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誇張的說,瘦瘦對於美食的啟蒙源自於語文課本。
被吃蠔高手于勒叔叔安利了海鮮、被汪曾祺的高郵鹹鴨蛋迷了眼、又想親眼見證萬年牢的工藝……
今天是兒童節,就讓我們夢回語文課本,共同探討其中的美味,曾經被安利過的美食,你還記得幾個?
/ / /
01
牡蠣——《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
《我的叔叔于勒》節選:父親忽然看見兩位先生在請兩位打扮得漂亮的太太吃牡蠣。一個衣服襤褸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開牡蠣,遞給兩位先生,再由他們遞給兩位太太。她們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託著牡蠣,頭稍向前伸,免得弄髒長袍;然後嘴很快地微微一動,就把汁水吸進去,蠣殼扔到海裡。
讀了這篇課文才知道海鮮是能生吃的,長大後嘗試過生蠔的無數種吃法,才發現其味道之鮮,生吃最易體現。
給汁水豐腴的生蠔擠上些許檸檬汁,一口吸入,一股鮮甜率先湧上味蕾,無需過多咀嚼,滑嫩在口中四散開來,難怪書中的太太們吃得如此迫不及待。
蒜蓉粉絲蒸生蠔、芝士焗生蠔、烤生蠔等也各有各的魅力,生蠔此物,實在是讓人難以割捨!
02
高郵鹹鴨蛋——《端午的鴨蛋》汪曾祺
《端午的鴨蛋》節選: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來自鹹鴨蛋的誘惑,是那一塊紅橙橙油汪汪的的流心鹹蛋黃,在這個萬物皆可鹹蛋黃的美食世界裡,源自於鹹鴨蛋的那一抹饞已然分散到各大美食裡了。
軟軟糯糯的鹹蛋黃芋泥歐包,香甜的芋泥mix鹹香的鹹蛋黃,略沙的口感搭配軟綿的芋泥,一口下去,舒爽翻倍。
還有鹹蛋黃餅乾、鹹蛋黃南瓜大福、鹹蛋黃雪糕……吃起來讓人慾罷不能。
03
糖葫蘆——《萬年牢》新鳳霞
《萬年牢》節選:父親的糖葫蘆做得好,用的都是最好的材料。早晨起來,父親去市上買來紅果、海棠(táng)、山藥、紅小豆等,先把這些東西洗乾淨。紅果、海棠去了把(bà)兒和尾,有一點兒掉皮損(sǔn)傷的都要挑出來,選出上好的在陽光下晾(liàng)曬。青絲、玫瑰也是要上等的。蘸糖葫蘆必須用冰糖,綿白糖不行,蘸出來不亮。煮糖用銅鍋,鐵鍋煮出的糖發黑。
小時候,羨慕作者有個手巧的父親,幻想著能天天吃糖葫蘆。
裹著一層糖衣,山楂的羞澀被掩藏起來,用牙齒咬破脆皮,刺入到山楂果肉中,微酸的口感軟宛如被戳破心事的少女,絲絲青澀後是無盡的甜蜜。
04
草魚湯——《金色的魚鉤》陸定一
《金色的魚鉤》節選: 他喜出望外,取出一根縫衣針,燒紅了,彎成了個釣魚鉤,這天夜裡,我們就吃到了新鮮的魚湯,儘管沒加佐料,可我們覺得沒有比這魚湯更鮮美的了,端起碗來吃了個精光。
奶白的魚湯冒著熱氣,散發著一股子鮮意,無需更多調料的加持,簡單調味就夠香。
若是加上酸菜一起烹製,酸辣開胃,鮮香仍在,魚肉軟爛,入口即化,令人沉迷。
05
荔枝——《荔枝》肖復興
《荔枝》節選:母親撲哧一聲笑了,筋脈突兀的手不停地撫摸著荔枝,然後用小拇指甲蓋劃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剝開皮又不讓皮掉下,手心託著荔枝,像是託著一隻剛剛啄破蛋殼的小雞,那樣愛憐地望著捨不得吞下,嘴裡不住地對我說:「你說它是怎麼長的?怎麼紅皮裡就長著這麼白的肉?」畢竟是第一次吃,畢竟是好吃!母親竟像孩子一樣高興。
對於荔枝的愛源自於詩裡的那一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白潔無暇的果肉,帶著透明色,乍一入口是淡淡的甜意,咀嚼之餘,荔枝的香甜伴隨著豐富的汁水逐漸佔據整個口腔,整個吞下,香甜流連於齒間,久久不能消散......
06
桂花糕——《桂花雨》琦君
《桂花雨》節選: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裡,曬上好幾天太陽,曬乾了,收在鐵罐子裡,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滷,過年時做糕餅。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對桂花糕的第一印象,來自於桂花拉糕,帶著黏糊勁兒,與桂花蜜一同誘惑著你下筷,一旦入嘴,便再難「割捨」開來,只想將它整個吞下。
偏愛乾爽口感的,試試桂花米糕,不見桂花,卻透著濃濃的桂花香氣,入口是軟糯與Q彈,撕扯感十足!
07
槐花飯——《槐香五月》琦君
節選自《槐鄉五月》: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要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準會被香氣燻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地吃上一頓槐花飯。
蒸洋槐,吃槐花,由來已久的傳統美食,卻是我們未曾體驗過的新奇事兒。
成串的洋槐趁開的正盛時摘下,與米飯一同蒸熟,大米與槐花香氣相互交融。
若是吃鹹口的,就加辣椒、蒜泥、陳醋一同拌勻;若是吃甜口的,就加些洋槐蜜,口口都帶著槐花的香氣,恍然間讓人感受到濃濃的春意。
趁著兒童節,
再做一回聽課的乖寶寶,
吃下安利,出門覓食吧~
部分圖片於天津美食攻略、網絡