最多會重放4、5次,分散貫穿於影展10天曆程,今年必須在48至72小時內看完,過時不候。往年發布會、大師班僅此一場,今年則可以在一個月之內反覆無限次觀看。受網速限制,國內觀看多倫多平臺的體驗一般,無法流暢觀看高清信號。
由此帶來今年多倫多最大的變化:影片觀影權限隨媒體所在國家的IP進行特別分配。今年多倫多官網按照慣例仍然給出了媒體排片表,但是比往年多出一列,標明每部影片有權限收看的媒體所在國家。線上平臺每部影片都有觀看按鈕,沒有權限的電影會直接顯示無權觀看。
中國媒體無權觀看的電影主要是熱門的英美電影,大製作或者大明星參演,頒獎季大熱門,不愁沒有觀眾,因此沒必要提前在影展儘量去討好更多的媒體記者。還有一類是由於種種原因不打算在中國發行的影片。
入圍影片數量銳減
多倫多和歐洲的柏林影展歷來被戲稱為影展中的「菜市場」,單元眾多,幾百部入圍影片鋪滿整個城市近10個影院,多倫多影展最大的影院——豐業銀行影院有14個廳,從影展第一天開始循環播映入圍影片。今年這種壯觀的景象不復存在,多倫多把入圍長片數量銳減到50部。
以往多倫多是每年媒體和電影愛好者補齊當年歐洲三大影展電影的良機。柏林和坎城在多倫多之前,得獎影片和熱門影片都會來多倫多遛彎。威尼斯和多倫多同期,多倫多主動放棄和威尼斯爭奪入圍影片全球首映資格,樂於在威尼斯之後放映第二輪。其他中小型影展電影如有機會也會選擇多倫多亮相,因為這裡是每年頒獎季北美展映的第一站,在多倫多獲得好口碑,有利於影片接下來衝擊奧斯卡的運勢。
今年影片銳減到50部,首當其衝柏林影片入圍多倫多數量幾乎為零。可憐的坎城雖然沒能在蔚藍海岸辦展,但因為和聖塞瓦斯蒂安籤署協議,為這項巴斯克A類影展選送若干部重要的官方入圍影片,除此之外剩餘的少量影片選擇多倫多入圍。威尼斯參展影片中包括《新秩序》在內的若干部也入圍了多倫多。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包括《酒精計劃》在內的影片同時參與了多倫多和聖塞瓦斯蒂安,但多倫多放映前片方要求口碑封禁,等待《酒精計劃》在聖塞瓦斯蒂安首映後再解禁。雖然最後片方撤回了要求,但還是可以看出片方對於有真人參與的影展更為看重,希望在熱鬧的名人薈萃的真人首映前,儘量控制可能不夠理想的口碑。這和坎城從前幾年開始把媒體場調整到和全球首映場同時間甚至更晚一些是同樣的考慮。事實上《酒精計劃》是很出色的電影,片方完全不必擔驚受怕。
贏者通吃
最近幾年影展圈出現「贏者通吃」局面。從三大脫穎而出拿下首獎的電影,接下來在各大影展拿下最佳,最終一路獲取奧斯卡最佳影片殊榮。去年是《寄生蟲》,從坎城拿下金棕櫚開始,居然一路成為奧斯卡歷史上第一部獲得最佳影片的外語片。今年這種贏者通吃的局面愈演愈烈,《無依之地》在一周之內分別摘得威尼斯金獅和多倫多觀眾選擇獎,大有一路殺到明年奧斯卡並最終奪魁的勢頭。
因為疫情原因,從現在開始到明年奧斯卡也確實不太可能再有更出色的電影在頒獎季攪局,柏林金熊《無邪》因為導演被禁足而獲取了國際藝術界的同情,但無法親臨美國宣傳讓他最多只能獲得外語片獎。坎城未能如期舉行,沒有實現為某部影片造勢的效果。《無依之地》頭戴威尼斯和多倫多兩項頭獎光環,只要按部就班在美國持續跑通告混臉熟,不拿明年奧斯卡頭獎才是意外。
疫情導致歐美以外的電影人失去了親臨歐美為自己造勢的機會,一方面讓甚囂塵上的頒獎季公關活動有所收斂,讓那些依靠面對面公關獲取高於自身作品水平的關注度的電影人腳踏實地。另一方面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集中在僅有的幾部獲得獎項的影片上,會放大熱門影片的光環,助長贏者通吃局面。這對於影展生態的多樣性發展是否造成影響,大家會有自己的判斷。
(康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